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產品搜尋「抽水機」在 "高雄" 與 "公寓大廈管理" 分類 共有 13 筆結果:
※ 水 塔 清 洗 施 工 步 驟 : 1. 清洗前規劃最省水的作業方式。 2. 使用抽水機迅速排除積水。 3. 清洗之前檢查設備,檢視平日不易查看的設備狀況。 4. 清洗過程中電源之使用 : 須確定其安全性並裝設臨時漏電斷路器。 5. 準備消毒液以供清洗人員裝備、機具器材之消毒。 6. 清洗前水值檢驗 : 水池水塔清洗、排水前實施水質採樣檢驗, 以了解該用戶平時之水質狀況。 7. 排水 : 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8. 完成沖洗及排水後才開始進水,進水完成後 再進行清洗後水質採樣。 9. 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紀錄及水質檢驗報告,全部清洗作業才告完成。
1.打開排水管之制水閥或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2.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 3.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 4.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洗水塔始告完成。
一、 清洗作業流程【步驟1】清洗前規劃:先規劃最省水的作業方式,並以抽水機迅速排除積水。【步驟2】設備檢查:仔細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步驟3】高壓清洗:使用高壓洗淨機清洗,維持良好清洗效果。【步驟4】殘水處理:使用殘水處理機抽除池底殘水。【步驟5】清洗後消毒:以高濃度氯溶液噴霧消毒,充分消毒後,再徹底沖洗乾淨。【步驟6】水質檢驗:完成沖洗及排水後,才開始進水;進水完成後,再進行洗淨後之水質檢驗。【步驟7】提供清洗紀錄: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記錄及水質檢驗報告,清洗作業至此全部完成。
水塔清洗服務水塔、水池之清洗為建築物用水設備重要的維護工作,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並視水質情況彈性調整。清洗時應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與雜質,同時檢修各項有關設備。實施時必須注意停水時間、人員安全、水質衛生等因素。 清洗方式肯潔的水塔清洗方式可分以下步驟: 1.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2.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3.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 (餘氯 50~100ppm) 進行噴霧消毒。 4.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自來水水質標準,始告完成。
下表所列為蓄水池、水塔、抽水機及給水器具之檢查項目、重點及頻率, 可作為用戶在清洗與維護管理上之參考。 地點 檢查項目 檢查重點 檢查頻率 蓄 1.溢流管 1.檢查有無溢流,若發生溢流時檢查水位計,浮球閥。 1.每日一次 水 2.通氣管、人孔(及溢流管) 2.檢查是否有昆蟲、污物、污水進入, 2.每月一次 池 3.水位計警報裝置 必要時更換防蟲網、人孔蓋。 3.每月二次 4.水池污染等之檢查 3.手動檢查水位警報裝置。 4.每年二次 4.每半年執行清洗。 高 1.溢流管 1.檢查有無溢流,若發生溢流時檢查浮球閥。 1.每日一次 置 2.通氣管、人孔(及溢流管) 2.檢查是否有昆蟲、污物、污水進入, 2.每週一次 水 3.水位計警報裝置 必要時更換防蟲網、人孔蓋。 3.每週二次 塔 4.水池污染等之檢查 3.手動檢查水位警報裝置。 4.每年二次 4.每半年執行清洗。 抽 1.壓力、電流、聲音、振動 1.檢查是否正常。 1.每日一次 水 2.潤滑油、軸承、外部清潔 2.檢查是否異常噪音振動。 2.每週二次 機 3.起動開關 3.手動檢查動作情形。 3.每週二次 4.清洗水池時檢查底閥 4.檢查底閥避免抽水機空轉,必要時更換壂片。 4.每年二次 給水器具 動作測試 檢查漏水,必要時更換。 每日一次 正確的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清水(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氯含量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可達良好之消毒效果。若以含有濁度之水進行洗淨工作時,消毒效果將減低。
水塔、水池之清洗為建築物用水設備重要的維護工作,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得視水質情況彈性調整)。清洗時應澈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與雜質,且同時檢修各項有關設備;另亦可委託合格之專業清洗業者來辦理。其清洗方法說明如下: 1. 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2. 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 3. 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 4. 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自來水水質標準,始告完成。
水池水塔清洗 水池水塔清洗作業流程 一、目的 為使水池水塔清洗業者清洗水池水塔時有所依循,俾能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沈澱物及雜質,趁機檢視平時不易察覺之水池水塔內部設施、對有礙用水安全事項提供改善建議,以確保用戶用水品質。 二、清洗作業流程 【步驟1】清洗前規劃:先規劃最省水的作業方式,並以抽水機迅速排除積水。 【步驟2】設備檢查:仔細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 【步驟3】高壓清洗:使用高壓洗淨機清洗,維持良好清洗效果。 【步驟4】殘水處理:使用殘水處理機抽除池底殘水。 【步驟5】清洗後消毒:以高濃度氯溶液噴霧消毒,充分消毒後,再徹底沖洗乾淨。 【步驟6】水質檢驗:完成沖洗及排水後,才開始進水;進水完成後,再進行洗淨後之水質檢驗。 【步驟7】提供清洗紀錄: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記錄及水質檢驗報告,清洗作業至此全部完成。
家戶蓄水池、水塔的清洗消毒方法 壹、清洗方法 水塔、水池之清洗為建築物用水設備重要的維護工作,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得視水質情況彈性調整)。清洗時應澈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與雜質,且同時檢修各項有關設備;另亦可委託合格之專業清洗業者來辦理。其清洗方法說明如下: 1. 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2. 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 3. 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 4. 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自來水水質標準,始告完成。 -------------------------------------------------------------------------------- 下表所列為蓄水池、水塔、抽水機及給水器具之檢查項目、重點及頻率, 可作為用戶在清洗與維護管理上之參考。 地點 檢查項目 檢查重點 檢查頻率 蓄水池1.溢流管2.通氣管、人孔(及溢流管)3.水位計警報裝置4.水池污染等之檢查 1.檢查有無溢流,若發生溢流時檢查水位計,浮球閥。2.檢查是否有昆蟲、污物、污水進入,必要時更換防蟲網、人孔蓋。3.手動檢查水位警報裝置。4.每半年執行清洗。 1.每日一次2.每月一次3.每月二次4.每年二次 高置水塔1.溢流管2.通氣管、人孔(及溢流管)3.水位計警報裝置4.水池污染等之檢查 1.檢查有無溢流,若發生溢流時檢查浮球閥。2.檢查是否有昆蟲、污物、污水進入,必要時更換防蟲網、人孔蓋。3.手動檢查水位警報裝置。4.每半年執行清洗。 1.每日一次2.每週一次3.每週二次4.每年二次 抽水機1.壓力、電流、聲音、振動2.潤滑油、軸承、外部清潔3.起動開關4.清洗水池時檢查底閥 1.檢查是否正常。2.檢查是否異常噪音振動。3.手動檢查動作情形。4.檢查底閥避免抽水機空轉,必要時更換壂片。 1.每日一次2.每週二次3.每週二次4.每年二次 給水器具動作測試 檢查漏水,必要時更換。 每日一次 -------------------------------------------------------------------------------- 貳、消毒方法 正確的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清水(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氯含量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可達良好之消毒效果。若以含有濁度之水進行洗淨工作時,消毒效果將減低。 一、 消毒液之配製 (一) 注意事項 次氯酸鈉溶液直接接觸到皮膚時會有刺痛之感覺。使用時需特別注意,如碰到眼睛應立即以清水沖洗,並且馬上送醫院作適當之處理。衣服、鞋子等接觸到次氯酸鈉溶液時會導致褪色或破洞。該溶液可能損傷機械器材。所以在使用時應特別小心,操作時最好戴橡皮手套。 (二) 次氯酸鈉溶液 此溶液為鹼性,初製成時有效氯之含量為15%左右,貯存3至4個月後,濃度可能減半。市面上出售之次氯酸鈉溶液,廠牌及名稱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應貯存於冷暗之處。 (三) 五○至一○○ppm濃度消毒液之配製 配製消毒液時應考慮所使用之水量及藥劑之有效氯濃度。 次氯酸鹽溶液之配製,可以下式簡單表示: Q=(V×D)/(10×A) Q:次氯酸鈉溶液之需要量(公克) V:欲配製之溶液體積(公升) D:欲配製溶液之有效氯濃度(PPM) A:所使用次氯酸鈉溶液之濃度(%) 例一: 試以有效氯濃度5%之次氯酸鈉溶液,配製1000公升50 ppm之氯液。 Q=[V(1000)×D(50 ppm)]/[10×A(5)]=1000(g) 即需要次氯酸鈉溶液1000g。 例二: 試以5%之次氯酸鈉溶液配製100 ppm之氯液30公升。 Q=[V(30)×D(100 ppm)]/[10×A(5)]=60(g) 即需要次氯酸鈉溶液60g。 實際使用時,可參考以下之換算表。 表 配置消毒液時,次氯酸鈉溶液之需求量換算 液氯總量(水+次氯酸鈉溶液) 氯液濃度 50ppm 100ppm 110公升 10g 20g 30公升 30g 60g 50公升 50g 100g 100公升 100g 200g 註:本表次氯酸鈉溶液之有效氯濃度以5%計算。 (四) 有效氯 氯劑之強度、處理能力等,可以有效氯濃度表示。加藥量及殘餘量之有效氯濃度可以ppm表示,而所使用氯劑之有效氯濃度則以%表示。 一公斤氯氣相當於下列藥品之量: 強效漂白粉 (有效氯65-75%) 1.5 kg 漂白粉 (有效氯30-35%) 3.0kg 次氯酸鈉溶液 (有效氯 15%) 5.0L 次氯酸鈉溶液 (有效氯 10%) 10.0L 次氯酸鈉溶液 (有效氯 5%) 15.0L 二、 槽內消毒 消毒時應特別注意工作人員之安全與衛生。為防止工作人員攜帶病菌進入槽內,應使工作人員穿著乾淨之衣服,所使用之長靴、手套、雨衣等,應預先以50~100ppm之氯液消毒。 (一) 使用高壓洗淨機以50~100ppm之氯液消毒水池 以清水洗淨後,再以氯水噴霧消毒,為保障工作安全,從事消毒工作時應著雨衣、頭盔,並使用口罩、護目鏡。消毒之順序,依次為人孔周圍、頂板、壁面,最後才是水池底部。 (二) 消毒工作應實施兩次 第一次消毒後,放置三十分鐘以上進行第二次消毒,再放置三十至六十分鐘。消毒工作完成後,不得再進入貯水槽內。 貯水槽內部之塗襯,不僅可防蝕、防銹、延長使用年限,而且可以防止細菌附著於內壁,確保水質安全。 -------------------------------------------------------------------------------- 參、清洗步驟 清洗時,應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雜質,並檢修有關各項設備。 3-1工作計畫 貯水槽清洗工作之內容隨著槽之容量、形狀、設置場所、建築物之種類而有差異,應於事前進行調查,確實掌握現場狀況,並且和有關人員詳細討論、協調,擬訂妥善之工作計畫,作為工作進行之方針。 3-2工作之進行 3-2-1準備工作 1.決定實際作業及監督人員,明確劃分其責任與權限。 2.準備計畫表,於清洗工作進行前四、五天,對用戶及所有相關人員發出停水通知。 3.向自來水公司所在地營運(服務)所提出申報。 4.檢查工作人員健康狀況準備更新、塗裝及其它工事所必須之機械器材及各項消耗品。 5.消毒所需使用之機械、器具及衣物。 6.考慮停水時間,預先關閉蓄水池之進水閥,以儘量避免水量之浪費。 貯水槽之清洗工作看起來很簡單,所以在作進行時,經常容易掉以輕心,因此而導致意外事件發生之例屢見不鮮。 所以,在工作時必須注意安全,充分作好準備工作。 3-2-2工作要領 1. 關閉進水閥事先計算進水量及用水量,決定進水閥關閉之時間,以避免水量浪費。 14. 洗淨(1)以高壓洗淨機或人工刷洗。(2)清洗之順序依次為出入口周圍、進水管等水管部份、頂板、壁面極底部。 2. 環境整理整理抽水機、貯水槽周圍(尤其是人孔、控制盤附近)之環境。 15 機器設備之檢查應檢查下列事項(1)內部支撐狀況。(2)浮球開閉。(3)水位警報裝置。(4)吸水管及逆止閥。(5)通氣管。(6)各水閥(7)溢流管及排放口之間隙。(8)排水管(9)電器配線(10)除給水管外,是否有其他管線相通。(11)其他。 3. 消毒機械器具現場所使用之各種機械、器材應先經過消毒(50~100ppm 氯液)。 4. 清洗過程中電源之使用電源之使用,必須確定其安全性。 5. 排水查看排水口附近之情形,確定其安全、暢通時方可排水。(1)蓄水池水排放於為於地下之排水槽時,應避免溢出,若排放於屋外之排水溝時,應注意不要使水溢出於附近道路。(2)水塔注意雨水排水口是否有淤積情形,雨水排水管是否有溢出之情勢。 6. 抽風機之裝置安裝抽風機,以保障工作安全。 16 清點所有使用之各類機械器具。確定未遺留任何器具於槽內。 7. 消毒液在蓄水池及水塔前額預備濃度50~100ppm之次氯酸鈉溶液。 17 貯水設備(水池、水塔........)之消毒消毒工作為水池、水塔清洗過程中不可或缺之步驟,其目的在殺死貯水設備內之細菌,以確保水質之安全與衛生。正確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清水(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注入約8~9分滿,經半小時後排掉。消毒工作完成後,不得再進入貯水內。 8. 槽內之照明照明器具應為防水防爆型,且亮度應適合工作需要。 9. 排水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18 進水記錄水錶指針後,開啟進水閥。 10. 進水口(浮球開關等)之檢修排出殘餘積水時,同時檢修浮球開關。清洗工作完成後,將進水閥開關兩、三次,以排出積存其間之紅水。 19 水塔之清洗清洗原則與蓄水池相同。 11. 入口處之清掃清除人孔及人孔蓋之鐵銹。 20. 清洗完畢洗淨、消毒後,蓄水池及水塔開始進水,應檢查槽內及給水龍頭處之水質。(自由餘氯應在0.2ppm以上,色度應在15度以下,濁度應在4度以下,且不得有異常之臭味)。備註︰水質須應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 12. 清洗前,檢查槽內壁是否龜裂、損壞及是否有污水流入等異常情形。 21 清洗後之善後處理確定人孔蓋已上鎖,由各水龍頭排出空氣及紅水。 13. 管線、水閥及電極棒等清掃清洗槽內各管線、水閥及電極棒之鐵銹,在清除電極棒之鐵銹時,須特別小心以避免損壞,除銹工作完成後,須確定各電極之功能是否正常。
一、槽內清洗水塔、水池之清洗為建築物用水設備重要的維護工作,至少應每半年清洗ㄧ次(得視水質情況彈性調整)。清洗時應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與雜質,且同時檢修各項有關設備;另亦可委託合格之專業清洗業者來辦理。 其清洗方法說明如下:1. 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2. 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3. 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4. 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自來水水質標準,始告完成。二、槽內消毒消毒時應特別注意工作人員之安全與衛生。為防止工作人員攜帶病菌進入槽內,應使工作人員穿著乾淨之衣服,所使用之長靴、手套、雨衣等,應預先以50~100ppm之氯液消毒。 1. 使用高壓洗淨機以50~100ppm之氯液消毒水池 以清水洗淨後,再以氯水噴霧消毒,為保障工作安全,從事消毒工作時應著雨衣、頭盔,並使用口罩、護目鏡。消毒之順序,依次為人孔周圍、頂板、壁面,最後才是水池底部。2. 消毒工作應實施兩次第一次消毒後,放置三十分鐘以上進行第二次消毒,再放置三十至六十分鐘。消毒工作完成後,不得進入貯水槽內。貯水槽內部之塗襯,不僅可防蝕、防銹、延長使用年限,而且可以防止細菌附著於內壁,確保水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