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產品搜尋「抽水機」在 "高雄" 與 "公寓大廈管理" 分類 共有 13 筆結果:
水池水塔清洗 水池水塔清洗作業流程 一、目的 為使水池水塔清洗業者清洗水池水塔時有所依循,俾能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沈澱物及雜質,趁機檢視平時不易察覺之水池水塔內部設施、對有礙用水安全事項提供改善建議,以確保用戶用水品質。 二、清洗作業流程 【步驟1】清洗前規劃:先規劃最省水的作業方式,並以抽水機迅速排除積水。 【步驟2】設備檢查:仔細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 【步驟3】高壓清洗:使用高壓洗淨機清洗,維持良好清洗效果。 【步驟4】殘水處理:使用殘水處理機抽除池底殘水。 【步驟5】清洗後消毒:以高濃度氯溶液噴霧消毒,充分消毒後,再徹底沖洗乾淨。 【步驟6】水質檢驗:完成沖洗及排水後,才開始進水;進水完成後,再進行洗淨後之水質檢驗。 【步驟7】提供清洗紀錄: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記錄及水質檢驗報告,清洗作業至此全部完成。 三、各清洗步驟要點說明 【步驟1】清洗前規劃 1.向自來水處通報 清洗前依規定時間向水處通報清洗時間、地點及清洗人員等資料 2.與用戶溝通 對用戶說明清洗流程、步驟及相關細節,用戶如要求更改清洗程序或作業方式時,清洗 廠商應先通知本處預為因應。 考慮停水時間,預先關閉蓄水池之進水閥,並先清洗蓄水池,再洗水塔,以儘量避免水 量之浪費。 3.清洗人員及設備 工作人員需有工作證,且健康狀況良好。 至少1名工作人員領有水池水塔清洗教育訓練合格證。 工作人員應著工作服及配戴安全帽,並注意週遭環境狀況及安全。 準備清洗設備並完成消毒。準備採樣設備及容器、校正檢驗儀器,並於水池水塔清洗、排水前,實施水質採樣檢驗,以了解該用戶平時之水質狀況。 準備抽風機等抽換氣裝置(尤其使用柴油發電機易產生無色無味之一氧化碳及北投等產生硫磺氣之地區),以保障工作安全。 【步驟2】設備檢查 1.本步驟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水池水塔內積水排除同時,順便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 2.清洗人員依「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逐項勾選檢查,並記錄結果及提改善建議。 3.填表時應注意事項說明如下: 每一個清洗之水池水塔皆應填寫檢查記錄表。每張檢查記錄表可供同一地址之1個水池及水塔檢查使用,若同時有2個(含)以上之水池水塔,應分開填寫,並加編號(用阿拉伯數字)及註明位置以資區別,以便事後追蹤。 容量依內部尺寸丈量計算而得,其中高度為丈量進水管至底部之距離。 水池設於地面下,因池壁與土壤直接接觸,若水密性不佳或有裂縫,外界污水極易滲入水池造成污染,列為建議改善之缺失。 水池水塔四周牆面應與其他構造物距離45cm 以上,若有牆面與其他構物緊貼或共用牆面,易因污水滲入而無法察覺,應列為建議改善之缺失。 三極棒大都為水池水塔完工後才鑽設,一般皆未予密閉,故常造成雨水及污水滲入,應予改善。 人孔蓋孔緣未提高,易使雨水由人孔蓋與水池水塔邊緣滲入。 溢排管未設防蟲網,易使昆蟲由此進入,污染水池水塔。 其他需述明部分可於「廠商建議改善事項」欄位中填寫,並由用戶或業主簽章確認。 4.其他檢查事項: 檢查進水閥:先關閉蓄水池前之開關,再觀察水表指針是否有轉動,以判定蓄水池前管線是否有漏水現象。 排水狀況檢查:查看排水口附近洩水情形,確定其是否堵塞,暢通時方可排水,若排放於屋外之排水溝時,應注意不要使水溢出於附近及道路上。 環境與附屬設備檢查: 1)抽水機、貯水槽周圍(尤其是人孔,控制盤附近)之環境。 2)清除人孔框,人孔蓋之鐵銹;如人孔蓋銹蝕嚴重,應建議用戶改善。 3)管線、沈水式泵浦、水閥及電極棒等在清除鐵銹時,須特別小心以避免損壞,若遇鏽蝕特別嚴重時,應通知用戶更新,除銹工作完成後,需確定各功能是否正常。 4)內部支撐狀況 5)浮球開關 6)水位警報裝置 7)吸水管及逆止閥 8)通氣管、排水管 9)各水閥 10)溢流管與排放口之間隙 11)電氣配線 12)除給水管外,是否有其他管線相通 【步驟3】高壓清洗 1.使用高壓洗淨機可達迅速且衛生之目的。 2.為避免高壓洗淨機水壓損及老舊水池牆面,得經用戶同意改以其他適當方式清洗。 3.其他注意事項: 為達到良好之清洗效果,應依洗淨機之種類決定噴洗之角度及與壁面之距離。 清洗之順序依次為出入口周圍、進水管等水管部份、頂板、壁面及底部。 清洗水池時,應事先預備所需之清洗水量 調整洗淨機V型皮帶之張度 檢查馬達曲軸箱部份機油之量及是否潔淨 定期調整,保養性能 使用時應注意不要直接噴射到人體 【步驟4】殘水處理 1.洗淨後殘留於池中無法完全排出之水,以抽水機抽除。 2.抽除殘留於槽內之水。可依現場情形選擇合適之機型使用,放下或拉上抽水機時,必須使用繩索,絕對不可使電線曲折,絞扭而致斷裂。 【步驟5】清洗後消毒 正確的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再以自來水沖洗,可達良好之消毒效果。 槽內消毒 消毒時應特別注意工作人員之安全與衛生。為防止工作人員攜帶病菌進入槽內,應使工作人員穿著乾淨之衣服,所使用之長靴、手套、雨衣等,應預50~100ppm之次氯酸鈉液消毒。 (1)高壓洗淨機 使用高壓洗淨機以50~100ppm之次氯酸鈉消毒液噴霧消毒,為保障工作安全,從事消毒工作時應著雨衣、頭盔,並使用口罩、護目鏡。消毒之順序,依次為人孔周圍→頂板→壁面→底部。 (2)消毒工作應實施一次 a.消毒後,放置10分鐘以上。 b.貯水槽內部之塗襯,不僅可防蝕、防銹、延長使用年限,而且可以防止細菌附著於內壁,確保水質安全。 3.消毒後之沖洗 消毒後使用高壓洗淨機以清水進行沖洗洗淨,避免因消毒液沖洗不徹底,造成進水後餘氯過高。 【步驟6】水質檢驗 1.採樣人員 採樣應由經本處訓練合格並持有「教育訓練合格證」之人員為之,或基於安全理由,在前述人員監督下,由其他人員進行。 2.採樣時間 採樣應於欲清洗之水池水塔未排水前及清洗消毒完畢充份進水後各進行乙次,以掌握清洗效果。 3.採樣地點 樣品採取地點應儘量靠近蓄水池水塔之中心點。 4.採樣方法 採樣容器應為充份洗淨之塑膠瓶或玻璃瓶,並儘可能使用長柄採樣設備進行採樣,以便採取中間深度之水樣。 5.檢驗 採取之水樣立即於現場適當地點進行檢驗為原則(餘氯應當場檢測),使用之儀器應為攜帶型或實驗室桌上型,能以數字顯示測值之機種為原則,檢驗應留有紀錄備查。要求檢驗項目包括濁度、餘氯、氫離子濃度指數、總溶解固體量及氨氮等五項,各項檢驗之校正要求如下: 濁度:每半年應使用濁度標準液至少校正乙次,並留有紀錄。 餘氯:每半年應至少使用餘氯標準液進行測定比對乙次,並留有紀錄。 氫離子濃度指數:每半年應至少使用兩種(含)以上標準緩衝溶液進行校正,並留有紀錄。 總溶解固體量:應依所購儀器操作手冊之指示每半年進行至少校正乙次。 6.檢驗報告之繕製: 依規定之「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格式繕製。 繕打每棟大樓詳列每一座水池、水塔清洗前後之水質檢驗數據。 水質檢驗紀錄表經清洗廠商用印,完成水質檢驗紀錄表之繕製。 7.各檢驗項目之水質標準如下: 檢驗項目 飲用水水質標準限值 濁度2.0 NTU 自由有效餘氯0.2~1.0 mg/L 氫離子濃度指數6.0~8.5 總溶解固體量500 mg/L 氨氮0.1 mg/L 8.水質異常之處理及回報 水池或水塔清洗後水質濁度>1.0 NTU ,應比對進水濁度,倘濁度值大於(進水濁度+0.3 NTU)應排水再清洗。 水池水塔清洗後水質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時,應依前(1)項處置,若仍不符合水質標準應立即報水質科。 9.水質檢驗之查核 依「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推薦優良水池水塔清洗廠商水質檢驗技術比對相關注意事項」辦理。 【步驟7】提供清洗紀錄 清洗完成後應儘速復原現場,並提供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記錄及水質檢驗報告,如下: 1.現場復原:確定人孔蓋已上鎖,並清點清洗用具數量,避免遺留餘水池水塔中。 2.通知住戶排水:清洗工作完成後,應張貼公告通知住戶自水龍頭排除清洗時內線所蓄積之空氣及殘水,以確保用戶用水安全。 3.3.提供用戶資料:提供經教育訓練合格人員簽章之「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及清洗前後之照片,以供用戶了解參考。
1.水池入孔周圍清掃:(1.)清除入孔框,入孔改蓋之鐵鋪,並加漆防繡漆。(2.)先在入孔周圍清掃,以避兔工作人員污染水池。(3.)鐵蓋清洗乾淨,如需漆防繡漆則另議。 2.檢查設備:清洗前清洗後防蟲型水塔蓋一般型水塔蓋 清洗前檢查周邊設備(如抽水馬達、浮球開關、控制器、管路零件 等),有異狀事前告知客戶情形,是否需要維修更換。3.池內餘水排除: (1)關閉抽水機電源,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2)關閉水池進水閥.以避免影響池內工作。 (3)使用殘水泵浦,清除雜質以便沖洗。4.拍照存檔案: (1)清洗前和清洗後,拍照(彩色照片)存檔,以供日後送業主作參 考。 (2)檢查水池內牆內部或頂部是否有龜裂、壞損、污水流入等問 題。如有異常情形,隨時告知客戶狀況,以防止污染產生。5.使用高壓清洗機沖洗,以達到徹底的清除效果。6.真空泵排除污水、泥沙、雜物,使用最新真空泵吸取池內污水、 泥沙、雜物等,達到最完善的清洗標準。7.防鏽: (1)將清洗機壓力調高,沖洗浮球閥、逆水閥、鐵管、電擊棒等鐵 鏽。 (2)設備老舊者,如生鏽零件嚴重,建議更換才不會影響水質。8.沖洗: (1)除鏽後,使用高壓洗淨機沖洗。 (2)使用真空泵吸乾殘水。9.消毒品: 洗淨後,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OOppm)進行噴灑,方可達 到良好的消毒殺菌效果。10.再次沖洗: (1.)經消毒15分鐘後,作最後一次高壓清洗機沖洗。 (2.)使用真空泵殘水處理機吸乾殘水,保持最佳清潔程度。11.存水: (1.)開啟水池進水閥,水池開始存水。 (2.)開始抽水馬達電源,並觀察自動系統之操作情形是正常狀 態。12.清洗完客戶如有需要取水採樣檢驗,需另外酌收費用(如餘氯 質、各種菌類等)。13.填寫表單: (1.)化驗報告及工作報表送至業主參考。 (2.)洗前洗後照片送至業主參考。 (3.)水池水塔或水電設備,發現有暇疵時,隨將修改建議書送至業主參考。
1. 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2. 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 3. 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 4. 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自來水水質標準,始告完成。 最好是有由2至3個人陪伴 我想大部分清洗水塔 都是直接進入水塔清洗 首先準備一個長梯以及一個水桶(中等的就可以了)與清洗用品 不過髒水要先排除掉 等水都流完了之後再把進水口開關關掉 人在下去清洗 清洗的時候 一定要請旁邊的人幫你用開關 清洗水塔時一定要用清水沖洗 這樣才會比較乾淨 不要用有清潔劑相關的東西喔 只有用清水洗就可以了 零件都不用拆只要注意進水口開關就可了---------------------------------------------------------------白鐵桶水塔簡易清洗方式(1公噸以下) 事前作業 前一日先找出將水抽到水塔的馬達電源關掉.才不會水塔一直保持滿水位。 第一歩:準備作業 1.關掉自來水入水口及開啟排水口進行洩水作業。 (在白鐵桶底部中央塑膠管為排水管,在白鐵桶底部側邊塑膠管為自來水入水口) 2.架上樓梯爬上水塔口打開水塔蓋。 3.將液面控制浮球提起置於水塔外清洗。 (在白鐵桶內部有二個橘色約15公分圓柱體。如果沒有這個設備,表示你的進水方式為水壓直接供水,那便把另一個進水浮球吊住止水) 4.清洗後浮球置於水塔外(目的是對液面控制做滿水位假訊號) 。 5.開啟馬達開關(此時因浮球是對液面控制做滿水位假訊號,所以不會進水) 。 第二歩:淤泥排除作業 1.水塔內水量低於自來水入水口時,以乾淨塑膠掃把輕輕順時鐘方向攪動底層淤泥(目的是先將淤泥由排水口排出,注意攪動時勿讓底層淤泥流入自來水入水口)。 2.大部份淤泥由排水口排出後,將浮球提起置於水塔內(或拉動浮球線)進水,再以清水沖洗一次底層淤泥並排除。 第三歩:內壁清洗 1.關閉下方的排水口少量蓄水(蓄水量低於自來水入水口為原則) 。 2.將液面控制浮球提起置於水塔外進行止水。 3.以洗淨的新塑膠掃把刷洗水塔內壁。 4.內壁洗淨後,打開下方的排水口放水。 5.再以清水沖洗內壁一次。 6.以乾淨塑膠掃把輕輕順時鐘方向攪動殘水造成旋渦排水。 1第四歩:結束作業 1.關閉下方的排水口進行蓄水。 2.開啟自來水入水口。 3.蓋好水塔蓋並確實固定。 4.將四週的用具一一點收 ...別遺落在水塔內 還不知 P.S 自行清潔VS專業清潔 本簡易清洗方式因考慮自行清洗者的客觀條件限制(設備、經驗),故建議的方式以施作者安全為第一考量,對於清潔度要求便沒那麼苛求。 1.不要用任何的清潔劑,任何材質、形式的水塔禁用清潔劑。 2.如果原先水塔沒蓋或沒蓋好.會也很多蚊蟲進入.甚至長苔或霉.那就必須先把這些污水撈出.最好不要在用水龍頭放水.不要再讓穢物進入水管內. 3.最後記得要蓋好.否則一陣子又要再來一次了 4.實務上常發現,部份浮球液面控制盒蓋子因不明原因脫落。沒有保護蓋的液面控制盒是造成自行DIY清洗者觸電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