使用產品搜尋「傘」在 "新北" 與 "百貨購物" 分類 共有 5 筆結果:
【三伏天】保健小叮嚀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潮濕悶熱的日子。 2020年三伏天,7/16入伏,7/26中伏,8/15末伏,到8/24出伏,長40天。 此時正值長夏,屬土,土(脾)生金(肺),「 養氣」,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功課。 可適時補充酵素、益生菌,此時的效果特別好。 每天深呼吸15分鐘、曬太陽15分鐘、靜坐15分鐘。調整氣血。 #深呼吸 早晨7點,取一大杯熱水,放鼻子前;對著熱水吐氣、肚子儘量往內捲打摺;再吸氣,把氣吸到飽。再吐氣、吸氣,15分鐘。讓眼睛、鼻腔、耳腔,同時被水蒸氣軟化。可主動導引打哈啾,排出寒氣。 當察覺心煩氣燥時,就把呼吸放慢一些、深一些,好好地把氣吐掉、吐乾淨,把空間讓出來、再吸氣。面帶微笑、深呼吸,專注在身體放鬆與吐氣。 #曬太陽 中午1點前後、午時的太陽,經絡走心經之時,外出走走曬曬太陽15分鐘,時間不要過長;可選擇在有陽光週邊的地方,樹下、騎樓下……都可以,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皮膚、肌肉、骨髓,讓溼寒釋放出來;不要用遮陽傘防紫外線,臉部怕曬黑則做好防曬。 曬太陽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靜坐 晚上9點~11點,走三焦經時,靜坐15分鐘。此時是最好的調氣時間。呼吸放慢、放緩。 舌頂上顎,眼睛微開,眼觀鼻。觀自在。 三伏天,讓自己潛伏、慢下來,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靜為躁君」,靜下心來,浮躁就聽你指揮了。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 「熱在三伏」,趁陽氣最盛時,是身體祛除積寒的好時機。藉由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有「冬病夏治」之效。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可祛濕除熱,也較不易中暑;同時可主動導引出身體的溼氣、排出肌肉的滯水、清理骨髓的寒氣、祛除冬天的寒病,冬天就比較不會手腳冰冷、咳嗽、關節風濕痛。 尤其是冬天骨頭會痠抽痛的人,趁著三伏日袪寒,曬太陽、泡澡、蒸烤身體,把藏在骨髓中的濕寒,慢慢地從皮膚散出來。 【方法】 - 洗澡水加入適量鹽,最好能用海鹽。鹽亦可讓脾土(肌肉)穩固。 - 水溫39~40度。 - 泡鹽水澡「3個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再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 - 最好能在蒸氣室、烤箱間蒸蒸烤烤。 - 蒸烤同樣是「3個5分鐘」。蒸5分鐘、起身休息、再烤5分鐘,共3次。 - 蒸烤時間亦不宜過久過當,否則心氣及能量反而耗損。 - 若無法泡澡時,則以鹽水泡腳取代。水的位置要高於小腿一半,不能只泡到腳踝。同樣是「3個5分鐘」。 - 不宜空腹泡澡。泡澡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莫貪涼 此時期陽氣最盛時,不宜貪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吃冰、貪涼,會因為外冷、內冷,但中間層還是熱的,內熱沒有出路可散出時,則在體內衝撞,肌肉特別容易痠痛、身體內燒、中暑,五臟六腑則容易受傷。 三伏天,在小暑到大暑”中”間容易”中”暑。別貪涼,靜下心,享受這陽光季節,於酷暑中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安逸的跟自己在一起,於這美妙的片刻。 #喝三豆湯 "熱在三伏”時,喝碗「三豆湯」,調節體內的熱、清熱解暑毒、導引出身體深層的濕寒。 三豆湯,包括:綠豆、紅豆、黑豆。綠豆,綠屬肝,有清熱解毒消暑作用。紅豆,屬心,有利水消水腫功效。黑豆,入腎,可補腎益元氣。 *感謝麗澤家人・恩澤堂|筆記分享|彭繼祖老師講述
【三伏天】保健小叮嚀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潮濕悶熱的日子。 2020年三伏天,7/16入伏,7/26中伏,8/15末伏,到8/24出伏,長40天。 此時正值長夏,屬土,土(脾)生金(肺),「 養氣」,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功課。 可適時補充酵素、益生菌,此時的效果特別好。 每天深呼吸15分鐘、曬太陽15分鐘、靜坐15分鐘。調整氣血。 #深呼吸 早晨7點,取一大杯熱水,放鼻子前;對著熱水吐氣、肚子儘量往內捲打摺;再吸氣,把氣吸到飽。再吐氣、吸氣,15分鐘。讓眼睛、鼻腔、耳腔,同時被水蒸氣軟化。可主動導引打哈啾,排出寒氣。 當察覺心煩氣燥時,就把呼吸放慢一些、深一些,好好地把氣吐掉、吐乾淨,把空間讓出來、再吸氣。面帶微笑、深呼吸,專注在身體放鬆與吐氣。 #曬太陽 中午1點前後、午時的太陽,經絡走心經之時,外出走走曬曬太陽15分鐘,時間不要過長;可選擇在有陽光週邊的地方,樹下、騎樓下……都可以,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皮膚、肌肉、骨髓,讓溼寒釋放出來;不要用遮陽傘防紫外線,臉部怕曬黑則做好防曬。 曬太陽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靜坐 晚上9點~11點,走三焦經時,靜坐15分鐘。此時是最好的調氣時間。呼吸放慢、放緩。 舌頂上顎,眼睛微開,眼觀鼻。觀自在。 三伏天,讓自己潛伏、慢下來,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靜為躁君」,靜下心來,浮躁就聽你指揮了。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 「熱在三伏」,趁陽氣最盛時,是身體祛除積寒的好時機。藉由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有「冬病夏治」之效。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可祛濕除熱,也較不易中暑;同時可主動導引出身體的溼氣、排出肌肉的滯水、清理骨髓的寒氣、祛除冬天的寒病,冬天就比較不會手腳冰冷、咳嗽、關節風濕痛。 尤其是冬天骨頭會痠抽痛的人,趁著三伏日袪寒,曬太陽、泡澡、蒸烤身體,把藏在骨髓中的濕寒,慢慢地從皮膚散出來。 【方法】 - 洗澡水加入適量鹽,最好能用海鹽。鹽亦可讓脾土(肌肉)穩固。 - 水溫39~40度。 - 泡鹽水澡「3個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再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 - 最好能在蒸氣室、烤箱間蒸蒸烤烤。 - 蒸烤同樣是「3個5分鐘」。蒸5分鐘、起身休息、再烤5分鐘,共3次。 - 蒸烤時間亦不宜過久過當,否則心氣及能量反而耗損。 - 若無法泡澡時,則以鹽水泡腳取代。水的位置要高於小腿一半,不能只泡到腳踝。同樣是「3個5分鐘」。 - 不宜空腹泡澡。泡澡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莫貪涼 此時期陽氣最盛時,不宜貪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吃冰、貪涼,會因為外冷、內冷,但中間層還是熱的,內熱沒有出路可散出時,則在體內衝撞,肌肉特別容易痠痛、身體內燒、中暑,五臟六腑則容易受傷。 三伏天,在小暑到大暑”中”間容易”中”暑。別貪涼,靜下心,享受這陽光季節,於酷暑中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安逸的跟自己在一起,於這美妙的片刻。 #喝三豆湯 "熱在三伏”時,喝碗「三豆湯」,調節體內的熱、清熱解暑毒、導引出身體深層的濕寒。 三豆湯,包括:綠豆、紅豆、黑豆。綠豆,綠屬肝,有清熱解毒消暑作用。紅豆,屬心,有利水消水腫功效。黑豆,入腎,可補腎益元氣。 *感謝麗澤家人・恩澤堂|筆記分享|彭繼祖老師講述
【三伏天】保健小叮嚀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潮濕悶熱的日子。 2020年三伏天,7/16入伏,7/26中伏,8/15末伏,到8/24出伏,長40天。 此時正值長夏,屬土,土(脾)生金(肺),「 養氣」,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功課。 可適時補充酵素、益生菌,此時的效果特別好。 每天深呼吸15分鐘、曬太陽15分鐘、靜坐15分鐘。調整氣血。 #深呼吸 早晨7點,取一大杯熱水,放鼻子前;對著熱水吐氣、肚子儘量往內捲打摺;再吸氣,把氣吸到飽。再吐氣、吸氣,15分鐘。讓眼睛、鼻腔、耳腔,同時被水蒸氣軟化。可主動導引打哈啾,排出寒氣。 當察覺心煩氣燥時,就把呼吸放慢一些、深一些,好好地把氣吐掉、吐乾淨,把空間讓出來、再吸氣。面帶微笑、深呼吸,專注在身體放鬆與吐氣。 #曬太陽 中午1點前後、午時的太陽,經絡走心經之時,外出走走曬曬太陽15分鐘,時間不要過長;可選擇在有陽光週邊的地方,樹下、騎樓下……都可以,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皮膚、肌肉、骨髓,讓溼寒釋放出來;不要用遮陽傘防紫外線,臉部怕曬黑則做好防曬。 曬太陽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靜坐 晚上9點~11點,走三焦經時,靜坐15分鐘。此時是最好的調氣時間。呼吸放慢、放緩。 舌頂上顎,眼睛微開,眼觀鼻。觀自在。 三伏天,讓自己潛伏、慢下來,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靜為躁君」,靜下心來,浮躁就聽你指揮了。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 「熱在三伏」,趁陽氣最盛時,是身體祛除積寒的好時機。藉由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有「冬病夏治」之效。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可祛濕除熱,也較不易中暑;同時可主動導引出身體的溼氣、排出肌肉的滯水、清理骨髓的寒氣、祛除冬天的寒病,冬天就比較不會手腳冰冷、咳嗽、關節風濕痛。 尤其是冬天骨頭會痠抽痛的人,趁著三伏日袪寒,曬太陽、泡澡、蒸烤身體,把藏在骨髓中的濕寒,慢慢地從皮膚散出來。 【方法】 - 洗澡水加入適量鹽,最好能用海鹽。鹽亦可讓脾土(肌肉)穩固。 - 水溫39~40度。 - 泡鹽水澡「3個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再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 - 最好能在蒸氣室、烤箱間蒸蒸烤烤。 - 蒸烤同樣是「3個5分鐘」。蒸5分鐘、起身休息、再烤5分鐘,共3次。 - 蒸烤時間亦不宜過久過當,否則心氣及能量反而耗損。 - 若無法泡澡時,則以鹽水泡腳取代。水的位置要高於小腿一半,不能只泡到腳踝。同樣是「3個5分鐘」。 - 不宜空腹泡澡。泡澡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莫貪涼 此時期陽氣最盛時,不宜貪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吃冰、貪涼,會因為外冷、內冷,但中間層還是熱的,內熱沒有出路可散出時,則在體內衝撞,肌肉特別容易痠痛、身體內燒、中暑,五臟六腑則容易受傷。 三伏天,在小暑到大暑”中”間容易”中”暑。別貪涼,靜下心,享受這陽光季節,於酷暑中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安逸的跟自己在一起,於這美妙的片刻。 #喝三豆湯 "熱在三伏”時,喝碗「三豆湯」,調節體內的熱、清熱解暑毒、導引出身體深層的濕寒。 三豆湯,包括:綠豆、紅豆、黑豆。綠豆,綠屬肝,有清熱解毒消暑作用。紅豆,屬心,有利水消水腫功效。黑豆,入腎,可補腎益元氣。 *感謝麗澤家人・恩澤堂|筆記分享|彭繼祖老師講述
【三伏天】保健小叮嚀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潮濕悶熱的日子。 2020年三伏天,7/16入伏,7/26中伏,8/15末伏,到8/24出伏,長40天。 此時正值長夏,屬土,土(脾)生金(肺),「 養氣」,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功課。 可適時補充酵素、益生菌,此時的效果特別好。 每天深呼吸15分鐘、曬太陽15分鐘、靜坐15分鐘。調整氣血。 #深呼吸 早晨7點,取一大杯熱水,放鼻子前;對著熱水吐氣、肚子儘量往內捲打摺;再吸氣,把氣吸到飽。再吐氣、吸氣,15分鐘。讓眼睛、鼻腔、耳腔,同時被水蒸氣軟化。可主動導引打哈啾,排出寒氣。 當察覺心煩氣燥時,就把呼吸放慢一些、深一些,好好地把氣吐掉、吐乾淨,把空間讓出來、再吸氣。面帶微笑、深呼吸,專注在身體放鬆與吐氣。 #曬太陽 中午1點前後、午時的太陽,經絡走心經之時,外出走走曬曬太陽15分鐘,時間不要過長;可選擇在有陽光週邊的地方,樹下、騎樓下……都可以,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皮膚、肌肉、骨髓,讓溼寒釋放出來;不要用遮陽傘防紫外線,臉部怕曬黑則做好防曬。 曬太陽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靜坐 晚上9點~11點,走三焦經時,靜坐15分鐘。此時是最好的調氣時間。呼吸放慢、放緩。 舌頂上顎,眼睛微開,眼觀鼻。觀自在。 三伏天,讓自己潛伏、慢下來,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靜為躁君」,靜下心來,浮躁就聽你指揮了。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 「熱在三伏」,趁陽氣最盛時,是身體祛除積寒的好時機。藉由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有「冬病夏治」之效。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可祛濕除熱,也較不易中暑;同時可主動導引出身體的溼氣、排出肌肉的滯水、清理骨髓的寒氣、祛除冬天的寒病,冬天就比較不會手腳冰冷、咳嗽、關節風濕痛。 尤其是冬天骨頭會痠抽痛的人,趁著三伏日袪寒,曬太陽、泡澡、蒸烤身體,把藏在骨髓中的濕寒,慢慢地從皮膚散出來。 【方法】 - 洗澡水加入適量鹽,最好能用海鹽。鹽亦可讓脾土(肌肉)穩固。 - 水溫39~40度。 - 泡鹽水澡「3個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再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 - 最好能在蒸氣室、烤箱間蒸蒸烤烤。 - 蒸烤同樣是「3個5分鐘」。蒸5分鐘、起身休息、再烤5分鐘,共3次。 - 蒸烤時間亦不宜過久過當,否則心氣及能量反而耗損。 - 若無法泡澡時,則以鹽水泡腳取代。水的位置要高於小腿一半,不能只泡到腳踝。同樣是「3個5分鐘」。 - 不宜空腹泡澡。泡澡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莫貪涼 此時期陽氣最盛時,不宜貪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吃冰、貪涼,會因為外冷、內冷,但中間層還是熱的,內熱沒有出路可散出時,則在體內衝撞,肌肉特別容易痠痛、身體內燒、中暑,五臟六腑則容易受傷。 三伏天,在小暑到大暑”中”間容易”中”暑。別貪涼,靜下心,享受這陽光季節,於酷暑中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安逸的跟自己在一起,於這美妙的片刻。 #喝三豆湯 "熱在三伏”時,喝碗「三豆湯」,調節體內的熱、清熱解暑毒、導引出身體深層的濕寒。 三豆湯,包括:綠豆、紅豆、黑豆。綠豆,綠屬肝,有清熱解毒消暑作用。紅豆,屬心,有利水消水腫功效。黑豆,入腎,可補腎益元氣。 *感謝麗澤家人・恩澤堂|筆記分享|彭繼祖老師講述
【三伏天】保健小叮嚀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潮濕悶熱的日子。 2020年三伏天,7/16入伏,7/26中伏,8/15末伏,到8/24出伏,長40天。 此時正值長夏,屬土,土(脾)生金(肺),「 養氣」,是三伏天最重要的功課。 可適時補充酵素、益生菌,此時的效果特別好。 每天深呼吸15分鐘、曬太陽15分鐘、靜坐15分鐘。調整氣血。 #深呼吸 早晨7點,取一大杯熱水,放鼻子前;對著熱水吐氣、肚子儘量往內捲打摺;再吸氣,把氣吸到飽。再吐氣、吸氣,15分鐘。讓眼睛、鼻腔、耳腔,同時被水蒸氣軟化。可主動導引打哈啾,排出寒氣。 當察覺心煩氣燥時,就把呼吸放慢一些、深一些,好好地把氣吐掉、吐乾淨,把空間讓出來、再吸氣。面帶微笑、深呼吸,專注在身體放鬆與吐氣。 #曬太陽 中午1點前後、午時的太陽,經絡走心經之時,外出走走曬曬太陽15分鐘,時間不要過長;可選擇在有陽光週邊的地方,樹下、騎樓下……都可以,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皮膚、肌肉、骨髓,讓溼寒釋放出來;不要用遮陽傘防紫外線,臉部怕曬黑則做好防曬。 曬太陽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靜坐 晚上9點~11點,走三焦經時,靜坐15分鐘。此時是最好的調氣時間。呼吸放慢、放緩。 舌頂上顎,眼睛微開,眼觀鼻。觀自在。 三伏天,讓自己潛伏、慢下來,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靜為躁君」,靜下心來,浮躁就聽你指揮了。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 「熱在三伏」,趁陽氣最盛時,是身體祛除積寒的好時機。藉由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有「冬病夏治」之效。 泡鹽水澡、蒸烤身體,可祛濕除熱,也較不易中暑;同時可主動導引出身體的溼氣、排出肌肉的滯水、清理骨髓的寒氣、祛除冬天的寒病,冬天就比較不會手腳冰冷、咳嗽、關節風濕痛。 尤其是冬天骨頭會痠抽痛的人,趁著三伏日袪寒,曬太陽、泡澡、蒸烤身體,把藏在骨髓中的濕寒,慢慢地從皮膚散出來。 【方法】 - 洗澡水加入適量鹽,最好能用海鹽。鹽亦可讓脾土(肌肉)穩固。 - 水溫39~40度。 - 泡鹽水澡「3個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再泡澡5分鐘、起身休息5分鐘;泡澡5分鐘,起身。 - 最好能在蒸氣室、烤箱間蒸蒸烤烤。 - 蒸烤同樣是「3個5分鐘」。蒸5分鐘、起身休息、再烤5分鐘,共3次。 - 蒸烤時間亦不宜過久過當,否則心氣及能量反而耗損。 - 若無法泡澡時,則以鹽水泡腳取代。水的位置要高於小腿一半,不能只泡到腳踝。同樣是「3個5分鐘」。 - 不宜空腹泡澡。泡澡後,適時補充淡鹽水。 #莫貪涼 此時期陽氣最盛時,不宜貪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吃冰、貪涼,會因為外冷、內冷,但中間層還是熱的,內熱沒有出路可散出時,則在體內衝撞,肌肉特別容易痠痛、身體內燒、中暑,五臟六腑則容易受傷。 三伏天,在小暑到大暑”中”間容易”中”暑。別貪涼,靜下心,享受這陽光季節,於酷暑中察覺心裡的清靜所在,安逸的跟自己在一起,於這美妙的片刻。 #喝三豆湯 "熱在三伏”時,喝碗「三豆湯」,調節體內的熱、清熱解暑毒、導引出身體深層的濕寒。 三豆湯,包括:綠豆、紅豆、黑豆。綠豆,綠屬肝,有清熱解毒消暑作用。紅豆,屬心,有利水消水腫功效。黑豆,入腎,可補腎益元氣。 *感謝麗澤家人・恩澤堂|筆記分享|彭繼祖老師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