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產品搜尋「樂器」在 "全區" 與 "宗教團體" 分類 共有 47 筆結果:
天恩師德聖佛妙化 一、前言: 皇中慈諭曰:「虛榮劍斷多朝拜,慧目遙望故鄉返。 唯善為寶奉行辦,三代精英應時間。 為娘心盼得道人,謹從事助爾師肩。 歸根認中行孝道。」 ※故鄉返:長困紅塵樂而忘返,慣居濁世久假不歸。 長困││慣居。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而不自知, 似入芝蘭之室久而久之不聞其香。) 紅塵││濁世。 (受聲色貨利的蠱惑,情枷愛鎖的囚綑 明君子雙手撥開生死路,不被世縛才是合該。) 樂而││久假。 (受虛榮享受迷眛,以致中子遙別於六萬年於 今,白陽天下凡到處尋原胎佛子早日回家。) 忘返││不歸。 (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天堂路自塞矣,浪子不回頭,「今 天不回家」苦悶 老中娘心痛叫不醒迷子。 「白陽天求道了不進,則不想回家 中子團圓甘願做流浪 子。」) 仙佛慈諭曰:「三更已過五更天,國亂才顯忠臣男, 等待三老聚一堂,萬般共慶白陽盤。」 二、修辦道當擁有一顆「須臾不離」感天恩報師德的心。 ■天恩師德粉身碎骨難報於萬一 毋以忘本而求末│必以飲水而思源。 受人點水恩│當以湧泉報。 知恩│是有智慧的人。 知恩是為人的│本份。 感恩│是有人格的人。 感恩是人性的│美德。 報恩│是有品德的人。 報恩是佛性的│光輝。 感天恩的方法│能學聖佛大德敦化,濟世化人。 報師德的方法│能效聖法賢舉荐英才,培植下代。 ■天恩浩蕩無量的恩典: 天赦、地赦:這是六萬年來「末後一著昔未言」奉天承運。 大道鴻恩赦: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不生「養明聖君」則眾 生永沉淪。白陽舞台在五萬一千年前就「預告」了。 聖賢慈悲赦:大開普渡白陽戲 老中娘在「三千年前」派五教聖 人準備劇本來向眾生「先通知」指迷津歸覺路。 西方不留佛子:導演劇本寫好於一百二十年前就搭起戲台。起鼓 打鑼吹樂器,琴聲悠揚摧促大家來看戲。「但是 咱們來當演員,作佛的弟子不要作信徒,只有曉 得看戲,不知如何演戲。」 天宮不留一菩薩:白陽天盤的戲班在一八七六年、東方後十二代袁 祖(退庵)一百二十年後就開始「選擇錄取」 應徵的演員,預演「審核」各角色的演技。 白陽天盤道脈從 十二代│袁退庵:元始天尊化身。 十三代祖:楊還虛:南海古佛化身。 徐還無:彌勒古佛化身。 十四代祖│姚鶴天:瑤池金母化身。 十五代祖:王覺一│水精古佛化身。 十六代祖:劉清虛│太極真人化身。(以假吃葷考拔良莠│老師知之假下 痢走廁所通過考關。) 十七代祖:路中一│彌勒古佛化身。 十八代祖:師尊│濟公活佛化身。 師母│月慧菩薩化身。 (現代人潮流會觀月之因由│天道降世人人要來求道會見 師母,求得月慧菩薩的真天命金線之天道。) ■天恩廣浩瀚│朝斯感天恩之心。 與天地和其德:宇宙寬洪,不容奸匪猖狂,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Ⅰ、天有好生之大德: A、森羅萬像、無所不包、無所不覆。 B、佈種星辰、運行日月、普降霜露。 Ⅱ、地有養載萬物之大恩: A地有淨化之功│能長育各異其味之水果、蔬菜、五穀類、一樣 地產生;芋頭香、甘藷甜(豬糞鹹臭化香甜)、苦瓜苦味, 甘蔗會甜。檸檬、李子會酸的。 B地有靜妙之德│功成而弗居,勞而不辭,乘載萬物義不容辭, 運轉晝夜自強不息。不懈怠。 與日月和其明:明如日月照鑑分明,而日月雖光不照覆盆之下。 日:活佛師尊│火精子:天然古佛。 月:月慧師母│水精子:月慧菩薩。 與四時和其序:四時│春、夏、秋、冬,循環不亂其序。上天以 時受人,聖人以法化人。 春生:耕耘下種│求道修道│學而不倦。(進德修業如飲食疏飯淡茶水無色素。) 夏長:培植灌溉│行道立德│行而不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倦怠必停在西方半路之羅漢亭半途而廢。) 秋收:成熟收割│考真驗實│考而不退。(前人曰:現此之際是「多事之秋」亂世風波。) 冬藏:選精拔粹│按功定果│品蓮有分。(半點絲毫不差錯)。 宇宙間的五大: 上天稱其浩│無所不包。(無所不憐憫,無所不愛戴,無所不擁護,創造一大領金鐘鐵布衫│臭氧層慮毒。) 大地稱其厚│無所不載。(天道生物,地道養物,天地生育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有天理良心之人有感愧疚) 日月稱其明│無所不照。 (無分善惡美醜,好歹事物凡所有象無不照臨,修道人效法之如沐春 風、三分微笑令人好感) 大海稱其大│不棄小流。(不分清淨之水、污垢之水、臭濁之水總匯納不敢棄之、故天地不棄物、聖人不棄人故達。) 高山稱其高│不棄拳石。(修道人不因善小而不為,惡小而為之,道是積漸之道累積之德,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故謂德高望重。) 5 何謂宇宙之簡義: 宇│氣│空間:上下四方,上至無極,下至無極:星移宿轉,無時不在於變動,人降生時必經過「氣稟所拘」:「二十八星宿」照臨有分吉凶禍福,有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之個性。 宙│數│時間:過去不知所始,而未來不知所終,元、會、運、世、年、月、日、時運不窮,降生之後受一切的環境,及一切的「物慾所蔽」而會造成一個人的命運、夭壽、禍福、困窮、亨通,如要「福壽亨通」。「夭禍困窮」不要者│除了真心修道、有修得心性提昇,有真功實德、以此來妙化者,別無他無別路。 十二會 三十運 十二世 三十年 十二月 三十日 十二時 二小時 ─ ─ ─ ─ ─ ─ ─ ─ 元 一會 一運 一世 一年 一月 一日 一時辰 ■師德重如山│夕斯報師德之念 1、追溯道脈懷念,師恩母德,永懷感恩不盡,永生難以圖報。 ◆師尊母老大人 老前人是天道弟子們的精神堡壘: Ⅰ、白陽期 活佛師尊之恩澤廣被,挽救三曹普渡,擔任掌道盤的艱 重任,萬國教主,三界導師。在清朝光緒十三年七月十九日是 濟公活佛化身,於山東省濟寧城外南鄉雙劉店(地號名),姓長諱名 (聖名避忌│避諱):奎生。 道號:天然子。是東方第十八代祖師、是奉 天承運的大明師,是我們天道弟子的 師尊老大人 所以 老前人曰:「天道普渡之因緣在昭明眾生,已沉落之性靈,師尊乃 奉天承運,為指導性靈昭明「大明師」。 師尊老大人之大天命除了中渡人間善男信女以外,更是普渡三曹,上渡 氣天羅漢星斗,下渡幽冥鬼,叫做「人、鬼、仙。」時值今日科學 昌明,人心不古 活佛師尊卻在塵寰到處充斥人慾的洪流中,擔任普渡苦海中的芸芸眾 生,荷擔如來家業,三曹明師之大任,為了完成此重任。 Ⅱ、在白陽天盤 活佛師尊大轉法輪,使眾生回頭是岸,找到靈性的歸宿,提高修道士的靈修,到處飛沙盤降筆以聖訓慈諭挽化迷津,又在沙盤中著作「佛規諭錄」。「銘訓集錦」使修道賢契瞭解修辦道之真諦。 並且時常應眾生的要求,現身說法,闡述修道歷程,法雨普施,三根並利,有利點迷頑,還大顯神手,當場表演揮毫墨寶之法雨潤靈根、 或繪畫相賜慈悲滿人寰。可見咱的恩師 天然古佛無時不在的加護庇佑、又無時不與咱愚徒兒同在。故 活佛師尊為三曹大開普渡,為道務擴展,為迷徒眾生修道操勞,憂患勞 心過度於民國三十六年八月中秋夜戌時八點正。 無極 老中寵召溘然圓寂殯天,師徒別離在中秋噩訊傳來,三曹震驚,真是山 川含淚,天人哀慟悲哭不已!草木同悲,乃世人一大不幸,當為天下共 悲之大振撼。 活佛師尊,享年五十有九年壽年、嗚呼! 恩師一代聖人,天命明師,萬世師表,僕僕風塵,奔波渡眾生,悠悠歲 月為道忘軀,千辛萬苦飽受荊棘艱巨,坎坷崎嶇憂患半世,一生為聖業 行素之志,繼承道統,東方後十八代祖師,豐功偉業,功圓果滿,歷萬古常 新而不朽之聖跡。 活佛師尊,圓寂於四川成都,王桃心花園別墅,事隔三天(農歷八月十八日)。 師母老大人特別為 老師拍攝一張最後寶貴之王照,為東方後十八代祖師 活佛師尊遺像,為萬古留念。此時此刻的剎那間,真正活佛則活佛 活聖人就是活聖人。請老師坐扶起坐得很端正, 活佛師尊兩眼睜開注視 師母賜給 師母完成拍照為紀念。但是遺照拍好,眼 睛才閉起來還坐好好,如活生生一樣,眾徒弟,眾徒兒,有見到 這一幕,還是以後看到相片的 聖容之見證,眾徒兒人人都稱呼「活佛 師尊」。在這幕人人稱呼謂 活佛師尊其中有妙化之真機:自己體悟吧!到了第五天,八月二十日 師母大人請訓 師尊的本靈臨壇訓示了許多話「………」 師母懇求慈悲問 師尊許多事情,最後 師尊指示後事之墓址: 「杭州西湖畔,靠近魚樵塘,背負(南屏山)向東山鳳凰,西子湖在左,右 山名玉皇。」 ◆師尊老大人在世有銘訓咐囑曰: 「有志修辦道者,快快放下,決心貫徹始終到底,破除無明, 以覺為師,不著形相,明察現今修道的意義,時加參悟,時加 踐行,認理歸真為準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常存在、及是真性存在,天鼎地妒忘我利生,轉煩惱為菩提、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末後大事明白矣。」 師尊在世時有言曰:難能可貴之理 「我們想作天外之客(天外天:理天是在三界外)俱立超群拔萃之志、 就與(不同處) 人難捨之捨│我能捨。 人難受之受│我能受 人難行之行│我能行。有此一心,則名利,富貴,色身,不能牽累,自然可以進道,可以了道,可以成道。」「一心力佛道成」 ◆師尊老大人曰: 小人所祈求│是平安無病,富貴名利,事業亨通。│不能 妙化自己豈可妙化他人否? 君子所祈求│是淡泊無慾,寧靜致遠,光明磊落。 │獨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 聖人所祈求│是圓善無過,慈悲博愛盡性,道德圓融, 濟物利生。(可以妙化自己,亦能妙化他人。) ◆師尊老大人曰: 有道有德如泉源:心中有天有佛。能妙化自己。 有德無道如崩山:不尊師不尊前。不能妙化自己。 ◆活佛師尊慈訓曰:八十二年於法華聖堂慈諭: 千里一線牽、萬里一線連。 師徒如父子、師徒深情緣。(師恩母德昊罔極難報於萬一。) 徒兒們為師望你好好做。(一分的耕耘,有一分的收獲) 望徒成龍,望徒成鳳。(成就神龍│行雲佈雨行過無腳印。 成就神鳳│一啼百鳥齊鳴。) 龍:是鱗族的│首領。 鳳:是羽族的│首領。 麒麟:是毛族的│首領 神龜:是甲族的│首領 2、感念 月慧菩薩之浩德隆恩: ◆師母老大人乃 月慧菩薩降世,即佛經中所說之末法世降生之:「月光菩薩」。 師母姓孫,諱名「素貞」乃山東單縣人,生於民國前十七年(西元一八 九五年)在於民國十九年奉 中命與 師尊在山東同領天命,輔佑道務。同與 師尊共同肩負普渡收圓之重職,為天道東方後十八代祖,白陽二祖。 民國三十六年中秋夜 師尊溘然殯天圓寂,天命移至 師母身上,由 師母繼承普渡收圓重責。 師尊母同領天命,辦李末後一著收圓大事事是有了 天心 中意,千真萬確之天事,有訓文為證: 師尊曰:「師尊交旨暫回天,天命當然在安閑, 現在吾娘承天命,收圓大事自承擔。」 祖師曰:「隱顯莫測是真傳,旁門左道現世間, 天命轉於末後考,祖托然素壓換肩。」 師尊曰:「師尊止渡且殯天,二場大考現涅槃, 收圓大事母親辦,自然還轉駕法船。」 在於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時 師母老大人曾至香港,三十九年又因掛念徒兒,在度返回大陸欲與徒兒 共存亡。後來經過身旁有德行前人輩,力求若勸不可如此做,才輾轉回 頭、經澳門、香港來台灣│於民國四十四年抵達到台灣居住「○○」 在台灣期間為天道官考頂了軟劫而禁足自囚、固步自封、不出門外一腳 步、而使官考減少自息,使道務好轉好辦,如此飽受無量之苦痛,流乾 血淚,令徒兒知 師母老大人負此劫,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經服侍小姐透露言明早晨 師母老大人起床後常收到枕巾濕透之心酸了。如此劫難百病叢生,晚年 來龍體欠安不良於行步。一生為濟化世人,為修道的眾徒兒以五大犧牲, 而換來道務擴展,鞠躬盡瘁於民國六十四年圓寂,與世長辭,享年八十 有一的壽年。偉大的大犧牲大奉獻,功圓果滿,天書下詔,歸根復命 無極老中寵召、封賜品蓮為「中華聖母」。 師母老大人在世慈諭咐囑曰: 「修行人要說實話,辦實事,上不要矇蔽 老中娘下不要欺瞞前後,心越清、越白越好、不要為物所累、當要凡情看淡、 與世無爭、各人檢查各人身心、有過錯的,趕快懺悔淨盡吧!總要裏外都 得純白,善惡分班,大刷大洗輪迴受苦,別作兒戲,望您成聖,謹記謹記。」 3、永懷追思偉大的 老前人「養明聖君」浩德隆恩感恩: 老前人繼三聖開創之「興毅精神」而繼往開來, 興毅精神│偉大的「聖者」以血淚汗換來的。 四聖道範而常存,轟轟烈烈大犧牲。 創立萬古而不朽,繼往聖者開絕學。 〡、興毅淵源之由來: 贊懷 張老前人(芳名│武城)知避聖諱,不能叫出名來。 贊曰:慈悲平等忠恕守,律己寬容克勤儉, 不淫不移不屈辱,成仁取義頂劫災。 贊懷 邱老前人(芳名│鴻儒)知避聖諱,不能叫出名來。 贊曰:智慧辯才渡迷津,信心堅定毅力行, 博學多聞通古今,開荒法施人稱冠。 贊懷 盛老前人(芳名│鴻斌)知避聖諱,不能叫出名來。 贊曰:喜捨妙行無住相,謙德忘我全家施, 精誠護道把 捐,壯烈成仁貫春秋。 贊懷 老前人(芳名聖諱「中山」字「仲山」號「耀庭」)知之就好。 贊曰:偉哉!大哉!養明聖君 老前人。吾們奧毅樣天地之正氣 繼先聖之偉業。之後繼者明興毅之精神立五大之犧牲。今 雖未至巍巍其德如日月之普照大地。心響往之蕩蕩其功如 雨露之滋潤萬物。身效法之! 興一貫道脈遍五湖四海佈滿萬國九洲。 毅五大犧牲立方策六書行天下大同年。 〢、老前人貫徹精神兩大則: ◆老前人十大歷煉 三過其門而不入,捨親情割恩愛,且固步自封。 浪跡香港,受磨,受辱,受考。 聞悉三老尊的恩師,受難頂劫金線晦暗無助。 天津避難,面北思鄉,孤寂無奈。 驚聞 慈母老大人殯天,痛不欲生,莊敬自重。 在台灣被同修陷害,輔弼柱毀,內憂外患。 後學無理取鬧,忍辱包容。 聞悉海外,道場受考,憂心如焚。 風燭晚年,親情誘引,考驗五大犧牲(考不倒)。 病痛纏綿,抱病越洋美國,孔孟聖道院開壇大典,完成最後神聖之使命,與鴻慈大願。 ◆老前人的十大精神 儉僕篤實:勤勞節儉│美德流芳。 老實實在:誠實忠厚│道範感人。 律己自持:嚴謹規律│庸德之謹。 包容寬恕:胸襟廣大│庸行之慎。 聰慧睿智:良知良能│慧劍驅邪。 堅忍剛毅:剛柔並濟│成德之方。 慈憫護念:覺行圓滿│道成天上。 信心果敢:成道本源│功德之母。 大孝大悲:莊嚴尊貴│顛地孝子。 弘毅傳承:繼往開來│薪火相傳。 〣、興毅的開荒史: A:興毅壇是 老前人「養明聖君」的根源。 由於天津「道德壇」 張老前人在「道德壇」受他的 老前人之命開荒東北的道務,渡了 邱老前人。 哈爾濱是東北交通樞紐中心的大都市,無形中哈市成為東北開荒的根據 地,就此渡了不少大根器的精應賢才,其中最傑出,就是渡到「雙合盛」 麵粉廠的老板 盛老前人。由盛老前人沿濱綏(哈爾濱│綏遠)沿線發展 開荒道務。 B、老前人「養明聖君」是河北省遷西縣人,離天津不遠 老前人承蒙 盛老前人有後天經商相識,指點渡化,於民國二十 八年冬、在牡丹江市求道時三十六歲,誰也料不到這粒種子的生 命力,這麼強大旺盛。因為早年在哈爾濱經商,開設「祥榮大染廠」, 有一百多人的員工,當時在哈爾濱的印染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求 道後受 盛老前人感化屬於東北「興毅壇」的棟樑才,中流砥柱效法 盛老前人對道忠誠對 中盡孝,秉承著 師尊的號召因「天時」「世態」「道運」恐轉變,而疾呼曰:「捨、捨、 捨、捨,得、得、得、得、真捨真得,假捨假得,有捨有得,不捨不 得…………。」知悟 老師的真機妙意,瞭解東土的假錢,既然要走之 時,真實帶不走,有可能會被時局演變化為烏有………!速速從「雙合 盛」麵粉變賣大財產,他的面粉用火車櫃台入貨載出外銷,營運各省域, 各縣市。故全數金額不留半文錢。奉獻於道中作為濟世救人開荒基金,當 時 老前人亦是效法 恩師的大犧牲,結束著營業,速賣掉「祥榮大染 廠」投誠於道中,亦是全家總財產大犧牲淨盡,開發道場。賣了過手不 久大陸淪陷了,如不賣者變成落共產之國庫。此謂先見之明。 老前人自民國二十八年求道後,發心修辦道至三十五年底,前後有七年 期間,開荒東北各地,走遍十省份: 一、吉林省。 二、安東省。 三、合江省。 四、遼寧省。 五、長春市。 六、牡丹江市。 七、錦州市。 八、瀋陽市。 九、四平街。 十、鐵嶺。 開源。等…………地界設性渡眾道親無數,道務大擴展。對於開荒修辦道,在此時歷盡滄桑,櫛風沐雨,披星戴月,飽受無窮之千辛萬苦,無盡之辛酸,千磨萬鍊,經驗深入豐富才能開台灣為蓬萊仙島,真理寶島大本營。 老前人民國三十六年二月初七日奉承 師母老大人之命開荒台灣荒蕪之地,即刻快擇下功夫、捨身、捨家、捨命坐船 來至台灣,人生地疏,舉目無親,言語不通,憑著一點至誠,至於困窮之臨、 窮則變、變則通、自助天助,有此至誠心,不得人助亦得天助,首先以台南 市,仁愛街,國華飯店邊於當南的六月十五日大典,就設立佛堂承受 皇中賜壇號為「純陽堂」當十有帶領三才來之係。在來由台南縣六甲鄉開荒各鎮, 輾轉高雄、屏東、嘉義、各鄉鎮至台中縣市、桃園………台北縣市、基隆、 台東、花蓮各地等到處每一角落鬥有大小的聖殿 老中娘的無極宮 這是 老前人奉 天命金線尊嚴與尊貴。 C、面顏觀今偉大的 老前人「養明聖君」一生當中,自民國二十八年 公元一九三九年求道以後, 即刻馬不停蹄,能透視人生的尊嚴,第一性命之尊貴在何處? 則能做一個「老老實實」 上帝化身的修辦道人員,天地間的孝子。捨家、捨身、捨命為道精忠、為 老中娘盡孝、為 母分憂,窮盡畢生之精神的生命力、體力、財力、更竭盡心力、 一切之血汗力,而來效法 師尊母兩位老大人終身為三曹普渡,收圓的大事而捨身捨命以「五大犧牲」救世 救人拯災挽劫為大前諦。但是 老前人亦是不例外,一位犧牲者,以五大犧牲淨盡,而為沉淪於孽海中之眾生, 迷途忘返的羔羊而開導,指引迷津,使迷路羔羊早日覓見回故園之路,謂之 返本還源,得主的懷抱、見得 主人顏。這句話是喻 耶穌聖人好牧羊者、為羔羊犧牲奉獻的精神。而咱偉大 老前人承受大明師 師尊母兩位老大人之大天命繼道盤金線命脈、薪火相傳,所襲明的祖位,「末後 一著昔未言」,承奉 師母天命金線來至台灣,有四十餘年所飲的苦湯、飽受無盡的辛酸與厄難、而 一言難盡、亦如同 耶穌聖人為道殉身,所流的血作為兩千年後之今白陽天的真理,十字架上找真 人(聖靈)作見證。替眾生擔罪愆,回天繳旨,又再懇求 上帝大赦眾生的無知,所做無明無智之罪行,求開恩赦免。 可是 基督教主耶穌聖人,行道傳播真理福音,只賜三年而行苦難則結束為十自架 之真理,作見證成道回天覆命。 但是咱偉大的 老前人在僕僕風塵污土中,風沙滾滾污泥穢土滾四十九年拖磨悲痛慘淡,過 了一天如過了一年之艾,但是苦逆愈大,吃苦愈多,犧牲愈大,為後賢明 理修道自性光明,付出愈多,成就必定愈大,就如有一分的耕耘,就有一 分收獲。 老前人的偉大:「功成而弗居。」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這麼廣大之謙德, 廣大的胸襟,廣大的包容心,以身教勝過言教,身先士率卒,立竿見影能以 妙化數千萬人知感恩報恩追隨 老前人 前人用性命換來至尊之貴的「妙化 覺心」要努力修辦道。 4、老前人修辦道庸德、庸行結晶的典範示現「妙化覺心」挽化天下眾生。 以溫馨家庭,割離親情以道義大情與道結合一體。 以大益大利隆興之寶貴事業放棄,與道結合一體。 以天賦天資智慧才華、大資德與道結合一體。 以聖體佛心,一切強有力,大無畏精神與道結合一體。 以鐵石之堅定道心,不受環境作左右,得失擾心機之胸襟與道結合體。 以不懼萬難,堅忍不拔,恒持久久不便之心懷與道結合一體。 以坎坷崎嶇阻不了大雄膽,荊棘艱巨擋不了濟世心,經得起天考人驗,天為鼎地作爐,大烘大煉,真金不怕火煉,真誠不懼琢磨之聖佛智、與道結合一體。 以大貴體之聖心,為開台灣荒蕪之地,矢志不撓,踏破江心千尺浪,濤浪滔天之冒險,為拯救眾生生死沉淪,竭盡心力血、淚、汗……無盡的付出,如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以此聖佛的大寶藏心時時刻刻與道結合一體。(才有今天桃李滿天下) 以為人之所不能之大德敦化之佛力,橫越千山萬丈淵,騰躍高嶺生死崖,大智大仁大勇的大雄心,英勇果斷,勇往直前,剛強毅力,百折不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自警自惕,服膺不逸之心態與結合一體。 以似鐵非鐵,似銅非銅之濟世心,混合超強力的 四寶藏:A、毅│毅志沖天。 B、堅│堅定信心。 C、誠│誠信無疑。 D、強│強擋考磨。 憑藉此「毅、堅、誠、強。」,確實是強而有力,咱們偉大的 老前人成就「養明聖君」,聖佛妙化之「核心素」此謂妙化│孕育化育成聖人佛祖,依據的心上地(佛地),合於道本體。 老前人平素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成聖佛四要訣: (一)、以「平實」用於日常當中: 何謂平實?平實是很平和,很溫和,實實在在,沒有什麼特異奇巧。 當時 老前人受命來開荒台島 盛老前人咐囑 老前人寫在一封信曰:「去開荒台灣以『老老實實做人,實實在在修辦道。 說實話,辦實事。』老前人以尊師重道、照師命去修辦道 老前人以平常心就是道,不要往虛無飄渺妄想去找道妙,只要注意生活上 的細節,在日常生活上體道即可。一切聖人所有的衣、食、住、行,在 道心裡面。 老前人的衣、食、住、行,從沒有離開「平實」「節儉」……………。」 (二)、以「踏實」用於所作所為: 以踏實用於所作所為,也就是唯命是從都在實踐他的 前人所付囑他的責任。 何謂「踏實」呢?就是切實認真,腳踏實地,躬行實踐,很樸素篤實一 心只想負起所負之責之重大:而不是浮華、誇張、馬虎、敷衍了事、好 高騖遠、炫耀好看、更不是做表面之功夫。………………。」 (三)、以「誠實」用於待人處事: 「誠實」就是忠誠信實、誠實不欺。 老前人面對這麼廣大的道場,能得到這麼多人的尊敬以及愛戴和效法、 絕對非偶然得來的。因為他一待人處事從未離開「忠誠信實」。他對道的 忠、對道的信,對 老中娘的忠、對 老中娘的信、對人、對事、亦復如是、從來不敢稍有虛偽欺騙 的心。我們修道要效法 老前人以誠懇而沒有半點虛偽的心,來對 老中娘、對前人、對後學以及一切的事物、這才叫做「誠實」。 (四)、以「落實」用於自我修持: 何謂落實呢?就是真真實實、一點都沒有虛偽,落根在自我的修持上、 並非像一般人所說的「講的是一回事,但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是 這樣,就不能叫「實」了!咱們 老前人就是真真正正地以「落實」用在他的修持方面,對他自己修持,非 常嚴謹。「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裘。」此謂之真確聖佛妙化眾生修道正 確。「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是落實之「慎獨持修」的工夫。 不管有無同行之人,都心存浩然,雖獨住、獨行、但亦有他自己的影子 跟隨著、自己走得正、影子也正、自己若走得歪、影子也歪、否則的話、 就愧對自己的影子了。晚上睡覺時,躺在床上,也不敢胡思亂 想,如果胡思亂想的話,也就是愧對自己所蓋的綿被了。所以慎獨持修 很重要。 三、老前人是在世的活佛,辭世回天是聖佛再來妙化興毅眾弟子,在未圓寂前: 祖訓 院長大人曰:有見證: 祖師訓文曰:「祖盼爾等應盡孝,殺身難報此恩德。 盡忠盡心須盡至,莫負祖吾慈心念。 仲山開台乃大聖,五大犧牲亦盡全。 爾等效法守大愿,互勉照顧力行前。………………」 這是民國七十七年農曆六月初五日 老前人在病中,各大理事請禱求 無極老中慈悲恩賜,讓 老前人龍體早日康復……………………故 祖師爺來慈悲交待這段訓文說:咱們偉大的 老前人的五大犧牲,並不是口號,而是真實心做出來的,絕然不是用封賞就 能稱謂之「五大犧牲」,訓文中一方面安慰,一方面鼓勵,一方面也很細膩的 交待咱們要對 老前人盡忠盡孝,因為「老人家」他犧牲了一切淨盡來台灣救渡咱們,如果 不是為了我們大家,他也是兒孫滿堂了。故老人家這種五大奉獻,五大犧 牲是為了人家的本性光明、超生了死,為了人家九玄七祖能得救,純然為 犧牲奉獻,不求代價,也不求回報,這種德行最崇高,不求代價,也不求回 報,這種德行最崇高,此精神最偉大,能犧牲享受,才能享受犧牲。 院長大人曰:「興毅顧名而思義,偉大 何老前人返。 在世活佛歸即聖,弟妹安心功德建。 雖然他的肉體完,興毅全盤巡視觀。 我們深信 老前人真正成就了千百億化身佛、所以可以自由自在的到處往來顯化。 我們由 院長大人於民國七十八年七月五、六、七日,在星州梁氏 遵仁佛堂,所開 的三天修士班中,所垂訓的一段話,以及 老前人在世行化,與殯天後的顯化在道場中的事實,可以證實 老前人確實成聖佛。 (三)老前人在世活佛,生前所說的話能「先言後應」的「他心通」「漏盡通」 共有十幾個實例。以圓寂的第一天就開始顯化救後學的災難,愚痴不進道的 實例共有十幾個之見證:另有紙張註明報告、共享 老前人的「應身佛」「報身佛」「千百億化身」。應化與妙化。 四、讚懷偉大的 老前人成就、福、祿、壽「養明聖君」。是咱們興毅弟子們救 星,能以在娑婆世界,到處每一角應化妙化、助道、護佑: 為叫醒之金鐘。 為黑暗之明燈。 為淘浪之堤防。 為中流之砥柱。 為考魔之慧劍。 為護道之明王。 為無明之調禦。 為迷昧之指引。 為失航之燈塔。 為羔羊之牧師。 五、老前人是 周倉爺化身乘願而來,回去化天梯而歸。 普天下之人,誰能弘此愿。 渡迷徒羔羊,且將佛体鋪。 眾跨金剛魂,可把彼岸登。 生為牧羊人,歸去化天梯。 六、老前人呼喚白陽修辦道人員: 看清現時代天運是三期末劫白陽天。 認清真天命,真假明師。 剖清真理的內容,是超生了死的真道。 把握修道的重點,是為濟世而渡眾。 明悉修辦道人員的大願,是真理的正覺,大同之實現。 真道尊貴,不可不修。 天理真確,不可不守。 天命尊嚴,不可不從。 七、前人修辦道偉大及成功,成德的大成就是以「誠信踏實」為大體作基礎: 老前人有一天向 德慧前人言曰:羅某某現在很多人開荒國外道務出去,你還不想出去開荒嗎?分析此意: (1)、前人答:「咱後學還不敢出去害死人,對於資材、錢財、人才又準備 還沒充足?感謝 老前人慈悲提拔關懷、且慢一步若儲備好就會踏出去。 (2)前人的道行與德行造詣當時少人深知。早期出去開荒前輩者有些人地 基挖不夠深,在地面淺淺就開始蓋摩天大樓,要表面的好看不踏實。 老前人殯天成佛作祖,返回理天後,如大地震搖一下,地基淺的人每座摩天 大樓都是垮倒了,就離開了 老前人的如來家業,不見人影。可是咱們偉大的 前人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他是 聖君的 士是一位大菩薩領 天旨乘願而來,重任在肩,要來替 老前人肩任做一位賢德 士傳授「白陽經典」教育英才,英明領導群迷羔羊。 進入學佛修道之正軌。指導性靈昭明的「大明師。」效法古今佛。古 德之聖人佛祖,今世所見 老前人乘願而來示現五大犧牲,在世活聖佛,出世成就「養明聖君」咱們偉大的 前人亦是效法 聖君的「腳印心法」一直追隨著 老前人承繼的「天命金線」契而不捨,以聖佛菩薩心腸,以及 上帝的大能,發揚光大而默默耕耘。做事情與人不同凡響之處來參酌其他的人之 做法? (3)前人的深造之以道的造詣例如前面所譬如過,修道的基礎沒有鞏固 者,如蓋大廈的地基下不堅固的話,經不得地震的考驗,一震動就 倒下去。咱們的偉大 前人的做法地面蓋十六層高樓,地基就要挖 有六層深的地基,在下面打地基的鐵筋要多少,水泥沙要多少,無 人盡測知測見,也就是「上德不德」 怕人知見,要實實在在做到了》「韜光養晦」「衣錦上絅」的工夫, 才能達到「真功實德」而鞏固道基,道體心性的提昇,難怪 老前人圓寂回天之後,很多美觀的摩天大樓,一震動馬上就倒下去了。咱們 偉大的 前人是任震的不倒翁。 (4)、前人真實在世的活佛、承受 老中天旨新盤祖位、新生機、大同觀、大同年、新人類活佛世界的「大明師」之鐵證是天 人公認。 〡、阿根廷的中心聖堂在幾年前要蓋、在動工時,前人主持破土、很多 天 恩師德的大顯化。 〢、有一次在田點傳師的中心佛堂「大化」壇號。開聖會 前人向下桌雕刻的假龍說話:現在水庫無水可以飲若下一陣雨豈不是 很好。心與神龍通、是神龍者都會行雲佈雨、說好、停不久真實下雨。 〣、在內江街開「道德新知」聖會 前人夜時睡不著覺,更深夜靜獨自起來走一走,在講堂讀神鳳經、大 顯化:假龍變活神龍真行雲佈雨、神鳳一啼百鳥其鳴。 〤、前人開聖會畢、回家出大門口,壇主一隻小小寵物狗跟後面送駕。 八、偉大的 前人以「興毅」偉大的精神犧牲大奉獻: 前人真是非人也。若非人也則是活聖佛矣。有資德繼承。 老前人「養明聖君」受命於天的「大天命」祖師位。本格是甚深的莊嚴。這 些之莊嚴是由 無極老中之懿旨、天命為至尊、金線為至貴而薪火相傳繼先王聖道而接聖棒,也 是乘願而來的 士 文殊菩薩 前人憑承末後一著應時間出現於人間,要來替 老前人作見證,故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 樂,世世劫劫回天繳旨後,都是一心一意惦念眾生塗炭,未得救拯水火劫 煞,以應身佛示現於世間,以妙道來妙化眾生沉淪之苦難。 前人常言明曰:「後學有生之年若有一碗飯可食,吾亦要分給大地眾生原胎佛 子分享受用。」故菩薩是大情眾生的心胸,以平等聖智,平等觀視眾生如 自己,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人之苦痛如己苦痛一樣;以大慈大悲的博愛 叩懇 明明上帝憐憫准予大地皇胎佛子,不受饑餓,瘟疫病痛,災難劫運,能以好好修 道成道,歸返仙眷見 中慈顏,這是咱偉大的活佛 前人的心聲「恩澤廣被」,慈悲惻隱,憐憫廣慈,胸 襟廣大,才有夠資德兼備可接 老前人「養明聖君」的聖棒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萬 世開太平,而來闡揚:孔孟聖道萬國遍,儒教復興大同年,活佛世界,新 盤新生機、新人類、新希望。故大同世界不是夢,以早感覺難矣。 現在天時已催迫,快要實現了,真是預料不到的。 前人指示要成立十八個國家要蓋:「孔孟聖道院」。每座的建設所策劃藍圖、 不可二樣,已經抉擇著手了,這是咱 前人以大體為榮以責任為重;亦是可謂之:幾千年前 耶穌聖人時代造:「諾亞方舟」之「天機事…………」信者有福,能信任新機 針、新機轉發揮。 上帝的大能、有公忠體天之心而為 上帝選民行大義,可做為 上帝的欽差大人,這是奉 天承運難能可貴,良辰佳期之大好時光;此言是鐵證的。咱們「興毅」子孫們絕 然不辜負了偉大的 老前人以及 前人此生此世,用性命換來的「豐功偉業」「美侖美奐」而大功 告成之大恩典。咱們偉大的「三重」劉常務理事的「至誠心」回顧肺腑之 言:讚美偉大的 老前人「養明聖君」的大成就,人生地疏,語言不通,舉目無親,能夠從台 島荒蕪之地,妙化為聖地。在借著此蓬萊寶島、道傳五湖四海、萬國九洲、 孔孟聖道之旗旛插至全世界每一角落。真是不愧對三曹大明師 師母大人的封賞曰:台灣聖地「一枝獨秀,半壁江山。」 九、咱們偉大的 前人平素教育,善咐囑之金言玉語。 1、遵前有道,提後有德: 有後無前:則源竭枝枯│遵循無依│路迷失。 有前無後:則道孤勢單│脫力不振│無後繼。 有德無道:則天人路迷│道難成就│須遵前。 有道無德:則師徒路絕│實無後繼│必提後。 2、修辦道人員之警惕: 修道不尊前,可言無道。 無道不能成就道務,會離開道場。 離開道場,不能有後賢。 離開後賢,不能有了愿之機會。 不能了愿,絕然不能消宿孽冤欠。 不能消冤孽,必定拉入地獄。 3、一位領導者怕三件事: 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 曰時得意,而恐起傲慢心。 曰聞天下至言,而恐不能行焉。 4、先道務之憂而憂,後道務之樂而樂。 道務事重擔:不是享受│否則會失福。 道務是義務:不是權勢│否則會失道。 道務是模範:不是好看│否則會失德。 道務是神聖:不是敷衍│否則會失責。 道務是使命:不是命令│否則會失人。 道務是責任:不是炫耀│否則會失職。 道務是天職:不是職業│否則會失位。 5、前人對西辦道人員的咐囑: 四十歲以下的修辦道人員,要注意未來的道務,興亡盛衰的關鍵。 五十歲以上的中堅幹部,要注意未來的升降、成墜,極力把興毅精神、普遍的闡宣,示現興毅道協,掀起「奧毅之風範」摒除私我偏見,痛改糜爛放肆之歪風,緊繫 天命金線、嚴守佛規、宗旨、醞釀「興毅一家」互挽互助、互救互成、犧牲奉獻,以己之有,使凡有血氣者,同沾 天恩師德。使彌勒淨土、大同世界早日完成。 6、古今聖佛菩薩成道皆俱備道範十德力: 德範感召力:無德行者,不能妙化人。 犧牲奉獻力:無犧牲奉獻者,不引導人。 吃苦感恩力:無先受苦給人見者,不能感人。 為道奮發力:無以身作則者,不能帶動人。 受考法喜力:無經得起考驗者,不能成全人。 精神振作力:無心力強棒者,不能吸引人。 忍辱含和力:無慈忍心者,不能培育人。 永恆毅志力:無竭盡一心力者,不能凝結人。 才華智慧力:無俱備才德者,不能推荐人。 財物勤儉力:無身先士率之美德,不能啟發人。 十、結論: 前人曰:一、世上沒有總統的│佛陀。 二、世上沒有名利的│聖人。 三、世上沒有權勢的│菩薩。 前人曰:一、有前賢的血汗開拓,後進才有康莊坦途可行。 二、有前賢的墾荒培植,後進才有豐碩果實收穫。 三、有前賢的傳授天道,後進才能繼替推廣行遠 四、有前賢的教誨真理,後進才能依循發揚光大。 誠懇敬請、徐主席、副主席、諸位大德講師們、及大德前賢們、及其英材輩 出青少班之賢才、以及(坤)青少班巾幗英雄,仁人賢英大德、慈悲雅量多 包容、多原諒、後學才疏學淺,失言昌把不足之處甚多,只不過作為參考資 料而已,不棄笑納糾正,這是後學盛大的至望是弛誠也。 公元一九九六年 歲次:乙亥年七月二十五日於哥國
逍遙遊 (內篇01) 莊子(南華經) 大 道 普 傳 首頁 佛 光 普 照 研讀經典 法喜充滿 轉念頓悟 人間天堂 n1.2 ◎[題解] 《逍遙遊》以義名篇。「逍遙」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游」是邀游於自然界。 《逍遙遊》是一篇與惠施辯論的文章。莊子針對惠施的「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的命題和「執一不化」的觀點,運用直覺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方法與惠施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本篇有三個層次: 從「北冥有魚」到「聖人無名,」是寫從有待到無待的境界。這是莊子超世主義的人生哲學。從「堯讓天下於許由」到「肩吾問於連叔」,闡述了無名、無功、無己的觀點, 這是達到無侍的唯一手段和途徑,反映了莊子的利己主義。在惠施與莊子的兩段對話中, 惠施以大瓠來影射莊子的大而無用的觀點,莊子卻把無用說成大用,這是他的主觀隨意性的方法,也是他的處世哲學。 從《逍遙遊》中的觀點可以看出,莊子所追求的絕對的精神自由是主觀唯心主義的, 小大無別是相對主義的,無名、無功、無己是利己主人的。但是,也有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承認事物發展變化的因素。 ◎ 旨意_ 重在無為,人不逍遙,病在有為,故「聖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能達此三境界,自然就無為而消遙了。 ◎ 篇旨_ 逍遙遊,古本寫做「消搖遊」,其境界本性自足,無待於外,然人之所以不能逍遙,病在造作,成於有為。故凡能達乎無為,「聖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的境界者,實為真逍遙。莊子的逍遙又分為神遊與形遊,神遊則達乎「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之境。形遊則當了悟:「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註1)的真諦,使巧者不勞,智者不憂。(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_ 參閱【列禦寇】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_ 物各有所適,明大小知辨。大鵬與學鳩、大椿與朝菌沒有差別,因為他們都是受到空間或時間的限制而不能絕對逍遙的有形之物(追求「無所待」的境界)。 1.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鯤(ㄎㄨㄣ,音昆);] 紀要_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海運:海風運轉,波濤洶湧。古人有六月海動之說,海動必有大風,其水湧沸,自海底而起,聲聞數里,鵬借此大風而方能飛至南海。 ˙ 化字除了變化的意思外,更有昇華的意思,變化是平面的轉換,昇華則是向上的提昇。 ˙ 若以自性三身佛的角度而言,人人本具此逍遙的自性佛即所謂的清靜法身佛,進而提昇至圓滿報身佛,最後臻至千百億化身佛,以化的境界達至逍遙的自在。 2.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摶(ㄊㄨㄢˊ,音團);] 紀要_ ˙ 終飛上九萬里的高空,這均要功力,亦要火候。正同我們在人世間的求道、學道,須由一點一滴的努力,ㄧ段時間的修煉,方能使修習有所成。 3.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坳(ㄠˋ,音傲);閼(ㄜˋ,音厄);] 紀要_ ˙ 坳堂:「堂」同塘. 「坳堂」指低陷之地。 ˙ 夭閼:挫折阻礙。 4. 蜩與鷽鳩(註2)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蜩(ㄊㄧㄠˊ,音條);鷽(ㄒㄩㄝˊ,音學);榆(ㄩˊ,音於);枋(ㄈㄤ,音方);飡() (ㄘㄢ,音餐)] 紀要_ ˙ 蜩與鷽鳩:「蜩」即蟬。「鷽鳩」:小鳥名,即今之班鳩。 ˙ 本段勉世人當把胸襟識見,不斷擴充,不得以所知所歷者自足,畢竟,小不足以知大,愚不足以悟慧。 5.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晦(ㄏㄨㄟˋ,音惠);朔(ㄕㄨㄛˋ,音碩);蟪(ㄏㄨㄟˋ,音惠);蛄(ㄍㄨ,音孤);] 紀要_ ˙ 莊子慨歎世人鄙陋,故不能參贊天地之化育,智不能上與天齊,下與地比。故彭祖僅活了八百餘歲,便成了世人羨慕、效法的對象,不知人本列於三才之ㄧ,然天高地厚,天長地久,人怎能以區區數十寒暑要與天地同參(即並列為三))呢?可見人之偉大並不在於歲數的多寡,而係在於德業的不朽。 6. 湯之問棘(註3)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脩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鴳(ㄧㄢˋ,音宴);蒿(ㄏㄠ,呼高切,好平聲);] 紀要_ ˙ 羊角:司馬懿曰「風曲上行若羊角。」即今俗謂之旋風。 ˙ 「籬燕焉知鴻鵠志,小人哪明君子節」。 ˙ 斥鴳:小鳥名。即鵪鶉。「斥鴳笑之曰」 按:斥,本作尺;斥,尺古通;鴳也作鷃。〈淮南子•精神訓〉「鳳凰不能與之儷,而況斥鷃乎?」注:「斥澤之鷃雀,飛不出頃畮,喻弱也。」 斥_小。通尺。如;斥蠖(尺蠖)。(資料來源:三民大辭典上中下)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註4)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竟,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又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ㄨ)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註5) [沮(ㄐㄩˇ,音矩);數數(ㄕㄨㄛˋ ㄕㄨㄛˋ,音碩);泠(ㄌㄧㄥˊ,音靈);惡(ㄨ,音烏)乎待哉;] 紀要_ ˙ 本節內容強調真消遙的美境,必須達乎忘我、忘功、忘名的工夫,方稱能真的快樂無窮。而欲達到此功夫前,先要有己,能充實自己,完成自己,然後再放棄自己的偏見、私執,這便是至人。先要有功,能有利社會、造福人群,然後再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這才能夠配稱神人。先要有名,能立德、立功、立言,,然後再捨棄虛名,不以名累實,這樣才算是聖人。 ´ 越俎代庖_聖人無名,堯治天下,不過是效法庖人宰割之勞,所以終為「無名」的人(許由)所不取。 8.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爝(ㄐㄩㄝˊ,音決);治(ㄔˊ,音持)天下;已治(ㄓˋ,音致)也;鷦(ㄐㄧㄠ,音交);鷯(ㄌㄧㄠˊ,音療);偃(ㄧㄢˇ,音眼);予(ㄩˇ,音與)無所用;不治(ㄔˊ,音持)庖;樽(ㄗㄨㄣ,音尊);俎(ㄗㄨˇ,音阻);] ´ 心智聾盲_神人無功,神人德被萬物,而不以為功;形上之道,非耳聞目見,猶聾盲無得乎聲,豈唯形骸有之,心智亦有聾盲。 9.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註6),不近人情焉。」連叔曰:「其言謂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連叔曰:「然。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豈唯形骸有聾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猶時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將旁礡萬物以為一,世蘄乎亂,孰弊弊焉,以天下為事!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是其塵垢粃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逕(ㄐㄧㄥˋ,音敬);庭(ㄊㄧㄥˋ,他定切);藐姑射(ㄧㄝˋ,音業);淖() (ㄔㄨㄛˋ,音綽);癘(ㄌㄧˋ,音利);瞽(ㄍㄨˇ,音古);骸(ㄏㄞˊ,音孩);女也(ㄖㄨˇ,音汝);蘄(ㄑㄧˊ,音其);粃(ㄅ一ˇ,音筆);] 紀要_ ˙ 世蘄乎亂:「蘄」同祈,求取之意。「亂」治理也,亂字「 」代表兩隻手治絲。可見「亂、治」之意為同一字。 ˙ 「心盲」、「心聾」才是真的可悲,所謂「哀莫大於心死」即是,心靈的提昇方是人類肯定尊貴的所在,否則如行屍走肉,便枉費人生一場,失去了修持的大好機會了。 ˙ 《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Source::漢典) ˙ 殷遺民微子啟(紂王庶兄) ´ 一般平民:宋人、越人;儒家理想的聖人:唐堯;得道者:四子,指王倪、齧缺、被衣、許由。帽子:章甫。 ´ 宋人資章甫_ 至人無己,堯一見四子,亦窅然忘其治世之業。 10. 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汾(ㄈㄣˊ,音焚);窅(一ㄠˇ,音咬);] 紀要_ ˙ 宋人資章甫:「宋」為周封商代遺族所成立的國家。[另註_殷遺民微子啟(紂王庶兄)]. 「資」即販賣物品。 「章甫」商朝時代的帽子。 ˙ 見了修持頗高的四位神人後,方知自己的渺小及求功之無知,當下體會出「走盡世間天下路,惟有悟道最寶貴」的一番喜悅,從此視功名富貴,便有如敝履了。 11.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ㄉㄢˋ),以盛(ㄔㄥˊ)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ㄐㄩㄣ)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瓠(ㄏㄨˋ,音戶);石(ㄉㄢˋ,音但);盛(ㄔㄥˊ,音成);呺(ㄒㄧㄠ,音消);掊(ㄆㄡˇ,音剖);龜(ㄐㄩㄣ,音均)手;洴(ㄆㄧㄥˊ,音平);澼(ㄆ一ˋ,音闢);絖(ㄎㄨㄤˋ,音況);鬻(ㄩˋ,音玉);使之將(ㄐㄧㄤˋ,音匠);] 紀要_ ˙ 瓠:葫蘆。 ˙ 蓬之心:「蓬」為卷曲不直之草,此句用來形容惠施的心靈茅塞不通。 12.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樗(ㄕㄨ,音書);不中(ㄓㄨㄥˋ,音仲);狌(ㄕㄥ,音升);機辟(ㄅㄧˋ,音必);斄(ㄌㄧˊ,音離);彷(ㄆㄤˊ,音旁)徨;] 紀要_ ˙ 機辟:捕獸之器。「辟」即今之陷阱。 「機」為夾動物之機械。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註1_ ˙ 巧思的人,往往勞務纏身,聰明的人,常常憂慮掛心;反而是沒什麼能力的人,相對沒有過多欲求。吃飽了飯,便輕輕鬆鬆四處遨遊,如同沒有繫上繩子的小船,自由自在漂來漂去,是因為船身中空,才能這樣在水上漂流啊。 ˙ 放空心思,放開無謂的勞務與憂慮,單純地享受當下,生活本來就應該這麼簡單而快樂。 註2_ 鷽鳩(又作學鳩):多用以比喻賤者或小人。 學鳩笑鵬_比喻不知量力。 註3_ ◎革,通“棘 ”。人名,夏末至商初的大賢人,商湯的大臣,商湯以之為師。商朝得以興旺的關鍵君王湯曾經向他請教問題。列子、莊子均有提到。《列子·湯問》、《莊子·逍遙遊》 《列子·湯問》殷湯問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夏革曰:“物之終始,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 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不知也。”湯固問。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唐僧神清《北山錄》說:「湯問革曰:『上下四方有極乎?』革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此段可供參考。 註4_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 「故夫」,就是白話文的那麼,是虛字,沒有實在的意義。為什麼一定要用虛字呢?古文是要念讀出聲的,念的時候聲音像唱歌一樣,平抑音韻,鏗鏘朗然,要唱著下去,中間就必須換氣,所以加上虛字,既可以換氣,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氣勢。如果不加上虛字,就念不下去了,那就成了吵架一樣,那就不對了。文學境界是柔和、很美的音樂。所以莊子拖長音韻,那麼那麼來了,因此加上了「故夫」。 ˙ 「知效一官,」注意這個「效」,有些人的知識範圍有沒有用處呢?有用處,用處就是成效,效果。他的學問知識及天生的才能,可以做一個官。官有大有小,有些人的智慧知識,行為效果,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還可以,但不能當皇帝。歷史上很多人當宰相時了不起,結果給他當皇帝就當不好啦。有些人做小官,味道真好,做大一點就完啦,把他壓死了。有些人做個公務員,很有效;有些搞學問寫文章的人,如果叫他去修一個壞水管,他會把事情搞得更糟,他沒有辦法做實際的事情。 ˙ 「行比一鄉,」重點在「比」字。你看莊子絕不用重複的字,「知效一官」。寫古文,寫白話文一樣,每個字邏輯思考要清楚,下的定義要準確,下不準確不行,尤其是寫書面文章。絕非新聞報道,馬上機器在動了,下一分鐘就要出來,管他什麼話,報道出來看清楚了就算了,反正五分鐘壽命,因為大家看過了報紙就丟嘛。要寫流傳久一點的文章,就不能馬虎了。有些人的行為,可以在鄉鄰里比較比較。我們到地方上,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中國外國都一樣,你到一個地方打聽一二,哪個人最出名,不管他是一個紳士也好,流氓也好,他的行為在這個鄉村比起來呱呱叫,真可以做一個領導作用。所以他的行為可以「比」,在一個鄉村裡比起來,他是老大,是頂尖人物。當然在一個鄉里是頂尖人物,拿到國內比起來就不行啦,因為人材更多了。 ˙ 「德合一君,」古代的「德」字,不光指道德好,而且一切思想行為,做人做事都好。有的人德性剛好和皇帝合得很好,他兩個在一起,可以搭檔二十多年,如果換了一個人,怎麼都用不好。這是人生歷史的經驗。你看古今中外歷史上的人物,有漢高祖就有蕭何,蕭何不碰到漢高祖,換上其它兩個人就合不來,合不好。等於男女之間,有的夫婦就配合得那麼好,雖然天天吵架,但是吵得很藝術,沒有他們這樣吵啊,就不會過一輩子。你不相信?有這種人啊,夫妻之間吵來吵去,要是去了一個,另一個也活不長了。另外找一個來,吵得都不是對象,吵得都沒有味道,打得也沒有味道,這就是「合」的道理。做生意也一樣,老闆有一個忠心的幫手,他當董事長就配合得好,假如換了一個,就搞不好了。 ˙ 「而征一國者,」「征」,經驗,效果。有的人治理國家當領袖,或者當第二號人物,他的聰明智慧能夠發揮,如果叫他下來開小店,他絕對受不了,他光會大的,小的干不好。這是「人化」,所以下面莊子加一句話: ˙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每個人的知識境界,「比量」不同,自己看自己都了不起。都像那個小鳥一樣,你大鵬鳥飛那麼高那麼遠幹什麼?有什麼了不起?我「咚」地一聲,就跳到那個樹上去了,我這樣還不是也在飛。所以用中國文學來批評就是:「自視甚高」,自己看自己很高。我們拿鏡子照照自己,都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漂亮,越看越偉大,沒有一個人討厭自己。由此你可以了解人生,人看自己都很可愛,看別人都是覺得不行,這是一定的。偶然做錯了事,臉紅一下,過三個鐘頭一想,我還是對的。 (source:台灣Wiki) 註5_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1.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 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此即逍遙遊篇的主旨、中心和結論,也是莊子的中心旨趣。 2. 由此可以瞭解所謂的逍遙遊,應該是承於天地之正而欲六氣之辯,而遊於無窮。真正的逍遙必然是無所憑藉依附的,是悠遊於自然之中的。像「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乃是有待於外;宋榮子的「定乎內外之境,辨乎榮辱之境」是有待於內;而列子的「欲風而行」則是有待於方術。而成天地之正,欲六氣之辯完全是順乎自然,而得自由之樂。 3. 而如何能做到「無己、無功、無名」,進而求得逍遙?我們所追求的「無」,應該是從「有」的境地昇華而出的,也就是說「無」的境界仍要從「有」中獲得。無己之道,從不曾知道自己,進而充實自己、完成自己以達「有己」,最後昇華到不知有己、放棄自己偏見私執的「無己」境地。無功,從不曾有過功勞,進而有功於社會、造福人群,最後到達不知有功、生而不有為而恃的「無功」。無名之道,從不曾有過名聲,到有名於世、為人楷模,最後不知有名、捨棄虛名、不以名累實,達到無名的境地。這種歷程的努力,就是要把「有待」加以淨化、昇華,以表露人性的無限開展。 能夠達於無己、無功、無名,而後才能體悟逍遙之道,三者之主體為「無己」,所以想要達到逍遙的境界,就是在於「無己」的功夫。莊子的無己,就是於人間世中去掉形骸的自己,讓真我精神從形骸中突破出來,上升到與萬物相通的根源。這也就是捨棄形器而保其內在精神,使心不隨物牽引,不逐物漂流,能夠保持其心靈的本質,以觀照宇宙人生。 註6_ 庭_ 他定切 音(ㄊㄧㄥˋ)。《增韻》逕庭,隔遠貌。《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參考_ (1) 古人有詩云:雲開衡岳風雨止,鯤鵬擊浪從茲始;滄海橫流何足慮,三尺寒江東陵指。 (2) 常用鯤鵬比喻一些宏偉之事,一句俗語曰:「學做鯤鵬飛萬里,不做燕雀戀子巢」。 (3)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4) 這種極其奇特、兼有巨鳥與巨魚之體的動物,過去一直以為只是神話。但從國外動物學的報道中看到,海鯨棲息於海中有時將鯨尾豎出海面,其尾至為巨大,形極似鳥翼。渤海古代稱北海,亦即北溟。據史籍記載,渤海秦漢以前多見海鯨。鯨體型極大,可長達30米(是現存最大動物),所以莊子所說的鯤鵬,並非完全是寓言,而是指渤海的海鯨。 莊子(南華經) 齊物論 (內篇02) ◎ [題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庄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庄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齊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全文大體分成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誰邪”,從子綦進入無我境界開篇,生動地描寫大自然的不同聲響,並且指出它們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獨且奈何哉”,推進一步描述社會各種現象和人的各種不同心態,並指出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都是出自虛無。第三部分至“此之謂以明”,說明是非之爭並沒有價值。萬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也有其統一的一面;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轉化。從這一意義說,萬物既然是齊一的,那麽區別是與非就沒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沒有價值的東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謂葆光”,進一步指出大道並不曾有過區分,言論也不曾有過定論,人們所持有的是非與區分並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觀對外物的偏見,物、我一體,因而是非無別,容藏于一體。第五部分至“而況利害之端乎”,從忘物才能齊物入手,說明認識事物並沒有什麽絕對客觀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論也就沒有確定是非區別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諸無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闡述齊物與齊論的途徑,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無窮的境域,從而遨遊于塵埃之外,這也就進一步說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辯。餘下為第七部分,通過兩個寓言故事表明“無所憑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齊物”與“齊論”是庄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遊”一並構成庄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庄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于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庄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于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到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常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source: 詩詞古文大全網) ´ 篇旨(天地人三籟)_ 子藄已達忘我之境,物我一體。子藄對地籟進行不厭其煩的鋪陳,由此暗示下文所以會產生物論的不齊現象。 ◎ 篇旨_ 齊物論為莊子的宇宙觀及認識論(人生論),主旨是肯定ㄧ切人與物的獨特意義及其價值。打破一切相對,去除成心,揚棄我執,打破自我心中,而達乎道通為ㄧ的境界,看破了是非本係等觀,生死則為ㄧ如的實境。最後以「莊周夢蝴蝶」的物化觀念,道出了死而不死的化境。(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綦(ㄑㄧˊ),音其;荅(ㄉㄚˊ),音達;] 紀要_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南郭子綦為ㄧ修道士,故其靈體最為清明,加以工夫純熟,故能達乎坐忘的境界,此即佛家所謂入定的境界,ㄧ切『放下』,忍於無忍而無嗔怒心,儒家則稱為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不以富貴、貧賤、歡戚毀譽而動其心。 ˙ 隱机_ 陸德明說:「隱,馮。」馮,憑古字通。机,李頤本作「几」。隱机就是靠著桌子。近人以靠著桌子只是現象,後句的「隱机」是有其實質的意義。說靠著桌子,於義難通。因此意譯為打坐做工夫。與〈人間世〉的「心齋」、〈大宗師〉的「坐忘」有共通的地方。 ˙ 吾喪我:摒棄我見。「喪我」的「我」,指偏執的我。「吾」指真我。是說已達至由「喪我」而達到忘我,臻於萬物一體的境界。與篇末「物化」一節相對應。 [摒(ㄅㄧㄥˋ);臻(ㄓㄣ)]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達乎「吾喪我」之境界,即打破我執、我見、自私、自利之心態,進達《易傳.乾卦.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的大人境界。此即「化」境,如「鏡」之不執著,照自己、照別人,來即照、去即掃,助自我的覺悟與內省,達乎「道通為一、莫若以明」的實境。亦如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 吾喪我_朱桂曜說:「清楊復吉《孟蘭瑣筆》云:元趙徳《四書箋義》曰:吾我二字,學者多以為ㄧ義,殊不知就己而言則曰吾,因人而言則曰我,『吾有知乎哉』,就己而言也;『有鄙夫問於我』,因人之問而言也。案趙氏所云就己而言,就人而言,蓋猶今文法言主位受位也。」。吾者精神,我者形骸。趙說「吾」「我」古字有不同義,在儒家「吾」就己而言,「我」因人而言。但在《莊子》則有所不同,「吾」「我」相對待而言。「吾喪我」則有不喪者在,「吾」還在發議論,按之「形如槁木」,「喪我」之「我」當為形骸,「吾」即為精神,亦即下文的真君。如謂「吾」「我」ㄧ義,「吾喪我」則不通。(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 天籟_ 張默生說:「天籟就是自然的本體,任何事物不能離開它,離開它則事物便不成為事物,但它又是自然如此,並非有心去作為。本節所謂天籟,就是聲音而已。雖就聲音而言,但天賴卻是無聲,雖是無聲,而又為眾聲之所自出。所以地賴裡有它,人籟裡也有它。」籟是聲音之所出,人籟、地籟都是有形而受,而天籟卻是無形產生。 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註1),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翏(ㄌㄧㄠˊ),音聊;隹(ㄓㄨㄟ),音追;枅(ㄐㄧ),音機;洼(ㄨㄚ),音挖;謞(ㄒㄧㄠˋ),音效;喁(ㄩㄥˊ),音魚容切;泠(ㄌㄧㄥˊ),音零;則小和(ㄏㄜˋ),音賀); 紀要_ ˙ 「調調」是樹枝大動;「刁刁」是樹葉微動;皆是形容草木搖動的形容詞。 ˙ 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_ 前面的風聲嗚嗚地唱著,後面的風聲呼呼地和著。 ˙ 本段之末特提出「調調、刁刁」的啟示,此句本係對草木之動盪的形容詞,此地則指著風吹已停,ㄧ切執著於衷心滾動,豈可不慎乎!蓋世人凡夫任何不愉快之事均刻骨銘心,痛苦萬端,無法如聖哲之修養,達至 __其心如鏡,來即照,去即消。讀至此,豈可不勉乎!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ㄅㄧˋ)竹是已。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紀要_ ˙ 本段論「天籟」—— 道之本體。雖無聲無臭又無形,卻能空中生妙有,為天地的始祖,萬物盡包其中,其境界雖如佛所云「不可說,不可說」,然不言又不足以體道,故唯有靠口傳心印的工夫了。故《中庸》的最末一句便是天籟的至高境界——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凡ㄧ切是非、對待,均為風聲之化,與我無涉,唯有能融通物我,忘去形骸,方稱是「悟道」之第一步了。 大知閑閑,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其厭(註2)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縵(ㄇㄢˋ),音慢);惴(ㄓㄨㄟˋ),音墜);栝(ㄍㄨㄚ),音瓜);詛(ㄗㄨˇ),音阻);其殺(ㄕㄞˋ),音晒);緘(ㄐㄧㄢ),音堅);洫(ㄒㄩˋ),音序);慹(ㄓˊ),音直);佚(一ˋ),音義);] 紀要_ ˙ 大知閑閑,小知閒閒(ㄐㄧㄢ),音堅)_ 「知」同智,「閑閑」廣博、寬裕的樣子。「閒閒」:很有條理。 ˙ 「炎炎」_氣燄盛人。 「詹詹」_言辯不休的樣子。 ˙ 故明朝大師釋德清,為本段註箋如下:「此一節形容舉世古今之人,未明大道未得無心。故矜其小知以為是,故其所言若仁義、若是非,凡所出言皆機心所發,人人執之,至死而不悟。言其人之形器,雖似眾竅之不一,其音聲亦似眾響之不同,但彼地籟無心,而人言有心,故後文云:『言非吹也』;因此各封己見,故有是非。」案:憨山說「地籟無心,而人言有心,」點出了前後兩段文字異義的關鍵所在。所謂「人言有心」,「有心」即後文所說的有「成心」;「成心」即成見,乃是引起物論的根源。 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已信,而不見其形,有情而無形。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眹(ㄓㄣˋ),音震);骸(ㄏㄞˊ),音孩);皆說(ㄩㄝˋ),音悅)之;苶(ㄋㄧㄝˊ),乃結切);] 紀要_ ˙ 本段是討論宇宙主宰最精彩的一段,此地所謂的「真宰」「真君」在〈德充符〉篇稱為「靈府」「常心」,即如佛所云的如來自性。亦同《易經》所謂「形而上之道」。宋儒陸九淵曾謂:「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均是討論「性」「道」「理」與我們是二而ㄧ的。 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亦有辯乎,其無辯乎?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鷇(ㄎㄡˋ),音叩);] 紀要_ ˙ 以空明的心境去觀照事物本然,便能事事契合於道。 ˙ 「莫若以明」,不但是去相對,入絕對的不二法門,亦是為真善美人生提供了最佳的保證。歷代賢者,三教聖人,無不本此功夫以教人,蓋唯有本乎虛靜之心來觀照,方能迴光返照,澈見本來面目。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紀要_ ˙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_只有聖人能超脫於是非之論以外,明瞭自然的大道,知道「是非」是相因而生的,「彼此」是互相對待的,是沒有分別的,「此」就是「彼」,「彼」就是「此」。 ˙ 人的肉眼往往是見光不見暗,見前不見後,見了那面,則不見這面,故往往把自己知道的一面,總認為是真的一面,故一切的爭辯,將因此而不休止。 ˙ 在人世間的萬象,已由絕對化為相對,故互為消長,永遠循環,此其中必然有差別對立與紛爭,是乃因於一見的主觀作祟,無法達到客觀的實在之故。因此,莊子認為當在心靈上有所覺悟,使對立的主觀,化為真實的客觀—— 宇宙之本(道樞),一切返歸於物自身之本然境地,一但如此,則處處合中,使入天下之環,旋轉自如,應用無窮。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註2)]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 篇旨(朝三暮四)_ 名實未虧,若固執形相,則與道大蹇。 (10.1)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ㄏㄜˊ)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恑(ㄍㄨㄟˇ),音軌);憰(ㄐㄩㄝˊ),音絕);芧(ㄒㄩˋ),音序);]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惟其好之也,以異於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圖也。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三子之知(ㄓˋ),音致);幾(ㄐㄧˇ),音己)乎;綸(ㄌㄨㄣˊ),音倫);] 紀要_ ˙ 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_因此聖人不用自己的機智,把一切的事物,都用循常之理來解釋。這就叫做:「用『本然的光明』來照察事物。」 ˙ 本節為探討宇宙根源而立論,說明宇宙人生的變化,愈變離道愈遠,逞辯競能的人,又復推波逐浪,不知返本,勞勞一生,終無所成,聖人則明體達化,故不為機智之是務,而返於韜光晦迹。求道者更不可執有己見,這本空虛無一物,,如有執著己見,便生出是非的妄念,離道便遠矣。 ˙ 修學是有其程序與境界的,若一味在言巧上、技藝上來下功夫,而不明大道,恐要徒勞無功了。故內心的光明,將是引領自己走向真善美的途境。 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註3),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幾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畛(ㄓㄣˇ),音枕);不稱(ㄔㄥˋ),音秤);嗛(ㄑㄧㄢ),音遷);忮(ㄓˋ),音志);葆(ㄅㄠˇ),音保);] 紀要_ ˙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_大道無所不在,未曾有彼此之分;言語因為有了彼此之見,所以是非沒有一定,因為沒有一定,所以言論才有種種的分別。 ´ 篇旨(十日並出)_ 儘管三個小國有卑污不義的舉動,也不必與之較量是非,更不能加以兵革,闡發「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之旨。進德者如十日並照,而無相掩之心,則遊於廣莫矣。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閒。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膾(ㄎㄨㄞˋ),音快);胥(ㄒㄩ),音虛);艾(ㄞˋ),音愛);] ´ 篇旨(齧缺與王倪論是非)_ 至人與道同體,隨物而變,不知有仁義、是非,尚何利害之可言?天下萬是萬物樊然殽亂,孰是孰非,皆無定准,所以至人不以是非、利害、生死攖其心,而與天地萬物混而為一。 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糜鹿食薦,蝍且甘帶,鴟鴉耆鼠(註4),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為雌,糜與鹿交,鰌與魚游。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糜鹿見之決驟(ㄗㄡˋ)。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註5)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 [齧(ㄋㄧㄝˋ),音鎳);詎(ㄐㄩˋ),音聚);問乎女(ㄖㄨˇ),音汝;鰌(ㄑㄧㄡ),音邱;惴(ㄓㄨㄟˋ),音墜);慄(ㄌㄧˋ),音立;恂(ㄒㄩㄣˊ),音循);芻(ㄔㄨˊ),音除;豢(ㄏㄨㄢˋ),音幻;蝍(ㄐㄧㄝˊ),音結;且(蛆)(ㄑㄩ,音屈);鴟(ㄔ),音嗤);耆(ㄕˋ),音世);猵(ㄆㄧㄢˋ),音片);狙(ㄐㄩ),音居);嬙(ㄑㄧㄤˊ),音強);樊(ㄈㄢˊ),音凡);殽(ㄧㄠˊ),音搖);冱(ㄏㄨˋ),音戶);] 紀要_ ˙ 至人與道同體,自可任天而動,隨物而變,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生死無終始為友,不知有仁義,不知有是非,尚何利害之可言? ˙ 至人的修持境界,其重點正說明心性上的修養已達完美無缺,此方是真消遙的境界—— 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不在為世上名利假象所繫,自在活潑。 ´ 篇旨(瞿鵲與長梧子論是非)_ 能識得大化,自然看破生死,冺是非。夢與覺是不可區別的,所以聖人不強分是非、彼此,而與天下混同為一。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吾聞諸夫子:『聖人不從事於務,不就利,不違害,不喜求,不緣道;無謂有謂,有謂無謂,而遊乎塵垢之外。』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為奚若?」長梧子曰:「是黃帝之所聽熒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太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予嘗為女妄言之,女以妄聽之奚?旁日月,挾宇宙?為其脗合,置其滑湣,以隸相尊。眾人役役,聖人愚芚,參萬歲而一成純。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熒(ㄧㄥˊ),音營);鴞(ㄒㄧㄠ),音消);脗(ㄨㄣˇ),音穩);芚(ㄊㄨㄣˊ),音囤);湣(ㄏㄨㄣ),音昏);] (16.1)予惡(音烏)乎知說(音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去聲)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 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為弔詭。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蘄(ㄑㄧˊ),音其);] 紀要_ ˙ 積極的人生觀,能放下一切,方得真正的自由自在。人生如夢,難得「理」者,方能大澈大悟。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與若同矣,惡(音烏)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惡能正之!使異乎我與若者正之?既異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使同乎我與若者正之?既同乎我與若矣,惡能正之!然則我與若與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靝巨書局本句在此處: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何謂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則是之,異乎不是也,亦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三民書局本句在此處: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黮(ㄊㄢˇ),音坦);闇(ㄢˋ),音暗);] ´ 篇旨(罔兩問景)_ 世俗之人不知形體之主宰即宇宙萬物之道。 罔兩問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景(ㄧㄥˇ),音影);曩(ㄋㄤˇ),乃朗切);蚹(ㄈㄨˋ),音富);蜩(ㄊㄧㄠˊ),音條);] ´ 篇旨(莊周夢蝶)_ 莊子蝴蝶化而為一,物我一也,則是非利害生死貴賤之念,則蕩然無存,而物化,萬物自然齊ㄧ。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ㄑㄩˊ)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ㄩˊ)?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栩(ㄒㄩˇ),音許);蘧(ㄑㄩˊ),音渠);] 註1_ 與嶊同。山貌。《莊子·齊物論》山林之畏隹。《郭註》大風之所扇動也。《劉註》山林之偎僻角尖處,風所不到也。 註2_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沈溺意。《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註2_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 見莊子今注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陳鼓應註譯:P71)(資料來源:漢川草廬) 寓諸庸句下原有「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是得而幾矣。」這二十字疑是衍文,依嚴靈峰之說刪去。 嚴靈峰先生說:「『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是得而幾矣』二十字,按:上雲:『不用』──疑此數句,原係前人為『用』字作注,而混入正文者。又本篇前章:『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正無此二十字,茲刪去。(《道家四子新編》五三六頁)按:刪去這二十字後,成「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因是已。」正和前段「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以及後段「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句法一律。 註3_ 嗛_ (1)(ㄑㄧㄢˋ) 苦簟(ㄉㄧㄢˋ)切 音歉. 猿藏食處. (2) (ㄒㄧㄢˊ)乎監切 音銜. 1 口有所銜也. 2 猶恨也.〈史記.外戚 世家〉「景帝恚(ㄏㄨㄟˋ),心嗛之而未發。」 (3) (ㄑㄧㄢ)苦兼切 與謙同.〈莊子˙齊物論〉「大廉不嗛」.註:「至足者物之去來非我也,故無所容其嗛盈」. (4) (ㄑㄧㄝˋ)詰叶(ㄒㄧㄝˊ)切 音愜.本作慊,足也. 〈莊子˙盜跖〉「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慊_ (1) (ㄑㄧㄢˋ)不滿的意思. (2) (ㄑㄧㄝˋ)滿足. 註4_ 又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鴟鴉耆鼠_ 「耆」字參閱大宗師註1. 註5_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莊子·外物》:“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 曰:“體盡於聖,德美之極,謂之至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自非至人,孰能禦之!”(資料來源:漢典) 養生主 (內篇03) ◎ 篇旨_ 人是由形軀(物質)語靈體(精神)組合而成,形軀為賓,靈體為主。形體有盡而精神無窮,所以養生主是養我們的精神,不是養我們的形體。莊子勸人養神之道在於順任自然。(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全生(ㄒㄧㄥˋ,音姓);] 紀要_ ˙ 「緣督以為經」,本乎清微纖妙之氣,循虛而行,順乎自然,以適得其中,此乃養生之極深妙功夫,處處合乎自然,與世無忤,勿以有涯之生,而求無涯的妄想,爭名逐利,庶幾可以全生保生,養親盡年了。 ˙ 唐朝白居易:「道經五千言,不言藥、不言仙、不言白日上青天」可見處處合道便是「天人」「至人」「神人」。(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一ˇ),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註1),莫不中(去聲)音。合於桑林(註2)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枝經肯綮之未嘗微礙,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ㄒㄧㄥˊ)。彼節者有閒(音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技蓋ㄏㄜˊ,音何);郤 (ㄒㄧˋ,音細);窾(ㄎㄨㄢˇ,音款);綮(ㄑㄧㄥˋ,音慶);軱ㄍㄨ,音孤);硎ㄒㄧㄥˊ,音形);謋(ㄏㄨㄛˋ,音或);躊(ㄔㄡˊ,音酬);躇(ㄔㄨˊ,音除);] 紀要_ ˙ 本段用牛身筋骨的盤結,來比喻事物的複雜,用刀子來比喻人的心神。殺牛的如懂得乘骨節空虛的地方使用刀,刀不會損壞;處事的如曉得順事物自然之理做為常法,外物雖然繁雜,自不會損傷自己的心性。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音烏)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天與(ㄩˊ,音娛);] 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蘄(ㄑㄧˊ,音其);畜(ㄒㄩˋ,音序);樊(ㄈㄢˊ,音凡);] 紀要_ ˙ 古云:「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求物質的享受,反被利祿剝削了自由。 老耼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註2)。」[三號(ㄏㄠˊ,音豪);縣(ㄒㄩㄢˊ,音旋)解;] 紀要_ ˙ 境界高的修道士即將絕情忘智,破除生死,方得真逍遙。 ˙ 莊子強調人類天生即被造之物,ㄧ切都受造化所支配,唯有上與造物者精神交遊,下與同道為友,達到真逍遙之境。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紀要_ ˙ 用柴比喻人的形體,用火比喻人的精神。燈燈相傳以至無盡燈,是薪火相傳的妙道,進德修業者,本此精神以化世淑民,娑婆世界化為蓮花邦,將可指日而待。 砉_[音殈(ㄒㄩ)。皮骨相離聲。。《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註》砉音翕(ㄒㄧˋ),騞音畫,騞聲大於砉。] 註 桑林:為殷湯樂。 經首:為堯樂。 註2_ 1. 縣解:指生命無所繫累,而得到自然的解脫。「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疏:「為生死所繫者為縣,則無死無生者縣解也。夫死生不能係,憂樂不能入者,而遠古聖人謂是天然之解脫也。」(資料來源:三民大辭典) 2. 帝王懸解:人被死生的念頭困住,像被倒懸吊著一般痛苦。若能忘去生死,不為情感所動,又像被天帝解放了一樣。 1. 不執著形體的生命為生命,一方面順乎自然,一方面化於自然。 2. 要了解形體的生命乃是宇宙生命的一個小小環節,軀體的死亡只是變化的一端而已,我們生命的本眞乃是整個宇宙的大化。如果我們能體現這個生命的本眞,我們便能和自然同化,根本沒有生死的問題,當然也就沒有生死的痛苦和煩惱。(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坦然面對生老病死】: ˙ 萬物的生滅是一種自然法則,物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我們解脫生死,不生就不會死,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滅) * 花開的目的是為了結果,有花的凋零,才有果實的成熟。 * 人有肉體的消失,才有靈性的歸根復命。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是生命的轉化過程,轉到哪裡去?因為靈性不滅,死而不亡者壽.(肉體消失,靈性不滅).轉化過程是由一生的行為(_德)來決定。(德傳家、德服人、德庇蔭子孫).所以各位,我們求了道,好好行功培德. 莊子(南華經) 人間世 (內篇04) 【題解】 《人間世》的中心是討論處世之道,既表述了莊子所主張的處人與自處的人生態度,也揭示出莊子處世的哲學觀點。 全文可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懼邪”,以下為後一部分。前一部分假託三個故事:孔子在顏回打算出仕衛國時對他的談話,葉公子高將出使齊國時向孔子的求教,顏闔被請去做衛太子師傅時向蘧伯玉的討教,以此來說明處世之難,不可不慎。怎樣才能應付艱難的世事呢?《莊子》首先提出要“心齋”,即“虛以待物”。再則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並“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歸結到一點仍舊是“無己”。第二部分著力表達“無用”之為有用,用樹木不成材卻終享天年和支離疏形體不全卻避除了許多災禍來比喻說明,最後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便是整個第二部分的結語。前後兩部分是互補的,世事艱難推出了“無用”之用的觀點,“無用”之用正是“虛以待物”的體現。“無用”之用決定了莊子“虛無”的人生態度,但也充滿了辯證法,有用和無用是客觀的,但也是相對的,而且在特定環境裏還會出現轉化。 ◎ 篇旨_ 〈人間世〉乃莊子對當世的一種批判,道出了處亂世應世之方。其最高的境界當然是「乘物遊心」而已,所謂的乘物遊心,便是能處處隨時推移,心無功名利祿之存念。這種安心立命的修持法與《中庸》所謂的「君子居易以俟命」「明哲以保身」的意義正相同。 ´ (顏回見仲尼論處世)_ 託聖賢以明心齋之道。敘述顏回、孔子問答的故事。說明事君之難,為涉世第一問題,一或不慎,即遭殺身之禍,想要避禍全身,就必須虛己忘名,故事以詳論「心齋」作結。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曰:「奚為焉?」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民其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瘳乎!」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註1)。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去聲)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且德厚信矼,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彊以仁義繩墨之言,衒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瘳(ㄔㄡ,音抽);矼(ㄑㄧㄤ,音腔);衒(ㄒㄩㄢˋ,音炫);菑(ㄗ,音傲茲);] (1.1)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為人菑夫!且苟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且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去聲)我來!」 [傴(ㄩˇ,音語);拊(ㄈㄨˋ,音傲);] 紀要_ ˙ 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_古時的至人,都是先求自己站得住腳,才能去扶持別人。 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曰:「惡(音烏)!惡(音烏)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註2)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邪!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讁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不為病,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仲尼曰:「惡!惡可!太(大)多政法而不諜,雖固亦無罪。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跽(ㄐㄧˋ,音記);讁(ㄓㄜˊ,音折);] 紀要_ ˙ 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_ 怎麼能感化別人呢?你還是不能打破成見,猶且師心自用(即太固執自己的成見)。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仲尼曰:「齋,吾將語(ㄩˋ)若!若有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若此,則可以為齋乎?」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一若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註3)」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皞(ㄏㄠˋ,音浩);] (3.1)夫子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絕迹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 ㄑㄩˊ)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 [有知(ㄓˋ,音至)知者;闋(ㄑㄩㄝˋ,音雀);蘧(ㄑㄩˊ,音渠);] 紀要_ ˙ 齋:內外清靜,不吃葷濁,為茹素;心靈提昇,不著四相,口無兩舌、、惡言、綺語、妄言,則為清口,兩者合一方謂之「齋」。亦是〈人間世〉篇的要旨,亦為進德修業者的座右銘。 ´ (葉公問仲尼論處世)_ 安之若命,遷合大道,以養其心,順任自然。人遊世間,必須做到「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則可免陰陽、人道之患。 葉公子高將使於齊,問於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匹夫猶未可動,而況諸侯乎!吾甚慄之。子嘗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懽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無後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執粗而不臧,爨無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陰陽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來!」[懽 (ㄏㄨㄢ,音歡)] (4.1)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閒,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夫子其行可矣!丘請復以所聞: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言必或傳之。夫傳兩喜兩怒之言,天下之難者也。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凡溢之類妄,妄則其信之也莫,莫則傳言者殃。 (4.2)故法言曰:『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則幾乎全。』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大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大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始乎諒 (註4),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4.3)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於是並生心厲。剋核太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苟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也。』遷令勸成殆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何作為報也!莫若為致命,此其難者。」 [茀(ㄈㄨˊ,音服);惡(ㄜˋ,音厄)成;] ´ (螳臂擋車)_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事暴君之難),順物之天性,保全自身。 顏闔將傅衛靈公太子,而問於蘧伯玉曰:「有人於此,其德天殺。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ㄓˋ)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蘧伯玉曰:「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汝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涯。達之,入於無疵。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汝不知夫養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去聲)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時其飢飽,達其怒心。虎之與人異類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者,逆也。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蜃盛溺。適有蚉虻(註5)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註6) [町(ㄊㄧㄥˇ,音挺);畦(ㄒㄧ,音吸);以當(ㄉㄤˇ,音檔);車轍(ㄔㄜˋ,音澈);盛(ㄔㄥˊ,音成)矢;蜃(ㄕㄣˋ,音慎);虻(ㄇㄥˊ,音盟);拊() (ㄈㄨˋ,音富);] 紀要_ ˙ 莊子一再強調,應世之難,莫過於君,而人間世上是無往而無君的,不管是直接或間接定與政治相關,故解決之道當效法庖丁解牛,每次碰到筋骨交錯的地方,就特別小心謹慎,故「戒之、慎之」等語每見於人間世篇,不可像志大才疏的螳螂一樣,自恃本事大,「怒其臂以當車轍」結果遭殃的還是自己。 ´ (櫟樹以不材而長壽)_ 求「無用」以身避害,以無用為用,韜光養晦,乃自全之道。 匠石之齊,至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ㄇㄢˊ),以為柱則蠹(ㄉㄨˋ)。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參考_古逸叢書本「牛」上有「數千」二字} [櫟(ㄌㄧˋ,音立);絜(ㄒㄧㄝˊ,音協);槨 (ㄍㄨㄛˇ,音果);蠹(ㄉㄨˋ,音杜);] (6.1)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匠石覺而診其夢。弟子曰:「趣取無用,則為社何邪?」曰:「密!若無言!彼亦直寄焉,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而以義譽之,不亦遠(ㄩㄢˋ)乎!」 [柤(ㄓㄚ,音渣);蓏(ㄌㄨㄛˇ,音裸);掊(ㄆㄡˇ,音剖)擊;翦(ㄐㄧㄢˇ,音儉);] 紀要_ ˙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_ 且我求無處可用已經很久了,幾遭砍伐,現在才得到這無用之用,為我的大用。假使我有用的話,能得到這樣大的結果嗎?而且你和我各為萬物中的一物,總歸都是物,為什麼你這個物又來評論我這個物呢?你這將死無用的人啊!你又怎能知道無用的樹木呢? ´ (不材之木)_ 神聖之人,知侔造化,知不材無用,故得全生。 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夭於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註7)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芘(ㄅㄧˋ,音必);藾(ㄌㄞˋ,音賴);軸解(ㄒㄧㄝˋ,音卸);咶(ㄕˋ,音是);酲(ㄔㄥˊ,音成);楸(ㄑㄧㄡ,音秋);杙() (一ˋ,音易);樿(ㄕㄢˋ,音善);顙(ㄙㄤˇ,音嗓);] 紀要_ ˙ 莊子於本段中舉出楸、柏、桑三種良木之所以中道夭折,而被視為不祥的三種祭品白顙之牛,亢鼻之豬,痔病之人,反而能得以享其天年,乃係因為悟神人「不材全生」之道理。故研究《莊子》的專人郭象曰:「夫王不材於百官,故百官御其事,而明者為之視,聰者為之聽,知者為之謀,勇者為之扞。夫何為哉?玄默而已。(註11)」可見傻人有傻福,真正的神聖之人,即知見造化,知不材、無用之道,方得全生(長生)。 ´ (支離疏以奇醜而享年)_ 借支離形殘之人,以喻支離其德之義,不以德為德。 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註8)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註9),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閒;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會撮(ㄎㄨㄞˋ ㄗㄨㄟˋ,音快罪);髀(ㄅㄧˋ,音必);鍼(ㄓㄣ,音針);繲(ㄐㄧㄝˋ,音界);鼓筴(ㄘㄜˋ,音測);食(厶ˋ,音似);] 紀要_ ˙ 成玄英云:「夫支離其形,猶忘形也;支離其德,猶忘德也。而況支離殘病,適是忘形,既非聖人,故未能忘德。夫忘德者,智周萬物而反智於愚,明並三光而歸明於昧,故能成功不居,為而不恃,推功名於群才,與物冥而無跡,斯忘德者也。夫忘形者猶足以養身終年,免忽人間之害,何說忘德者耶!其勝劣淺深,故不可同年而語矣!」由此可知,支離其德者,其唯聖人了。 ´ (楚狂接輿之歌)_ 人處於亂世,應知趨吉避凶,養生全身。 孔子適楚,楚狂接輿遊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郤曲郤曲,無傷吾足!」[重(ㄓㄨㄥˋ,音仲)乎地;] 紀要_ ˙ 迷陽:謂荊刺也;即荊棘。 ˙ 莊子借接輿之歌,以寓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夫人處亂世,應知趨吉避凶,養生全身。幸福輕如羽毛,易而可取;災禍重如泰山,而不知躲避。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 . 本篇解析_ ˙ 虛其心ð順應萬物ð與物和諧ð無用保生(無用之用) ˙ 禪定是使心中沒有欲念,而後心中定而生慧,即虛室生白。心中欲念虛了之後,產生光亮。若只有定而沒有生慧,只有虛而不能應萬物,就是「無生機的枯坐」。 . 註1_ 另可參閱:21大學章句講義21-11-02_二、5._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註2_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資料來源:汉典) 註3_ 心齋_ 聖人修持的境界: 顏回說:「我家貧窮,幾乎有好幾個月不曾喝酒,吃過葷,這樣算不算齋戒。」 孔子答道:「這是祭祀的齋戒,不是心的齋戒。」 顏回問:「請問什麼叫做『心的』齋戒?」 孔子說:「就是集中精神,專心一致的意思。記著,用耳去聽,不如以心去聽;用心去聽,不如以氣去聽。耳朵聽的是沒有意義的聲音,心意領會的是無常的現象,唯有氣才是空虛而能容納一切。所謂的真道也就存在這虛空的境界中。」這個『虛空便是所謂的『心齋』。』 顏回又問:「我所以沒有運用此法的原因,是因為感覺到自己是存在的,如果接受了這個方法,就不會有這種自我存在的感覺,那麼,這算得上是『虛』嗎?」 孔子說:「這就是心齋的妙處。我告訴你它的原因何在?……且看那空虛的地方:因為室內虛空,所以才有光明;因為心神靜止,所以吉祥才會聚集。如果心神不能靜止,則雖身體靜坐,精神卻仍是奔馳於外的。你還是摒棄心智,讓耳目向內集中吧!」 註4_ 始乎諒,常卒乎鄙_ 俞樾說:「『諒』為『諸』之誤字,諸讀為『都』。都、鄙相對。都,都會也。鄙,邊野也。始乎諒,常卒乎鄙,就境地大小而言,謂事常由小以至大也。」 始乎諒,常卒乎鄙:[辭譯] 一切事情也都是這樣的。從小事演變成大事。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近思錄課本張京華注釋) 註5_ 虻,蝱 _〈詩•鄘風•載馳〉「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莊子•天下〉「其猶一蚊一蝱之勞者也,」 註6_ 本段語譯、含意,另可參閱靝巨道德經 (P673) 註7_ 解之_ 猶禳(ㄖㄤˊ)除。即祭神求福解罪。 「禳」:除殃。 註8_ 會撮(ㄎㄨㄞˋ ㄗㄨㄟˋ):髮髻(ㄐㄧˋ)。一說是後頸的椎骨。見王先謙《莊子集解》。〈莊子·人間世〉「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釋文:「司馬云:會撮,髻也。古者髻在項中,脊曲頭低,故髻指天。」 註9_ 鼓筴播精_「鼓筴」:揲蓍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補火切,音跛。義同。《書舜典》,播時百穀。《釋文》播,波左反。又搖也。與簸通。《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註》?米曰精。播,搖動也。(資料來源:汉點之康熙字典 註11_ 維基 -> 莊子集釋 -> 內篇人間世第四 《內篇人間世第四》 508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一。嗟乎神人,以此不材二! 509 一疏通體不材,可謂全生之大才;眾(諸)〔謂〕無用,乃是濟物之妙用;故能不夭斤斧而蔭庇千乘也矣。 510 二注夫王不材於百官,故百官御其事,而明者為之視,聰者為之聽,知者為之謀,勇者為之扞。夫何為哉?玄默而已。而群材不失其當,則不材乃材之所至賴也。故天下樂推而不厭,乘(一)萬物而無害也。 [扞同“捍”。] 511 疏夫至人神矣,陰陽所以不測;混跡人閒,和光所以不耀。故能深根固蒂,長生(之)久視,舟船庶物,蔭覆黔黎。譬彼櫟社,方茲異木,是以嗟歎神人〔之〕用,不材者,大材也。 莊子(南華經) 【題解】 本篇的中心在于討論人的精神世界,應該怎樣反映宇宙萬物的本原觀念和一體性觀念。庄子在本篇裏所說的“德”,並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種心態。庄子認為宇宙萬物均源于“道”,而萬事萬物盡管千差萬別,歸根到底又都渾然為一,從這兩點出發,體現在人的觀念形態上便應是“忘形”與“忘情”。所謂“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謂“忘情”就是不存在寵辱、貴賤、好惡、是非。這種“忘形”與“忘情”的精神狀態就是庄子筆下的“德”。“充”指充實,“符”則是證驗的意思。 為了說明“德”的充實與證驗,文章想象出一系列外貌奇醜或形體殘缺不全的人,但是他們的“德”又極為充實,這樣就組成了自成部分的五個小故事:孔子為王駘所折服,申徒嘉使子產感到羞愧,孔子的內心比叔山無趾更為醜陋,孔子向魯哀公稱頌哀駘它,闉跂支離無脤和大癭為國君所喜愛。五個小故事之後又用庄子和惠子的對話作為結尾,即第六部分,在庄子的眼裏惠子恰是“德”充符的反證,還趕不上那些貌醜形殘的人。 ◎ 篇旨_ 靈體為本,臭皮囊為末,為本篇之中心思想,全文之主旨在破除外形殘全的觀念,而重視人的內在美,借許多殘畸的人,為德行充足的驗證。能體現宇宙人生的根源性與整體性的謂之「德」,凡有德之人,生生自然流露出一種精神力量吸引著人。故凡讀過本篇者,便能識真假,遺形棄智,而以德充實之,則必有身外之符,再三玩味本篇,意會衷心,感受深深。(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王駘形殘而德全)_ 王駘保守本性,形體雖殘,然內德充實,循外以葆中。凡修道之人,都必須以「德行」為重,而一切形體上的緣飾,都是毫無用處的。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遊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從之遊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兀(ㄨˋ,音悟);駘(ㄊㄞˊ,音抬);而王(ㄨㄤˋ,音旺);] (1.1)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ㄓˋ)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ㄓˋ)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彼且擇日而登假,人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紀要_ ˙ 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遊心乎德之和。_不用感官去辨別是非善惡,而一心悠遊於道德之鄉,則無往而不自得。 ˙ 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_人不在流動的水面上照己影,而是在靜止的水面上照自己的影子。止水並為求人去照它,而是眾人自動去找止水的。 ˙ 「虛」方能容,故王駘教導弟子之方,重在「放下!放下!」如布袋和尚的「自在而放下」。因放得下,方能拿得起,負重致遠自然不成問題。 ´ (子產羞與兀者同行)_ 安之若命,視軀殼為寄寓,勿忘生命本源,惟內德之是務。子產以貌取人,申徒嘉以德行自重,說明絕對的「德充」之美,終究超越相對的形體之不足。 申徒嘉,兀者也,而與鄭子產同師於伯昏無人。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子產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今我將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見執政而不違,子齊執政乎?」申徒嘉曰:「先生之門,固有執政焉如此哉?子而說子之執政而後人者也?聞之曰:『鑑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猶出言若是,不亦過乎!」 (2.1)子產曰:「子既若是矣,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去聲)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ㄓㄨㄥˋ)地也;然而不中(去聲)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眾矣,我怫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與夫子遊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子產蹴(ㄘㄨˋ)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紀要_ ˙ 伯昏明師與形體殘缺的愛徒申徒嘉相處十九年,而未嘗知其為兀者,正說明修持境界極高者,其慧眼已可直透視每位眾生的圓明本性處,個個圓陀此境界,即同於王陽明所謂的「滿街皆是聖人」(註8),蓋人人本有堯舜的種子,只不過,歷劫以來受塵緣所繫,而不明其自性光明處。凡實修者,即可直視此本性處,返吾本來面目。 ´ (無趾以名聞為桎梏)_ 本段為重言式寓言。說明無趾重德輕身,生死齊一,是非善惡可忘,視名聞為桎梏,與孔子之不忘現實,而侈談仁義者,為強烈之對比。無趾志在「德充」,故雖亡其趾,而光輝外發;孔子務於虛名,不求實德,縱有全軀,卻是天刑之人。 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孔子曰:「丘則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無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無趾,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之人乎?」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以學子為?彼且蘄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踵(ㄓㄨㄥˇ,音腫);蘄(ㄑㄧˊ,音其);諔(ㄔㄨˋ,音觸);桎(ㄓˋ,音志);梏(ㄍㄨˋ,音故);] ´ (婦人競為哀駘它媵妾)_ 哀駘它形雖竒醜,內德具足,令人覺其可愛,而忘其形體。上至君主,下至匹夫,無不思慕哀駘它,是因為他能以「才」輔「德」,有者充滿而不外露的實德。 ´ 由於其「才全」而「德不形」。才全的意義,便是內德具足,與大化同流;德不形的意義,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者,十數而未止也。未嘗有聞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無人君之位以濟乎人之死,無聚祿以望人之腹。又以惡駭天下,和而不唱,知(去聲)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異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觀之,果以惡駭天下。與寡人處,不至以月數,而寡人有意乎其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國無宰,寡人傳國焉。悶然而後應,氾而若辭。寡人醜乎,卒授之國。無幾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卹(註1)焉若有亡也,若無與樂是國也。是何人者也?」[十數(ㄕㄨㄛˋ,音碩);和(ㄏㄜˋ,音賀)而;期(ㄐㄧ,音基)年;] (4.1)仲尼曰:「丘也嘗使於楚矣,適見㹠 (註2)子,食於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棄之而走。不見己焉爾,不得類焉爾。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其形者也。戰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資;刖者之屨,無為愛之;皆無其本矣。為天子之諸御,不翦爪,不穿耳;娶妻者止於外,不得復使。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今哀駘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使人授己國,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㹠(ㄊㄨㄣˊ,音囤);眴(ㄒㄩㄢˋ,音炫);翣(ㄕㄚˋ,音煞);刖(ㄩㄝˋ,音月);屨(ㄐㄩˋ,音具);] (4.2)哀公曰:「何謂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去聲)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註3),不可入於靈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何謂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之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哀公異日以告閔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執民之紀而憂其死,吾自以為至通矣。今吾聞至人之言,恐吾無其實,輕用吾身,而亡吾國。吾與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滑(ㄍㄨˇ,音骨)和;] ´ (靈公悅醜者視全人)_ 德有所長,形有所忘;德性充實過人,形體上的醜陋就會被人遺忘。 闉跂支離無脤,說衛靈公,靈公說(悅)之;而視全人,其脰(ㄉㄡˋ)肩肩(註5)。甕㼜(註4)大癭說齊桓公,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註6)。故聖人有所遊,而知為孽,約為膠,德為接,工為商。聖人不謀,惡(ㄨ)用知?不斲,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四者,天鬻(ㄩˋ)也。天鬻也者,天食也。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眇乎小哉,所以屬人也!謷乎大哉,獨成其天![闉(ㄧㄣ,音因);跂(ㄑㄧˊ,音其);脤(ㄕㄣˋ,音慎);說(ㄕㄨㄟˋ,音稅)衛靈公;脰(ㄉㄡˋ,音豆);肩肩(ㄏㄣˊ ㄏㄣˊ,音痕);㼜(ㄤˋ,音盎);癭(ㄧㄥˇ,音影);(ㄠˋ,音傲);斲(ㄓㄨㄛˊ,音濁);鬻(ㄩˋ,音玉);天食(厶ˋ,音似);眇(ㄇㄧㄠˇˋ,音秒);謷(ㄠˊ,音嗷);] ´ (惠子與莊子論人情)_ 不能忘形忘情之人,徒具全形,不知內充其德,外神勞精,以致形怠心倦。人們應常因自然益生,而不應以好惡之情,去傷害稟受于自然的形貌和德性;惠子外神勞精,大損其德,與身殘而德充的怪人相比,自然就差遠了。 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莊子曰:「然。」惠子曰:「人而無情,何以謂之人?」莊子曰:「道與(去聲)之貌,天與之形,惡(ㄨ)得不謂之人?」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莊子曰:「是非吾所為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註7)。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好惡(ㄏㄠˋ ㄨˋ,音浩 勿);]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也就是處任何時節,都像春天一樣的美好,這就是德性之用,無時而不好。 . 註1_ 寡人卹焉若有亡也_ 卹:與恤同。从卩。俗从阝誤。 註2_ 㹠(ㄊㄨㄣˊ)_ 本作豚,豕子也。或作豘。 註3_ 滑和_ 「滑(ㄍㄨˇ)」:亂。 滑和:亂本性純和之氣。 和(ㄏㄜˊ) 註4_ ?:《篇海類編》同㼜。 註5_ 又胡恩切,音痕。肩肩,羸小貌。《莊子·德充符》闉跂支離無脤,說衞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音義》胡恩反。羸小貌。(資料來源:汉點) 註6_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_人們不忘記所應當忘記的形體,反而忘記所不應當忘記的德性,這乃是真正的忘。 註7_ 1. 古本多無槁字. 2. 康熙字典為_據『高』梧而瞑. 莊子(南華經) 大宗師 (內篇06) ◎ 篇旨_ 〈大宗師篇〉主旨在論人如何體道,師法真理,而內容則含有「論道」與「論得道」兩大鵠的。蓋「大宗師」即宗大道為師。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去聲),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其知(ㄓˋ,音智);]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謩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ㄉㄤˋ)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ㄓˋ)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謩(ㄇㄛˊ,音模);當(ㄉㄤˋ,音蕩);濡(ㄖㄨˊ,音茹);是知(ㄓˋ,音智);] (2.1)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一ˋ)言若哇。其耆(ㄕˋ)(註1)欲深者,其天機淺。 [嗌(一ˋ,音亦);耆() (ㄕˋ,音世);] (2.2)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ㄒㄧㄠ)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顙頯;淒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 [說(ㄩㄝˋ,音悅)生;惡(ㄨ,音屋)死;訢(ㄒㄧㄣ,與「欣」同);顙(ㄙㄤˇ,音嗓);頯(ㄎㄨㄟˊ,音揆);煖() (ㄋㄨㄢˇ,音暖);] (2.3)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故樂通物,非聖人也;有親,非仁也;天時,非賢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務光、伯夷、叔齊、箕子、胥餘、紀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註2) [箕(ㄐㄧ,音基);] (2.4)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 (註3),若不足而不承;與(ㄩˋ)乎其觚(ㄍㄨ)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進我色也,與乎止我德也;厲廣乎其似世乎!謷(ㄠˊ)乎其未可制也;連乎其似好閉也;悗(ㄇㄣˇ) (註4)乎忘其言也。 [義(ㄜˊ,讀為峨);不朋(ㄅㄥ,讀為崩);邴(ㄅㄧㄥˇ,音丙);滀() (ㄔㄨˋ,音觸);與(ㄩˋ,音玉)乎;好(ㄏㄠˋ,音浩)閉;悗(ㄇㄣˇ,母本切);] (2.5)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註5) [知(ㄓˋ,音智);] (2.6)故其好(去聲)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ㄒㄩˇ)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若如兩忘而化其道。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原文本段接於此,參閱頁尾圖片資料) [好(ㄏㄠˋ,音浩)之;涸(ㄏㄜˊ,音何);呴() (ㄒㄩˇ,音許);] (3.1)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夭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係,而一化之所待乎! [可勝(ㄕㄥ,音生);] 紀要_ ˙ 死生,命也_ 「命」:自然而不可免者。林希逸說:「人力所不得而預,此則天地萬物之實理也。曰『命』、曰『天』,即此實理也。」 ˙ 泉水乾了,魚就被困在陸地上,用溼氣互相噓吸,用口沫互相濕潤,倒不如在江湖裏彼此相忘。與其讚美堯而非議桀,不如把兩者的是是非非都忘掉而融化於大道。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紀要_˙ 道本不可言,不言又不足以明道。故老子的道德經五千餘言,怕世人落入文字障,故於其首直剖「道」的真諦不在文字,因文字只是悟道的助緣罷了。 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遊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ㄊㄞˋ)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註6)[狶韋(ㄒㄧ ㄨㄟˊ,音西 惟);挈(ㄑㄧㄝˋ,音妾);忒(ㄊㄜˋ,音特);坏(ㄆㄟˊ,音陪);顓頊(ㄓㄨㄢ ㄒㄩˋ,音專 序);]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聞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學邪?」曰:「惡!惡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聖人之才而無聖人之道,我有聖人之道而無聖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幾其果為聖人乎!不然,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南伯子葵曰:「子獨惡乎聞之?」曰:「聞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瞻明聞之聶許,聶許聞之需役,需役聞之於謳,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偊(ㄩˇ,音宇);朝(ㄓㄠ,音昭)徹;於謳(ㄨ ㄡ,音屋 歐);參(ㄕㄣ,音申)寥;] 紀要_ ˙ 外生:忘私,忘了此身的存在,只知心靈提昇,而不知為己打算。 ˙ 參悟空虛:空無之妙用即形而上之道,以空無為體,以有為用,「有」所以能利人,全賴於「空無」的發揮作用。故知天地之道,虛其中,故有陰陽之妙;聖人之德,虛其心,故有運用之妙。道德經(第11章)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參寥_ ˙ 《莊子》中虛擬的人名,寓意虛空高遠。 《莊子·大宗師》:“玄冥聞之參寥,參寥聞之疑始 。”陸德明釋文引李頤云:“參,高也。高邈寥曠,不可知也。” 鄧溥《玄想》詩之二:“秋魂逍遙游,夢見居兜率。參寥聞疑始,乃入寥天一。” ˙ 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西湖智果寺,宋僧參寥子卜居于此,故稱。 宋 蘇軾 《喜劉景文至》詩:“新堤舊井各無恙,參寥、六一豈念吾。” 清 孫枝蔚《新歲寄懷王季鴻游浙中》詩:“泉水他時照鬢鬚,參寥、六一肯忘吾。”自注:“ 參寥、六一,皆泉名。” (漢語網)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註7)也!」曲僂發背,上有五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閒而無事,跰?(跰躚)而鑑於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惡之乎?」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尻(ㄎㄠ,苦刀切,考平聲。);拘拘(ㄍㄡ ㄍㄡ,音勾);僂(ㄌㄡˊ,音樓);句(ㄍㄡ,音勾);沴(ㄌㄧˋ,音利);跰?(ㄆㄧㄢˊ ㄒㄧㄢ;蒲眠切, 先);亡(ㄨˊ,音無);鴞 (ㄒㄧㄠ,音消);豈更(ㄍㄥ,音庚);] (7.1)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子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倚其戶與之語,曰:「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子來曰:「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於人,不翅於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靝巨書局本段在此處)}今大冶鑄金,金踊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ㄑㄩˊ)然覺。 [怛((ㄉㄚˊ,音答);(ㄍㄥ,音庚);鏌鋣(ㄇㄛˋ ㄧㄝˊ,音末 椰);蘧(ㄑㄩˊ,音渠);] 紀要_ ˙ 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_ 並且,生是應時機的,死是順天命的,若能安守時機,那麼哀樂的情感,都不能進我的胸中了。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為?孰能登天遊霧,撓(ㄋㄠˊ)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友。莫然有間而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臨尸而歌,顏色不變,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相(ㄒㄧㄤ,音香)與;相為(ㄒㄧㄤ ㄨㄟˋ,音香 位);相和(ㄏㄜˋ,音賀);] (8.1)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潰癰(癕),夫若然者,又惡(ㄨ)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假於異物,託於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返復)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子貢曰:「敢問其方。」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子貢曰:「敢問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縣疣(ㄒㄩㄢˊ ㄧㄡˊ,音玄 猶);決?(ㄏㄨㄢˋ,音幻);潰癰(ㄩㄥ,音庸);彷(ㄆㄤˊ,音旁)徨;憒(ㄎㄨㄟˋ,音愧);畸(ㄐ ㄧ,音機);侔(ㄇㄡˊ,音謀);] 紀要_ ˙ 「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_ 魚的生活須依賴水,人的生活須依賴道。依賴水生活的,掘個池子得些水就足夠養活了;依賴道生活的得了道,則自性就安定了。所以說:「魚得水,忘了自己在水裡;人得道,則忘形,優遊自在。」 ˙ 在獨處,則云「坐忘」;在共處,則云「相忘」。惟忘,始能空諸一切,空諸一切,始合於大道。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慼,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處喪蓋魯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孫氏盡之矣,進於知矣。唯簡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簡矣。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後;若化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將化,惡(ㄨ)知不化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吾特與汝,其夢未始覺者邪!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情死。孟孫氏特覺,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與吾之耳矣,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慼(ㄑㄧ,音欺);處喪(ㄙㄤ,音桑);詎(ㄐㄩˋ,音巨);] 紀要_ ˙ 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後;若化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_ 孟孫氏把死生付給自然的理,所以他無所謂生死,更不知道去求生或求死,順著自然的運行,任祂把我化為何物,更等待將來不可預知的變化。 意而子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資汝?」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遊夫遙蕩恣睢(註10)轉徙之塗乎?」意而子曰:「雖然,吾願遊於其藩。」許由曰:「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據梁之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忘其知],皆在鑪捶(錘)之閒耳。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吾師乎!䪢(註8)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遊已。」[黥(ㄑㄧㄥˊ音情);劓(一ˋ,音亦);恣睢() (ㄗˋ ㄙㄨㄟ,音自 雖);徙(ㄒㄧˇ,音洗);藩(ㄈㄢˊ,音凡);黼黻(ㄈㄨˇ ㄈㄨˊ,音府 服);鑪捶() (ㄌㄨˊ ㄔㄨㄟˊ,音爐 垂);] 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據梁之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皆在鑪捶之間耳。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那「無莊」的忘掉她的美麗,「據梁」的忘掉他的力氣,黃帝的忘掉自己的智慧,都因爲經歷道的陶冶煉鍛(鑪捶)而成的喔。怎麽知道那造物者的不會補全我臉上的刺傷,修整我割去的鼻子,使我精神所托載的身軀不再殘缺(乘:載;成:備。乘成,指托載精神的身軀不再殘缺),而跟隨先生呢? (法奶日報)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註9)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蹴(ㄘㄨˋ,音促);黜(ㄔㄨˋ,音觸);] 紀要_ ˙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_ 不受形骸、智巧的束縛。徐復觀先生認為:「墮肢體」「離形」實指擺脫由生理而來的欲望。「黜聰明」「去智」為擺脫普通所謂的知識活動。—— 離形忘欲,去知忘識。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食 (ㄙˋ,音似)之;] 本篇解析_ ˙ 我們要取法於道,以道為宗師,必須知天之所為,和知人之所為。所謂知天之所為,就是天人合一,一切順乎自然。所謂知人之所為,就是拿自然之道來修養心性,以保全生命的本真。 ˙ 「忘」不是忘記的意思,而是超越。 ˙ 「兩忘而化其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具有真知,或活在道的境界中,根本不為這些是是非非的意見所困擾。 ˙ 「同於大通」,大通本是大道,而此處不言道而言通,乃是指內外的溝通,使我們的心超脫了形軀的限制,而與萬物同化。所以坐忘不止是要忘我、忘是非,而是要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註1_ 耆欲深者_ 耆: (ㄑㄧˊ) :年老。 (ㄓˇ):致.通底.〈詩•周宋•武〉「耆定爾功」. (ㄕˋ) :愛好。通嗜.「耆欲」:指耳目口鼻之欲,即嗜欲。〈禮記•月令〉「節耆欲,定心氣。」(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註2_ 2.3段_ 故聖人之用兵也,……而不自適其適者也。_靝巨書局[註] 此段為錯簡或插段,與「真人」之敘不合。 註3 其狀義而不朋:俞樾說:「義讀峨。〈天道〉篇,「而狀義然」與此同。朋讀為崩。《易》「朋來」,漢志作『崩』。」 註4_ 悗乎忘其言也_ 悗: (ㄇㄢˊ)_困惑.煩亂. (ㄇㄣˇ)_ (1)廢忘也.〈集韻〉「悗,廢忘也.」 (2)心不在焉.〈大宗師〉「悗乎忘其言也.」疏:「悗,無心貌也.」(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註5_ 2.5段_ 以刑為體,……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_靝巨書局[註] 此段為錯簡或插段,與「真人」之敘不合。 註6_ 堪坏(崑崙山神);馮夷(河神);禺強(北海神);西王母(太陰精);傅說(星精);乘東維(星名),騎箕尾(星名). 註7_ 拘_ (ㄐㄩ):【拘泥(ㄋㄧˋ) 】固執成見而不知變通. (ㄍㄡ):1. 曲.通句(ㄍㄡ).參閱拘領.【拘拘】攣縮不伸的樣子.〈莊子•大宗師〉「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拘領】衣上繞頸的曲領. 同句領.指樸素的衣服〈荀子•哀公〉「古之王者,有務而拘領者矣.」注:「拘,與句同,曲領也.」(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註8_ 䪢(ㄐㄧ,音基)_ 凡細切薑蒜辛辣物,再以醬調和的,稱為䪢.〈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懲於羹者而吹䪢兮,何不變此志也.」 搗碎,研碎.〈莊子•大宗師〉「䪢(ㄐㄧ)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 〈莊子•列禦寇〉「使宋王而寤子為䪢粉夫!」 混合,夾雜.〈莊子•知北遊〉「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也」 〈莊子•列禦寇〉「使人輕乎貴老,而䪢其所患.」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 另參閱天道第2段. ◎? ? ? ? 齏 註9_ 坐忘:又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資料來源:汉點) 註10_ 恣睢: 1.放任自得貌。《莊子·大宗師》:“夫 堯 既已鯨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遊夫遙蕩恣睢轉徙之塗乎?” 成玄英 疏:“恣睢,縱任也。” 陸德明 釋文:“恣睢,自得貌。”《楚辭·遠遊》:“欲度世以忘歸兮,意恣睢以擔撟。” 王逸 注:“縱心肆志,所願高也。” 2.放縱暴戾。《荀子·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城陽景王祠》:“ 呂氏 恣睢,將危 漢 室。” 吳樹平 校釋:“恣睢,放縱暴戾。”《新唐書·馬燧傳》:“時 回紇 還國,恃功恣睢,所過皆剽傷。” 宋 葉適 《紀綱一》:“然人主恣睢太甚,而下不堪命。”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那時候 日本 人在 臺灣 恣睢暴戾, 臺灣 人民畏之如虎。” 3.謂文章氣勢豪放。 唐 柳宗元 《答韋珩書》:“ 雄 之遣言措意,頗短局滯澁,不若 退之 倡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註11_ ˙ 相忘:自由自在,彼此沒有阻礙。 ˙ 安化_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_ 應當順著上天的安排,忘去死生變化的悲痛,就可以進入「太虛」—— 大道純一的境界。 莊子(南華經) 應帝王 (內篇07) 【題解】 《應帝王》是《庄子》內篇中的最後一篇,它表達了庄子的為政思想。庄子對宇宙萬物的認識基于“道”,他認為整個宇宙萬物是渾一的,因此也就無所謂分別和不同,世間的一切變化也都出于自然,人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張就是以不治為治,無為而治便是本篇的中心。什麽樣的人“應”成為“帝王”呢?那就是能夠聽任自然、順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 全篇大體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而未始入于非人”,借蒲衣子之口說出理想的為政者,聽任人之所為,從不墮入物我兩分的困境。第二部分至“而曾二蟲之無知”,指出製定各種行為規範乃是一種欺騙,為政者無須多事,倘要強人所難就像“涉海鑿河”,“使蚊負山”一樣。第三部分至“而天下治矣”,進一步倡導無為而治,即“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的主張。第四部分至“而遊于無有者也”,提出所謂“明王”之治,即“使物自喜”、“化貸萬物”的無為之治。第五部分至“一以是終”,敘述神巫給得道的壺子看相的故事,說明只有“虛”而“藏”才能不為人所測,含蓄地指出為政也得虛己而順應。第六部分至“故能勝物而不傷”,強調為政清明,應像鏡子那樣,來者就照,去者不留,“勝物”而又“不傷”。餘下為第七部分,敘述渾沌受人為傷害失去本真而死去的故事,寓指有為之政禍害無窮。全篇以這七個故事,寓托了他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 ◎ 篇旨_ 「應」指時至之必然,「帝王」指無心而任乎自化,行不言之教的自然化境。道德經:「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因統治之道,莫若忘智,忘知然任乎自化,能任乎自化然後能無私心,則一切均為君王所有,堯舜之能禪讓,正是聖人應帝王之佳例。天不私覆,地不私載,日不私照。月不私明,故成其德,而為應帝王。莊子則視其當世之君,均以私為心,以得位為喜,失位為哀,既患得之,又患失之……正是反其道而行,自然無法應帝王了。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齧缺問道於王倪)_ 治理天下,不可藏仁以要人,應當體道而行,純去物累,泰氏(伏羲)純任自然,有虞氏「藏仁以要人」,於是民竟於私智,並有欺偽之心,旨在否定仁義,主張帝王應以無為無心君臨天下。 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註1)。齧缺因躍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齧(ㄋㄧㄝˋ,音鎳);以要(ㄧㄠ,音妖);] ´ (肩吾見接輿論法治)_ 說明內聖外王之義。治國之道在於純任百姓自為之化,而不能憑藉法度規矩來統至天下。 肩吾見狂接輿。狂接輿曰:「日中始何以語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曰:「是欺德也;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蚉負山也。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鳥高飛以避矰弋(ㄗㄥ一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ㄒㄩㄣ)鑿之患,而曾二蟲之無知!」 [義(讀為儀)度;矰弋(ㄗㄥ 一ˋ,音增 亦);熏(ㄒㄩㄣ,音燻);] 紀要_ ˙ 聖人之治天下,必先自正性命之理,然後可以行化,這即是所謂「盡己之性,以盡人之性,以盡物之性」的道理,要之,聖人之治,是決不肯強人之所難為罷了。 ´ 治理天下,當無欲無私,清靜無為,始可入世為治。排除私心雜念,順應自然變化,順應民情。 天根遊於殷陽,至蓼水之上,適遭無名人而問焉,曰:「請問為天下。」無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予方將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遊無何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為?」又復問。無名人曰:「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蓼(ㄌㄧㄠˇ,音瞭);為(ㄨㄟˋ,音位)天下;眇(ㄇㄧㄠˇ,音秒);壙埌(ㄎㄨㄤˋ ㄌㄤˋ,音況 浪);帠(一ˋ,音益);] ´ 治理天下,立乎不測,遊於無有。 陽子居見老耼,曰:「有人於此,嚮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勌。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耼曰:「是於聖人也,胥易技係,勞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來田,猨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老耼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勌(ㄐㄩㄢˋ,音倦);怵(ㄔㄨˋ,音觸);斄(ㄌ一ˊ,音梨);] ´ (壺子四相)_ 說明內聖外王無上妙理,非小智淺見之人所能窺測。為政:虛己無為,含藏己意無容私,百性乃得以安定。 鄭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鄭人見之,皆棄而走。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眾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嘗試與來,以予示之。」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溼灰焉。」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壺子曰:「鄉(ㄒㄧㄤˋ)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止,是殆見吾杜德機也。嘗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是殆見吾善者機也。嘗又與來。」[相(ㄒㄧㄤˋ,音象)汝;鄉(同向)吾;] (5.1)明日,又與之見壺子。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列子入,以告壺子。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太沖莫勝。是殆見吾衡氣機也。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註2),流水之審為淵。淵有九名,此處三焉。嘗又與來。」明日,又與之見壺子。立未定,自失 (註3)而走。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壺子曰:「已滅矣,已失矣,無弗及也。」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弚靡(註4),因以為波流,故逃 也。」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親,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一以是終。 [鯢(ㄋㄧˊ,音妮);委蛇(ㄨㄟ 一ˊ,音威 儀);弚(ㄊㄨㄟˊ);爨(ㄘㄨㄢˋ,音竄);食豕(ㄙˋ ㄕˇ,音似 始);]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紀要_ ˙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_ 體會無窮的大道,遊於無物之初。 「朕」兆也。 ´ (ㄧ竅不通)_ 有為而治,於事無補,足以喪生。帝王治世,應當虛己無為,一任自然,否則便會鑿死天下渾沌 ── 人類自然本性。 南海之帝為儵(註5),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儵 (ㄕㄨˋ,音術);] 紀要_ ˙ 明代憨山大師(釋德清)讀至此時,指出本段在於因應無為之道,於無為中自有妙道,云:「此段實總結內七篇之大意.前言逍遙則總歸大宗師.前頻言小知傷生.養形而忘生之主.以物傷生.種種不得逍遙.皆知巧之過.」事實上,「渾沌」是代表著質樸、純真的一面。 ˙ 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於踵。是殆見吾善者機也。_ 天壤,就是天機入於土壤。這代表陰陽相遇,氣機動了。但這只是氣機初發之時,沒有任何名實概念的介入,只有微微的氣機從腳跟而生,這就叫做善者機。「善」字如易經上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 ˙ ]的善,這是代表陰陽相遇而發展的意思。所以在這一層次上,已有氣機的發展。如修禪者的氣脈初通,氣息從腳跟緩緩上。 ˙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 ˙ 壇經_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鉢。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註1_ 四問而四不知_ 四問不知所問何事.不必指實齊物論中三問.亦不必指實帝王之道.大意只重在四不知.蓋齊物論言止於不知.大宗師言養其所不知.莊子宗旨.只要一切渾忘.乃有無用之大用.故答以不知即不答之答.而齧缺頓悟也. 註2_ 止水之『審』為淵_ * 註:審音盤.文云蟠聚也.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3_ 自失而走。 #【失】又集韻 正韻 ?弋質切與逸同. 《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 《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失】(二) 音逸.1 逃逸.通逸.〈荀子•哀公〉「其馬將失.」注:「失借為佚,奔逸.」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註4_ 弚:集韻 徒回切音頹 弚靡困窮貌 一曰遜伏.《莊子應帝王》 因以為弚靡因以為波流.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5_ 儵_ 倐本字.倐:俗倏字.〈莊子•應帝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資料來源:康熙字典) * 倏忽:1 急速.通作儵忽.〈呂氏春秋•君守〉「故至神逍遙倏忽,而不見其榮.」 2 電光.〈漢書•揚雄傳上〉「雷鬱律而巗突兮,電倏忽於牆籓.」注:「倏忽,電光也.」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莊子(南華經) 駢拇 (外篇01) 【題解】 “駢拇”指並合的腳趾,跟旁出的歧指和附著的贅瘤一樣,都是人體上多餘的東西。什麽才是事物所固有的呢?那就是合乎自然,順應人情的東西。倡導聽任自然,順應人情的思想,就是本篇的中心。 全篇大體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至“非天下之至正也”,說明智慧、仁義和辯言猶如人體上的“駢拇”、“枝指”和“附贅縣疣”,都是不符合本然的多餘的東西。第二部分至“使天下惑也”,著力批評仁義和禮樂,指出天下的至理正道,莫如“不失其性命之情”,即保持本然之真情,而“仁義”和“禮樂”卻使“天下惑”。第三部分至“又惡取君子小人于其間哉”,進一步指出標榜仁義是亂天下的禍根,從為外物而殉身這一角度看,君子和小人都“殘生損性”,因而是沒有區別的。餘下為第四部分,指出一切有為都不如不為,從而闡明了不為仁義也不為淫僻的社會觀。 本篇和下篇《馬蹄》可說是姊妹篇,也可把本篇看作《馬蹄》的前奏,反映了庄子無為而治,返歸自然的社會觀和政治觀,對儒家的仁義和禮樂作了直接的批判,但對某些社會的進步也作了否定。文辭直陳,觀點躍于言表。 ◎ 篇旨_ 本篇主旨,闡揚人的行為當合於自然,順人情之常。指出濫用聰明,矯飾仁義的行為,並不是自然之道。(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駢枝於五藏之情者,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是故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已。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已。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而曾、史是已。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駢(ㄆㄧㄢˊ,蒲眠切);縣疣(ㄒㄩㄢˊ ㄧㄡˊ,音玄 遊);黼黻(ㄈㄨˇ ㄈㄨˊ,音輔 服);擢(ㄓㄨㄛˊ,音濁);跬(ㄎㄨㄟˇ,音傀);] ˙ 駢拇枝指,在稟受自然上說,則是超過應得;附贅縣疣,是出於後天所成的,以自然本性來說,是多餘的。 ˙ 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_ 多言詭辯的人,只會堆砌無用的言語,穿鑿附會、斷章取義,專務於「堅白同異」之說,勞心費神於沽名釣譽的無用理論上。 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ㄑㄧˊ);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意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憂也?且夫駢於拇者,決之則泣;枝於手者,齕之則啼。二者,或有餘於數,或不足於數,其於憂一也。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不仁之人,決性命之情而饕富貴。故曰仁義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天下何其囂囂也?[鳧脛(ㄈㄨˊ ㄐㄧㄥˋ,音服 靜);齕(ㄏㄜˊ,音何);饕(ㄊㄠ,音掏);] 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也;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其德也;屈折禮樂,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纆索。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虧也。則仁義又奚連連如膠漆纆索而遊乎道德之閒為哉?使天下惑也![呴(ㄒㄩ,音許);纆(ㄇㄛˋ,音莫);] ´ (臧穀亡羊)_ 殘生損性之義。伯夷和盜跖,君子和小人等等,他們或為名利而殉,或為國家而殉,從「失其性命之情」方面來說,都是一樣的,說明「仁義」對人民身心的嚴重摧殘和損害。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註1)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是非以仁義易其性與?故嘗試論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ㄒㄩㄣˋ)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一也。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註2)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遊。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於其間哉![挾筴(ㄒㄧㄝˊ ㄘㄜˋ,音協 策);跖(ㄓˊ,音直);] 且夫屬其性乎仁義者,雖通如曾、史,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於五味,雖通如俞兒,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乎五聲,雖通如師曠,非吾所謂聰也;屬其性乎五色,雖通如離朱,非吾所謂明也。吾所謂臧,非仁義之謂也,臧於其德而已矣;吾所謂臧者,非所謂仁義之謂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夫不自見而見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者也。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跖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為仁義之操,而下不敢為淫僻之行也。 註1_ 招:又《集韻》《韻會》《正韻》?祁堯切,(ㄑㄧㄠˊ)。舉也。《周語》好盡言以招人過。《前漢·陳項傳贊》招八州而朝同列。又揭也。《莊子·騈拇篇》有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資料來源:汉碘) 註2_ 筴:音策。卜筮筴也。【禮·曲禮】龜爲卜,筴爲筮。【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莊子·人閒世】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註】鼓筴,揲蓍也。 又書簡也。【莊子·騈拇篇】挾筴讀書。 莊子(南華經) 馬蹄 (外篇02) 【題解】 本篇表現了庄子反對束縛和羈絆,提倡一切返歸自然的政治主張。 全文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以“伯樂善治馬”和“陶、匠善治埴、木”為例,寄喻一切從政者治理天下的規矩和辦法,都直接殘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第二部分至“聖人之過也”,對比上古時代一切都具有共同的本性,一切都生成于自然,譴責後代推行所謂仁、義、禮、樂,摧殘了人的本性和事物的真情,並直接指出這就是“聖人之過”。餘下為第三部分,繼續以馬為喻,進一步說明一切羈絆都是對自然本性的摧殘,聖人推行的所謂仁義,只能是鼓勵人們“爭歸于利”。在庄子的眼裏,當世社會的紛爭動亂都源于所謂聖人的“治”,因而他主張摒棄仁義和禮樂,取消一切束縛和羈絆,讓社會和事物都回到它的自然和本性上去。文章對于仁義、禮樂的虛偽性、蒙蔽性揭露是深刻的,但追慕上古社會的原始狀態則極不可取,“無為自化”的政治主張也是消極的,回避現實的。 ´ 苛政猛於虎。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馽,編織以皁棧(註1),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天下者之過也。[齕(ㄏㄜˊ,音河);翹(ㄑㄧㄠˊ,音橋);剔(ㄊㄧ,音梯);雒(ㄌㄨㄛˋ,音落);羈馽(ㄐㄧ ㄓˊ,音基 直);皁棧(ㄗㄠˋ ㄓㄢˋ,音造 佔);橛(ㄐㄩㄝˊ,音覺);鞭筴(ㄘㄜˋ,音策);埴(ㄓˊ,音直);]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遊,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蹊(ㄒㄧ,音西);闚(ㄎㄨㄟ,音盔);] (2.1)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及至聖人,蹩躠(註3)為仁,踶跂(註2)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澶漫為樂,摘辟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 [蹩躠(ㄅㄧㄝˊ ㄙㄚˇ,音別 撒);踶跂(ㄓˋ ㄑㄧˊ,音至 其);澶(ㄔㄢˊ,音蟬);珪璋(ㄍㄨㄟ ㄓㄤ,音規 章);] ˙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_ 當「盛德的時代」,人類和禽獸同住在一起,和萬物同住在一塊。哪裡知道有什麼「君子」和「小人」的分別呢? 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ㄓˋ)而能至盜者,伯樂之罪也。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以,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已此矣。及至聖人,曲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縣跂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ㄏㄠˋㄓˋ),爭歸於利,不可止也。此亦聖人之過也。 [踶(ㄉㄧˋ,音地);闉(ㄧㄣ,音因);騺(ㄓˋ,音至);好知(ㄏㄠˋ ㄓˋ,音皓 至);] 參考: (資料來源:漢典) 註1_ 皁:又《博雅》櫪也。《集韻》馬閑。。《揚子·方言》梁宋齊楚北燕之閒謂櫪曰皁。 馬閑:馬廄;馬欄。《三國志·魏志·東夷傳》“而 夫餘 王其中”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昔北方有 高離 之國者,其王者侍婢有身,王欲殺之,婢云:‘有氣如雞子來下,我故有身。’後生子,王捐之於溷中,豬以喙噓之,徙至馬閑,馬以氣噓之,不死。” 註2_ 踶:1. 《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說文》躗也。《玉篇》蹋也。《前漢·武帝紀》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註》聲類曰:踶,躡也。師古曰:蹋也。《莊子·馬蹄篇》怒則分背相踶。《音義》《通俗文》云:小蹋謂之踶。 2. 又《廣韻》池爾切《集韻》丈尒(ㄦˇ)切,?音豸(ㄓˋ)。《莊子·馬蹄篇》踶跂爲義。《音義》用心力貌。 踶跂:用盡心力,勉力行之的樣子。《莊子·馬蹄》:“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蹩躠、踶跂,皆用心為仁義之貌。” 元 盧摯 《與姚江村先生書》:“篤好古道者,莫不踶跂振躍,操觚挈牘,咀英蘤,潄芳潤,以求理義之指歸。” 註3_ 蹩:【說文】踶也。一曰跛也。【玉篇】蹩?,旋行貌。【莊子·馬蹄篇】蹩?爲仁,踶跂爲義。【音義】用心爲仁義之貌。 莊子(南華經) 胠篋 (外篇03)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餘里。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胠篋(ㄑㄩ ㄑㄧㄝˋ,音屈 切);緘縢(ㄐㄧㄢ ㄊㄥˊ,音間 騰);扃鐍(ㄐㄩㄥ ㄐㄩㄝˊ,涓熒切 音覺);罔罟(ㄨㄤˇ ㄍㄨˇ,音往 谷);耒耨(ㄌㄟˇ ㄋㄡˋ,音壘 乃豆切);闔(ㄏㄜˊ,音河);閭(ㄌㄩˇ,音旅);] 嘗試論之,世俗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脣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掊擊聖人,縱舍盜賊,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萇(ㄔㄤˊ,音常);胣(ㄔˇ,音尺);掊(ㄆㄡˇ,音剖);] (2.1)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斛(ㄏㄨˊ,音胡);稱(ㄔㄥˋ,音秤) 之;符璽(ㄈㄨˊ ㄒㄧˇ,音浮 喜);] 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捶、離朱者,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擿(ㄓˊ,音直);朴(ㄆㄨˊ,音葡);殫(ㄉㄢ,音但);擢(ㄓㄨㄛˊ,音濁);鑠(ㄕㄨㄛˋ,音碩);竽(ㄩˊ,音於);瞽(ㄍㄨˇ,音谷);攦(ㄌㄧˋ,音利);爚(ㄩㄝˋ,音越);] 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頸舉踵曰:「某所有賢者。」贏糧而趣之,則內棄其親,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跡接乎諸侯之境,車軌結乎千里之外,則是上好知之過也。[驪畜(ㄌㄧˊ ㄒㄩˋ,音梨 序);好知(ㄏㄠˋ ㄓˋ,音耗 至);] 上誠好知而無道,則天下大亂矣。何以知其然邪?夫弓弩畢弋機辟之知多,則鳥亂於上矣;鉤餌網罟罾笱之知多,則魚亂於水矣;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於辯矣。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於好知。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不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不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故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惴耎之蟲,肖翹之物,莫不失其性。甚矣夫,好知之亂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是已,舍夫種種之民而悅夫役役之佞(ㄋㄧㄥˋ),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亂天下矣。[弩(ㄋㄨˇ,音努);弋(一ˋ,音益);罾笱(ㄗㄥ ㄍㄡˇ,音增 枸);罝罘(ㄐㄩ ㄈㄡˇ,音居 否);頡(ㄒㄧㄝˊ,音協);惴耎(ㄓㄨㄟˋ ㄖㄨㄢˇ,音墜 軟);肖翹(ㄑㄧㄠˊ,音橋);佞() (ㄋㄧㄥˋ,乃定切);恬(ㄊㄧㄢˊ,音田);啍(ㄊㄨㄣ,音吞);] 紀要_ ˙ 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不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不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亂。_ 天下的人都知道外求自己所不曉得的知識,反不知實行自己已經曉得的分內的事,都知道非難別人的錯處,不知道自己所認為對的乃是錯誤,所以天下大亂了。 ˙ 一般人只知眼前的利祿,而使用了機智,這就有如揚湯止沸,並非治本之道,反而引來天下動盪、民怨不已罷了。故知「清靜無為」、「返璞歸真」方是釜底抽薪,解民倒懸的不二法門。 莊子(南華經) 在宥 (外篇04)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無之。人大喜邪?於陽;大怒邪?毗於陰。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處無常,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於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後有盜跖、曾、史之行。故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足,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給,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宥(ㄧㄡˋ,音右);瘁(ㄘㄨㄟˋ,音粹);毗(ㄆㄧˊ,音皮);詰(ㄐㄧㄝˊ,音結);鷙(ㄓˋ,音至);] ˙ 在宥:在者,悠遊自在之意。 宥者,寬容自得之意。謂聖賢放任無為,使百姓自在寬宥,則天下太平。 而且說明邪?是淫於色也;說聰邪?是淫於聲也;說仁邪?是亂於德也;說義邪?是悖於理也;說禮邪?是相於技也;說樂邪?是相於淫也;說聖邪?是相於藝也;說知邪?是相於疵也。天下將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 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獊囊而亂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豈直過也而去之邪!乃齊戒以言之,跪坐以進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莅天下,莫若無為。無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託天下;愛以身於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神動而天隨,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說(同悅)明邪?;臠卷(ㄌㄨㄢˊ ㄐㄩㄢˋ,音巒 倦);獊(ㄔㄨㄤˋ,音創);齊(ㄓㄞ,音摘)戒;莅(ㄌㄧˋ,音立);為(ㄨㄟˋ,音位)天下;擢(ㄓㄨㄛˊ,音濁);龍見(ㄒㄧㄢˋ,音限);炊累(ㄌㄟˇ,音壘);] ˙ 尸居而龍見:「尸居」猶靜居,言君子靜居無為,則心靈通萬物,其神自見。 ˙ 淵默而雷聲:「淵」,深也。「默」,不言也。「雷聲」感動人也。謂雖不言而道德動人。 崔瞿問於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臧人心?」老聃曰:「汝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強。廉劌彫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閒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係者,其唯人心乎?昔者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為仁義,矜其血氣以規法度。然猶有不勝也,堯於是放讙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駭矣。[淖(ㄋㄠˋ,音鬧);劌(劌(ㄍㄨㄟˋ,音桂);俛(ㄈㄨˇ,音府);僨(ㄈㄣˋ,音奮);胈(ㄅㄚˊ,音拔);養(ㄧㄤˋ,音樣)天下;讙(ㄏㄨㄢ,音歡);峗(ㄨㄟˇ,音偉);] (3.1)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畢起。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於是乎釿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閒。意,甚矣哉!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註1)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矢也!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善否(ㄆㄧˇ,音痞);釿(ㄧㄣˊ,音銀);攖(ㄧㄥ,音英);嵁(ㄓㄢˋ,音佔);相枕(ㄓㄣˋ,音陣);桁(ㄏㄤˊ,音杭);桎梏(ㄓˋ ㄍㄨˋ,音至 故);椄槢(ㄐㄧㄝ ㄒㄧˊ,音皆 習);枘(ㄖㄨㄟˋ,音瑞);嚆(ㄏㄠ,虛交切;今讀ㄒㄧㄠ,音消);]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下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ㄩˋ)至道?」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復往邀之。[以養(ㄧㄤˋ,音樣);以語(ㄩˋ,音欲);] (4.1)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汝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 [稽(ㄑㄧˇ,音起)首;窈(ㄧㄠˇ,音咬);有藏(ㄗㄤˋ,音臟);] (4.2)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廣成子曰:「來!余語女。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當我,緡乎!遠我,昏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緡(ㄇㄧㄣˊ,音民);] ˙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天地各有所司,陰陽各居其所,謹慎守持你自身,聽物自化,萬物將自然昌盛。我持守至道的純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諧。 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鴻蒙方將拊脾(註2)雀躍而遊。雲將見之,倘然止,贄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為此?」鴻蒙拊脾雀躍不輟,對雲將曰:「遊!」雲將曰:「朕願有問也。」鴻蒙仰而視雲將曰:「吁!」雲將曰:「天氣不和,地氣鬱結,六氣不調,四時不節。今我願合六氣之精,以育群生,為之奈何?」鴻蒙拊脾雀躍掉頭曰:「吾弗知!吾弗知!」雲將不得問。又三年,東遊,過有宋之野而適遭鴻蒙。雲將大喜,行趨而進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願聞於鴻蒙。鴻蒙曰:「浮遊,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遊者鞅掌,以觀無妄,朕又何知?」[雲將(ㄐㄧㄤˋ,音匠);拊(ㄈㄨˇ,音府);贄(ㄓˋ,音至);輟(ㄔㄨㄛˋ,音啜);] (5.1)雲將曰:「朕也自以為猖狂,而民隨予所往;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則民之放也。願聞一言。」鴻蒙曰:「亂天之經,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獸之群,而鳥皆夜鳴;災及草木,禍及止蟲。意,治人之過也!」雲將曰:「然則吾奈何?」鴻蒙曰:「意,毒哉!僊僊(註3)乎歸矣。」雲將曰:「吾遇天難,願聞一言。」鴻蒙曰:「意,心養。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闚其情,物故自生。」雲將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辭而行。 [民之放(ㄈㄤˇ,音訪);僊(ㄒㄧㄢ,音仙);涬溟(ㄒㄧㄥˋ ㄇㄧㄥˊ,音姓 名);闚(ㄎㄨㄟ,音盔);] ˙ 「浮遊,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遊者鞅掌,以觀無妄,朕又何知?」:我乘興悠遊,無所貪企;從心所欲,無所不往;遨遊無所依賴,逍遙自在,以瀏覽宇宙的無窮。我又知道些什麼呢?。 6.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常出乎眾哉!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悲乎,有土者之不知也!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之謂至貴。 [惡(ㄨˋ,音物)人之;曷(ㄏㄜˊ,音河);] 7. 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處乎無響,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無己,惡乎得有有!覩有者,昔之君子;覩無者,天地之友。 [挈(ㄑㄧㄝˋ,音妾);撓(ㄋㄠˊ,女搖切);] 8. 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麤而不可不陳者,法也;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成於德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會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接於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麤(ㄘㄨ,音粗);而不累(ㄌㄟˇ,音壘);諱(ㄏㄨㄟˋ,音慧);]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故聖人觀於天而不助,成於德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會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應於禮而不諱,接於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 #本段靝巨書局道德經第八章之莊子旁通解(P160)闡述如下,謹供參考: ◎ 聖人觀察天地之妙理,並不以人力去助長自然,也不故意去行德,他的行為符合大道而不是出自預先的計謀,應合於仁不自以為有恩,接近義理不以為受到重視。他應接禮文而不拘泥,接觸世事而不辭讓,以自然的法則齊一萬物而不致紛亂,依恃百姓而不輕用其力,因萬物而不離其本源。 #本段三民書局闡述如下,謹供參考: ◎ 所以聖人只是觀察天然的妙理,而不以人力助長自然,自然成德而不是有心累積,行為自符大道而不是由於計謀,應合於仁而不自以為有恩,接近於義而不自以為有積,應接禮文而不拘泥,接觸世事而不辭讓,以自然的法則齊一萬物而不致紛亂,依恃百姓而不輕用其力,因任萬物而不離其本源。 註1_ 椄_ 1. (ㄐㄧㄝ)音接. (1) 移接花木。通作接。〈說文〉「椄,續木也。」段注:「今栽華植果者,以彼枝移椄此樹,而華果同彼樹矣。椄之言接也。今接行而椄廢。」 2. (ㄐㄧㄝˊ)音捷 【椄槢(ㄒㄧˊ)】:銜接桎梏兩孔的木頭。〈莊子˙在宥〉「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釋文:「椄槢,桎梏梁也。」 (三民書局大辭典) 椄:(資料來源:漢典) 《唐韻》卽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接。《說文》續木也。 又《集韻》七接切,音妾。義同。又《集韻》悉協切,音燮。《淮南子·主術訓》大者爲舟航柱梁,小者爲椄槢。 又《集韻》《類篇》?疾葉切,音捷。械也。《莊子·在宥篇》吾未知聖知之不爲桁楊椄槢也。 桁楊加在腳上或頸上的刑具。亦泛指刑具。《莊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成玄英 疏:“桁楊者,械也。夾腳及頸,皆名桁楊。”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霈澤是施,大賚是庸。桁楊不陳,囹圄虛空。”《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以致不得不勒限嚴比,忍用桁楊。” 註2_ 脾_ 3. 大腿。通髀(ㄅㄧˋ)。(資料來源:三民大辭典) 註3_ 僊:《集韻》同仙。又僊僊,舞貌。《詩·小雅》屢舞僊僊。《註》軒舉之狀。《莊子·在宥篇》鴻蒙謂雲將曰:毒哉,僊僊乎歸矣。(資料來源:漢典) 軒舉:(資料來源:漢典) 1.軒昂貌。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儀範清泠,風神軒舉。” 宋 陸遊 《跋高大卿家書》:“讀此數書,如見其長身蒼髯,意象軒舉也。”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豐神俊朗,軒舉似霞標。” 2.高揚飛舉。 唐 韓愈 孟郊 《莎柵聯句》:“冰溪時咽絶,風櫪方軒舉。此處不斷腸,定知無斷處。” 清 鈕琇 《觚賸·空中黃傘》:“去 雲南 省城四十裏,西南有山,每遇天晴之午,輒有黃色寶蓋,從山頂漸起漸高,聳入天半,燦耀飛揚,徐徐而下,仍復軒舉。” 清 蔣景祁 《伏波廟》詩:“回翔竟不歸,風雲會軒舉。” 莊子(南華經) 天地 (外篇05) 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於德而成於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 以道汎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註1);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於事,事兼於義,義兼於德,德兼於道,道兼於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記》曰:「通於一而萬事畢,无心得而鬼神服。」[之應(ㄧㄥˋ,音硬);之畜(ㄒㄩˋ,音序);] 夫子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為為之之謂天,无為言之之謂德,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有萬不同之謂富。故執德之謂紀,德成之謂立,循於道之謂備,不以物挫志之謂完。君子明於此十者,則韜乎其事心之大也,沛乎其為萬物逝也。若然者,藏金於山,藏珠於淵,不利貨財,不近貴富;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醜窮;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顯則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刳(ㄎㄨ,音枯);韜(ㄊㄠ,音掏);王(ㄨㄤˋ,音望)天下] 夫子曰:「夫道,淵乎其居也,漻(註2)乎其清也。金石不得,無以鳴。故金石有聲,不考不鳴。萬物孰能定之!夫王德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知通於神,故其德廣,其心之出,有物採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德之人。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修遠。」[漻(ㄌㄧㄠˊ,音寮);騁(ㄔㄥˇ,音逞);] ˙ 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非王德者邪!_ 所以形體非道不能產生,生命非道不能彰明。保有形體,窮究生命,立德明道,豈不就是至德嗎? 黃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遺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離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詬(ㄍㄡˋ)索之而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黃帝曰:「異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詬(ㄍㄡˋ,音夠);] 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曰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曰被衣。堯問於許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許由曰:「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為人也,聰明睿知,給數以敏,其性過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審乎禁過,而不知過之所由生。與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無天,方且本身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方且為緒使,方且為物絯,方且四顧而物應,方且應眾宜,方且與物化而未始有恆。夫何足以配天乎?雖然,有族,有祖,可以為眾父,而不可以為眾父父。治,亂之率也,北面之禍也,南面之賊也。」[以要(ㄧㄠ,音腰);圾(ㄐㄧˊ,音吉);給數(ㄕㄨˋ,音術);絯(ㄍㄞ,音該);] 堯觀乎華。華封人曰:「嘻,聖人!請祝聖人。」「使聖人壽。」堯曰:「辭。」「使聖人富。」堯曰:「辭。」「使聖人多男子 。」堯曰:「辭。」封人曰:「壽、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獨不欲,何邪?」堯曰:「多男子則多懼,富則多事,壽則多辱。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故辭。」封人曰:「始也我以女為聖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萬民,必授之職。多男子而授之職,則何懼之有!富而使人分之,則何事之有!夫聖人鶉居而鷇食,鳥行而無彰;天下有道,則與物皆昌;天下無道,則修德就閒;千歲厭世,去而上僊(ㄒㄧㄢ);乘彼白雲,至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則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堯隨之,曰:「請問。」封人曰:「退已。」[觀乎華(ㄏㄨㄚˋ,音化);鶉(ㄔㄨㄣˊ,音純);鷇食(ㄎㄡˋ ㄙˋ,音叩 似);僊(ㄒㄧㄢ,音先);] 堯治天下,伯成子高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辭為諸侯而耕。禹往見之,則耕在野。禹趨就下風,立而問焉,曰:「昔堯治天下,吾子立為諸侯。堯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辭為諸侯而耕。敢問,其何故也?」子高曰:「昔堯治天下,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畏。今子賞罰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後世之亂,自此始矣。夫子闔(ㄏㄜˊ)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一ˋ)乎耕而不顧。[闔(ㄏㄜˊ,音何);]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形體保神,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昬(ㄏㄨㄣ),是謂玄德,同乎大順。[喙(ㄏㄨㄟˋ,音慧);緡(ㄇㄧㄣˊ,音民);昬(ㄏㄨㄣ,音婚);] 夫子問於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㝢(註3)。』若是則可謂聖人乎?」老聃曰:「是胥易技係勞形怵心者也。執狸之狗成思,蝯(ㄩㄢˊ)狙之便自山林來。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无心无耳者眾,有形者與无形无狀而皆存者盡无。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怵(ㄔㄨˋ,音觸);蝯(ㄩㄢˊ,音元);] ˙ 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_ 不執滞於自己的人,便與自然冥合為一了。 將閭葂(註4)見季徹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請嘗薦之。吾謂魯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輯!』」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軼,則不勝任矣。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其觀臺多物將往投迹者眾。」將閭葂覤覤然驚曰:「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豈況堯舜之教民,溟涬(註5)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閭葂(ㄌㄩˊ ㄨㄢˇ,音驢 晚);中(ㄓㄨㄥˋ,音仲)否;无阿(ㄜ);軼(一ˋ,音益);覤(ㄒㄧˋ,音系);汒(ㄇㄤˊ,音忙);涬(ㄒㄧㄥˋ,音姓);弟(一ˊ) (為夷之說。夷,平等的意思);]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慙,俯而不對。有閒,為圃者曰:「子奚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為圃者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蓋眾,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無乏吾事!」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後愈。[畦(ㄒㄧ,音西);搰(ㄏㄨˊ,音胡);卬(ㄧㄤˇ,音仰);數(ㄙㄨˋ,音素)如泆(一ˋ,音益)湯;槔(ㄍㄠ,音高);慙(ㄘㄢˊ,音慚);陬(ㄗㄡ,音鄒);頊(ㄒㄩˋ,音序);(ㄠˋ,音傲);] (11.1)其弟子曰:「向之人何為者邪?夫子何故見之變容失色,終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為天下一人耳,不知復有夫人也,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者多,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託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湻備哉!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為。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民。」反於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无為復朴,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且渾沌氏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 之哉!」 [湻(ㄔㄨㄣˊ,音純);謷(ㄠˊ,音敖);儻(ㄊㄤˇ,音躺);朴(ㄆㄨˊ,音樸);] 12. 諄芒將東之大壑,適遇苑風於東海之濱。苑風曰:「子將奚之?」曰:「將之大壑。」曰:「奚為焉?」曰:「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吾將遊焉。」苑風曰:「夫子无意於橫目之民乎?願聞聖治。」諄芒曰:「聖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舉而不失其能,畢見其情事而行其所為行,言自為而天下化,手撓顧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謂聖治。」「願聞德人。」曰:「德人者,居无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四海之內共利之之謂悅,共給之之為安;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財用有餘,而不知其所自來,飲食取足,而不知其所從,此謂德人之容。」「願聞神人。」曰:「上神乘光,與形滅亡,此謂照曠。致命盡情,天地樂而萬事銷亡,萬物復情,此之謂混冥。」 [諄(ㄓㄨㄣ,章倫切);奚為(ㄨㄟˋ,音位);橫(ㄏㄥˋ,戸孟切,衡去聲)目;給(ㄐㄧˇ,音幾)之;怊(ㄔㄠ,音超);] 13. 門無鬼與赤張滿稽觀於武王之師。赤張滿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離此患也。」門無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亂而後治之與?」赤張滿稽曰:「天下均治之為願,而何計以有虞氏為!有虞氏之藥瘍也,禿而施髢,病而求醫。孝子操藥以修慈父,其色燋(ㄐㄧㄠ)然,聖人羞之。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無迹,事而無傳。」 [瘍(ㄧㄤˊ,音揚);髢(ㄊㄧˋ,音替);燋(ㄐㄧㄠ,音嬌);] 14.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親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則世俗謂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世俗之所謂然而然之,所謂善而善之,則不謂之道諛之人也。然則俗故嚴於親而尊於君邪?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而終身道人也,終身諛人也。合譬飾辭聚眾也,是終始本末不相罪坐。垂衣裳,設采色,動容貌,以媚一世,而不自謂道諛,與夫人之為徒,通是非,而不自謂眾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諛(ㄩˊ,音於);諂(ㄔㄢˇ,音產);] (14.1)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荂,則嗑(ㄏㄜˊ)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垂踵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嚮,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釋之而不推。不推,誰其比憂!厲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視之,汲汲(ㄐㄧˊ)然唯恐其似己也。 [荂(ㄏㄨㄚ,音花);嗑(ㄏㄜˊ,音何);汲(ㄐㄧˊ,音吉);] 15. 百年之木,破為犧尊,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尊於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閒矣,其於失性一也。跖與曾史,行義有閒矣,然其失性均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二曰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三曰五臭薰鼻,困惾中顙;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飛揚。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楊墨乃始離跂自以為得,非吾所謂得也。夫得者困,可以為得乎?則鳩鴞之在於籠也,亦可以為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皮弁鷸冠,搢笏紳修以約其外,內支盈於柴柵,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美惡(ㄨˋ,音物)_好壞;臭(ㄒㄧㄡˋ,音秀);惾(ㄗㄨㄥ,音宗);顙(ㄙㄤˇ,音嗓);滑(ㄍㄨˇ,音谷)心;鳩鴞(ㄐㄧㄡ ㄒㄧㄠ,音糾 消);皮弁(ㄅㄧㄢˋ,音辨);鷸(ㄩˋ,音玉);搢笏(ㄐㄧㄣˋ ㄏㄨˋ,音近 戶);外重(ㄔㄨㄥˊ,音蟲);纆(ㄠˋ,音莫);睆(ㄨㄢˇ,音晚);囊檻(ㄐㄧㄢˋ,音件);]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註1: 或_ 故通於天者,道也。順於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義也;上治人者,事也. 註2: 漻_ 1. (ㄌㄧㄠˊ) (1) 水清而深。〈說文〉「漻,清深也。」〈廣韻〉「漻,水清也。」 〈莊子•天地〉「漻乎其清也。」 (2) 流,流通。〈呂氏春秋.古樂〉「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漻水以導河。」 (3)寂靜,寂寥。通寥。〈韓非子.主道〉「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 2. (ㄌㄧㄡˊ)(1)水清。同瀏。〈集韻〉「瀏,水清兒.或同翏.」 (2) 變化的樣子。〈莊子•知北遊〉「油然漻然,莫不入焉。」 釋文:「漻,音流.」 (資料來源:三民大辭典) 註3: 㝢:籀文宇字。 《12天地》9.縣㝢. 籀(ㄓㄡˋ) 1. 〔~文〕古代的一種字體。中國春秋戰國時流行於秦國,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稱“大篆”。 ◎ 石鼓文 shígǔwén (資料來源:漢典) (475—221 B.C.)] 石鼓上刻的銘文,也指這種銘文所用的字體。石鼓是戰國時秦國留存下來的文物,略象鼓,共有十個,上面刻有四言詩銘文,唐代初年在今陝西鳳翔縣發現,現存北京 石鼓文:東周 初 秦國 刻石文字。在十塊鼓形石上,用籀文分刻十首四言韻文,記述 秦國 國君的游獵情況。後世亦稱為“獵碣”。 唐 初在 天興 (今 陝西省 寶雞市 ) 三畤原 出土。 杜甫 韓愈 等都有詩篇歌詠, 歐陽詢 、 虞世南 、 褚遂良 都極推重其書法。現在一石字已磨滅,其餘九石也有殘缺。藏 北京 故宮博物院。 唐 韓愈 《石鼓歌》:“ 張生 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五二:“象形文字鴻荒祖,石鼓文同石柱銘。”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三》:“最著名的是 東周 初年的所謂‘石鼓文’。”參見“ 石鼓 ”。 註4: 葂_〈集韻〉武遠切音晚,人名. 〈莊子•天地篇〉蔣閭葂見季徹. (康熙字典) 註5: 1.天地未形成前,自然之氣混混沌沌的樣子。 漢 張衡 《靈憲》:“太素之前,幽清玄浄,寂寞冥默,不可為象。厥中惟靈,厥外惟無,如是者永久焉,斯謂溟涬。” 5.尊敬推崇。 《莊子·天地》:“若然者,豈兄 堯 舜 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郭象 注:“溟涬,甚貴之謂也。不肯多謝 堯 舜 而推之為兄也。”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詩:“何以假為非確論,直疑溟涬弟 高唐 。” 1. 人當隨遇而安,處處均為最佳道場,化一切阻緣為道緣。 2. 宇宙萬物的根源在於「無」,化成萬物則始於「一」,「一」即道。 莊子(南華經) 天道 (外篇06) ◎ [題解] 《在宥》篇講,“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本篇基本上是對這一思想的論述與發揮,從天道與人道關係方面闡述莊子的政治思想。 ´ 第一段,闡述天道虛靜無為,與聖道、帝道相通。能以虛靜無為為宗本,則可“推於天地,通於萬物”,得“天樂”,與天相合。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註1)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者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閒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辟(ㄅㄧˋ,音必);鐃(ㄋㄠˊ,女交切,肴韻);南鄉(ㄒㄧㄤˋ),鄉同「向」] (1.1)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崇,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ㄐㄧ,音基), ˙ 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_ 聖人內心清靜,可以做為天地的明鑑,萬物的明鏡,虛靜恬淡,寂漠無為,乃是天地的本源,和道德的至極,所以帝王聖人便休止在這至善的境地上。 ´ 第二段,從“夫帝王之德”至“非上之所以畜下也”一大段,提出君道無為,臣道有為主張,認為道德仁義、形名賞罰等,以及上下尊卑等級,都屬人道,它與天道是一致的,表現為本末君臣關係,也是治所需要的。其說近于黃老,有人以為後學所加。 A.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不自慮也;辯雖雕萬物,不自說也;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於天,莫富於地,莫大於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馳萬物,而用人群之道也。 ´ 第三段,以堯舜對話形式,表達天德無為,如日月照耀,四時運行,晝夜更替,雲行雨施一樣,是一種自然運行過程。帝王應去掉世俗的粘滯纏繞,循性無為,效法天德。 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罰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刑名比詳,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為(ㄨㄟˋ,音位)天下;不自說(ㄩㄝˋ,音悅);旄(ㄇㄠˋ,音茂);衰絰(ㄘㄨㄟ ㄉㄧㄝˊ,音摧 跌);隆殺(ㄕㄞˋ,音晒;] (3.1)A1. 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仁賢不肖襲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ㄒㄩˋ)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 [分(ㄈㄣˋ,音份) 守;畜(ㄒㄩˋ,音觸)下;] (3.2)A2. 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驟而語形名,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迕(ㄨˋ)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禮法數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倒(ㄉㄠˋ,音到)道;迕(ㄨˋ,音物);] {(註3)_A,A1,A2} (3.3)昔者舜問於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堯曰:「吾不敖无告,不廢窮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婦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則美矣,而未大也。」堯曰:「然則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寧(註4),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堯曰:「膠膠擾擾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 ´ 第四段,老子批評孔子宣導仁義;只會擾亂人性。天地萬物是自然有序的,人只要“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對外界不加干擾,就自會實現理想境界。 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耼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耼,而老耼不許,於是繙十二經(註5)以說。老耼中其說,曰:「大謾,願聞其要。」孔子曰:「要在仁義。」老耼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老耼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此仁義之情也。」老耼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偈偈(ㄐㄧㄝˊ)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繙(ㄈㄢ,音番);大謾(ㄊㄞˋ ㄇㄢˋ,音太 漫);愷(ㄎㄞˇ,音凱);亦放(ㄈㄤˇ,音訪);偈偈(ㄐㄧㄝˊ,音結);] ˙ 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_ 依德而行,順道而為,那就是最完善的了。 放(ㄈㄤˇ):依也. ´ 第五段,通過老子批評士成綺的言行,講述得道之人,已經擺脫對神聖智巧的追求,不受外界毀譽之影響,保持心性與行為儀容的恒常統一。 士成綺見老子而問曰子聖人也,吾固不辭遠道而來願見,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而棄妹(註6),不仁也,生熟不盡於前,而積斂無崖。」老子漠然不應。士成綺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刺於子,今吾心正郤矣,何故也?」老子曰:「夫巧知神聖之人,吾自以為脫焉。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吾服也恆服,吾非以服有服。」士成綺雁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若何?」老子曰:「而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顙頯然,而口闞然,而狀義然,似繫馬而止也。動而持,發也機,察而審,知巧而覩於泰,凡以為不信。邊竟有人焉,其名為竊。」[綺(ㄑㄧˇ,音起);重趼(ㄓㄨㄥˋ ㄐㄧㄢˇ,音眾 檢);郤(ㄒㄧˋ,音系);顙頯(ㄙㄤˇ ㄎㄨㄟˊ),音嗓 揆);闞(ㄏㄢˇ,音喊);] ˙ 吾服也恆服,吾非以服有服。_ 我常常是順乎自然,並不是有意順服才去順服。 ´ 第六段,闡述道無所不包又幽深莫測,聖人體道治世,“外天地,遺萬物”,退仁義,棄禮樂,持守本真而內心安定。 老子曰:「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淵乎其不可測也。形德仁義,神之末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棅而不與之偕,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極物之眞,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通乎道,合乎德,退仁義,賓禮樂,至人之心有所定矣。」[為之累(ㄌㄟˋ,音類);棅() (ㄅㄧㄥˇ,音餅);賓(ㄅㄧㄣˋ,音鬢)禮樂;] ´ 第七段,文字語言皆為糟粕(ㄆㄛˋ),真意不可言傳。道是超越形色名聲的,不在文字語言之中,講說於人的都不是真道,真道不靠言論,只能玄觀體悟。 ´ 郭象云:「當古之事,已滅於古矣,雖或傳之,豈能使古在今哉!古不在今,今事已變,故絕學任性,與時變化而後至焉。」所以透視文字內涵的意義,心領神會其無形之理,方得其中三昧。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 ˙ 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_ 世人以為得到形狀顏色名稱聲音就足以獲得其真實本性(_道的實質)。 (7.1)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之糟魄已夫!」 [斲(ㄓㄨㄛˊ,音濁);釋椎(ㄔㄨㄟˊ,音垂);]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註1: 四辟:亦作“ 四闢 ”。 四方開通。一說指春夏秋冬。《莊子·天道》:“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 陸德明 釋文:“四辟,毗赤反,謂四方開也。” 成玄英 疏:“四辟者,謂春秋冬夏也。”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詩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 任淵 注:“《莊子》曰:‘六通四闢於帝王之德。’此借用以言當如 舜 之闢四門,廣致眾賢也。” 六通四辟:謂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時。《莊子·天道》:“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成玄英 疏:“六通,謂四方上下也;四辟,謂春夏秋冬也。”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序》:“大小精粗,六通四辟,無乎不在。” 註3: 靝巨書局(南華經P607):自A.「夫帝王之德」至A2「非上之所以畜下也」,背於莊周及學派的思想,自王船山以來學者多指出其為偽作摻入,當予刪除。三民書局保留參閱. 註4: 靝巨書局:『天德而出寧』此句而出二字顛倒,應作天德出而寧,與下句對文。謂堯能出其天德則天下寧。 註5: 六經加六緯合為十二經。 六緯:六種緯書。緯書是西漢末年學者所撰,依託經義,而言符籙、瑞應的書, 共有六類.孟康認為是五經的緯書加上〈樂〉緯;張晏認為是五經的緯書加上〈孝經〉緯. (:三民大辭典) 註6: 鼠壤有餘蔬而棄妹.一本作『鼠壤有餘蔬,而棄妹之者。』 (三民書局) 蔬:又《集韻》爽舉切,音所。粒也。《莊子·天道篇》鼠壤有餘蔬。《註》蔬讀若糈,粒也。 鼠壤: 1.鼠穴之土。一說鼠作穴所出的土。《莊子·天道》:“鼠壤有餘蔬。” 成玄英 疏:“見其鼠穴土中,有餘殘蔬菜。” 宋 黃庭堅 《食筍》詩:“小兒哇不美,鼠壤有餘嘬。” 清 王晫 《今世說·品藻》:“ 毛大可 目 史訥齋 ……訓諸經百氏,鉤深致遠,可使擔囊負笈、執經問字者不絶門舍,雖傾筐倒篋,隨叩隨應,猶然鼠壤有餘物,似 馬季長 。” 2.比喻事物鬆散、空疏。 清 龔自珍 《家塾策問二》:“近儒學術精嚴,十倍 明 儒,動譏 明 人為《兔園》、為鼠壤矣。” 莊子(南華經) 天運 (外篇07) ◎ [題解] 本篇所論與《天道》、《天地》相近,宗旨在闡述天道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其變化是自然進行,沒有誰在主宰。而人世之帝王必須與之相順應。本篇雖以《天運》名篇,而所論卻多為帝道、聖道等人間之事,批判仁義、有為造成的禍患,宣傳無為而治。 (source:古詩文翻譯網) ´ 第一段提出天地日月風雨的運行,究竟是誰在推動呢?從提問的口氣和巫鹹祒的話,表達了一切都是自然的,沒有誰在主宰這一自然哲學的根本思想。並以此為根基,建立了天人關係的同一性,構成全篇的立論基礎。 「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噓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巫咸祒曰:「來!吾語女。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凶。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處(ㄔㄨˋ,音觸)乎;緘(ㄐㄧㄢ,音尖);祒(ㄊㄧㄠˊ,音條);] ˙ 治成德備,監照下土_ 功成而德備,照臨人間。 ´ 第二段,太宰蕩與莊子對話,說明仁義、孝悌、忠信、貞廉都是違背天道的。“至仁”無親,忘記這一切,才合乎自然之道。 商大宰蕩問仁於莊子。莊子曰:「虎狼,仁也。」曰:「何謂也?」莊子曰:「父子相親,何為不仁?」曰:「請問至仁。」莊子曰:「至仁無親。」大宰曰:「蕩聞之,無親則不愛,不愛則不孝,謂至仁不孝,可乎?」莊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過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 夫南行者至於郢(ㄧㄥˇ),北面而不見冥山,是何也?則去之遠也。故曰: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而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夫德遺堯舜而不為也,利澤施於萬世,天下莫知也,豈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貴,國爵幷焉;至富,國財幷焉;至願,名譽幷焉。是以道不渝。」 ´ 第三段,講述音樂的理論,把音樂的節奏、情緒、意境與人的經驗、情感,以及自然界的變化統一起來加以描述,顯得玄妙深邃而有啟發。最後歸結為至樂無聲,將人引入渾沌世界。 北門成問於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吾始聞之懼,復聞之怠,卒聞之而惑;蕩蕩默默,乃不自得。」帝曰:「女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太清。〖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註1)〗四時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蟄蟲始作,吾驚之以雷霆;其卒無尾,其始無首;一死一生,一僨一起;所常無窮,而一不可待,女故懼也。[至樂(ㄩㄝˋ,音悅);迭(ㄉㄧㄝˊ,音蝶);蟄(ㄓˊ,音直);僨(ㄈㄣˋ,音奮);] (3.1)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阬滿阬;塗郤守神,以物為量。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紀。吾止之於有窮,流之於无止。子欲慮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見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儻然立於四虛之道,倚於槁梧而吟,心窮乎所欲知,目窮乎所欲見,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虛,乃至委蛇(ㄨㄟ 一ˊ)。女委蛇,故怠。 (3.2)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布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動於無方,居於窈冥;或謂之死,或謂之生;或謂之實,或謂之榮;行流散徙,不主常聲。世疑之,稽於聖人。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也。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無言而心說,此之謂天樂。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女欲聽之而無接焉,而故惑也。樂也者,始於懼,懼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於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窈(ㄧㄠˇ,音咬);徙(ㄒㄧˇ,音洗);心說(ㄩㄝˋ,音悅);焱(ㄧㄢˋ,音宴);祟(ㄙㄨㄟˋ,音遂);] ´ 第四段,講禮義法度應隨著時代不斷變化,孔子不懂得這個道理,取先王之陳跡在當代推行,這如同推舟於陸地,是根本行不通的。 孔子西遊於衛。顏淵問師金曰:「以夫子之行為奚如?」師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窮哉!」顏淵曰:「何也?」師金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將復取而盛以篋衍,巾以文繡,遊居寢臥其下,彼不得夢,必且數眯(註2)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陳芻狗,取弟子遊居寢臥其下。故伐樹於宋,削迹於衛,窮於商周,是非其夢邪?圍於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死生相與鄰,是非其眯邪?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陸行莫如用車。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傳,應物而不窮者也。[芻(ㄔㄨˊ,音除);盛(ㄔㄥˊ,成乘);篋衍(ㄑㄧㄝˋ ㄧㄢˇ,音切 眼);脊(ㄐㄧˊ,音己);爨() (ㄘㄨㄢˋ,音篡);數眯(ㄕㄨㄛˋ ㄇㄟˋ,音碩 媚);沒(ㄇㄛˋ,音莫)世;蘄(ㄑㄧˊ,音其);] (4.1)且子獨不見夫桔槔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於同而矜於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今取蝯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齕齧挽裂,盡去而後慊。觀古今之異,猶蝯狙之異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窮哉!」 [桔槔(ㄐㄧㄝˊ ㄍㄠ,音結 高);柤(ㄓㄚ,音渣);蝯(ㄩㄢˊ,音元);而衣(一ˋ,音益);齕齧(ㄏㄜˊ ㄋㄧㄝˋ,音合 鎳);慊(ㄑㄧㄢˋ,音欠);矉(ㄆㄧㄣˊ或ㄅㄧㄣ,音頻或檳);] ´ 第五段,講述求道於度數、陰陽,不可能得到。古之至人,只是借助于仁義等有形的手段,去達到絕對自由的無限虛空。一旦獲得大道,一切具體有形的方法都可運用,使天下歸於正道。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耼。老耼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它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處,覯而多責。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食(ㄙˋ)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古者謂是采眞之遊。以富為是者,不能讓祿;以顯為是者,不能讓名;親權者不能與人柄。操之則慄,舍之則悲,而一無所鑒,以闚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與諫教生殺,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變無所湮(ㄧㄣ)者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矣。」[本段之「與」(ㄩˋ,音欲);蘧(ㄑㄩˊˋ,音渠);一宿(ㄒㄧㄡˇ,音朽);覯(ㄍㄡˋ,音夠);易養(ㄧㄤˋ,音恙);慄(ㄌㄧˋ,音立);闚(ㄎㄨㄟ,音盔);諫教(ㄐㄧㄢˋ ㄐㄧㄠˋ,音件 較);湮(ㄧㄣ,音殷);] ˙ 逍遙,無為也;苟簡,易養也;不貸,無出也。_ 逍遙便能無為,簡略便容易滿足,不謀利便不耗神。 ´ 第六段,提出仁義會使人昏憒,危害極大。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違背自然之道,比蠍子尾巴還要毒,有為只會殃及天下和自身。 孔子見老耼而語仁義。老耼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ㄒㄩ)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語(ㄩˋ,音玉)仁義;播(ㄅㄛˋ,音擘)糠眯(ㄇㄧˇ,音米)目;(ㄠˋ,音傲);虻(ㄇㄥˊ,音盟);噆(ㄘㄢˇ或ㄗㄚ,音慘或紮);憯(ㄘㄢˇ,音慘);朴(ㄆㄨˊ,音葡);鵠(ㄏㄨˊ,音胡);呴(ㄒㄩ,音須);] (6.1)孔子見老耼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耼,亦將何所規哉?」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予口張而不能嗋,予又何規老耼哉!」子貢曰:「然則人固有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發動如天地者乎?賜亦可得而觀乎?」遂以孔子聲見老耼。老耼方將倨(ㄐㄩˋ)堂而應,微曰:「予年運而往矣,子將何以戒我乎?」子貢曰:「夫三王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係聲名一也。而先生獨以為非聖人,如何哉?」老耼曰:「小子少進!子何以謂不同?」對曰:「堯授舜,舜授禹,禹用力而湯用兵,文王順紂而不敢逆,武王逆紂而不肯順,故曰不同。」 [嗋(ㄒㄧㄝˊ,音協);龍見(ㄒㄧㄢˋ,音限);倨(ㄐㄩˋ,音具);] (6.2)老耼曰:「小子少進!余語(ㄩˋ)女三王五帝之治天下。黃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親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堯之治天下,使民心親,民有為其親,殺其殺,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競,民孕婦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則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變,人有心而兵有順,殺盜非殺,人自為種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駭,儒墨皆起。其作始有倫,而今乎婦,女何言哉!余語女,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亂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其知憯於?蠆(註3)之尾,鮮規之獸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猶自以為聖人,不可恥乎,其无恥也?」子貢蹴蹴然立不安。 [?蠆(ㄌㄞˋ ㄔㄞˋ,音賴 丑邁切);鮮(ㄒㄧㄢˇ,音險)規;蹴(ㄘㄨˋ,音促);] ´ 第七段,指出六經是先王陳跡,有為的治世之道,只是跡,不是所以跡。只有獲得大道,才能與天道變化ㄧ體,無所不通。 ´ 從第二段起,都是與天道對照著講述人道,從多方面論述人道與天道之間相合相違情況,宗旨在宣傳無為而治,因任自然的基本思想。 孔子謂老耼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迹也,豈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猶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要(ㄧㄠ)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周召(ㄕㄠˋ,音紹);鶂(一ˋ,音益);細要(ㄧㄠ,音腰);] . 註1: 本段三十五字係郭象注語誤入正文,當刪去。 ˙ 也有認為非郭注,應保留。 註2: 眯:(1)母禮切,音米.物入目中也,又塵粃(ㄅㄧˇ)迷視也.〈莊子‧天運〉播糠脒目。又母鄙切音美義同. (2)又蜜二切音寐.〈莊子‧天運〉彼不得夢,必且數眯焉. 註:「眯,魘(ㄧㄢˇ)夢也」. 註3: ? :1. (ㄌㄞˋ) 毒蟲。〈莊子‧天運〉「其知憯於?蠆之尾.」疏:「?蠆尾端有毒也.」 2. (ㄌㄧˋ) 同蠣。(三民大辭典) 莊子(南華經) 刻意 (外篇08) ◎ [題解] 本篇取開頭“刻意尚行”之“刻意”二字名篇,與篇中文意無關。篇幅簡短,文章連貫,主旨在闡述養神之道,涉及道德修養,理想人格,養生之道等方面。提出拋棄有形跡之追求,拋棄喜怒悲歡,去掉智謀詐偽,使精神純一不雜,成為恬淡寂寞,虛無無為,動與天行的得道真人。 (source:古詩文翻譯網) ´ 第一段,批評山谷之士、平世之士、朝廷之士、江湖之士、道引之士之所為都是有形跡之追求,是片面的。只有把這些全部遺忘,淡漠無心,才能獲得它們的全部功效,而為集眾美于一身的聖人之德。 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遊居學者之所好也。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致功幷兼者之所好也。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誹(ㄈㄟˇ,音翡);誨(ㄏㄨㄟˇ,音悔);藪(ㄙㄡˇ,音叟);呴(ㄒㄩ,音須);] ´ 第二段,講述養神的方法,要以恬淡寂寞,虛無無為為根本。要息心于平易無偏倚,動靜隨天,去知與故,超越死生,無好惡、喜怒、悲歡,不與物交,保持心神之純一不雜。 故曰:「夫恬惔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惔矣。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惔,乃合天德。」故曰:「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無所於忤,虛之至也;不與物交,惔之至也;無所於逆,粹之至也。」故曰:「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不罷(ㄆㄧˊ,音皮);忤(ㄨˇ),音午);] ˙ 故曰:「夫恬惔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_ 所以說:「恬靜淡泊,清靜寂寞,空虛無為,是天地的平衡,道德的根本。」 ´ 第三段,講精神與道合一,則能四達並流,無所不至,化育萬物,與天帝同。應保持其純粹專一,持守而不使虧缺,才能不枯竭。 夫有干越之劍者,柙(ㄒㄧㄚˊ)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化育萬物,不可為象,其名為同帝。純素之道,惟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眞人。[柙(ㄒㄧㄚˊ,音峽);蟠(ㄆㄢˊ,音盤);] ˙ 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眞人。_ 所以素的意義,是說它沒有雜亂;純的意義,是說不虧損他的精神,能夠悟到純素的道理,就叫做真人。 莊子(南華經) 繕性 (外篇09) ◎ [題解] 本篇取開頭二字為題,與題意相近。內容簡短,主旨在講自性複歸的道德修養問題。從形式上看,與《刻意》篇有相似處,但具體內容與思想傾向又有很大差異。本篇在論述道家理論中,還吸收和參雜某些儒家主張和《管子》書中《內業》、《心術》篇的思想,表現一種綜合的趨勢。 ´ 第一段,提出要自性復初,不能靠俗學,而要“以恬養知”,有知而不用知,持守自性。認為禮樂遍行,天下就會大亂, 繕性(註1)於俗學,以求復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恬。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信行容體而順乎文,禮也。禮樂徧行,則天下亂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則不冒,冒則物必失其性也。[和(ㄏㄜˊ,音合) 理;樂 (ㄩㄝˋ,音越)也;徧 (ㄅㄧㄢˋ,音便)行;] ˙ 滑(ㄍㄨˇ)_《正韻》?古忽切,音骨。亂也。《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又治也。《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 第二段,講述上古之人處在渾沌蒙昧之中,與自然絕對同一,這是自性復初的理想境界。後世道德不斷衰落,世與道相喪失,民心惑亂,難以恢復。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與一世而得澹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之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德又下衰,及唐虞始為天下,興治化之流,澆淳散朴(註2),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滅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陰陽和(ㄏㄜˊ,音合);逮(ㄉㄞˋ,音代);] (2.1)由是觀之,世喪道矣,道喪世矣,世與道交相喪也!道之人何由興乎世,世亦何由興乎道哉?道無以興乎世,世無以興乎道,雖聖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隱矣。隱,故不自隱。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迹;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謬() (ㄇㄧㄡˋ,眉救切);] ´ 第三段,講述古人存身、養德、正己,以及處富貴與窮約皆能無憂之道德境界,並與熱衷功利,相爭不息的流俗相對照,使人覺悟。 古之存身者,不以辯飾知,不以知(ㄓˋ)窮天下,不以知窮德,危然處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小識傷德,小行傷道。故曰:「正己而已矣。」樂全之謂得志。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今寄去則不樂,由是觀之,雖樂,未嘗不荒也。故曰:「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儻(ㄊㄤˇ,音倘);圉(ㄩˇ,音語);] ˙ 倒置之民_ 謂人當以本性為重,外物為輕,今以外物喪本性,輕重不分,所以稱為倒置之民。 註1: 繕性_ 修養本性。 莊子繕性篇,指人心所欲,多非本質,故當反求情性,以合乎自然。 繕性:涵養本性。《莊子·繕性》:“繕性於俗。” 成玄英 疏:“繕,治也;性,生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永嘉綠璋山》詩:“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師往廬山》詩:“繙經悟空假,繕性了真妄。”《中國近代文論選·讀新小說法》:“文章固非吾輩所重耶?即論文章,新小説之感人也亦摯矣。以言其繕性也:常者登山陟水,如《尋親記》,讀之可令人敬;奇者萬死一生,如《歷險記》,讀之可令人奮。” (資料來源:漢典) 註2: 澆淳: 亦作“ 澆湻 ”。 謂浮薄的風氣破壞了淳厚的風氣。《梁書·武帝紀上》:“夫在上化下,草偃風從,世之澆淳,恒由此作。” 宋 陸遊 《龜堂雜興》詩:“散樸澆淳萬事新,腐儒空有涕沾巾。” 散朴: 亦作“ 散樸 ”。 失去質樸。《漢書·循吏傳·黃霸》:“澆淳散樸,並行偽貌,有名亡實,傾搖解怠。”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二:“三皇已散朴,五帝初尚賢。” (資料來源:漢點) 莊子(南華經) 秋水 (外篇10) ◎ [題解] 本篇著重闡述認識相對性的理論,是《逍遙遊》、《齊物論》宗旨的充實和展開。全篇的核心部分是河伯與北海若的七段對話,把其綜合起來,就是講人由於受時空的局限,所見所聞所知是極有限的。河伯以黃河汛期之水為多,到了海邊才知海水比河水大得多,由此引申開來,海比河大,天地比海大,天地以外還有更大的,人在無限的宇宙中,就更渺小了,必須突破自身限制,才可能認識大道。進而論述大小是相對的,毫未雖小,與比它更細小之物相比則為大;夭地雖大,與比它更大的相比則為小。因此,大小、多少、是非、善惡、貴賤等等,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反而不可以相無”的,各自按其本性生滅變化,從大道來看,都是齊一的,最後歸結為“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應當一切任其自然,不用人為去破壞它,才合于天道之真。這種理論是莊子哲學的核心,它否認事物差別的客觀性,否認認識的真理性,儘管其中包含有某些辯證法的合理因素,在反對儒、墨形而上學獨斷論上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是,它認為人的認識活動是徒勞的、無意義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最終把人引向了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後面幾段也是圍繞這一中心,從不同方面,運用不同事例加以反復申說的。 ◎ 篇旨_ 秋水篇,主題思想為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秋水」即秋天雨水。本篇以河伯與海若的對話為主要部分,河伯與海若共七問七答。其第二番對話,述時空的無窮與事物變化的不定性,指出認知與確切判斷的不易。第三番對話,指出宇宙間有許多事物是「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的。第七番對話,河伯最後問:「什麼是天?什麼是人?」這裡「天」即天然,「人」指人為,含有妄為的意思。海若認為順真性,便是自然(_天),違逆常性便是妄為(_人)。(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1.1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涇(ㄐㄧㄥ);涘渚崖(ㄙˋ ㄓㄨˇ ㄧㄞˊ);嘗聞少(ㄕㄠˇ);鼃(ㄨㄚ);比(ㄅㄧˋ)形;礨空(ㄌㄟˇ ㄎㄨㄥˇ);稊(ㄊㄧˊ);;;]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ㄓˋ)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大知(ㄓˋ);曏(ㄒㄧㄤˋ);今故(ㄍㄨˇ );掇(ㄉㄨㄛˊ);跂(ㄑㄧˊ );不說(ㄩㄝˋ);;] ˙ 分(ㄈㄣ)無常:「分」謂得與失也。「無常」言得失無定。 ˙ 生而不說,死而不禍_ 明瞭死生是自然的正道,所以不把生存當作喜悅,也不把死亡當作禍害。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註1),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貪汙;行殊乎俗,不多辟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垺(ㄆㄡˊ);期(ㄐㄧ)於;數(ㄕㄨˋ)之;辟(ㄅㄧˋ);佞諂(ㄋㄧㄥˋ ㄔㄢˇ);]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豪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覩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覩矣。[惡(ㄨ)至;稊(ㄊㄧˊ);;;] (4.1)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註2)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豪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噲(ㄎㄨㄞˋ);騏驥驊騮(ㄑㄧˊ ㄐㄧˋ ㄏㄨㄚˊ ㄌㄧㄡˊ);狌(ㄕㄥ);鴟鵂(ㄔ ㄒㄧㄡ);撮(ㄘㄨㄛˋ);殊禪(ㄕㄢˋ);]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繇(一ㄡˊ);畛(ㄓㄣˇ);;;]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䠱(註3)而屈伸,反要而語極。」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蹢䠱(ㄓˊ ㄓㄨˊ);語(ㄩˋ)極;;] 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註4)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聖人能之。」[夔(ㄎㄨㄟˊ)憐蚿(ㄒㄧㄢˊ);趻踔(ㄔㄣˇ ㄓㄨㄛˊ);勝(ㄕㄥ)數;鰌(ㄑㄧ ㄡ){與「䠓(ㄘㄨˋ)」同。蹴(ㄘㄨˋ)也,【莊子·秋水篇】鰌我亦 勝我。【音義】鰌,藉也。本亦作䠓。};蜚(ㄈㄟ)_ ◎ 古同“飛”,指無根據的、無緣無故的。現“流言飛語”常寫作“流言蜚語”。;;] 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帀,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ㄐㄧㄤˋ)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帀(ㄗㄚ);惙(ㄔㄨㄛˋ);非知(ㄓˋ);兕(ㄙˋ);處(ㄔㄨˋ)矣_處:休息;將(ㄐㄧㄤˋ)甲者;;] 公孫龍問於魏牟曰:「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註5),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汒焉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公子牟隱机太息,仰天而笑曰:「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謂東海之鼈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榦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掖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鼈,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時埳井之鼃聞之,適適(註6)然驚,規規然自失也。[汒(ㄇㄤˊ);喙(ㄏㄨㄟˋ);埳(ㄎㄢˇ);井幹(ㄏㄢˊ);甃(ㄓㄡˋ);掖(一ˋ);沒(ㄇㄛˋ)足滅跗(ㄈㄨ);還(ㄒㄩㄢˊ)虷(ㄏㄢˊ);跱(ㄓˋ);縶(ㄓˊ);逡(ㄑㄩㄣ);潦(ㄌㄠˋ);適適(ㄊㄧˋ ㄊㄧˋ) 然;] ˙ 榦(ㄏㄢˊ):【說文】築牆耑木也。【徐曰】別作幹,非。 又樹木旁生曰枝,本根爲榦。【淮南子·主術訓】枝不得大於榦。 又井榦,井上木闌也。【莊子·秋水篇】塪井之鼃,跳梁井榦之上。 耑通「端」。 ˙ 潦(ㄌㄠˋ):◎ 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 潦(ㄌㄧㄠˊ): 1.〔~河〕水名,在中國河南省西南部。亦稱“垢河”。 2.〔~倒〕a.落拓不羈,舉止不自檢束;b.頹喪,失意。 3.〔~草〕a.(做事)草率,不精細;b.(字)不工整。 (9.1)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ㄓˋ)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鼃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無南無北,奭然四解,淪於不測;無東無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 [知(ㄓˋ)不知;蚷(ㄐㄩˋ);跐(ㄘˇ);奭(ㄕˋ);呿(ㄑㄩ);;]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竟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濮(ㄆㄨˊ);笥(ㄙˋ);]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註7)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註8)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相(ㄒㄧㄤˋ)梁;鵷鶵(ㄩㄢ ㄔㄨˊ) 醴(ㄌㄧˇ);鴟(ㄔ);嚇(ㄏㄜˋ) ;]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註9)魚出游從(ㄘㄨㄥ)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濠(ㄏㄠˊ);鯈(ㄔㄡˊ或ㄕㄨˋ或一ㄡˊ);從(ㄘㄨㄥ)容;;] . ´ 秋水_本篇為闡發〈齊物論〉的意旨。說明道體不可言說,惟有無為反真,才是道的本源. ´ 成玄英云:「夫魚游於水,鳥棲於陸,各率其性,物皆逍遙。而莊子善達物情所以,故知魚樂也。」 註1_ 垺_ 1. (ㄈㄨˊ) [集韻] 芳無切 音孚。郭也.同郛. (郛:外城) 2. (ㄆㄡˊ) 浦侯切 音裒。大也盛也。〈莊子˙秋水篇〉「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 (康熙字典) 註2_ 〈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欲以子閭為王,子閭不可,遂劫以兵。子閭曰:「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後庇焉,啟之願也,敢不聽從。若將專利以傾王室,不顧楚國,有死不能。」遂殺之,而以王如高府。石乞尹門。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如昭夫人之宮。 葉公亦至,及北門,或遇之,曰:「君胡不冑?國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盜賊之矢若傷君,是絕民望也,若之何不冑?」乃冑而進。又遇一人曰:「君胡冑?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若見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猶將旌君以徇於國;而又掩面以絕民望,不亦甚乎!」乃免冑而進。遇箴尹固帥其屬,將與白公。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國矣。棄德從賊,其可保乎?」乃從葉公。使與國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 (資料來源:漢川草廬) 註3_ 躅_ 音蠋. [說文] 蹢躅. [廣韻] 同䠱. 䠱_ 音蠋.與躅同。 (康熙字典) 蹢躅:徘徊不進貌。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轅馬蹢躅鳴,左右泣僕童。” 沙汀 《困獸記》二八:“他在敞廳上蹢躅著,對於自己竟能安于苟活愈來愈加感到驚異。” (資料來源:漢典) 註4_ 趻_ [集韻] 丑甚切 同踸(ㄔㄣˇ)。 〈莊子˙秋水〉「吾以一足趻踔而行」。 又 [集韻] 楚錦切 音墋. 跈蹲行貌. 又丑減切義同. (ㄔㄢˇ) (康熙字典) 墋(ㄔㄣˇ):沙土。〈廣韻〉「墋,土也。」 跈(ㄋㄧㄢˇ):踐踏。〈廣韻〉「跈,蹈也。」 〈莊子•外物〉「哽而不止則跈。」釋文:「跈,踐也。」(三民大辭典) 註5_ (第9段)合同異,離堅白 _ ◎合同異:戰國 惠施 學派的基本觀點。認為一切事物的差別、對立是相對的,強調差異之中有同一,並以“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題來進行論證,對古代邏輯思想的發展有一定貢獻,但誇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視了個體的差別,因而導致相對主義的錯誤。《莊子·秋水》:“ 龍 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 成玄英 疏:“故能合異為同,離同為異。”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_本辭語在06-33天下篇] ◎離堅白:分開堅和白。 公孫龍 學派的著名辯論題,與《墨經》的“盈堅白”相對立。名家認為,一塊石頭放在面前,“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由此斷言,石頭的堅和白兩種屬性是互相分離的。《莊子·秋水》:“ 公孫龍 問於 魏牟 曰:‘ 龍 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 (資料來源:漢典) 註6_ 適適_ 〈集韻〉他歷切音惕,適適然驚貌. 〈莊子•秋水〉「適適然驚」 (康熙字典) 註7_ ?:又《集韻》先侯切,漱平聲。亦求也。《莊子·秋水篇》惠子?於國中。李軌說。凡从叜者,今文作叟。?亦作搜。 註8_ 醴泉:1.甜美的泉水。《禮記·禮運》:“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唐 韓愈 《駑驥贈歐陽詹》詩:“飢食 玉山 禾,渴飲醴泉流。” 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槃》:“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2.指及時之雨。《屍子》卷上:“甘雨時降,萬物以嘉,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謂醴泉。” 漢 王充 《論衡·是應》:“《爾雅》又言:‘甘露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醴泉乃謂甘露也。” ˙水,在四川省眉山縣西,有二源,皆發源于蟠龍山與松江會合處,注入長江. (資料來源:漢點) 註9_ 鯈_ 夷周切 音由. 說文 魚名. 〈莊子•秋水〉「鯈魚出游」。 [音義] 即白鯈魚也. 又田聊切 音迢.本作鰷. (康熙字典) ◎「儵」(ㄕㄨˋ)與「鯈」,莊子書內多混用。 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 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 莊子(南華經) 庚桑楚 (雜篇01) 【題解】“庚桑楚”是首句裏的一個人名,這裏以人名為篇名。全篇涉及許多方面的內容,有討論順應自然倡導無為的,有討論認知的困難和是非難以認定的,但多數段落還是在討論養生。全文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寫庚桑楚與弟子的談話,指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規律,為政者只能順“天道”而行,至于堯舜的作法,只能使民“相軋”,社會的動亂也就因此而起。第二部分至“惡有人災也”,通過老聃的談話說明養生之道,這就是“與物委蛇,而同其波”,“身若槁木而心若死灰”,“即隨物而應、處之無為的生活態度。第三部分至“心則使之也”,寫保持心境安泰,指出不能讓外物擾亂自己的“靈台”。第四部分至“是蜩與學鳩同于同也”,轉而討論萬物的生成與變化,討論人的認識的局限,說明是與非不是永遠不變的,可以轉移和變化。餘下為第五部分,又轉回來討論修身養性,指出擾亂人心的諸多情況,把養生之道歸納到“平氣”、“順心”的基本要求上來。 ´ 篇旨(春生秋成)_ 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不厭深眇,不足厚民(養生)。 老聃之役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壤。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然。弟子異之。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聞至人,尸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於賢人之間。我其杓人之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畫然知(ㄓˋ);挈(ㄑㄧㄝˋ);庶幾(ㄐㄧ);俎(ㄗㄨˇ);杓(ㄉㄧˊ);] (1.1)弟子曰:「不然。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為之制;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㜸狐為之祥。且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自古堯舜以然,而況畏壘之民乎!夫子亦聽矣!」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介而離山,則不免於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註1)而失水,則蟻能苦之。故鳥獸不厭高,魚鼈不厭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簡髮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民相盜。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註2)。吾語汝,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鯢(ㄋㄧˊ);罟(ㄍㄨˇ);碭(ㄉㄤˋ);垣(ㄩㄢˊ);櫛(ㄐㄧㄝˊ);數(ㄕㄨˇ)米;軋(ㄧㄚˋ);之數(ㄕㄨˋ);阫(ㄆㄟˊ),音陪;語(ㄩˋ)汝;] ˙ 杓:1.音嫡(ㄉㄧˊ)。標的也。【莊子·庚桑楚】我其杓之人耶。 2.(ㄅㄧㄠ):(1) 勺子的柄。《說文解字·木部》:「杓,枓柄也。」清·段玉裁·注:「枓柄者,勺柄也。勺謂之枓,勺柄謂之杓。」。 (2) 北斗七星的柄,指第五到第七顆星。《淮南子·天文》:「鬥杓為小歲,正月建寅。」漢·高誘·注:「鬥,第一星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 3. (ㄕㄠˊ):取水、舀東西的器具。《文選·李康·運命論》:「則執杓而飲河者,不過滿腹。」同「勺 」。 ´ 篇旨(心若死灰)_ (1) 養生之道:保全本性,如保赤子然,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思慮營營。 (2) 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王先謙:「外韄者,耳目為外物所縛。不可以繁擾而捉搤之,將必內閉其心,以息耳目之紛;內韄者,心思為欲所縛,不可以謬亂而捉搤之,將必外閉其耳目,以絕心思之緣。」 [搤(ㄜˋ),音俄;] (3) 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禍福無有,惡有人災。 南榮趎蹴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長矣,將惡乎託業以及此言邪?」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若此三年,則可以及此言也。」南榮趎曰:「目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盲者不能自見;耳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聾者不能自聞;心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與形亦辟矣,而物或間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謂趎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慮營營。』趎勉聞道達耳矣!」庚桑子曰:「辭盡矣。曰奔蜂不能化藿蠋(註3),越雞不能伏鵠卵,魯雞固能矣。雞之與雞,其德非不同也,有能與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見老子!」[趎(ㄔㄨˊ);蹴(ㄘㄨˋ);辟(ㄅㄧˋ)矣;藿(ㄏㄨㄛˋ);鵠(ㄏㄨˊ); ] (2.1)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南榮趎曰:「唯。」老子曰:「子何與人偕來之眾也?」南榮趎懼然顧其後。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謂乎?」南榮趎俯而慚,仰而歎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老子曰:「何謂也?」南榮趎曰:「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我安逃此則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願因楚而問之。」老子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南榮趎請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惡,十日自愁,復見老子。 (2.2)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外內韄者,道德不能持,而況放道而行者乎!」南榮趎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猶未病也。若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衛生(註4)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註5);終日握而手不掜 (註6),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註7),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南榮趎曰:「然則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謂冰解凍釋者,能乎?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為怪,不相與為謀,不相與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來,是謂衛生之經已。」曰:「然則是至乎?」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兒子乎?』兒子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ㄨ)有人災也!」 [洒濯(ㄙㄚˇ ㄓㄨㄛˊ);韄(ㄏㄨˋ);揵(ㄐㄧㄢˋ);卜筮(ㄅㄨˇ ㄕˋ);翛(ㄒㄧㄠ);侗(ㄊㄨㄥˊ);嗥(ㄏㄠˊ)而嗌(一ˋ)不嗄(ㄕㄚˋ);掜(ㄧˋ);瞚(ㄕㄨㄣˋ);委蛇(ㄨㄟ 一ˊ);] ˙ 韄:同「縛」_ 王先謙曰:「外韄者,耳目為物所縛。」 ´ 篇旨_ 寫心境「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即是說心境安泰靜定的人,行於無名迹。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發乎天光者,人見其人,「物見其物」,人有修者,乃今有恆;有恆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謂之天民;天之所助,謂之天子。[舍(ㄕㄜˋ)之;] ˙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_ 宇,指心。天光,自然之光。林雲銘曰:「宇,心宇也。心宇泰然而定,則定而生慧,可以迴光自照。」 ˙ 【意譯】心境安泰的人,便發出自然的光輝。發出自然的光輝的,人便自顯其為人,物便自顯其為物,人能循順自然修為,才能培養常德;有常德的,人來歸依他,自然也助佑他。人來依歸的,便是天民;自然助佑的,便是天之子。 ˙ 「物見其物」:今本缺漏。依陳碧虛《莊子闕誤》引章君房本及郭象注文補上。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 篇旨_ 本節談保養「靈台」(心靈)。 備物以將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達彼,若是而萬惡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內於靈臺。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見其誠己而發,每發而不當,業入而不舍,每更(ㄍㄥ)為失。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幽閒(註8)之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券內者,行乎無名;券外者,志乎期費。行乎無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費者,唯賈人也,人見其跂,猶之魁然。與物窮者,物入焉;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無親,無親者盡人。兵莫憯於志,鏌鋣(註9)為下,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每更(ㄍㄥ);跂(ㄑㄧˋ);憯(ㄘㄢˇ);鏌鋣(ㄇㄛˋ ㄧㄝˊ);] ˙ 為不善乎幽闇之中者,鬼得而誅之。_闇中地作惡,便要受到良心的懲責。 道通,其分也(註10),其成也毀也。所惡乎分者,其分也以備;所以惡乎備者,其有以備。故出而不反,見其鬼;出而得,是謂得死。滅而有實,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定矣。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註11)。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所惡(ㄨˋ);無乎處(ㄔㄨˋ),有長(ㄔㄤˊ);剽(ㄆㄧㄠˋ);;]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註12),將以生為喪也,以死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是三者雖異,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有生,黬也,披然(註13)曰移是。嘗言移是,非所言也。雖然,不可知者也。臘者之有膍胲(註14),可散而不可散也;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溲 (註15)焉,為是舉移是。請嘗言移是。是以生為本,以知為師,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實,因以己為質;使人以為己節,因以死償節。若然者,以用為知,以不用為愚,以徹為名,以窮為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與學鳩同於同也。 [其知(ㄓˋ);尻(ㄎㄠ);著(ㄓㄨˋ)戴;黬(ㄢˋ) (ㄧㄢˇ),電腦注音查字為(ㄐㄧㄢ);膍胲(ㄆㄧˊ ㄍㄞ);溲(ㄙㄡ);蜩(ㄊㄧㄠˊ);] ˙ 黬:1. (一ㄢˇ)◎ 黑斑;黴點:“衣漬度梅~。” 2. 音黯。【集韻】直聚氣也。【莊子·庚桑楚】有生黬也。 3. 音嵒。【玉篇】釜底黑也。又【廣韻】【集韻】?古鹹切,音緘。義同。 [嵒,同「岩」] © 汉典 ˙ 胲:音該。【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散也。【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莊子·庚桑楚·膍胲註】一云備也。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ㄓˋ)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註16)。[蹍(ㄓㄢˇ);驁(ㄠˊ);嫗(ㄩˋ);辟(ㄅㄧㄥˇ);]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註17),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謬(ㄇㄧㄡˋ);之累(ㄌㄟˊ),累贅;惡(ㄨˋ)欲;與(ㄩˋ)知(ㄓˋ),與:施與;] 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為(ㄨㄟˊ)之偽(ㄨㄟˋ);謨(ㄇㄛˊ);睨(ㄋㄧˋ);]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唯蟲能蟲,唯蟲能天。全人惡(ㄨ)天?惡(ㄨ)人之天?而況吾天乎人乎![俍(ㄌㄧㄤˊ);] 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威也(註18);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是故湯以胞人籠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介者拸畫(註19),外非譽也;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拸(ㄔˇ);胥(ㄒㄩ);謵(ㄒㄧˊ);] ˙ 有為也欲當(ㄉㄤˋ),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_要有為的事得當,就要寄託於無心應事,應事出於無心,便是聖人之道。 成玄英云:「夫春生秋實,陰陽之恆;夏長冬藏,物之常事。故春秋豈有心施於萬實,而天然之道已自行焉,故其生有之德也。」 夫養生之道,如嬰兒然,喜悅不入於心,則禍福不及身也。 註1_ 碭:又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註2_ 《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陪。《集韻》牆也。或作坏。《莊子·庚桑楚》日中穴阫。 註3_ 藿蠋:生長在豆類植物上的毛蟲。《莊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 成玄英 疏:“藿,豆也;蠋者,豆中大青蟲。” 唐 陳章 《腐草為螢賦》:“並桃蟲而映彼中林,齊藿蠋而光於舊圃。” 註4_ 衛生: 1.養生;保護生命。《莊子·庚桑楚》:“ 老子 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 郭象 注:“防衛其生,令合道也。” 晉 陶潛 《影答形》詩:“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 清 唐甄 《潛書·五形》:“貴人之處,衛生常謹。古諺曰:‘家累千金者,坐不垂堂。’恐其傷肢體也。” 2.謂謀生存。《宋書·鄭鮮之傳》:“至於 陳平 默順避禍,以權濟屈,皆是衛生免害,非為榮也。” 清 王夫之 《文學劉君昆映墓誌銘》:“衛生而遠於不仁,身之功也。” 註5_ 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_ 參閱道德經第55章 註6_ 掜_ 研計切 音詣 寄也捉也。〈莊子·庚桑楚〉「終日握而手不掜」.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 拳曲 註7_ 委蛇: 1.綿延屈曲貌。《楚辭·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二十八字之間,委蛇曲折,含不盡之意。” 清 唐甄 《潛書·匪更》:“委蛇合度,是謂從舊。” 2.曲折行進貌。《史記·蘇秦列傳》:“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而謝。” 司馬貞 索隱:“委虵謂以面掩地而進,若虵行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宅妖》:“膩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時始沒。” 3.迂遠貌。《文選·嵇康<琴賦>》:“穆溫柔以怡懌,婉順敍而委蛇。” 呂向 注:“委蛇,長遠之貌。” 晉 成公綏 《天地賦》:“河漢委虵而帶天,虹蜺偃蹇於昊蒼。” 4.雍容自得貌。《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鄭玄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陸德明 釋文:“《韓詩》作‘逶迤’,雲公正貌。”《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委虵公門,謇謇匪躳。” 宋 蘇軾 《謝三伏早出院表》:“遽蒙假借之私,得遂委蛇之樂。” 清 黃遵憲 《罷美國留學生感賦》詩:“便便腹高臥,委蛇復委蛇。” 5.隨順、順應貌。《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 成玄英 疏:“委蛇,隨順之貌也。”《莊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明史·吳時來傳》:“晚節不能自堅,委蛇執政間。” 清 惲敬 《博婦》:“雖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適變,堅忍以藏用,期於復 漢 唐 之祚而已。”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吾以為今日革命,不能不與外國委蛇。雖極委蛇,猶不能不使外人干涉。”參見“ 虛與委蛇 ”。 6.神話傳說中的蛇。《莊子·達生》:“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 7.草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葳蕤》:“委蛇,此亦似是萎蕤,並俟考訪。” 註8_ 幽閒_「幽闇」舊音「閑」。御覽六四五引「閒」作「闇(ㄢˋ)」。 (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靝(ㄊㄧㄢ):《篇海》與天同。出道書。(資料來源:汉點) 註9_ 莫邪_傳說 春秋 吳王 闔廬 使 幹將 鑄劍,鐵汁不下,其妻 莫邪 自投爐中,鐵汁乃出,鑄成二劍。雄劍名幹將,雌劍名莫邪。事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唐 陸廣微 《吳地記·匠門》。後因用作寶劍名。《荀子·性惡》:“ 闔閭 之幹將、莫邪、钜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世謂 伯夷 貪兮,謂 盜蹠 廉;莫邪為頓(鈍)兮,鉛刀為銛(ㄒㄧㄢ)。”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莫邪,吳 大夫也,作寳劍,因以冠名。”宋 何薳 《春渚紀聞·丁晉公石子硯》:“中剖之為二硯,亟送其一,公得之喜甚。報書雲:‘硯應有二,何為留一自奉,得無効 雷豐城 之留莫邪否?此非終合之物也。’” (資料來源:汉點) 註10_ 道通,其分也:山寺本古鈔卷子「其分也」下有「成也」二字,當從之。 (靝巨書局南華經) 註11_ [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 _ 1.李勉曰:「此句俗手所竄,當刪。」(靝巨書局南華經) 2.宣穎說:「此九字當為衍文。」馬其昶說:「此言無本而有所出,無竅而又有所入,是之謂有實。上下錯舉,互備為文也。」(三民書局莊子) 3.出無本,入無竅,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漢川草廬) 註12_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_以上數句已見齊物論第11段. 註13_ 披然:分散貌。一說,強自分別貌。《莊子·庚桑楚》:“有生,黬也,披然曰移是。” 成玄英 疏:“披,分散也。” 陳鼓應 今注引 林希逸 曰:“人之生也,同是此氣,而強自分別,故曰‘披然’。” 註14_ 膍胲:牛胃與牛蹄。古代臘祭時的祭品。《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 成玄英 疏:“膍,牛百葉也。胲,備也,亦言是牛蹄也。臘祭之時,牲牢甚備,至於四肢五藏,並皆陳設。祭事既訖,方復散之,則以散為是;若其祭未了,則不合散,又以散為不是。”後亦用以比喻雖然需要但不必稱道的東西。 清 黎松門 《<續板橋雜記>序》:竊得腦胲一臠,便自詡為瓣香。(資料來源:汉點) 註15_ 偃_ 一本偃下有「溲」字。 偃溲: 1.在廁所大小便。《莊子·庚桑楚》“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 晉 郭象 注:“寢廟則以饗燕,屏厠則以偃溲。” 2.指廁所。 唐 柳宗元 《天說》:“而又穴為偃溲,築為牆垣。” 註16_ 辟_ 必郢切 音丙 除也.〈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17_ 謬_ 一本作「繆」;繫縛的意思。 註18_ 威_ 孫詒讓說:「威當依崔譔本作『或』,不必得也。」 (三民書局莊子) 註19_ 拸畫_ 去也。《莊子·庚桑楚》介者拸畫,外非譽也。《註》介者刖人,畫文采之飾也。貌旣虧殘,故拸而棄之。或作扡。 (資料來源:汉點) 拸畫:不拘法度。一說不飾容貌。《莊子·庚桑楚》:“介者拸畫,外非譽也。” 郭象 注:“畫,所以飾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虧殘,則不復以好醜在懷,故拸而棄之。” 俞樾 《諸子平議·莊子三》:“《漢書·司馬相如傳》:‘痑以陸離。’ 師古 注曰:‘痑,自放縱也。’即此拸字之義。 桓 六年《穀梁傳》:‘以其畫我。’《公羊傳》作‘化我’。 何休 注曰:‘行過無禮謂之化。’即此畫字之義。蓋人既刖足,不自顧惜,非譽皆所不計,故不拘法度也。” 莊子(南華經) 達生 (外篇12) 【題解】 第一部分至“反以相天”,是全篇主旨所在,“棄世”就能“無累”,“無累”就能“形全精復”、“與天為一”,這就是養神的要領。以下分別寫了十二個小故事,寓意都是圍繞這一中心來展開的。 第二部分至“民幾乎以其真”,寫關尹對列子的談話,說明持守純和元氣是至關重要的,進一步才是使精神凝聚。第三部分至“其痀僂丈人之謂乎”,借“痀僂”“承蜩”的故事,說明養神的基本方法,這就是使神思高度凝聚專一。第四部分至“凡外重者內拙”,借善游者“忘水”來說明,忘卻外物才能真正凝神。第五部分至“過也”,寫田開之與周威公的對話和孔子的談話,指出養神還得“養其內”與“養其外”並重,即處處順應適宜而不過,取其折中。第六部分至“所異彘者何也”借祭祀人對豬的說話,諷喻爭名逐利的行為。第七部分至“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以桓公生病為例,說明心神寧靜釋然才是養神的基礎。第八部分至“反走矣”,借養鬥雞的故事比喻說明凝神養氣的方法。第九部分至“命也”,寫孔子觀人游水,體察安于環境、習以性成的道理。第十部分至“其是與”,寫能工巧匠梓慶削木為鐻的故事,藉以說明集思凝神的重要,把自我與外界高度融為一體,也就會有鬼使神工之妙。第十一部分至“故曰敗”,說明自恃輕用、耗神竭勞,終究要失敗的,而這與養神的要求也正好相反。第十二部分至“忘適之適也”,直接指出養神須得“不內變”,“不外從”,忘卻自我,也忘卻外物,從而達到無所不適的境界。 餘下為第十三部分,寫孫休與扁子對話,篇幅較長,內容也有繁複之處,不像前面各段那麼緊湊,但目的仍在於說明“忘”,忘身便能無為而自適,而無為自适才是養神的真諦。 ◎ 旨意_ “達”指通曉、通達,“生”指生存、生命,“達生”,就是通達生命的意思。怎樣才能“達生”呢?篇文明確提出要摒除各種外欲,要心神寧寂事事釋然,可知本篇的宗旨在於討論如何養神。 全篇自然分為十三個部分。 (中文百科) ◎ 篇旨_ 達生篇,主旨在說養神。強調人的精神作用。「達生」,暢達生命。篇首一節是通篇的綱領,指出通達生命實情的人,不重財、名位、權勢,認為健全的生命,當求形體健全、精神充足(「形全精復」),與自然為一(「與天為一」。) 義疏_ 第一段:欲達天人合一,便須合於道,勿為形體所累,故達生即達性,則生命方顯其意義,並達乎參贊天地之化育。 (靝巨書局)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以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雖不足為而不可不為者,其為不免矣。夫欲免為形者,莫如棄世。棄世則無累,無累則正平,正平則與彼更生,更生則幾矣。事奚足棄而生奚足遺?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一。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合則成體,散則成始。形精不虧,是謂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不務知(ㄓˋ);更(ㄍㄥ)生;則幾(ㄐㄧ);相(ㄒㄧㄤˋ)天;] 義疏_ 第二段: 借列子與關尹之對話,以醉者墜車,雖疾不死,來說名至人神全,莫之能害之理。 l 至人神全,莫之能害_ 神是以氣為依附憑藉對象的,氣守而神限,神全則無隙可乘,無隙可乘則可以任意游行於萬物之間而物莫能傷,所以養神必以守住「純氣」為先決條件。 l 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子列子問關尹曰:「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請問何以至於此?」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予語女!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夫奚足以至乎先?是形色而已。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夫得是而窮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而藏乎無端之紀,游乎萬物之所終始,壹其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郤,物奚自入焉!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註1)物而不慴。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復讎者不折鏌干,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是以天下平均。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生,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註2)[知(ㄓˋ)巧;郤(ㄒㄧˋ);遻(ㄨˋ);慴(ㄓㄜˊ);鏌(ㄇㄛˋ);忮(ㄓˋ);;] 篇旨_ 第三段:專心一志,聚精會神,萬物無不克_ 痀僂丈人開始學習累丸,尚屬於有意運用心志的階段;及至身如「厥株拘」,臀若「搞木之枝」(內忘有「我」),與「唯蜩翼之知」(外忘有物),則使心志專一到物我兩忘,臻於無為之道。 (痞克邦) 「厥株拘」:今所謂木樁。形容身心之凝定。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註3)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痀僂(ㄐㄩ ㄌㄡˊ);蜩(ㄊㄧㄠˊ);掇(ㄉㄨㄛˊ);錙(ㄗ);凝(ㄋㄧㄥˊ);] 義疏_ 第四段:本段以津人操舟若神為喻,說明人一旦受外物所役者,則內心必然笨拙。學道亦然,只求放下,即能達生,一旦重於外物,心必有所矜。 l 以操舟、賭注作比喻,凡是能忘掉利害得失的人,其精神必會閑散自得,而外物是不能傷害他的。 顏淵問仲尼曰:「吾嘗濟乎殤深之淵,津人操舟若神。吾問焉,曰:『操舟可學邪?』曰:『可。善游者數能。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吾問焉而不吾告,敢問何謂也?」仲尼曰:「善游者數能。忘水也。若乃夫沒人之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彼視淵若陵,視舟之覆猶其車卻也。覆卻萬方陳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惡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外重者內拙。」[數(ㄕㄨㄛˋ)能;沒(ㄇㄛˋ)人;惡(ㄨ)往;憚(ㄉㄢˋ);殙(ㄏㄨㄣ);] 義疏_ 第五段: 本段寓言誠然有深意在,養生之道須內外並重,過猶不及,必合於中庸之道。 l 養生應內精外形並重,養生之道在於內外不偏而「柴立其中央」,從單豹享年七十而張毅行年四十來看,偏養其外者致禍為甚,最後喻於袵席、飲食之間,為偏養外形者特加一鞭。 田開之見周威公,威公曰:「吾聞祝腎學生,吾子與祝腎游,亦何聞焉?」田開之曰:「開之操拔篲以侍門庭,亦何聞於夫子!」威公曰:「田子無讓,寡人願聞之。」開之曰:「聞之夫子曰:『善養生者,若牧羊然,視其後者而鞭之。』」威公曰:「何謂也?」田開之曰:「魯有單豹者,巖居而水飲,不與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不幸遇餓虎,餓虎殺而食之。有張毅者,高門縣薄,無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病以死。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毅養其外而病攻其內,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後者也。」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三者若得,其名必極。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後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篲(ㄏㄨㄟˋ);單(ㄕㄢˋ)豹;縣(ㄒㄩㄢˊ)薄;知(ㄓˋ)乎;衽(ㄖㄣˋ);] ´ 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_孔子說:“不要進入荒山野嶺把自己深藏起來,也不要投進世俗而使自己處處顯露,要像槁木一樣站立在兩者中間。 義疏_ 第六段: 在生求富貴利達,死而置棺槨之中與祭祀之豬供彫俎之上,有何不同,哀權貴之士往往因惑於榮華,逐於權位而取禍了。 l 諷權貴人物逐權位而取禍_ 貪圖權貴之人為豬設想時,則寧願辭卻祝宗人的豢而不厭於糟糠之間,為自己設想時,卻寧願獲取軒冕而深陷於囹圄之中 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說彘曰:「汝奚惡死?吾將三月豢汝,十日戒,三日齊,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則汝為之乎?」為彘謀,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錯之牢筴之中,自為謀,則苟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腞楯(註6)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為彘謀則去之,自為謀則取之,所異彘者何也? [彘(ㄓˋ);;豢(ㄏㄨㄢˋ);尻(ㄎㄠ);俎(ㄗㄨˇ);腞楯(ㄓㄨㄢˋ ㄉㄨㄣˋ);;] 篇旨_ 心神不寧而患病,心神釋然而病癒。 桓公田於澤,管仲御,見鬼焉。公撫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見?」對曰:「臣無所見。」公反,誒詒為病,數日不出。齊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則自傷,鬼惡(ㄨ)能傷公!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為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桓公曰:「然則有鬼乎?」曰:「有。沈有履,竈有髻。戶內之煩壤,雷霆處之;東北方之下者,倍阿鮭蠪躍之;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澤有委蛇。」公曰:「請問,委蛇之狀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ㄨˋ)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於是正衣冠與之坐,不終日而不知病之去也。[誒詒(ㄝˋ 一ˊ) (ㄞ ㄊㄞˊ)(ㄒㄧ ㄉㄞˋ);滀(ㄔㄨˋ);髻(ㄐㄧˋ);蠪(ㄌㄨㄥˊ);躍(ㄩㄝˋ);泆(一ˋ);峷(ㄕㄣ);夔(ㄎㄨㄟˊ);彷(ㄆㄤˊ)徨;轂(ㄍㄨˇ);轅(ㄩㄢˊ);辴(ㄓㄣˇ);] ´ 誒詒:(1).神魂不寧而囈語。一說懈倦貌。《莊子·達生》:“公反,誒詒為病,數日不出。” 陸德明 釋文:“誒,於代反。 郭 音熙…… 李 呼該反。一音哀……詒,吐代反。 郭 音怡。 李 音台。 司馬 雲:懈倦貌。 李 雲:誒詒,失魂魄也。”�h (2).白癡。 章炳麟 《新方言·釋言》:“今謂白癡為誒詒,俗作呆呆。” (3)悶悶不樂的樣子。 ´ 委蛇(ㄨㄟ 一ˊ):1.從容自得的樣子。詩經.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漢.鄭玄.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1.隨順的樣子。《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唐.成玄英.疏:「委蛇,隨順之貌也。」今亦指與人勉強酬應,虛應敷衍的樣子。 ◎委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蛇。人首蛇身,並且有兩個頭。它的身子是紫色的,頭則是紅色的,長度差不多和車轅相當,特別討厭雷聲,每次打雷的時候都會呆立不動。 義疏_ 第八段:莊子以養鬥雞為喻,來說明養神之理,必須做到(1)去其虛驕盛氣。(2)達乎安靜沉著。(3)進乎內剛外和。(4)形似木雞,精神內聚,神之已全。 l 養神之理_ 大智若愚,大勇若懼,以虛凝之心自處,則不為外物所傷(守氣藏神)。 紀渻子為王養鬬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渻(ㄕㄥˇ);憍(ㄐㄧㄠ);應嚮景(ㄧㄥˋ ㄒㄧㄤˋ ㄧㄥˇ);] 義疏_ 第九段:莊子以游泳為喻,道出了修行的功夫—— 「安習成性」此為達乎自然天命之道,因為不能適應環境,必然要被環境所淘汰。本乎此而涉乎生生之道,還有何不通的呢? l 安習成性_順從自然本性行事,就不會與萬物有所牴觸、為物所傷,此養生者之妙道。 孔子觀於呂梁,縣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鼈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並流而拯之。數百步而出,被髮行歌而游於塘下。孔子從而問焉,曰:「吾以子為鬼,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齊俱入,與汨(ㄏㄨˊ)(註4)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謂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曰:「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縣(ㄒㄩㄢˊ)水;黿鼉(ㄩㄢˊ ㄊㄨㄛˊ);亡(ㄨˊ);長(ㄓㄤˇ)乎;汨(ㄏㄨˊ);為(ㄨㄟˋ)私;;] 義疏_ 第十段: 梓慶削木為鐻,其之所以能巧奪天工的過程,是如何的精修與用心,必然放下一切的執著,盡物之妙,無患得患失之心,技巧尊一,外慮全失,合應天人之故。 l 成器之理_ 養生妙道在於守氣、靜心、全神,內忘有我,外忘有物,以自己的本然之心和(合)萬物的自然之性。 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魯侯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以為焉?」對曰:「臣工人,何術之有!雖然,有一焉。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齊三日,而不敢懷慶賞爵祿;齊五日,不敢懷非譽巧拙;齊七日,輒然忘吾有四枝形體也。當是時也,無公朝,其巧專而外骨(滑)消;然後入山林,觀天性;形軀至矣,然後成見鐻,然後加手焉;不然則已。則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與!」[鐻(ㄐㄩˋ);齊(ㄓㄞ)三日;公朝(ㄔㄠˊ);;] ´ 鐻:1.樂器名。形似鐘,初為木制,後改用銅鑄。《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唐·成玄英·疏:「鐻者,樂器,似夾鐘。亦言鐻似虎形,刻木為之。 1. 懸掛鐘鼓的架子兩旁所立的柱子。《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收天下兵,聚之咸 陽,銷以為鐘鐻。」也作「虡」。 梓慶製鐻,以天合天 篇旨_ 凡事應順乎自然,不可勉強而為_ 以馬為喻,說明追逐無幻之智,必會精盡神疲,以至於敗,凡養生者,以此為鑑。 (靝巨書局) 東野稷以御見莊公,進退中繩,左右旋中規。莊公以為文弗過也,使之鉤百而反。顏闔遇之,入見曰:「稷之馬將敗。」公密而不應。少焉,果敗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馬力竭矣,而猶求焉,故曰敗。」[中(ㄓㄨㄥˋ)繩;少(ㄕㄠˇ)焉;] 義疏_ 第十二段:工倕因指與物化,達乎「忘適之適」,故能精巧絕倫,融合為一,忘是非,內心專一,外不役物,故無往而不歡心。 l 忘適之適_ 工倕不依乎規矩,內不用心思,而手指宕然獨運,有神功之妙,養生當以適性全神為本,以拘於規矩法度等人為桎梏為末。 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ㄓˋ)。忘足,屨之適也;忘要(ㄧㄠ),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倕(ㄔㄨㄟˊ);桎(ㄓˋ);屨(ㄐㄩˋ);] (註5) 有孫休者,踵門而詫子扁慶子曰:「休居鄉不見謂不修,臨難不見謂不勇;然而田原不遇歲,事君不遇世,賓於鄉里,逐於州部,則胡罪乎天哉?休惡遇此命也?」扁子曰:「子獨不聞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孫子出。扁子入,坐有間,仰天而歎。弟子問曰:「先生何為歎乎?」扁子曰:「向者休來,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驚而遂至於惑也。」弟子曰:「不然。孫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孫子所言非邪?先生之所言是邪?彼固惑而來矣,又奚罪焉!」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鳥止於魯郊,魯君說之,為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鳥乃始憂悲眩視,不敢飲食,此之謂以己養養鳥也。若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則平陸而已矣。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載鼷以車馬,樂鴳(ㄧㄢˋ)以鐘鼓也。彼又惡(ㄨ)能無驚乎哉!」 [臨難(ㄋㄢˋ);休惡(ㄨ);長(ㄓㄤˇ)而;說(ㄩㄝˋ)之;鼷(ㄒㄧ);鴳(ㄧㄢˋ);;] 註1: 遻_ (ㄨˋ)五故切 音誤.遇也逢也見也.〈莊子•達生〉 醉者遻物而不慴。 遌_ (ㄜˋ)逆各切 音噩。[廣韻] 心不欲見而見曰遌。 [正字通] 同遻。 註2: 復讎者不折鏌干,……不厭其生,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此段72字疑是別處誤入)(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註3: 痀(ㄐㄩ)_ 背脊彎屈。〈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 佝(ㄎㄡˋ)僂_ 病名。又叫軟骨症,使患者成雞胸或駝背。 註4: 汨_ (一) 莫狄切 音覓(ㄇㄧˋ).地名.汨羅江. (二) 古忽切 音骨(ㄍㄨˇ) 治也.又水聲,汨汨.又汨沒也,今人言汨沒當浮沉也. (三)胡骨切 音搰(ㄏㄨˊ) 涌波也.〈莊子•達生〉「與齊俱入,與汨偕出」(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5: 〔靝巨書局:謂此段不類達生篇文,宜刪除。〕理由有二:(一)本篇首段為通篇之綱,標示達生之情者,要在形全精復,與自然和合。接設十一寓言故事,以闡述全精、養神、守氣之妙用。惟篇末一段不類。(二)孫休與扁子之對話,後半段「昔者有鳥止於魯郊」一節,已見於〈至樂篇〉,前半段文語也多襲自他篇。〈達生篇〉文至「忘適之適也」句止,造語精譬,文義已足,此段乃畫蛇添足,當刪去。 註6: 腞楯:有畫飾的殯車。《莊子·達生》:“自為謀,則苟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 成玄英 疏:“腞,畫飾也。楯,筴車也。謂畫輀車也。” 王念孫 《讀書雜誌餘編上·莊子》:“腞讀為輇,謂載柩車也……楯讀為輴,亦為載柩車也。” (資料來源:漢點) 莊子(南華經) ◎ 【題解】本篇仍主要是討論處世之道。篇內寫了許多處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條最佳途徑,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虛己、無為。全文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其為道德之鄉乎”,寫山木無用卻能保全和雁不能鳴因而被殺,說明很難找到一條萬全的路,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役使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浮遊于“萬物之祖”和“道德之鄉”。這一部分對于揭示篇文題旨最為重要。第二部分至“其孰能害之”,指出貪圖權位必然引起爭端,必然帶來禍患,唯有“虛己”才能除患避禍。第三部分至“而況有大塗者乎”,通過賦斂以造鐘的故事諷喻不應拘滯于物,真正需要的是順任自然。第四部分至“而況人乎”,寫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圍,說明世途多艱,“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才是處世之道。第五部分至“固不待物”,通過孔子和桑雽的對話,進一步提出緣形、率情的主張,即順應自然去行動,遵從本性去縱情。第六部分至“此比干之見剖心徵也夫”,寫庄子的貧困,原因卻在于“今處昏上亂相之間”。第七部分至“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通過孔子被圍時的態度,說明聖人身處逆境也能安然順應。第八部分至“吾所以不庭也”,借庄子一系列所見喻指人世間總是在不停地爭鬥中。餘下為第九部分,通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明忘形的重要。_ ´ 篇旨(木以不材壽)_ 處世之道,與時俱化。遠禍全身之道,在於泯滅有形之跡,材與不材付之兩忘,浮游於大道的至虛之境。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註1),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訾(ㄗˇ);;;] 【本段意疏】◎莊子借與弟子對話,以山木不材得終其天年,雁以不材死為喻,言處世之道,惟有如龍蛇與時俱化。言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言雁以不能鳴而見殺。言處世之道,其唯道德之鄉。夫木以不材壽,雁以不材夭,其因相同,其果不同。究其原因,蓋時空因素之不同。表面視之,兩者皆為不材;然詳析之,則不同也。就空間而言:木處於山中,因無所可用,砍伐運輸,勞命傷財,故不取也,得享其天年。雁處於平地人家,雖其不善鳴,然其肉美味可口,可作食物,故殺而烹之。反之,若木處於平地人家,雖無成器之材,然可做燃料,則亦不得享其天年矣。雁若處於山中,自由飛翔,因不善鳴,難以遭人發現而獵殺,則可享其長壽矣。是故,宇宙事物,不可一味模仿,應隨機應變。庸俗之徒,善於仿效。就事而言:以為甲既可如此,乙有何不可。如甲坐飛機一生平安;乙坐飛機,則機毀人亡。再就物言:鴉片,毒物也。普通人食之,則傷身喪生。然在醫學上,可作為麻醉劑,在治療上,不可或缺之藥物也。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吾人當舉一反三,隨機應變,趨吉避凶。故莊子謂處於材與不材之間,意似是而非也。應如神龍之現露,或如蟲之隱伏,變化莫測,而順乎自然,歸於道德之鄉。郭象云:「不可必,故待之不可以一方也,唯與時俱化者,為能涉變而常通耳。」成玄英云:「言能用中平之理,其為道德之鄉也。」 乘道德:心懷道德以處世,道德即莊子所謂自然也。 則不然:言心懷道德則不必言材與不材。 一龍一蛇:或龍見或蛇蟄。意指有時顯現,時而隱晦。 一上一下:或屈或伸。意即一進一退。 ´ 篇旨(豐狐文豹以皮亡身)_ 捐國棄民,去欲虛己,游心於大道之鄉,就能使憂慮冰釋。 市南宜僚見魯侯,魯侯有憂色。市南子曰:「君有憂色,何也?」魯侯曰:「吾學先王之道,修先君之業;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居;然不免於患,吾是以憂。」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術淺矣!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且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其皮為之災也。今魯國獨非君之皮邪?吾願君刳(ㄎㄨ)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於無人之野。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樂,其死可葬。吾願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 (2.1)君曰:「彼其道遠而險,又有江山,我無舟車,奈何?」市南子曰:「君無形倨,無留居,以為君車。」君曰:「彼其道幽遠而無人,吾誰與為鄰?吾無糧,我無食,安得而至焉?」市南子曰:「少君之費,寡君之欲,雖無糧而乃足。君其涉於江而浮於海,望之而不見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故有人者累,見有於人者憂。故堯非有人,非見有於人也。吾願去君之累,除君之憂,而獨與道遊於大莫之國。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則呼張歙之;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虛而今也實。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 [機辟(ㄅㄧˋ);刳(ㄎㄨ);洒(ㄙㄚˇ);與(ㄩˋ);倨(ㄐㄩˋ);惼(ㄅㄧㄢˇ);歙(ㄒㄧˋ);] ˙ 先王:指王季、文王。 先君指周公、伯禽。 ˙ 王季_季曆,姬姓,名曆,季是排行,所以稱季曆,尊稱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末子,周文王之父,周武王和周公旦之祖父。 季曆接位後,師承古公亶父遺道,篤於行義,領導部落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訓練軍隊,又與商貴族任氏通婚,積極吸收商朝文化,加強政治聯繫。在商王朝的支援下,他對周圍戎狄部落大動干戈,不斷擴張軍事實力。商王文丁時,受封為“牧師”,成為西方諸侯之長。後因權重遭忌,被文丁軟禁絕食死。 ˙ 伯禽,生卒年不詳,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稱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孫,周公旦長子,周武王姬發之侄,周朝諸侯國魯國第一任國君。 當時周公旦受封魯國,但因周公旦在鎬京輔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魯國。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後其子魯考公繼位。 伯禽在位時期,平定徐戎叛亂,堅持以周禮治國,使魯國政治經濟出現新局面。其轄區北至泰山,南達徐淮,東至黃海,西抵陽穀一帶,成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 ˙ 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_知道耕作而不知道儲備,給與別人什麽從不希圖酬報;不明白義的歸宿,不懂得禮的去向;隨心所欲(從心所欲)任意而為,竟能各自行于大道。 ˙ 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_ 人處事若能虛心,雖無意觸犯了別人,也能得到人的原諒,誰能夠傷害他呢? ´ 篇旨(北宮奢賦斂為鐘)_ 做任何事都應順應自然,不可強求,事情就能迅速完成。 北宮奢為衛靈公賦斂以為鐘,為壇乎郭門之外,三月而成上下之縣。王子慶忌見而問焉,曰:「子何術之設?」奢曰:「一之間,無敢設也。奢聞之:『既彫既琢,復歸於朴。』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來;來者勿禁,往者勿止;從其彊梁,隨其曲傅,因其自窮,故朝夕賦斂而毫毛不挫,而況有大塗者乎!」[縣(ㄒㄩㄢˊ);侗(ㄊㄨㄥˊ);儻(ㄊㄤˇ);從(ㄗㄨㄥˋ)其;] ˙ 侗乎其無識,儻乎其怠疑_ 純樸無心是那樣無知無識,忘卻心智是那樣從容不疑。 ´ 篇旨(甘井先竭)_ 不死之道:去功與名。人游世間必須忘功忘名,去其矜能炫智之心,方可遠禍。 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弔之曰:「子幾死乎?」曰:「然。」「子惡死乎?」曰:「然。」任曰:「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註5),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削迹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辭其交游,去其弟子,逃於大澤;衣裘褐,食杼栗;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惡(ㄨˋ)死乎;翂(ㄈㄣ);翐(ㄓˋ);飾知(ㄓˋ);而還(ㄏㄨㄢˊ);衣(一ˋ)裘褐(ㄏㄜˊ);食(ㄙˋ)杼(ㄓㄨˋ);] ´ 篇旨(棄千金之璧)_ 以利合者,禍患相棄,以天屬者,患難相共。形莫若就,情莫若率(隨順自然自與外物相合不離,坦承率真就不煩勞心安排)。 孔子問子桑雽曰:「吾再逐於魯,伐樹於宋(註2),削迹於魏,窮於商周,圍於陳蔡之間。吾犯此數患,親交益疏,徒友益散,何與?」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為其布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弟子無挹於前,其愛益加進。異日,桑雽又曰:「舜之將死,真泠(註3)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雽(ㄏㄨˋ);何與(ㄩˊ);醴(ㄌㄧˇ);挹(一ˋ);;;] ´ 篇旨(莊子衣弊履穿)_ 安貧樂道,批判社會現實的黑暗。 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係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莊子曰:「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枏(楠)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羿、蓬蒙(註4)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處昏上亂相之間,而欲無憊,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見剖心,徵也夫!」[衣(一ˋ)大布;緳(ㄐㄧㄝˊ);攬蔓(ㄌㄢˇ ㄇㄢˋ);眄睨(ㄇㄧㄢˇ ㄋㄧˋ);柘(ㄓㄜˋ)棘(ㄐㄧˊ)枳(ㄓˇ);悼慄(ㄉㄠˋ ㄌㄧˋ);逞(ㄔㄥˇ);] ´ 篇旨(孔子窮於陳蔡)_ 處逆境當怡然自然(無人而不自得)。游世者不可厭惡困窮,也不可希求利達,應安然順應自然變化。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猋氏之風,有其具而無其數,有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於人之心。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而造哀也,曰:「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無始而非卒也,人與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回曰:「敢問無受天損易。」仲尼曰:「飢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7.1 「何謂無受人益難?」仲尼曰:「始用四達,爵祿並至而不窮,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鳥莫知於鷾鴯,目之所不宜處,不給視,雖落其實,棄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襲諸人間,社稷存焉爾。」「何謂無始而非卒?」仲尼曰:「化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所始?正而待之而已耳。」「何謂人與天一邪?」仲尼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聖人晏然(註6)體逝而終矣!」 [猋(ㄅㄧㄠ);宮角(ㄐㄩㄝˊ);還(ㄒㄩㄢˊ)目;知(ㄓˋ)於鷾鴯(一ˋ ㄦˊ);禪(ㄕㄢˋ);] ˙ 始用四達,爵祿並至而不窮,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_初被任用辦什麽事都覺得順利,爵位和俸祿一齊到來沒有窮盡,外物帶來的好處,本不屬于自己,對於自己的性分上毫無關係,只不過是我的機遇、氣數偶然與外物相順罷了。 ´ 篇旨(螳螂捕蟬)_ 無論順逆,皆應戒慎恐懼,莫得意忘形,以虛己忘利為游世原則。 莊周游乎雕陵之樊(ㄈㄢˊ),覩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覩?」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覩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眞。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莊周反入,三日不庭。藺且從而問之:「夫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於濁水而迷於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俗。』今吾游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游於栗林而忘眞,栗林虞人以吾為戮,吾所以不庭也。」[感(ㄏㄢˋ)周之顙(ㄙㄤˇ);躩(ㄐㄩㄝˊ);蔭(ㄧㄣˋ);怵(ㄔㄨˋ);誶(ㄙㄨㄟˋ);不庭(ㄔㄥˇ);從(ㄗㄨㄥˋ)而;] ´ 篇旨(美醜二妾)_ 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凡有矜伐之心而不能虛己者,必受到人們的輕視。 9. 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 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_行為良好,又不自以為好,何往而不受人的愛重呢? .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雙修 參考: 註1: 尊則議,有為則虧_ 王叔岷氏說:「議、虧二字,疑當互錯。《呂氏•必己》:尊則虧。《淮南•說林》:有為則議。是其證。」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 註2: 伐樹於宋:指春秋時宋司馬 桓魋(ㄊㄨㄟˊ)拔樹欲害孔子之事。《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 孔子去。”案“拔樹”後皆作“伐樹”。(資料來源:漢點) 註3: 《莊子·山木》:“ 舜 之將死,真泠 禹 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雲:“泠,曉也,謂以真道曉語 禹 也。泠或為命,又作令。命,猶教也。” 王引之 以為是“乃命”之訛:“迺”字誤為“直”,再誤為“真”;“命”與“令”古字通。見 王念孫 《讀書雜誌餘編·莊子》。泠, 唐 寫本亦作“ 命 ”。 王 說是。後用以指帝王遺命。 清 惲敬 《續辨微論》:“授受大事,太后何事真泠時始及之耶?”(資料來源:漢點) 註4: 逄_ 皮江切 音龐(ㄆㄤˊ). 〈孟子•離婁下篇〉逄蒙學射於羿. 註5: 翂翂翐翐:形容鳥群舒緩地循序而飛。(資料來源:漢點) 註6: 晏然:1.安寧;安定。《莊子·山木》:“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唐 王昌齡 《風涼原上作》詩:“海內方晏然,廟堂有奇策。” 嚴複 《原強》:“四海晏然,視邦國之顛危,猶 秦 越 之肥瘠。” 2.安適;安閒。《後漢書·方術傳上·樊英》:“﹝樊英﹞雖在布衣之列,環堵之中,晏然自得。” 茅盾 《一個女性》四:“她學會了怎樣在可憎的人前晏然談笑。” 3.晴朗貌。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四》:“天清晏然無雲。” 莊子(南華經) ◎ [題解]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內容比較雜,具有隨筆、雜記的特點,不過從一些重要章節看,主要還是表現虛懷無為、隨應自然、不受外物束縛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長短不一、各不相連的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為我累耳”,通過田子方與魏文侯的對話,稱贊東郭順子處處循“真”的處世態度。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聲矣”,批評“明乎禮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體道無言的無為態度。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寫孔子對顏淵的談話,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東方而入于西極”那樣地“日徂”;所謂“日徂”即每日都隨著變化而推移。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達“至美至樂”的主張,能夠“至美至樂”的人就是“至人”;怎樣才能“至美至樂”呢?那就得“喜怒哀樂不入胸次”而“遊心于物之初”。第五部分至“可謂多乎”,寫了一個小寓言,說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動人”,指出應當爵祿和死生都“不入于心”。第七部分至“是真畫者也”,寫畫畫並非一定要有畫畫的架勢。第八部分至“彼直以循斯須也”,寫臧丈人無為而治的主張。第九部分至“爾于中也殆矣夫”,以伯昏無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說明寂志凝神的重要。第十部分至“己愈有”,寫孫叔敖對官爵的得失無動于衷;餘下為第十一部分,寫凡國國君對國之存亡無動于衷;兩個故事都說明,不能為任何外物所動,善于自持便能虛懷無己。 ´ 篇旨(東郭順子道貌自然)_ 貌合自然,順乎本性,稱讚領悟天道者「人貌而天虛,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的純真本性,貶斥儒家的「聖知之言、知義之形」如「土梗」之糟粕。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裏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子方曰:「其為人也眞,人貌而天虛,緣而葆眞,清而容物。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無擇何足以稱之!」子方出,文侯儻然終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語之曰:「遠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聖知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師,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直土梗耳,夫魏直為我累耳!」[谿(ㄑㄧ),今讀「ㄒㄧ」;數當(ㄕㄨㄛˋ ㄉㄤˋ);葆(ㄅㄠˇ);儻(ㄊㄤˇ);聖知(ㄓˋ);] ´ 篇旨(溫伯雪子、仲尼、僕人)_ 體悟之人,忘言得理,溫伯雪子抱真全性,仲尼求見而忘言,旨在說明,體現在溫伯雪子身上的真道,有不可言傳之妙。 溫伯雪子適齊,舍於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於知人心,吾不欲見也。」至於齊,反舍於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出而見客,入而歎。明日見客,又入而歎。其僕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歎,何邪?」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歎也。」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蘄(ㄑㄧˊ);從(ㄘㄨㄥ)容;] ´ 篇旨(唐肆求馬)_ 宇宙事物,瞬息萬變(天地日益變化,萬古常新,流而不息)。 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後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無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終身與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於唐肆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亦甚忘。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瞠(ㄔㄥ);比(ㄅㄧˋ);惡(ㄨ)!可不;徂(ㄘㄨˊ);著(ㄓㄨˋ)乎吾所以著(ㄓㄨˋ)也;] ´ 篇旨(老聃神遊物初)_ 游心於物初之境:要游心於物之初,必須以先忘禍福、外生死為前提。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慹(註1)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見,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老聃曰:「吾游於物之初。」孔子曰:「何謂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嘗為女議乎其將。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為,而莫見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始終相反乎無端而莫知乎其所窮。非是也,且孰為之宗!」 (4.1)孔子曰:「請問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樂也,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謂之至人。」孔子曰:「願聞其方。」曰:「草食之獸不疾易籔,水生之蟲不疾易水,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樂不入於胸次。夫天下也者,萬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則四支百體將為塵垢,而死生終始將為晝夜而莫之能滑,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棄隸者若棄泥塗,知身貴於隸也,貴在於我而不失於變。且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夫孰足以患心!已為道者解乎此。」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註2)也,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慹(ㄓㄜˊ);便(ㄆㄧㄢˊ)而;晦(ㄏㄨㄟˋ);籔(ㄙㄡˇ);汋(ㄓㄨㄛˊ);醯(ㄒㄧ);] ˙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老聃曰:「不然。夫水之於汋(註2)也,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於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 篇旨(魯少儒士)_ 魯國儒服而冠者為假儒,明道之儒者一人。 莊子見魯哀公。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莊子曰:「魯少儒。」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屨(ㄐㄩˋ);玦(ㄐㄩㄝˊ);號(ㄏㄠˋ)於;] ´ 篇旨(奚舜心無爵祿死生)_ 心無爵祿死生,非常人之所能及(爵祿、死生不入於心者,其自然真性必然完好無損,雖無心求道而真道自至)。 百里奚爵祿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賤,與之政也。有虞氏死生不入於心,故足以動人。 ´ 篇旨(宋元君召史畫圖)_ 真畫者一人:表面宣揚莊子反對拘於形跡的自然道觀,而在客觀上則說明善畫者「神閑氣定,意在筆先」。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礡臝。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舐(ㄕˋ);儃(ㄊㄢˇ);礡(ㄅㄛˊ);臝(ㄌㄨㄛˇ);] ´ 篇旨(姜太公釣魚)_ 蹈虛無為就能與真道契合,雖不求有功而功自成。 文王觀於臧,見一丈夫釣,而其釣莫釣,非持其釣有釣者也,常釣也。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於是旦而屬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乘駁馬而偏朱蹏,號曰:『寓而政於臧丈人,庶幾乎民有瘳乎!』」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則卜之。」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於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螤斛不敢入於四竟。列士壞植散群,則尚同也;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也;螤斛不敢入於四竟,則諸侯無二心也。文王於是焉以為大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泛然而辭,朝令而夜遁,終身無聞。顏淵問於仲尼曰:「文王其猶未邪?又何以夢為乎?」仲尼曰:「默,女無言!夫文王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臧(ㄗㄤ);?(ㄖㄢˊ)_與髯同;蹏(ㄊㄧˊ)_古「蹄」字;號(ㄏㄠˋ)曰;瘳(ㄔㄡ);蹴(ㄘㄨˋ);螤斛(ㄩˇ ㄏㄨˊ);] ´ 篇旨(伯昬無人論射箭)_ 至德之人處安危之境而能淡然自得,必須內守大道,外忘一切,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射之射」出神入化。 列禦寇為伯昬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也。伯昬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於是無人遂高登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禦寇而進之。禦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昬無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女怵然有恂)目之志,爾於中也殆矣夫!」[射(ㄕˊ),引之;沓(ㄊㄚˋ);射(ㄕˊ)之射(ㄕㄜˋ);逡(ㄑㄩㄣ);闚(ㄎㄨㄟ);恂(ㄒㄩㄣˊ);] ´ 篇旨(孫叔敖不計毀譽)_ 孫叔敖善於守真全性,不以得失而攖心,富貴來去自然,得失非我,故無喜憂。 肩吾問於孫叔敖曰:「子三為令尹而不榮華,三去之而無憂色。吾始也疑子,今視子之鼻間栩栩然,子之用心獨奈何?」孫叔敖曰:「吾何以過人哉!吾以其來不可卻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為得失之非我也,而無憂色而已矣。我何以過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將躊躇,方將四顧,何暇至乎人貴人賤哉!」仲尼聞之曰:「古之眞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劫,伏戲、黃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無變乎己,況爵祿乎!若然者,其神經乎大山而無介,入乎淵泉而不濡,處卑細而不憊,充滿天地,既以與(ㄩˋ)人,己愈有。」[栩(ㄒㄩˇ);亡(ㄨˊ)乎我;躊躇(ㄔㄡˊ ㄔㄨˊ);濡(ㄖㄨˊ);與(ㄩˋ)人;] ´ 篇旨(凡未始亡)_ 存亡在於心之所措,天下無存亡(存亡在我,不以得失爲念)。 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喪吾存』,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 . 註1: 1慹_ 不動:“老聃新沐,方將被發而幹,慹然似非人。” :(ㄓˊ) 恐懼:“懷詐不稱,誅罰輒行,以是豪強慹服。” 註2: 汋 (ㄓㄨㄛˊ) 1. 水声。 2. 古通“酌”,挹取:“夫水之于~也,无为而才自然矣。” 莊子(南華經) 知北遊 (外篇15) 【題解】本篇是“外篇”的最後一篇,以篇首的三個字作為篇名。“知”是一寓托的人名,“北遊”指向北方遊歷。在傳統的哲學體系中,北方被叫做“玄”,“玄”指昏暗、幽遠,因此北方就是所謂不可知的地方。篇文認為“道”是不可知的,因此開篇便預示了主題。本篇內容主要是在討論“道”,一方面指出了宇宙的本原和本性,另一方面也論述了人對于宇宙和外在事物應取的認識與態度。全文自然分成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以黃帝為知言”,主要說明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為宇宙萬物原來都是“氣”,“氣”聚則生,“氣”散則死,萬物歸根結蒂乃是混一的整體。第二部分至“可以觀于天矣”,基于第一部分的認識,進一步提出“至人無為,大聖不作”,一切“觀于天地”的主張,即一切順其自然。第三部分至“彼何人哉”,寫齧缺問道,借被衣之口描述寂志守神的體道之法。第四部分至“又胡可得而有邪”,寫舜與丞的對話,指出生命與子孫均不屬于自身,一切都是自然之氣的變化。第五部分至“此之謂大得”,通過老聃跟孔子的談話,描述大道存在的獨特方式,借以說明大道的特點。這一部分在全篇中處于重要地位。第六部分至“彼為積散非積散也”,說明大道雖不可知卻“無所不在”,對道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的論述。第七部分至“不遊乎太虛”,借寓言人物的話,進一步指出道“不可聞”、“不可見”、“可言”的特點。既然大道不具有形象性,當然也就“不當名”,不可言傳。第八部分至“何從至此哉”,寫“有”與“無”的關系,“有”與“無”的相對性仍是基于“有”,只有“無無”才是真正基于“無”。第九部分至“物孰不資焉”,寫捶製帶鉤的老人用心專一。第十部分至“亦乃取于是者也”,通過道化了的孔子之口,討論宇宙的開始,提出“無古無今,無始無終”的觀點。餘下為第十一部分,寫孔子對顏淵的談話,討論變化與安于變化,指出要“無知”、“無能”、“去言”、“去為”。《知北遊》在“外篇”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于了解《庄子》的哲學思想體系也較為重要。篇文所說的“道”,是指對于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性的基本認識。篇文認為宇宙萬物源于“氣”,包括人的生死也是出于氣的聚散。篇文還認為“道”具有整體性,無處不在但又不存在具體形象,貫穿于萬物變化的始終。篇文看到了生與死、長壽與短命、光明與幽暗……都具有相對性,既是對立的,又是相生、相互轉化的,這無疑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觀。但基于宇宙萬物的整體性和同一性認識,篇文又認為“道”是不可知的,“知”反而不成其為“道”,于是又滑向了不可知論,主張無為,順其自然,一切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不可改變,也不必去加以改變,這顯然又是唯心的了。 ´ 篇旨(智者不言)_ 無為無謂才能體現大道的全真之美。大道是虛無的,只有不著一毫有為之跡的人才能得道。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問,反於帝宮,見黃帝而問焉。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知問黃帝曰:「我與若知之,彼與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1.1)黃帝曰:「彼無為謂眞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今已為物也,欲復歸根,不亦難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弅(ㄈㄣˊ);闋(ㄑㄩㄝˋ);所惡(ㄨˋ);;] (1.2)知謂黃帝曰:「吾問無為謂,無為謂不應我,非不應我,不知應我也。吾問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問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黃帝曰:「彼其眞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予與若終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屈聞之,以黃帝為知言。 ˙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聖人故貴一。」 ´ 篇旨_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從這些名句中可看出莊子的自然觀。 能悟本根者,必然是體察天道者。明此道理,必能仰觀天,俯察地,天何言哉!萬物生焉;地何言哉!萬物作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今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物己死生方圓,莫知其根也,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六合為巨,未離其內;秋豪為小,待之成體。天下莫不沉浮,終身不故;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可以觀於天矣。[扁(ㄅㄧㄢˋ);惽(ㄏㄨㄣ);;] ˙ 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今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物己死生方圓,莫知其根也,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_ [所以“至人”順應自然無所作為,“大聖”也不會妄自造作,這是觀法於天地之緣故。也就是說這是對于天地作了深入細致的觀察。大道神明精妙(靈妙精純),參與宇宙萬物的千變萬化;萬物業已或死、或生、或方、或圓,卻沒有誰知曉變化的根本,一切都是那麽自然而然地,自古以來就自行存在著。] ˙ 《繫辭傳》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 《中庸》第22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_ ´ 篇旨(初生之犢)_ 道純真無知,如初生之犢,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只有無心的人,才能夠真正領悟須無的大道。 齧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眞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齧(ㄋㄧㄝˋ);被(ㄆㄧ)衣;犢(ㄉㄨˊ);骸(ㄏㄞˊ);晦(ㄏㄨㄟˋ);] ´ 篇旨(舜問丞於道)_ 大道生於無,處於虛,人們只能體悟,而不能據有,一切皆天地之彊陽氣也。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孫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彊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蛻(ㄊㄨㄟˋ)或 (ㄕㄨㄟˋ);處(ㄔㄨˋ)不知;;] ´ 篇旨(老聃論至道)_ 道體虛無,不可明言,但卻充滿於天地之間。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老聃曰:「汝齊戒,疏瀹(註1)而心,澡雪(註2)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註3)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其來無迹,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註4),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 且夫博之不必知,辯之不必慧,聖人以斷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者,聖人之所保也。淵淵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運量萬物而不匱,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處於天地之閒,直且為人,將反於宗。自本觀之,生者,喑醷(註5)物也。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奚足以為堯桀之是非!果蓏 (註6)有理,人倫雖難,所以相齒。聖人遭之而不違,過之而不守。調而應之,德也;偶而應之,道也;帝之所興,王之所起也。 [齊(ㄓㄞ)戒;瀹(ㄩㄝˋ);掊(ㄆㄡˊ);窅(ㄧㄠˇ);恂(ㄒㄩㄣˊ);喑醷(ㄧㄣ 一ˋ);蓏(ㄌㄨㄛˇ);] (5.1)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解其天弢(註7),墮其天袠,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將至之所務也,此眾人之所同論也。彼至則不論,論則不至。明見無值,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 [漻(ㄌㄧㄡˊ);弢(ㄊㄠ);袠(ㄓˋ);宛(ㄨㄢˇ);;] ˙ 九竅:”即指人體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前陰尿道和後陰肛門。 出處:黃帝內經 素問·生氣通天論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 漢典 ˙ 八竅:眼、耳、鼻、口為七竅,生殖孔、排泄孔合為一竅,共為八竅。 ´ 篇旨(每下愈況)_ 道無所不在,以螻蟻、稊稗、瓦甓、屎溺為例,說明大道無所不在。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註8)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莫而清乎!調而閒乎!寥已吾志,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不知其所止,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閎(註9),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註10),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稊稗(ㄊㄧˊ ㄅㄞˋ);甓(ㄆㄧˋ);狶(ㄒㄧ);澹(ㄉㄢˋ);閎(ㄏㄨㄥˊ);大知(ㄓˋ);] ´ 篇旨(論道非道)_ 至道非言之所得,唯在乎自得。大道虛無,不可言論,若強為稱呼,即失其真。 妸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神農隱几闔戶晝瞑,妸荷甘日中奓(ㄓㄚˋ)戶而入曰:「老龍死矣!」神農擁杖而起,嚗(ㄅㄛ)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棄予而死。已矣夫子!無所發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弇堈弔聞之,曰:「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繫焉。今於道,秋豪之端萬分未得處一焉,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況夫體道者乎!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妸(ㄜ);闔(ㄏㄜˊ);奓(ㄓㄚˋ);嚗(ㄅㄛ);訑(一ˊ);弇堈(ㄧㄢˇ ㄍㄤ);] ´ 篇旨(泰清問道)_ 道不可聞見,不可言傳,不當命名,。道是虛無的,不可聞不可見,不可言不可名。 (7.1)於是泰清問乎无窮曰:「子知道乎?」无窮曰:「吾不知。」又問乎無為,無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數乎?」曰:「有。」曰:「其數若何?」無為曰:「吾知道之可以貴,可以賤,可以約,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數也。」泰清以之言也問乎無始曰:「若是,則無窮之弗知與無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矣,知之外矣。」於是泰清中(註11)而歎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無始曰:「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無始曰:「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道無問,問無應。無問問之,是問窮也;無應應之,是無內也。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太初,是以不過乎崑崙,不游乎太虛。」 ´ 篇旨(有無之道)_ 道之無形,搏而不得,耳目之所不能見聞。只有絕對的虛無,才能體現真道。 光曜問乎無有曰:「夫子有乎?其無有乎?」光曜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窅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矣,而未能無無也;及為無有矣,何從至此哉!」[窅(ㄧㄠˇ);;] ´ 篇旨(捶鉤不失豪芒)_ 體道聖人,無用無不用,故能成大用。 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馬曰:「子巧與?有道與?」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長得其用,而況乎無不用者乎!物孰不資焉!」 ˙ 豪芒:唐寫本作鉤芒,當從之。鉤芒,鉤之尖鋒也。 ´ 篇旨(愛人無己)_ 天地自然循環,生生不息,聖人愛人,永無休止,此法乎天地者也,(天地萬物,形形相嬗,永無止息,但最初卻是由無形無跡的大道化育出來的。)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猶今也。」冉求失問而退,明日復見,曰:「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知邪?』夫子曰:『可。古猶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問何謂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無古無今,無始無終。未有子孫而有子孫,可乎?」冉求未對。仲尼曰:「已矣,未應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無已。聖人之愛人也終無已者,亦乃取於是者也。」 ˙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體。_不是用生來生出一個死,不是用死來使生死去。死生是對待的嗎?死和生是一體的。 ´ 篇旨(化與不化)_ 聖人順應自然變化,不傷物,物亦不傷,無送無迎,隨物順化;去言去為,從虛處體悟大道。 顏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回敢問其游。」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與之相靡,必與之莫多。狶韋氏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之宮,湯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註12)也,而況今之人乎!聖人處物不傷物。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相將迎。山林與!皋壤(註13)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樂未畢也,哀又繼之。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謂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能能(註14)而不能所不能。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齊知之所知,則淺矣。」 [狶韋(ㄒㄧ ㄨㄟˊ);囿(ㄧㄡˋ);皋(ㄍㄠ);] ˙ 無有所將,無有所迎。_不要對過去有所留戀,不要對未來有所期待。 ˙ 安化安不化,安與之相靡,必與之莫多。_參與變化的物與不變化的道,兩者要相安無事,必須隨順自然。 ˙ 山林與臯壤與與我無親使我欣欣然而樂與【見江南藏本舊闕】。(皋壤) ˙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道無形,萬物賴之而生,雖耳目所不能聞見,然充塞乎天地之間,上則為日星,下則為河嶽。故道無所不在,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無不有道。失之則物滅,得之則物生,生聚死散,皆天地自然之道也。 (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註1: 疏瀹: 1.洗滌;沐浴。 宋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紀藝中》:“ 知微 凡畫聖像,必先齋戒疏瀹,方始援筆。” 2.特指烹茗。 唐 顏真卿 等《五言月夜啜茶聯句》:“流華浄肌骨,疏瀹滌心原。” 3.疏浚,疏通。《宋史·神宗紀二》:“ 河 決害民田,所屬州縣疏瀹,仍蠲其稅,老幼疾病者振之。” 清 袁枚 《新齊諧·貓怪》:“屋角有溝,久弗疏瀹。淫雨不止,水溢於堂。” 清 魏堃 《浚漕河篇》:“一年疏瀹可十年,何必年年事調遣?” 4.猶舒暢。 宋 劉跂 《述懷》詩:“精神倍疏瀹,激昂登文石。” 註2: 澡雪: 1.洗滌使之清潔;洗滌。《文選·馬融<長笛賦>》:“溉盥汙濊,澡雪垢滓矣。” 李善 注:“澡,洗手也。”《魏書·釋老志》:“其為教也,鹹蠲去邪累,澡雪心神。” 宋 陸遊 《雨後極涼》詩:“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進。” 2.引申為高潔。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其神思之澡雪,既至異於常人,則曠觀天然,自感神閟,凡萬匯之當其前,皆若有情而至可念也。” 3.改正;洗雪。 宋 李綱 《宮詞謝表》:“臣敢不澡雪前非,激昂晚節。”《明史·甯王朱權傳》:“ 宸潣 子 拱梃 上書為父澡雪,亦還爵。” 註3: 窅然: 1.精深貌;深遠貌。《莊子·知北遊》:“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文選·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若乃交神 圯上 ,道契 商洛 ,顯默之際,窅然難究;淵流浩瀁,莫測其端矣。” 張銑 注:“籌策明默,窅然深遠,難以究探也。”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若夫輕煙遠翠,掩映連絡斷續之際,津涯窅然者,《萬點青蓮圖》也。” 2.猶悵然。《莊子·逍遙遊》:“ 堯 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 藐姑射之山 , 汾水 之陽,窅然喪其天下焉。” 陸德明 釋文:“窅然,猶悵然。”《南史·梁紀上·武帝》:“一駕 汾 陽,便有窅然之志;暫適 箕 嶺,即動讓王之心。” 胡韞玉 《雜詩答鈍庵》之三:“芙蓉媚幽渚,芳菲散清曉;採之贈遠人,窅然喪塵擾。” 3.岑寂貌。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視天欲明,急趨至角,即不復見,但空室窅然,寒燈半滅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半夜窺之,窅然已逝。” 4.幽暗貌。 宋 嚴羽 《山居即事》詩:“磵戶寂無人,松蘿窅然暝。” 註4: 恂達:通達。《莊子·知北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 成玄英 疏:“恂,通也……思慮通達,視聽聰明。” 宋 王安石 《<詩義>序》:“內德純茂,則神罔時恫,外行恂達,則四方以無侮。” 宋 葉適 《郭處士墓誌銘》:“孝慈友悌之行內合,博聞恂達之譽外昭。” 註5: 喑醷:氣結聚貌。《莊子·知北遊》:“自本觀之,生者,喑醷物也。” 陸德明 釋文:“ 李 郭 皆云:喑醷,聚氣貌。” 註6: 果蓏:瓜果的總稱。《易·說卦》:“艮……為果蓏。” 孔穎達 疏:“木實曰果,草實曰蓏。”《漢書·地理志下》:“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元 傅若金 《奉送達兼善禦史赴河南憲僉十二韻》:“古縣藤蘿碧,霜林果蓏紅。” 註7: 天弢:謂天然的束縛。《莊子·知北遊》:“解其天弢,墮其天袠,紛乎宛乎,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 成玄英 疏:“弢,囊藏也。” 明 唐順之 《祭丘思庵文》:“蓋 莊生 所雲蒿目而憂世,決性命以饜富貴,此兩者皆謂之天弢,而子皆解之。” 註8: 履狶:謂檢驗豬的肥瘦。亦比喻審察民情。《莊子·知北遊》:“ 正獲 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 郭象 注:“狶,大豕也。夫監市之履豕,以知其肥瘦者,愈履其難肥之處,愈知豕肥之要。” 宋 黃庭堅 《寄上叔父夷仲》詩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監市履狶知民心。” 清 惲敬 《上舉主笠帆先生書》:“茫茫千古,如驅羊,如履狶,如害馬,不力辯焉,則此事皆為謬種矣。” 註9: 馮閎:宏大、開曠。《莊子·知北遊》:“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 王先謙 《<莊子集釋>序》:“夫其遭世否塞,拯之末由,神徬徨乎馮閎,驗小大之無垠,究天地之終始,懼然而為是言也。” 註10: 衰殺: 1.減縮。《墨子·備城門》:“百步一櫳樅,起地高五丈三層,下廣,前面八尺,後十三尺,亓上稱議衰殺之。” 畢沅 校注:“言稱此而議減其上。”《新五代史·司天考》:“ 樸 之曆法,總日纏差為盈縮二曆,分月離為遲疾二百四十八限,以考衰殺之漸。” 2.老病。 衰落肅殺。《莊子·知北遊》:“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 成玄英 疏:“老病為衰殺。” 郭沫若 《沸羹集·詩》:“詩人的感覺是特別銳敏的,時代環境既衰殺,因此免不得‘梧桐一葉落而知秋’了。” 1.等差。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是以先聖籍田有制,供神有度,奉己有節,禮賢有數,上下大小,貴賤親疏,皆有等威,階級衰殺,各足祿其爵位。” 2.等差。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是以先聖籍田有制,供神有度,奉己有節,禮賢有數,上下大小,貴賤親疏,皆有等威,階級衰殺,各足祿其爵位。” 註11: 中而歎曰:_ 「中」,崔譔本作「卬」,卬通仰。 (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註12: ? (ㄐㄧ)_參閱大宗師 註13: 皋壤:亦作“皐壤”。 澤邊之地。《莊子·知北遊》:“山林與,皋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皐壤搖落,對之惆悵;歧路西東,或以歍唈。” 宋 王安石 《寄吳氏女子》詩:“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車軿。山泉皋壤間,適志多所經。” 金 元好問 《看山》詩:“皋壤與山林,使我欣然歟。我生天地間,託宿真蘧廬。” 註14: 馬其昶(ㄔㄤˇ)曰:「案郭注以知與不知,能與不能並言,似能能上衍一『知』字。」 莊子(南華經) 庚桑楚 (雜篇01) 【題解】“庚桑楚”是首句裏的一個人名,這裏以人名為篇名。全篇涉及許多方面的內容,有討論順應自然倡導無為的,有討論認知的困難和是非難以認定的,但多數段落還是在討論養生。全文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寫庚桑楚與弟子的談話,指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規律,為政者只能順“天道”而行,至于堯舜的作法,只能使民“相軋”,社會的動亂也就因此而起。第二部分至“惡有人災也”,通過老聃的談話說明養生之道,這就是“與物委蛇,而同其波”,“身若槁木而心若死灰”,“即隨物而應、處之無為的生活態度。第三部分至“心則使之也”,寫保持心境安泰,指出不能讓外物擾亂自己的“靈台”。第四部分至“是蜩與學鳩同于同也”,轉而討論萬物的生成與變化,討論人的認識的局限,說明是與非不是永遠不變的,可以轉移和變化。餘下為第五部分,又轉回來討論修身養性,指出擾亂人心的諸多情況,把養生之道歸納到“平氣”、“順心”的基本要求上來。 ´ 篇旨(春生秋成)_ 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不厭深眇,不足厚民(養生)。 老聃之役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壘之山,其臣之畫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居三年,畏壘大壤。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釋然。弟子異之。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聞至人,尸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於賢人之間。我其杓人之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畫然知(ㄓˋ);挈(ㄑㄧㄝˋ);庶幾(ㄐㄧ);俎(ㄗㄨˇ);杓(ㄉㄧˊ);] (1.1)弟子曰:「不然。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為之制;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軀,而㜸狐為之祥。且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自古堯舜以然,而況畏壘之民乎!夫子亦聽矣!」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介而離山,則不免於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註1)而失水,則蟻能苦之。故鳥獸不厭高,魚鼈不厭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其於辯也,將妄鑿垣牆而殖蓬蒿也。簡髮而櫛,數米而炊,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任知則民相盜。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晝為盜,日中穴阫(註2)。吾語汝,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鯢(ㄋㄧˊ);罟(ㄍㄨˇ);碭(ㄉㄤˋ);垣(ㄩㄢˊ);櫛(ㄐㄧㄝˊ);數(ㄕㄨˇ)米;軋(ㄧㄚˋ);之數(ㄕㄨˋ);阫(ㄆㄟˊ),音陪;語(ㄩˋ)汝;] ˙ 杓:1.音嫡(ㄉㄧˊ)。標的也。【莊子·庚桑楚】我其杓之人耶。 2.(ㄅㄧㄠ):(1) 勺子的柄。《說文解字·木部》:「杓,枓柄也。」清·段玉裁·注:「枓柄者,勺柄也。勺謂之枓,勺柄謂之杓。」。 (2) 北斗七星的柄,指第五到第七顆星。《淮南子·天文》:「鬥杓為小歲,正月建寅。」漢·高誘·注:「鬥,第一星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杓。」。 3. (ㄕㄠˊ):取水、舀東西的器具。《文選·李康·運命論》:「則執杓而飲河者,不過滿腹。」同「勺 」。 ´ 篇旨(心若死灰)_ (1) 養生之道:保全本性,如保赤子然,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思慮營營。 (2) 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王先謙:「外韄者,耳目為外物所縛。不可以繁擾而捉搤之,將必內閉其心,以息耳目之紛;內韄者,心思為欲所縛,不可以謬亂而捉搤之,將必外閉其耳目,以絕心思之緣。」 [搤(ㄜˋ),音俄;] (3) 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禍福無有,惡有人災。 南榮趎蹴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長矣,將惡乎託業以及此言邪?」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若此三年,則可以及此言也。」南榮趎曰:「目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盲者不能自見;耳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聾者不能自聞;心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與形亦辟矣,而物或間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謂趎曰:『全汝形,抱汝生,勿使汝思慮營營。』趎勉聞道達耳矣!」庚桑子曰:「辭盡矣。曰奔蜂不能化藿蠋(註3),越雞不能伏鵠卵,魯雞固能矣。雞之與雞,其德非不同也,有能與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見老子!」[趎(ㄔㄨˊ);蹴(ㄘㄨˋ);辟(ㄅㄧˋ)矣;藿(ㄏㄨㄛˋ);鵠(ㄏㄨˊ); ] (2.1)南榮趎贏糧,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來乎?」南榮趎曰:「唯。」老子曰:「子何與人偕來之眾也?」南榮趎懼然顧其後。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謂乎?」南榮趎俯而慚,仰而歎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老子曰:「何謂也?」南榮趎曰:「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義則反愁我己。我安逃此則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願因楚而問之。」老子曰:「向吾見若眉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汝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南榮趎請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惡,十日自愁,復見老子。 (2.2)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外內韄者,道德不能持,而況放道而行者乎!」南榮趎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猶未病也。若趎之聞大道,譬猶飲藥以加病也,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老子曰:「衛生(註4)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註5);終日握而手不掜 (註6),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註7),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南榮趎曰:「然則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謂冰解凍釋者,能乎?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為怪,不相與為謀,不相與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來,是謂衛生之經已。」曰:「然則是至乎?」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兒子乎?』兒子動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ㄨ)有人災也!」 [洒濯(ㄙㄚˇ ㄓㄨㄛˊ);韄(ㄏㄨˋ);揵(ㄐㄧㄢˋ);卜筮(ㄅㄨˇ ㄕˋ);翛(ㄒㄧㄠ);侗(ㄊㄨㄥˊ);嗥(ㄏㄠˊ)而嗌(一ˋ)不嗄(ㄕㄚˋ);掜(ㄧˋ);瞚(ㄕㄨㄣˋ);委蛇(ㄨㄟ 一ˊ);] ˙ 韄:同「縛」_ 王先謙曰:「外韄者,耳目為物所縛。」 ´ 篇旨_ 寫心境「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即是說心境安泰靜定的人,行於無名迹。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發乎天光者,人見其人,「物見其物」,人有修者,乃今有恆;有恆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謂之天民;天之所助,謂之天子。[舍(ㄕㄜˋ)之;] ˙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_ 宇,指心。天光,自然之光。林雲銘曰:「宇,心宇也。心宇泰然而定,則定而生慧,可以迴光自照。」 ˙ 【意譯】心境安泰的人,便發出自然的光輝。發出自然的光輝的,人便自顯其為人,物便自顯其為物,人能循順自然修為,才能培養常德;有常德的,人來歸依他,自然也助佑他。人來依歸的,便是天民;自然助佑的,便是天之子。 ˙ 「物見其物」:今本缺漏。依陳碧虛《莊子闕誤》引章君房本及郭象注文補上。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 篇旨_ 本節談保養「靈台」(心靈)。 備物以將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達彼,若是而萬惡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內於靈臺。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不見其誠己而發,每發而不當,業入而不舍,每更(ㄍㄥ)為失。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幽閒(註8)之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券內者,行乎無名;券外者,志乎期費。行乎無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費者,唯賈人也,人見其跂,猶之魁然。與物窮者,物入焉;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無親,無親者盡人。兵莫憯於志,鏌鋣(註9)為下,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每更(ㄍㄥ);跂(ㄑㄧˋ);憯(ㄘㄢˇ);鏌鋣(ㄇㄛˋ ㄧㄝˊ);] ˙ 為不善乎幽闇之中者,鬼得而誅之。_闇中地作惡,便要受到良心的懲責。 道通,其分也(註10),其成也毀也。所惡乎分者,其分也以備;所以惡乎備者,其有以備。故出而不反,見其鬼;出而得,是謂得死。滅而有實,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定矣。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註11)。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所惡(ㄨˋ);無乎處(ㄔㄨˋ),有長(ㄔㄤˊ);剽(ㄆㄧㄠˋ);;]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註12),將以生為喪也,以死為反也,是以分已。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者,吾與之為友。是三者雖異,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有生,黬也,披然(註13)曰移是。嘗言移是,非所言也。雖然,不可知者也。臘者之有膍胲(註14),可散而不可散也;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溲 (註15)焉,為是舉移是。請 嘗言移是。是以生為本,以知為師,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實,因以己為質;使人以為己節,因以死償節。若然者,以用為知,以不用為愚,以徹為名,以窮為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與學鳩同於同也。 [其知(ㄓˋ);尻(ㄎㄠ);著(ㄓㄨˋ)戴;黬(ㄢˋ) (ㄧㄢˇ),電腦注音查字為(ㄐㄧㄢ);膍胲(ㄆㄧˊ ㄍㄞ);溲(ㄙㄡ);蜩(ㄊㄧㄠˊ);] ˙ 黬:1. (一ㄢˇ)◎ 黑斑;黴點:“衣漬度梅~。” 2. 音黯。【集韻】直聚氣也。【莊子·庚桑楚】有生黬也。 3. 音嵒。【玉篇】釜底黑也。又【廣韻】【集韻】?古鹹切,音緘。義同。 [嵒,同「岩」] © 汉典 ˙ 胲:音該。【說文】足大指毛肉也。【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散也。【註】足大指也。 又【博雅】胲,備也。【莊子·庚桑楚·膍胲註】一云備也。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兄則以嫗,大親則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ㄓˋ)不謀,至仁無親,至信辟金(註16)。[蹍(ㄓㄢˇ);驁(ㄠˊ);嫗(ㄩˋ);辟(ㄅㄧㄥˇ);]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註17),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謬(ㄇㄧㄡˋ);之累(ㄌㄟˊ),累贅;惡(ㄨˋ)欲;與(ㄩˋ)知(ㄓˋ),與:施與;] 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性之動,謂之為;為之偽,謂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謨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順也。[為(ㄨㄟˊ)之偽(ㄨㄟˋ);謨(ㄇㄛˊ);睨(ㄋㄧˋ);]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唯蟲能蟲,唯蟲能天。全人惡(ㄨ)天?惡(ㄨ)人之天?而況吾天乎人乎![俍(ㄌㄧㄤˊ);] 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威也(註18);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是故湯以胞人籠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介者拸畫(註19),外非譽也;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拸(ㄔˇ);胥(ㄒㄩ);謵(ㄒㄧˊ);] ˙ 有為也欲當(ㄉㄤˋ),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_要有為的事得當,就要寄託於無心應事,應事出於無心,便是聖人之道。 1. 成玄英云:「夫春生秋實,陰陽之恆;夏長冬藏,物之常事。故春秋豈有心施於萬實,而天然之道已自行焉,故其生有之德也。」 2. 夫養生之道,如嬰兒然,喜悅不入於心,則禍福不及身也。 註1_ 碭:又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註2_ 《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陪。《集韻》牆也。或作坏。《莊子·庚桑楚》日中穴阫。 註3_ 藿蠋:生長在豆類植物上的毛蟲。《莊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 成玄英 疏:“藿,豆也;蠋者,豆中大青蟲。” 唐 陳章 《腐草為螢賦》:“並桃蟲而映彼中林,齊藿蠋而光於舊圃。” 註4_ 衛生: 1.養生;保護生命。《莊子·庚桑楚》:“ 老子 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 郭象 注:“防衛其生,令合道也。” 晉 陶潛 《影答形》詩:“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 清 唐甄 《潛書·五形》:“貴人之處,衛生常謹。古諺曰:‘家累千金者,坐不垂堂。’恐其傷肢體也。” 2.謂謀生存。《宋書·鄭鮮之傳》:“至於 陳平 默順避禍,以權濟屈,皆是衛生免害,非為榮也。” 清 王夫之 《文學劉君昆映墓誌銘》:“衛生而遠於不仁,身之功也。” 註5_ 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_ 參閱道德經第55章 註6_ 掜_ 研計切 音詣 寄也捉也。〈莊子·庚桑楚〉「終日握而手不掜」.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 拳曲 註7_ 委蛇: 1.綿延屈曲貌。《楚辭·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二十八字之間,委蛇曲折,含不盡之意。” 清 唐甄 《潛書·匪更》:“委蛇合度,是謂從舊。” 2.曲折行進貌。《史記·蘇秦列傳》:“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而謝。” 司馬貞 索隱:“委虵謂以面掩地而進,若虵行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宅妖》:“膩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時始沒。” 3.迂遠貌。《文選·嵇康<琴賦>》:“穆溫柔以怡懌,婉順敍而委蛇。” 呂向 注:“委蛇,長遠之貌。” 晉 成公綏 《天地賦》:“河漢委虵而帶天,虹蜺偃蹇於昊蒼。” 4.雍容自得貌。《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鄭玄 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 陸德明 釋文:“《韓詩》作‘逶迤’,雲公正貌。”《隸釋·漢冀州從事張表碑》:“委虵公門,謇謇匪躳。” 宋 蘇軾 《謝三伏早出院表》:“遽蒙假借之私,得遂委蛇之樂。” 清 黃遵憲 《罷美國留學生感賦》詩:“便便腹高臥,委蛇復委蛇。” 5.隨順、順應貌。《莊子·應帝王》:“吾與之虛而委蛇。” 成玄英 疏:“委蛇,隨順之貌也。”《莊子·庚桑楚》:“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為,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明史·吳時來傳》:“晚節不能自堅,委蛇執政間。” 清 惲敬 《博婦》:“雖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適變,堅忍以藏用,期於復 漢 唐 之祚而已。”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吾以為今日革命,不能不與外國委蛇。雖極委蛇,猶不能不使外人干涉。”參見“ 虛與委蛇 ”。 6.神話傳說中的蛇。《莊子·達生》:“委蛇,其大如轂,其長如轅,紫衣而朱冠。其為物也,惡聞雷車之聲,則捧其首而立。見之者殆乎霸。” 7.草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葳蕤》:“委蛇,此亦似是萎蕤,並俟考訪。” 註8_ 幽閒_「幽闇」舊音「閑」。御覽六四五引「閒」作「闇(ㄢˋ)」。 (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靝(ㄊㄧㄢ):《篇海》與天同。出道書。(資料來源:汉點) 註9_ 莫邪_傳說 春秋 吳王 闔廬 使 幹將 鑄劍,鐵汁不下,其妻 莫邪 自投爐中,鐵汁乃出,鑄成二劍。雄劍名幹將,雌劍名莫邪。事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唐 陸廣微 《吳地記·匠門》。後因用作寶劍名。《荀子·性惡》:“ 闔閭 之幹將、莫邪、钜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世謂 伯夷 貪兮,謂 盜蹠 廉;莫邪為頓(鈍)兮,鉛刀為銛(ㄒㄧㄢ)。”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莫邪,吳 大夫也,作寳劍,因以冠名。”宋 何薳 《春渚紀聞·丁晉公石子硯》:“中剖之為二硯,亟送其一,公得之喜甚。報書雲:‘硯應有二,何為留一自奉,得無効 雷豐城 之留莫邪否?此非終合之物也。’” (資料來源:汉點) 註10_ 道通,其分也:山寺本古鈔卷子「其分也」下有「成也」二字,當從之。 (靝巨書局南華經) 註11_ [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 _ 1.李勉曰:「此句俗手所竄,當刪。」(靝巨書局南華經) 2.宣穎說:「此九字當為衍文。」馬其昶說:「此言無本而有所出,無竅而又有所入,是之謂有實。上下錯舉,互備為文也。」(三民書局莊子) 3.出無本,入無竅,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漢川草廬) 註12_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_以上數句已見齊物論第11段. 註13_ 披然:分散貌。一說,強自分別貌。《莊子·庚桑楚》:“有生,黬也,披然曰移是。” 成玄英 疏:“披,分散也。” 陳鼓應 今注引 林希逸 曰:“人之生也,同是此氣,而強自分別,故曰‘披然’。” 註14_ 膍胲:牛胃與牛蹄。古代臘祭時的祭品。《莊子·庚桑楚》:“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 成玄英 疏:“膍,牛百葉也。胲,備也,亦言是牛蹄也。臘祭之時,牲牢甚備,至於四肢五藏,並皆陳設。祭事既訖,方復散之,則以散為是;若其祭未了,則不合散,又以散為不是。”後亦用以比喻雖然需要但不必稱道的東西。 清 黎松門 《<續板橋雜記>序》:竊得腦胲一臠,便自詡為瓣香。(資料來源:汉點) 註15_ 偃_ 一本偃下有「溲」字。 (三民書局莊子) 偃溲: 1.在廁所大小便。《莊子·庚桑楚》“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 晉 郭象 注:“寢廟則以饗燕,屏厠則以偃溲。” 2.指廁所。 唐 柳宗元 《天說》:“而又穴為偃溲,築為牆垣。” 註16_ 辟_ 必郢切 音丙 除也.〈莊子˙庚桑楚〉「至信辟金」.(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17_ 謬_ 一本作「繆」;繫縛的意思。 註18_ 威_ 孫詒讓說:「威當依崔譔本作『或』,不必得也。」 (三民書局莊子) 註19_ 拸畫_ 去也。《莊子·庚桑楚》介者拸畫,外非譽也。《註》介者刖人,畫文采之飾也。貌旣虧殘,故拸而棄之。或作扡。 (資料來源:汉點) 拸畫:不拘法度。一說不飾容貌。《莊子·庚桑楚》:“介者拸畫,外非譽也。” 郭象 注:“畫,所以飾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虧殘,則不復以好醜在懷,故拸而棄之。” 俞樾 《諸子平議·莊子三》:“《漢書·司馬相如傳》:‘痑以陸離。’ 師古 注曰:‘痑,自放縱也。’即此拸字之義。 桓 六年《穀梁傳》:‘以其畫我。’《公羊傳》作‘化我’。 何休 注曰:‘行過無禮謂之化。’即此畫字之義。蓋人既刖足,不自顧惜,非譽皆所不計,故不拘法度也。” 莊子(南華經) 徐无鬼 (雜篇02) 【題解】“徐無鬼”是開篇的人名,以人名作為篇名。本篇是《庄子》中的又一長篇,由十餘個各不相關的故事組成,並夾帶少量的議論。全篇內容很雜,中心不明朗,故事之間也缺乏關聯,但多數是倡導無為思想的。全篇大體可分為十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側乎”,寫徐無鬼拜見魏武侯,用相馬之術引發魏武侯的喜悅,借此譏諷詩、書、禮、樂的無用。第二部分至“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繼續寫徐無鬼跟魏武侯的對話,指出當世國君的作法實質上是在害民,只有“應天地之情”,才真正是“社稷之福”。第三部分至“稱天師而退”,寫黃帝出遊于襄城之野,特向牧馬小童問路,喻指為政者的迷亂。第四部分至“終身不反悲夫”,批評事事“皆囿于物”的人。第五部分至“未始離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寫庄子和惠子的對話,指出天下並沒有共同認可的是非標準,從而批評了各家“各是其所是”的態度。第六部分至“吾無與言之矣”,寫庄子對惠子的懷念。第七部分至“則隰朋可”,寫管仲和桓公的對話,借推薦隰朋闡述無為而治的主張。第八部分至“三年而國人稱之”,借吳王射殺猴子的故事,告誡人們不應有所自恃。第九部分至“其後而日遠矣”,寫南伯子綦對世人迷誤的哀嘆。第十部分至“大人之誠”,提出“無求,無失,無棄”和“不以物易己”的觀點,強調不用言語、返歸無為的功效。第十一部分至“然身食肉而終”,表述子綦遊于天地不跟外物相違逆的生活旨趣。第十二部分至“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批判唐堯,指斥仁義是貪婪者的工具。第十三部分至“于羊棄意”,批判三種不同的心態,提倡“無所甚親”、“無所甚疏”的態度。餘下為第十四部分,為雜論,主要是闡明順任自適的思想。 ´ 篇旨(魏武侯悅相馬術)_ 以相犬馬之術為喻,譏刺武侯充滿嗜欲,增長好惡也。 徐无鬼因女商見魏武侯,武侯勞之曰:「先生病矣!苦於山林之勞,故乃肯見於寡人。」徐无鬼曰:「我則勞於君,君有何勞於我!君將盈耆欲,長好惡,則性命之情病矣;君將黜耆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註1)。我將勞君,君有何勞於我!」武侯超然不對。少焉,徐无鬼曰:「嘗語君,吾相狗也。下之質執飽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質若視日,上之質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馬也。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而未若天下馬也。天下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喪其一,若是者,超軼絕塵,不知其所。」武侯大說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吾所以說吾君者,橫說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說之則以〈金版〉〈六弢〉,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今先生何以說吾君,使吾君說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而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註2)其側者乎!久矣夫莫以眞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 [勞(ㄌㄠˋ,音澇)之;耆(ㄕˋ)欲,通「嗜」;長好惡(ㄓㄤˇ ㄏㄠˋ ㄨˋ);掔( ㄑㄧㄢ),音牽;相(ㄒㄧㄤˋ)狗;中(ㄓㄨㄥˋ)繩;從(ㄗㄨㄥˋ)說;弢(ㄊㄠ),音掏;藜藿(ㄌㄧˊ ㄏㄨㄛˋ);鼪鼬(ㄕㄥ ㄧㄡˋ);逕(ㄐㄧㄥˋ);踉(ㄌㄤˊ);跫(ㄑㄩㄥˊ);謦欬(ㄑㄧㄥˋ ㄎㄞˋ);] ˙ 金版:1.亦作"金板"。 2.天子祭告上帝鏤刻告詞的金屬版。亦用以銘記大事﹐使不磨滅。 3.傳說夏桀殺關龍逢後地庭中所出之金版書。 4.兵書名。 5.用為書籍的代稱。 6.拍板的美稱。 ˙ 六韜:亦作“六弢”。書名。指文、武、龍、虎、豹、犬韜。相傳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號為「武學七書」之一,為談兵者所稱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聞異說,可供神話研究參考。 ´ 篇旨(徐无鬼論為義偃兵)_ 君主為耳目口鼻之慾,以苦一國之民。養生之道在於外去厚味以全形軀,內棄仁義以絕偽念。 徐无鬼見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厭葱韮,以賓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於貧賤,未嘗敢飲食君之酒肉,將來勞君也。」君曰:「何哉,奚勞寡人?」曰:「勞君之神與形。」武侯曰:「何謂邪?」徐无鬼曰:「天地之養也一,登高不可以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君獨為萬乘之主,以苦一國之民,以養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許也。夫神者,好和而惡姦;夫姦,病也,故勞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見先生久矣。吾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徐无鬼曰:「不可。愛民,害民之始也;為義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為之,則殆不成。凡成美,惡器也;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變固外戰。君亦必無盛鶴列(註3)於麗譙(註4)之間。無徒驥於錙壇之宮,無藏逆於得!無以巧勝人,無以謀勝人,無以戰勝人。夫殺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養吾私與吾神者,其戰不知孰善?勝之惡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夫民死已脫矣,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芧(ㄒㄩˋ),音序;譙(ㄑㄧㄠˊ),音橋;驥(ㄐㄧˋ),音祭;錙(ㄗ)音資;] ´ 篇旨(治天下若牧馬)_ 治天下當去其害馬者(治理天下,必須無心無為,純在自然。) 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為御,昌㝢驂乘,張若、謵朋前馬,昆閽、滑稽後車;至於襄城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適遇牧馬童子,問塗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黃帝曰:「異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請問為天下?」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遊於六合之內,予適有瞀病,有長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車而遊於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夫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雖然,請問為天下。」小童辭。黃帝又問,小童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隗(ㄨㄟˇ),音偉;茨(ㄘˊ),音慈;驂乘(ㄘㄢ ㄕㄥˋ);謵(ㄒㄧˊ),音習;予少(ㄕㄠˋ);瞀(ㄇㄠˋ),音茂;少(ㄕㄠˇ)痊;稽(ㄑㄧˇ)首;;] ˙ 㝢:籀文宇字。 〔~文〕古代的一種字體。中國春秋戰國時流行於秦國,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稱“大篆”。 。【學古編】李斯旣作小篆,遂以籒文爲大篆。 © 漢典 [籀(ㄓㄡˋ)] ´ 篇旨_ 本段探討人生痛苦的原因,皆根於造作,役於物,囿於欲,心不能寧靜無為之故。 知士無思慮之變則不樂,辯士無談說之序則不樂,察士無凌誶之事則不樂,皆囿於物者也。招世之士興朝,中民之士榮官。筋力之士矜難,勇敢之士奮患,兵革之士樂戰,枯槁之士宿名,法律之士廣治,禮樂之士敬容,仁義之士貴際。農夫無草萊之事則不比,商賈無市井之事則不比,庶人有旦暮之業則勸,百工有器械之巧則壯。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夸者悲,勢物之徒樂變,遭時有所用,不能無為也。此皆順比於歲,不物於易者也,馳其形性,潛之萬物,終身不反,悲夫![誶(ㄙㄨㄟˋ),音遂;夸(ㄎㄨㄚ),音誇;] ´ 篇旨(魯遽調瑟)_ 透過莊、惠問答,批評曲士各執一端,自以為是,是非無定見。 莊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謂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莊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堯也,可乎?」惠子曰:「可。」莊子曰:「然則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魯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魯遽曰:『是直以陽召陽,以陰召陰,非吾所謂道也,吾示子乎吾道。』於是乎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鼓宮宮動,鼓角角動,音律同矣。夫或改調一弦,於五音無當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動,未始異於聲,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惠子曰:「今夫儒墨楊秉,且方與我以辯,相拂以辭,相鎮以聲,而未始吾非也,則奚若矣?」莊子曰:「齊人蹢子於宋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鍾也以束縛,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夫楚人寄而謫(ㄓㄜˊ)閽者,夜半於無人之時而與舟人鬬,未始離於岑(ㄘㄣˊ)而足以造於怨也。」[遽(ㄐㄩˋ);爨(ㄘㄨㄢˋ);鼓角(ㄐㄩㄝˊ);改調(ㄉㄧㄠˋ);弦(ㄒㄧㄢˊ);蹢(ㄉㄧˊ);鈃(ㄒㄧㄥˊ);謫(ㄓㄜˊ);岑(ㄘㄣˊ);] ´ 篇旨(匠石斲泥)_ 互信互賴,以誠相託,通力合作。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斲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郢(ㄧㄥˇ),音影;堊(ㄜˋ),音俄;斲(ㄓㄨㄛˊ),音濁;] ´ 篇旨(隰朋可屬國)_ 為政之道,無為而治,治世不以苛察為上,在於任其自然,與百姓相安無事。 管仲有病,桓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謂(註5)云!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管仲曰:「公誰欲與?」公曰:「鮑叔牙。」曰:「不可。其為人絜廉善士也。其於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使之治國,上且鉤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於君也,將弗久矣。」公曰:「然,則孰可?」對曰:「勿已,則隰朋可。其為人也,上忘而下畔(註6),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於國有不聞也。其於家有不見也。勿已,則隰朋可。」[絜,通「潔」;不比(ㄅㄧˋ);隰(ㄒㄧˊ);;] ˙ 上且鉤乎君,下且逆乎民_成玄英疏:「上以忠直鉤束於君,下以清明逆忤百姓。」物之有鉤,必多阻難而不順,故不順謂之鉤。(逆忤百姓_違逆百姓) ´ 篇旨(獼猴以靈巧喪生)_ 戒人不可以色驕人,切勿憑智恃能,勿以矜伐之心待人。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註7),見巧乎王。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之,狙執死。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顏不疑歸而師董梧以鋤其色,去樂辭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狙(ㄐㄩ),音居;恂(ㄒㄩㄣˊ),音荀;蓁(ㄓㄣ)音針;委蛇(ㄨㄟ 一ˊ);攫?(ㄐㄩㄝˊ ㄗㄠˋ);] ´ 篇旨(南伯子綦之悲)_ 鬻名者雖隱岩穴而不晦,淡泊者雖居市朝而無迹,悲嘆是人自喪真樸。 南伯子綦隱几而坐,仰天而噓。顏成子入見曰:「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曰:「吾嘗居山穴之中矣。當是時也,田禾一覩我,齊國之眾三賀之。我必先之,彼故知之;我必賣之,彼故鬻之。若我而不有之,彼惡得而知之?若我而不賣之,彼惡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喪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後而日遠矣。」[槁骸(ㄍㄠˇ ㄏㄞˊ);鬻(ㄩˋ);] ˙ 自喪:謂自失其真。弄虛名,則是自喪期真。 ˙ 吾又悲夫悲人者_ 言悲人者亦可悲也。聖人哀樂不入胸次,豈能悲人。 ´ 篇旨(孔子述不言之義)_ 為政之道,不言之義。 ´ 本段借市南宜僚與孔子對話,以弄丸解難,秉羽投兵為喻,言不言之義。夫天何言哉,四時行為;地何言哉,百物生焉;為政之道,亦當如是也。郭象云:「聖人無言,其所言者,百姓之言耳,故曰不言之言。苟以言為不言,則雖言出於口,故為未之嘗言。」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敖執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於此言已。」曰:「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辯不能舉也;名若儒墨而凶矣。故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聖人並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是故生無爵,死無諡,實不聚,名不立,此之謂大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大乎!夫為大不足以為大,而況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觴(ㄕㄤ);喙(ㄏㄨㄟˋ);諡(ㄕˋ);] ˙ 孫叔敖_ 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國令尹(楚相),輔佐楚莊王施教導民,寬刑緩政,發展經濟,政績赫然。主持興修了芍陂(今安豐塘),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國力。 ´ 篇旨(子藄悲子梱食祿)_ 相術不如至人能憑藉「怪徵」看破吉凶,口福之慾,不如順任自然為樂。 子綦有八子,陳諸前,召九方歅曰:「為我相吾子,孰為祥?」九方歅曰:「梱也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將與國君同食以終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為以至於是極也!」九方歅曰:「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於父母乎!今夫子聞之而泣,是禦福也。子則祥矣,父則不祥。」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識之,而梱祥邪?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吾未嘗為牧而牂生於奧,未嘗好田而鶉生於宎,若勿怪,何邪?吾所與吾子遊者,遊於天地。吾與之邀樂於天,吾與之邀食於地,吾不與之為事,不與之為謀,不與之為怪;吾與之乘天地之誠,而不以物與之相攖,吾與之一委蛇而不與之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償焉!凡有怪徵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與吾子之罪,幾天與之也!吾以是泣也。」無幾何而使梱之於燕,盜得之於道,全而鬻之則難,不若刖之則易,於是刖而鬻之於齊,適當渠公之街(註8),然身食肉而終。[歅(ㄧㄣ),音欽;瞿(ㄐㄩˋ)然;牂(ㄗㄤ);音贓;鶉(ㄔㄨㄣˊ)音純;宎(ㄧㄠˇ),音咬;刖(ㄩㄝˋ);] ˙ 瞿:(一) (ㄑㄩˊ) 1.〔~聃〕佛陀與老子,為“佛”、“道”兩教宗奉的教主。 2.〔~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姓瞿曇。後以瞿曇為佛的代稱,亦稱“喬達摩”。 (二) (ㄐㄩˋ) ◎ 驚視,驚恐四顧:~~(a.驚顧的樣子;b.迅速張望的樣子;c.勤謹的樣子)。~然。 ˙ 奧:室西南隅. 宎:室東南隅也。 ´ 篇旨(許由逃堯)_ 行仁義者,矯性偽情,仁義本出於自然之性,合於無為的,但自堯、舜用它招引天下以來,仁義變得虛偽無誠,還被貪婪者借為作惡之具。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齧(ㄋㄧㄝˋ),音鎳;所惡(ㄨˋ);覕(ㄆㄧㄝ);;] ˙ 覕:(一)(ㄆㄧㄝ)_◎ 古同“瞥”,看一眼:“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也。” (二)(ㄇㄧㄝˋ)_隱而不相見。《說文解字·見部》:「覕,蔽不相見也。」 © 漢典 ´ 篇旨(暖姝、濡需、卷婁三者)_ 神人棄知自得:第一種人,囿於一孔之見,以為自己盡得大道而自喜;第二種人,托身權貴,一旦冰釋勢敗,大禍必臨,正如虱寄豬上;第三種人,役役行仁。以羶行招人,以致形瘁神疲,,此三種人傷身失性,作者引真人抱和全真,循順自然作結。 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婁(註9)者,所謂暖姝者,學一先生之言,則暖暖姝姝而私自說也,自以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謂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蝨是也,擇疏鬣自以謂廣宮大囿,奎蹏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此以域進,此以域退,此其所謂濡需者也。卷婁者,舜也。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羶也。舜有羶行,百姓悅之,故三徙成都,至鄧之虛而十有萬家。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來之澤,舜舉乎童土之地,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是以神人惡眾至,眾至則不比,不比則不利也。故無所甚親,無所甚疎,抱得煬(ㄧㄤˊ)和(註10)以順天下,此謂真人。於蟻棄知(ㄓˋ),於魚得計,於羊棄意。以目視目,以耳聽耳,以心復心。若然者,其平也繩,其變也循。古之真人(註11),以天待人,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姝(ㄕㄨ);卷(ㄑㄩㄢˊ)婁;鬣(ㄌㄧㄝˋ),音列;奎蹏(ㄊㄧˊ)曲隈(ㄨㄟ);徙(ㄒㄧˇ);惡(ㄨˋ)眾;煬(ㄧㄤˊ);] ´ 篇旨_ 莊子以藥材無貴賤之分,對症即良,水之清流如故,在於其源頭之故,說明人的五官不可一味外用,心思不可過於外逐,當固其本性之道,方是治本之道。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藥也,其實菫(註12)也,桔梗也,雞癕也,豕零也,是時為帝者也,何可勝言!句踐也以甲楯三千棲於會稽。唯種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種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故曰,鴟目有所適,鶴脛有所節,解之也悲。故曰,風之過河也有損焉,日之過河也有損焉。請只風與日相與守河,而河以為未始其攖也,恃源而往者也。故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故目之於明也殆,耳之於聰也殆,心之於殉也殆,凡能其於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給改。禍之長也茲萃,其反也緣功,其果也待久。而人以為己寶,不亦悲乎!故有亡國戮民無已,不知問是也。[菫(ㄐㄧㄣˇ);癕(ㄩㄥ);楯(ㄕㄨㄣˇ);會稽(ㄎㄨㄞˋ ㄐㄧ);鴟(ㄔ);殉(ㄒㄩㄣˋ);] ´ 篇旨__ 無心方為真知,順乎天地自然方能照徹萬物、深藏道心,得其妙理,達不惑之境。故知悟「本」知「一」的真諦,在於「明道」。 故足之於地也踐,雖踐,恃其所不蹍(ㄓㄢˇ)而後善博也;人之於知也少,雖少,恃其所不知而後知天之所謂也。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陰解之,大目視之,大均緣之,大方體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盡有天循,有照冥,有樞始,有彼則。其解之也(註13),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之而後知之。其問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無崖。頡滑(註14)有實,古今不代,而不可以虧,則可不謂有大揚搉(ㄑㄩㄝˋ)(註15)乎!闔不亦問是已,奚惑然為!以不惑解惑,復於不惑,是尚大不惑。 [蹍(ㄓㄢˇ);頡(ㄒㄧㄝˊ);] 六韜 (六弢) �h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最早明確收錄此書的是《隋書·經籍志》,題為“周文王師薑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呂望。但是自宋代以來,就不斷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從此書的內容,文風及近年出土文物資料等分析,可大致斷定《六韜》是戰國時期黃老道家典籍。全書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韜》的內容十分廣泛,對有關戰爭和各方面問題,幾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戰略論和戰術論。 �h 周初太公望(即呂尚、薑子牙)所著,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西漢國家藏書目錄《漢書·藝文志》道家類曾有著錄曰:“《太公》237篇,其中《謀》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注“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清沈欽韓說:《謀》者即太公之《陰謀》,《言》者即太公之《金匱》,《兵》者即《太公兵法》。但從南宋開始,《太公六韜》一直被懷疑為偽書,特別是清代,更被確定為偽書,但是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大批竹簡,其中就有《太公》的五十多枚,這就證明《太公》至少在西漢時已廣泛流傳了,偽書之說也就不攻自破了。一般認為此書成于戰國時代。 © 汉典 註1_ 則耳目病矣_ 李勉曰:「依文義,上云『黜耆欲』,此云『引去好惡』,則當歸於清靜安恬,何能使耳目疲乎?其措詞矛盾,不言而喻。故此句應作『則耳目之病除矣』。原文有漏字也。」(靝巨書局南華經) 註2_ 亦作“ 謦咳 ”。 咳嗽。亦借指談笑,談吐。《莊子·徐無鬼》:“夫逃空虛者,藜藿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者乎?” 成玄英 疏:“況乎兄弟親眷謦欬言笑者乎?” 南朝 梁 簡文帝 《六根懺文》:“得彼天聰,聞開塔關鑰之聲,彈指謦咳之響。” 唐 黃滔 《啟侯博士》:“ 蜀 璧端居, 管 牀兀坐,既佩茲謦欬,益勵彼顓愚。” 宋 蘇軾 《黃州還回太守畢仲遠啟》:“路轉湖陰,益聽風謡之美;神馳鈴下,如聞謦咳之音。” 註3_ 1.鶴之行列。借指成列的士兵。《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 王先謙 集解引 李頤 曰:“鶴列,謂兵如鶴之列。” 唐 權德輿 《奉和鄜州劉大夫出師》:“行師齊鶴列,錫馬盡龍媒。” 2.如鶴般排列。形容軍陣齊肅。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十二:“梯衝已鶴列, 冀 馬忽雲屯。” 3.戰陣名。 唐 許敬宗 《唐並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偃月疏營,右澤左陵之勢;浮雲寫陣,鵝張鶴列之奇。” 唐 獨孤及 《風後八陣圖記》:“ 魏 之鶴列, 鄭 之魚麗, 周武 之熊羆, 昆陽 之虎豹,出匪以律,我異於是。” 註4_ 麗譙:亦作“ 麗樵 ”。 華麗的高樓。《莊子·徐無鬼》:“君亦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間。” 郭象 注:“麗譙,高樓也。” 成玄英 疏:“言其華麗嶕嶢也。” 宋 林逋 《錢塘仙尉謝君詠物樓成》:“仙人多在麗樵居,況對西山爽氣餘。” 明 吳嶔 《山坡羊·寒夜》曲:“清清細數三更到,第一關心是麗樵。” 清 曹寅 《三月六日登鼓樓看花》詩:“煌煌麗譙藏聖諭,草木暢茂當皇天。” 註5_ 謂_ 江南古藏本作「諱」。列子力命篇亦作「諱」。當據以改正。 註6_ 上忘而下畔_《列子•力命》作「下不畔」,此處脫「不」字。(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7_ ? _ 《集韻》先到切音譟(ㄗㄠˋ),攫博也或作搔.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8_ 適當渠公之街_ 孫詒讓曰:「『當』當為掌,『渠』當為康,『街』當為閨。」今釋文從之。 閨:1. 上圓下方的小門. 2.舊時女子居住的內室。 ◎正好掌管康公的門戶。 註9_ 暖姝:自得貌;自滿貌。一說柔婉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所謂暖姝者,學一先生之言,則暖暖姝姝而私自説也,自以為足矣。” 成玄英 疏:“暖姝、自許之貌也。” 陸德明 釋文:“暖,籲爰反,又籲晚反,柔貌。姝,昌朱反,妖貌。” 明 歸有光 《河南策問對》之一:“夫此數子者,固皆一代之偉人,其論議著於本朝,載於後世,視小儒齷齪暖姝,勉強綴論,而中無所有者,真秋蟲之鳴也。” 清 黎庶昌 《<續古文辭類纂>序》:“餘今所論纂,其品藻次第,一以昔聞諸 曾 氏者,述而録之……故既敍述略例,亦明夫不敢封己抱殘,守一先生家言,暖暖姝姝,而私自悅以足也。” 濡需:苟安一時。《莊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擇疏鬣自以為廣宮大囿;奎蹏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 陸德明 釋文:“濡音儒,又音如,安也。需音須。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卷婁: 1.拘攣。衰老背駝貌。《莊子·徐無鬼》:“年齒長矣,聰明衰矣,而不得休歸,所謂卷婁者也。” 成玄英 疏:“卷婁者,謂背項俛曲,向前攣卷而傴僂也。傴僂攣卷,形勞神倦。” 陳鼓應 注:“婁,同‘僂’。《逍遙遊》作‘捲曲’,《大宗師》作‘曲僂’,同義。” 宋 羅泌 《路史·後紀十一·有虞氏》:“ 舜 長九尺,太上員首,龍顏日衡,方庭甚口,面顄亡髦,懷珠握褒,形卷婁。” 2.羊的別名。 厲荃 《事物異名錄·獸畜·羊》引 明 陳懋仁 《庶物異名疏》:“羊,亦名卷婁。” 註10_ 煬和:融和;溫和。《莊子·徐無鬼》:“故無所甚親,無所甚疏,抱德煬和,以順天下,此謂真人。” 成玄英 疏:“煬,溫也。夫不測神人,親疏一觀,抱守溫和,可謂真聖。”《淮南子·俶真訓》:“抱德煬和,而萬物雜累焉。” 高誘 注:“煬,炙也。抱其志德,而炙於和氣,故萬物雜累,言成熟也。” 註11_ 真人: 1.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成仙”之人。《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説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淮南子·本經訓》:“莫死莫生,莫虛莫盈,是謂真人。” 漢 王逸 《九思·守志》:“隨真人兮翱翔,食元氣兮長存。”《舊唐書·玄宗紀下》:“ 天寳 元年…… 莊子 號為 南華真人 , 文子 號為 通玄真人 , 列子 號為 沖虛真人 , 庚桑子 號為 洞虛真人 。” 宋 蘇軾 《甲子日雨》詩:“賴有真人不飢渴,閉門卻埽但焚香。”《剪燈新話·牡丹燈記》:“鄰翁曰:‘ 玄妙觀 魏法師 ,故開府 王真人 弟子,符籙為當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六:“神,凡是神,不管是老母,老君,真人,大士……都得請。” [蕻(ㄏㄨㄥˋ)] 2.佛教稱證真理的人,即阿羅漢。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八:“真人,是阿羅漢也。或言阿羅訶。經中或言應真,或作應儀,亦云無著果,皆是一也。” 3.《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後因指統一天下的所謂真命天子。 漢 張衡 《南都賦》:“方今天地之雎剌,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梁書·韋叡傳》:“天下真人,殆興於吾州矣。”《秦併六國平話》卷上:“未有真人來統一,奈何七國又爭雄。”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録之以見真人埽除之難,元勛櫛沐之苦。” 4.指品行端正的人。《漢書·楊惲傳》:“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謂‘鼠不容穴,銜窶數’者也。”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真人,正人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太史奏真人東行。” 劉孝標 注引 檀道鸞 《續晉陽秋》:“ 陳仲弓 從諸子侄造 荀 ( 荀淑 )父子,於時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賢人聚。” 清 周亮工 《與王先生書》:“孝廉於僕稱莫逆交者二十年,真人真品,肅然敬之者亦二十年。” 5.指真誠可靠或知情的人。參見“ 真人面前不説假話 ”。 6.人類學中指從猿進化而來,真正脫離動物界的人。 吳汝康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人類的祖先》:“人科中的真人,則包括一切能製造工具的人,有較發達的腦子,形成了社會……真正脫離動物界而轉變成‘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 註12_ 1.菫:〔古文〕䒺????《唐韻》《集韻》?居隱切,音謹。《詩·大雅》菫荼如飴。《傳》菫,菜也。《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滫瀡以滑之。《註》冬用菫,夏用荁。《爾雅·釋草》苦菫。《註》今菫葵也。又《集韻》渠吝切,音覲。《類篇》藥名,烏頭也。《爾雅·釋草》芨菫草。《註》卽烏頭也,江東呼爲菫。《莊子·徐無鬼》藥也,其實菫也。又《淮南子·說林訓》蝮蛇螫人,傅以和菫,卽愈。《註》和菫,毒藥。 又赤菫,山名。《越絕書》赤菫之山,破而出錫。○按菫字有三音,上、去二音从艸,入艸部,其平聲音芹,《說文》訓黏土从革,省从土。另詳土部。《說文》堇,黏土。菫俗作堇。 2.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細弱,葉呈腎臟形,邊緣有鋸齒,春末開白花,有紫色條紋。果實橢圓形,全草可入藥,亦稱“堇堇菜”。(資料來源:汉點) 註13_ 「盡有天循,有照冥,有樞始,有彼則。其解之也,」_ 舊本這幾句斷句作『盡有天,循有照,冥有樞,始有彼。則其解之也,』不合文意,茲不從之。(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盡有天,循有照,冥有樞,始有彼。則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_萬物之中全都有其自然,順應就會逐漸明朗清晰,深奧的道理之中都存在著樞要,而任何事物產生的同時又必然出現相應的對立面。那麽,自然的理解好像是沒有理解似的, ◎大一,大陰,大目,大均,大方,大信,大定. 《莊子集解》盡有天,成云:「上七大,未有不由自然者。」循有照,成云:「順其自然,智自明照。」冥有樞,窈冥不言中,自有樞機。始有彼。大始之中,而彼我之端已見。則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郭云:「解之無功,故似不解。」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成云:「能忘其知,故似不知也。」不知而後知之。不知而後為真知。其問之也,不可以有崖,問道無方。而不可以無崖。為道固有方。頡滑有實,向云:「頡滑,謂錯亂也。」案:物物各有實理。古今不代,郭云:「各自有故,不可相代。」而不可以虧,郭云:「宜各盡其分。」則可不謂有大揚搉乎!成云:「其道廣大,豈不謂顯揚妙理而搉實論之乎?」闔不亦問是已,奚惑然為!宣云:「闔同曷。」案:言曷不推問此理,為惑然為乎!姚讀「盡有天循」句,「有照冥」句,「有樞始」句,「有彼則」句,釋云:「天循者,常無以知其妙也;照冥者,常有以知其徼也。天循為體,故有樞始;照冥為用,故有彼則。言因彼為則,無常則也。此非必其人也,人盡有之,特知解者鮮耳。而又不可以知解求也,故問者難而又不可不問。此理真實不虛,盍不問而終身惑乎!」今併取之。以不惑解惑,復於不惑,是尚大不惑。今以我之不惑,解人之惑,以反於不惑,是尚為大不惑也。 註14_ 頡滑:錯亂,混淆。《莊子·胠篋》:“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於辯矣。” 成玄英 疏:“頡滑,滑稽也,亦姦黠也。” 陸德明 釋文:“頡滑,謂難料理也。 崔 雲:‘纏屈也。’”《莊子·徐無鬼》:“頡滑有實,古今不代。” 成玄英 疏:“頡滑,不同也。” 陸德明 釋文引 向秀 曰:“頡滑,謂錯亂也。” *姦黠:亦作"奸黠"。奸詐、狡猾。南朝齊.蕭子良〈陳時政密啟〉:「令史奸黠,鮮不容情。」 註15_ 揚榷:亦作“ 揚攉 ”。 1.約略,舉其大概。《莊子·徐無鬼》:“頡滑有實,古今不代,而不可以虧,則可不謂有大揚搉乎!”《淮南子·俶真訓》:“若藏天下於天下,則無所遁其形矣。物豈可謂無大揚攉乎!” 高誘 注:“揚攉,無慮,大數名也。” 晉 左思 《蜀都賦》:“君子豈亦曾聞 蜀 都之事歟,請為左右揚搉而陳之。” 唐 劉知幾 《史通·申左》:“必揚搉而論之,言傳者固當以 左氏 為首。” 章炳麟 《辨詩》:“揚搉道之,有韻者皆為詩,其容至博。” 2.商榷;評論。《宋史·張觀傳》:“誠願陛下聽斷之暇,宴息之餘,體貌大臣,以之揚榷。”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中》:“斯足以揚搉誠偽,平章白黑矣。” ◎這篇說明至人的德行,教人要像枯木的無情,死灰的無心,禍福不至,就沒有人為的災害了.朱子說:「全篇都是禪.」(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莊子(南華經) ◎ [題解] “則陽”是篇首的人名。本篇內容仍很龐雜,全篇大體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寫了頭十個小故事,用人物的對話來說明恬淡、清虛、順任的旨趣和生活態度,同時也對滯留人事、迷戀權勢的人給予抨擊。後一部分則討論宇宙萬物的基本規律,討論宇宙的起源,討論對外在事物的主體認識。前一部分大體分作九小段,至“故曰待公閱休”為第一段,寫公閱休清虛恬適的生活旨趣和處世態度。至“以十仞之台縣眾閒者也”為第二段,寫聖人的心態和人們對于道的尊崇與愛慕。至“無內無外”為第三段,寫一個人要善于自處,善于應物。至“譬猶一吷也”為第四段,通過巧妙的比喻指出人在世間的渺小,倡導與世無爭的態度,同時諷刺和嘲弄了諸侯國之間的爭奪戰爭。至“其室虛矣”為第五段,通過孔子之口盛贊市南宜僚“聲銷”而“志無窮”的潛身態度。至“內熱溲膏是也”為第六段,指出為政“鹵莽”、治民“滅裂”的嚴重危害。至“于誰責而可乎”為第七段,通過柏矩遊齊之所見,批評當世君主為政的虛偽和對人民的愚弄。至“然乎”為第八段,說明人們的是非觀念不是永恆的,認識也是有限的。至“之二人何足以識之”為第九段,譴責衛靈公的荒唐無道。後一部分寫少知與大公調的對話,借大公調之口從討論宇宙整體與萬物之個體間“合異”、“散同”的關系入手,指出各種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各種變化也都會向自己的反面轉化,同時還討論了宇宙萬物的產生,又最終歸結為渾一的道。前一部分可以說是雜論,內容並不深厚,後一部分涉及宇宙觀和認識論上的許多問題,也就較有價值。。 (source:古詩文大全網) ´ 篇旨(公閱休冬江夏山)_ 以遊士干祿求進之可鄙,益顯聖人恬淡和樂之可貴。 則陽遊於楚,夷節言之於王,王未之見,夷節歸。彭陽見王果曰:「夫子何不譚我於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閱休。」彭陽曰:「公閱休奚為者邪?」曰:「冬則擉(註1)鼈于江,夏則休乎山樊(註2)。有過而問者,曰:『此予宅也。』夫夷節已不能,而況我乎!吾又不若夷節。夫夷節之為人也,無德而有知,不自許,以之神其交。固,顛冥乎富貴之地,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夫凍者假衣於春,暍者反冬乎冷風。夫楚王之為人也,形尊而嚴;其於罪也,無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橈焉!故聖人,其窮也使家人忘其貧,其達也使王公忘爵祿而化卑。其於物也,與之為娛矣;其於人也,樂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與人並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彼其乎歸居,而一間其所施。其於人心者,若是其遠也。故曰待公閱休。」[擉(ㄔㄨㄛˋ),音措;樊(ㄈㄢˊ);暍(一ㄝˋ),音謁;佞(ㄋㄧㄥˋ);橈(ㄋㄠˊ);;;] ˙ 暍:音謁。【說文】傷暑也。【玉篇】中熱也。【前漢·武帝紀】夏大旱,民多暍死。【荀子·富國篇】夏不宛暍。【淮南子·俶眞訓】暍者望冷風於秋。 ´ 篇旨_ 聖人無常心,其愛人皆出自於本性,故愛人時不覺其用心,須要別人指出,方能有所悟。 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復命搖作而以天為師,人則從而命之也。憂乎知而所行恆無幾時,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與之鑑,不告則不知其美於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可喜也終無已,人之好之亦無已,性也。聖人之愛人也,人與之名,不告則不知其愛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愛人也終無已,人之安之亦無已,性也。 (2.1) 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雖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況見見聞聞者也,以十仞之臺縣眾間者也。 ´ 篇旨_ 自己鄉土的泥巴特別香甜,這是自然的。我們若能復返真性,則內心之舒暢,必能與萬物融合為一。 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夫師天而不得師天,與物皆殉,其以為事也若之何?夫聖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與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備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湯得其司御,門尹登恆為之傅之,從師而不囿;得其隨成,為之司其名;之名嬴法,得其兩見。仲尼之盡慮,為之傅之。容成氏曰:「除日無歲,無內無外。」[緡(ㄇㄧㄣˊ);縣(ㄒㄩㄢˊ);洫(ㄒㄩˋ);] ˙ 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_ 隨物與時變化,心境(內性)凝靜卻一點也不會改變,何嘗舍棄過虛空大道的精髓! ´ 篇旨(蝸牛兩角相爭)_ 譏諷戰國君主爭伐。在游心於大道的人看來,海內相通之境,不過微塵一點。而盛稱堯舜之德,無非是劍鼻一吹,齊魏之爭,也無異於觸蠻之戰。 *劍首可分為環、後鼻。後鼻可以繫「劍穗」。 魏瑩與田侯牟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首公孫衍聞而恥之曰:「君為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讎!衍請受甲二十萬,為君攻之,虜其人民,係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然後抶其背,折其脊。」季子聞而恥之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亂人,不可聽也。」華子聞而醜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君曰:「然則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4.1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曰:「知遊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辨乎?」君曰:「無辨。」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聖人不足以當之。」惠子曰:「夫吹筦也,猶有嗃(註3)也;吹劍首者,吷(註4)而已矣。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抶(ㄔˋ或ㄓˋ);蝸(ㄍㄨㄚ);惝(ㄔㄤˇ或ㄊㄤˇ);筦(ㄍㄨㄢˇ);嗃(ㄒㄧㄠ);吷(ㄒㄩㄝˋ);] ˙ 觸蠻:寓言中蝸牛角上的兩個小國。後因以"觸蠻"稱因爭細微私利而興師動眾。 ´ 篇旨(宜僚聲銷陸沉)_ 隱士不慕榮利,心境恬淡凝寂,雖身在市南,仍無法妨礙其成為大隱之人。 孔子之楚,舍於蟻丘之漿,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子路曰:「是稯稯(註5)何為者邪?」仲尼曰:「是聖人僕也。是自埋於民,自藏於畔。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心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子路請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ㄓㄨˋ)於己也,知丘之適楚也,以丘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於佞人也羞聞其言,而況親見其身乎!而何以為存?」子路往視之,其室虛矣。[稯(ㄗㄨㄥˇ);屑(ㄒㄧㄝˋ);著(ㄓㄨˋ)於己;] ˙ 稯:音總。禾聚束也。【莊子·則陽篇】是稯稯者,何爲者耶。【註】稯,聚貌。 ´ 篇旨(為政治民如種禾)_ 為政鹵莽,治民滅裂之弊害(修養形性不可魯莽)。 長梧封人問子牢曰:「君為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註6)。昔予為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予;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予來年變齊,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予終年厭飧。」莊子聞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謂,遁其天,離其性,滅其情,亡其神,以眾為。故鹵莽其性者,欲惡之孽,為性萑葦蒹葭(註7),始萌以扶吾形,尋擢吾性;並潰漏發,不擇所出,漂疽疥癕,內熱溲膏是也。」[耰(ㄧㄡ);飧(ㄙㄨㄣ);萑葦蒹葭(ㄏㄨㄢˊ ㄨㄟˇ ㄐㄧㄢ ㄐㄧㄚ);擢(ㄓㄨㄛˊ);漂疽疥癕(ㄆㄧㄠˋ ㄐㄩ ㄐㄧㄝˋ ㄩㄥ);溲(ㄙㄡ);;] ´ 篇旨(人君日行虛偽)_ 指摘人君率先作偽。統治者立榮辱、好貨財、帶頭作偽,導致百姓犯罪。 柏矩學於老聃,曰:「請之天下遊。」老聃曰:「已矣!天下猶是也。」又請之,老聃曰:「汝將何始?」曰:「始於齊。」至齊,見辜人焉,推而強之,解朝服而幕之,號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天下有大菑,子獨先離之,曰莫為盜!莫為殺人!榮辱立,然後覩所病;貨財聚,然後覩所爭。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爭,窮困人之身使無休時,欲無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以枉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責。今則不然,匿為物而愚不識,大為難而罪不敢,重為任而罰不勝,遠其塗而誅不至。民知力竭,則以偽繼之,日出多偽,士民安取不偽!夫力不足則偽,知不足則欺,財不足則盜。盜竊之行,於誰責而可乎?」[朝(ㄔㄠˊ)服;菑(ㄗㄞ);民知(ㄓˋ);;] ´ 篇旨(蘧伯玉與時俱化)_ 處世之道,唯有洞察事理,隨機應變,想要固定沒有定準的是非是不可能的。 * 事理(事法相、理法相),另可參閱14金剛經講義14-07-04;【慧命補給站— 大雅講義】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於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可不謂大疑乎!已乎已乎!且無所逃。此則所謂然與,然乎?[詘(ㄑㄩ);其知(ㄓˋ)之;;;] ˙ 與時俱化:隨年變化與日俱新。 ˙ 萬物有乎生而莫見其根,有乎出而莫見其門。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後知,可不謂大疑乎!_萬物有它的誕生卻看不見它的本根,有其出現卻尋不見它的門徑。人人都尊崇自己的才智所了解的知識,卻不懂得憑借自己才智所不知道而後知道的知識,這能不算是最大的疑惑嗎? ´ 篇旨(衛靈公飲酒湛樂)_ 衛靈公諡號之故:衛靈公諡號為「靈」是出於天然預設,大弢、伯常騫想各所知加以論,只是徒費精力。 仲尼問於太史大弢、伯常騫、狶韋曰:「夫衛靈公飲酒湛樂,不聽國家之政;田獵畢弋(註8),不應諸侯之際;其所以為靈公者何邪?」大弢曰:「是因是也。」伯常騫曰:「夫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史鰌奉御而進所,搏幣而扶翼。其慢若彼之甚也,見賢人若此其肅也,是其所以為靈公也。」狶韋曰:「夫靈公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焉,曰:『不馮其子,靈公奪而里之。』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之二人,何足以識之!」[弢(ㄊㄠ);狶韋(ㄒㄧ ㄨㄟˊ);弋(ㄧˋ);不應(ㄧㄥˋ);;] ˙ 夫靈公之為靈也久矣,_ 此「靈」字,指靈魂而言,言靈公諡號為「靈」已久矣,天早欲亡之,故欲為置石墓。 ´ 篇旨(丘里之言)_ 談同異:少知和太公調的問答,與《秋水》中河伯與北海若的問答意境相近,由「丘里之言」引出「同」、「異」,大道合則渾然一體,散則周遍萬物,具有聚散無常,變化莫測的特點。 少知問於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太公調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為風俗也,合異以為同,散同以為異。今指馬之百體而不得馬,而馬係於前者,立其百體而謂之馬也。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幷而為公。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執;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時殊氣,天不賜,故歲成;五官殊職,君不私,故國治;文武(註9)大人不賜,故德備;萬物殊理,道不私,故無名。無名故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時有終始,世有變化。禍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面,有所正者有所差。比於大澤,百材皆度;觀乎大山,木石同壇。此之謂丘里之言。」少知曰:「然則謂之道,足乎?」太公調曰:「不然。今計物之數,不止於萬,而期曰萬物者,以數之多者號而讀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因其大以號而讀之則可也,已有之矣,乃將得比哉!則若以斯辯,譬猶狗馬,其不及遠矣。」 ˙ 丘里:1. 鄉里。 2.《莊子·則陽》:“ 少知 問於 大公調 曰:‘何謂丘里之言?’” 成玄英 疏:“古者十家為丘,二十家為里。鄉閭丘里,風俗不同,故假問答以辯之也。”《文選·王儉》:“感逝川之無舍,哀清暉之眇默,餐輿誦於丘里,瞻雅詠於京國。” 劉良 注:“丘里,田里之間也。” _「丘理之言」,猶公論。 ˙ 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執;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_所以,從外界反映到內心裏的東西,自己雖有定見卻並不執著己見,由內心裏向外表達的東西,即使是正確的也不排拒他人。 ´ 篇旨(物種源始)_ 道之極境,言論與思維,皆不足以表達。少知和太公調第二次問答,指出大道不像丘里合併十姓百名而止,而是以包舉天地陰陽成其大的;第三次問答,指出大道運化萬物之理,無法用言論來表達,不能憑藉智慧來體察;第四次問答,指出非言非議,才可以達到大道的純真境界。 少知曰:「四方之內,六合之裡,萬物之所生惡起?」太公調曰:「陰陽相照相蓋(註10)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欲惡去就於是橋起,雌雄片合於是庸有。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實之可紀,精微之可志也。隨序之相理,橋運之相使,窮則反,終則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盡,知之所至,極物而已。覩道之人,不隨其所廢,不原其所起,此議之所止。」 (11.1)少知曰:「季眞之莫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議,孰正於其情,孰偏於其理?」太公調曰:「雞鳴狗吠,是人之所知;雖有大知,不能以言讀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將為。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或之使,莫之為,未免於物而終以為過。或使則實,莫為則虛。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可言可意,言而愈疏。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徂。死生非遠也,理不可覩。或之使,莫之為,疑之所假。吾觀之本,其往無窮;吾求之末,其來無止。無窮無止,言之無也,與物同理;或使、莫為,言之本也,與物終始。道不可有,有不可無。道之為名,所假而行。或使莫為,在物一曲,夫胡為於大方?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道物之極,言默(註11)不足以載;非言非默,議其有極。」 [惡(ㄨ)起;徂(ㄘㄨˊ);一曲(ㄑㄩˇ);;;] ˙ 橋起:《莊子·則陽》:“欲惡去就,於是橋起;雌雄片合,於是庸有。” 成玄英 疏:“橋,起貌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尺蠖》:“每欲進步,先聚屈其體,前後幾相連著,而脊背橋起 ˙ 橋運:謂事物的變化和運動。《莊子·則陽》:“隨序之相理,橋運之相使,窮則反,終則始。” 陳鼓應 今注:“橋運,橋起而運行。” ◎少知說:「四方的裡面,大地的中間,萬物從何處產生呢?」太公調說:「陰陽之氣,互相感應,相消相長,四時循環,相生相殺,欲、惡、去、就,於是都產生了。雌雄交合,產生萬物,這是常道。安危是互易的,禍福是相生的。壽延與夭折相互交接,生還與死亡因此而形成,都是相摩相須而成的。這些現象的名稱與實際都能理出端緒,精細微妙之處都能記載下來。隨四時的季節循環,五行運動,遁相驅使,物極則返,終則復始,這是萬物所具的現象,至於言論所能窮盡的,知識所能達到的,只是萬物的表面現象罷了。體察大道的人,不追逐事物的消亡,不探究事物的源起,這就是言語議論所不能及之的原因。」 #言而足,則終日言而盡道;言而不足,則終日言而盡物_ 言論若能及道,則整天說的都是道;若不能忘言求意,則整天說的都是物。 [飧(ㄙㄨㄣ):同餐、飡(ㄙㄨㄣ)、湌(ㄘㄢ)、飱(ㄙㄨㄣ)] 註1_ 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測角切,音齪(ㄔㄨㄛˋ)。與簎同。刺取龞蜃也。《莊子·則陽篇》冬則擉龞於江。 (資料來源:汉點) 註2_ 山樊:山旁。亦指山中茂林。《莊子·則陽》:“冬則擉鱉於江,夏則休乎山樊。” 成玄英 疏:“樊,傍也;亦茂林也。” 陳鼓應 今注:“山樊,山傍。”《文選·王僧達<和琅邪王依古>》:“隆 周 為藪澤,皇 漢 成山樊。” 呂向 注:“樊,林也。” 宋 王安石 《寄楊德逢》詩:“山樊老憚暑,獨寤無所適。” 清 杜岕 《遊嘉善寺》詩:“山樊結煙霧,沙渡鳴澗水。” 註3_ 嗃_ (一) (ㄏㄜˋ) 【嗃嗃】嚴酷的意思。〈易‧家人〉「家人嗃嗃,悔厲,吉。」疏:「嗃嗃,嚴酷之意也。」 (二) (ㄒㄧㄠ) 希交切 音嘐.吹竹管聲。〈莊子‧則陽〉「夫吹筦也,猶有嗃也。」釋文:「筦,本亦作管;嗃,管聲也。」 (三) (ㄒㄧㄠˋ)喜教切 音孝.大聲呼叫.〈集韻〉「嗃,大嗥也」.〈文選·馬融·長笛賦〉「纖末奮?,錚鐄營嗃。」.(資料來源: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註4_ 吷:(ㄒㄩㄝˋ)◎ 如口吹物發出的小聲音:“吹劍首者,~而已矣。”《廣韻》許劣切《玉篇》小聲也。《莊子·則陽篇》吹劒首者,吷而已矣。《註》司馬彪曰:劒環頭小孔,吹之吷然,如風過也。(資料來源:汉點) 註5_ 稯稯:群聚貌。《莊子·則陽》:“ 孔子 之 楚 ,舍於 蟻丘 之漿,其鄰有夫妻臣妾登極者, 子路 曰:‘是稯稯何為者邪?’” 成玄英 疏:“總總,眾聚也。” 陸德明 釋文:“字亦作總。” 註6_ 滅裂: 1.謂言行粗疏草率。《莊子·則陽》:“芸而滅裂之,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成玄英 疏:“耕地不深,鉏(ㄔㄨˊ)治不熟,至秋收時,嘉實不多,皆由疏略,故致斯報也。” 宋 蘇軾 《與歐陽晦夫書》:“聞 少遊 惡耗,兩日為之食不下。然來卒説得滅裂,未足全信。”《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願詔大臣按劾諸路勤王而滅裂者,悉加顯黜,以為將來誤國忘君之戒。” 2.猶敗壞,毀滅。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生涯一滅裂,岐路幾裴徊。” 清 王夫之 《雜物贊序》:“雨坐無緒,念平生風物,或時已滅裂,或人間尚有。” 梁啟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並行》:“故各部各省支離滅裂,各從其好,各營其私,無所統一,無所督責。”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二類所言,雖或若反,特其滅裂個性也大同。” 鉏治:剪除;整治。 宋 沉遼 《伯少卿埋銘》:“民頑,悍吏多為奸,公至逾年,峻法鉏治。”《朱子語類》卷一一四:“私意竊發,隨即鉏治,雖去枝葉,本根更在。”《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二十年》:“ 煒 在官,鉏治兇惡無所貸。” 註7_ 萑葦: 1.兩種蘆類植物:蒹長成後為萑,葭長成後為葦。《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葦。” 朱熹 集傳:“萑葦,即蒹葭也。” 漢 應劭 《風俗通·祀典·桃梗葦茭畫虎》:“《論語》:‘誰能出不由戶。’故用葦者,欲人子孫蕃殖,不失其類,有如萑葦。”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城西錄》:“柳荷千頃,萑葦生之。” 2.竹的一種。《易·說卦》:“為蒼筤竹,為萑葦。” 孔穎達 疏:“萑葦,竹之類也。” 蒹葭: 1.蒹和葭都是價值低賤的水草,因喻微賤。亦常用作謙詞。《韓詩外傳》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攀由鴻鵠,倚是蒹葭。” 清 李漁 《意中緣·悟詐》:“我雖是蒹葭,現開著玉樹花,難道他烏紗就沒個窮葛瓜。”參見“ 蒹葭玉樹 ”。 2.《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邊懷念故人,後以“蒹葭”泛指思念異地友人。 胡惠生 《題亞子分湖歸隱圖》詩:“無限蒹葭意,殷勤對此圖。” 註8_ 畢弋:畢為捕獸所用之網,弋為射鳥所用的系繩之箭。泛指打獵活動。《詩·齊風·盧令序》:“ 襄公 好田獵畢弋,而不脩民事,百姓苦之。” 鄭玄 箋:“畢,噣也;弋,繳射也。”《西京雜記》卷六:“ 廣川王 去疾 ,好聚無賴少年,游獵畢弋無度。”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 支提 長老 善秀 ,言其鄉里有人以田獵畢弋為業者。” 郭沫若 《黃山之歌》:“想是畏人施畢弋,應加保護莫毀摧。” 註9_ 文武:王叔岷曰:「據注疏,文武下疑原有殊能二字。」考之上下文,亦應有殊能二字。(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10_ 相蓋:俞樾說:「蓋讀為害,古字通。」(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11_ 言默:議論和沉默。《莊子·則陽》:“道物之極,言默不足以載,非言非默,議有所極。”《韓非子·南面》:“則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矣,言默則皆有責也。” 南朝 梁 江淹 《雜三言·鏡論語》:“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 莊子(南華經) 外物 (雜篇04) ◎ [題解] “外物”是篇首的兩個字,用來作為篇名。全文內容依舊很雜,但多數文字在于討論養生處世,倡導順應,反對矯飾,反對有所操持,從而做到虛己而忘言。全文大體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于是乎有僓然而道盡”,說明外在事物不可能有個定準,指出世俗人追逐于利害得失之間,到頭來只會精神崩潰玄理喪盡。第二部分至“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寫庄周家貧前往借貸的故事,借以說明順應自然、依其本性的必要。第三部分至“其不可與經于世亦遠矣”,借任公子釣大魚的故事,諷刺眼光短淺好發議論的淺薄之士,比喻治理世事的人必須立志有所大成。第四部分至“無傷口中珠”,諷刺儒家表面倡導詩、禮,暗裏卻幹著見不得人的勾當。第五部分至“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寫老萊子對孔丘的訓示,指出“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其譽”,倡導順應便能每事成功的主張。第六部分至“與能言者處也”,借神龜被殺的故事,說明“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的道理,因而只得一切順其自然。第七部分至“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通過庄子和惠子的對話,指出“無用之為用”的道理。第八部分至“亦神者不勝”,討論修生養性,批評了馳世逐物的處世態度,提倡“遊于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的生活旨趣,而真正要做到這一點中心又在于內心要“空虛”,因為“空虛”就能容物,“空虛”就能順應。餘下為第九部分,進一步闡明順應自然的觀點,反對矯飾,反對有所操持,希望能做到遺物而忘我,最終進入到“得意而忘言”的境界。。 (source:古詩文大全網) ´ 篇旨_ 人之生機活潑,在於能相生而非相剋,故役於外物必遭痛苦,且有損於性,故不可把外物看得太重,以免心裏憂慮不安,而當重視內心的提昇,方為正確之道。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木與木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憂兩陷而無所逃,螴蜳(註1)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慰暋沉屯(註2),利害相摩,生火甚多,眾人焚和,月固不勝火,於是乎有僓然而道盡。[箕(ㄐㄧ);萇(ㄔㄤˊ);蜀(ㄕㄨˇ);絯(ㄏㄞˋ);槐(ㄏㄨㄞˊ);螴蜳(ㄔㄣˊ ㄉㄨㄣ);暋(ㄇㄧㄣˊ);屯(ㄓㄨㄣ);僓(ㄊㄨㄟˊ);] ˙ 眾人焚和:眾人被利害的觀念蒙蔽,而焚傷了心中和氣。 ´ 篇旨(車轍鲋魚)_ 喻貧苦之境(遠水救不了近火)。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註3),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粟(ㄙㄨˋ);轍(ㄔㄜˋ);鮒(ㄈㄨˋ);;] ´ 篇旨(任公子釣大魚)_ 治世者當志於大成,勿求近利。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騖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自制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已而後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瀆(註4),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其不可與經於世亦遠矣。[任(ㄖㄣˊ)公子;犗(ㄐㄧㄝˋ);會(ㄍㄨㄟˋ)稽;錎(ㄒㄧㄢˋ);騖(ㄨˋ);鬐(ㄑㄧˊ);侔(ㄇㄡˊ);腊(ㄒㄧˊ)之;輇(ㄑㄩㄢˊ);竿累(ㄌㄟˋ);瀆(ㄉㄨˊ);鯢(ㄋㄧˊ);] ˙ 制河:即浙河(浙江)。 ˙ 竿累:釣竿及附帶的釣魚器具。《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 ´ 篇旨(儒以詩禮發冢)_ 儒者以《詩》、《禮》作為行盜之具,天下萬事都沒有定準,喻儒教不足為法。 儒以詩禮發冢。大儒臚傳曰:「東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詩》固有之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接其鬢,壓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冢(ㄓㄨㄥˇ);臚(ㄌㄨˊ );襦(ㄖㄨˊ);陂(ㄆㄛ);鬢(ㄅㄧㄣˋ);顪(ㄏㄨㄟˋ);椎(ㄔㄨㄟˊ);;] ˙ 擪(一ㄝˋ):音葉,【說文】一指按也。【莊子·外物篇】擪其顪。 ´ 篇旨(去躬矜容知)_ 老萊子不承認仲尼為君子,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毀譽兩忘而化其道(讚譽堯之善道,非毀桀之惡跡,以此奔馳,失性多矣,不如善惡兩忘,閉塞毀譽,則物性全矣)。 老萊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於彼,修上而趨下,末僂而後耳,視若營四海,不知其誰氏之子。」老萊子曰:「是丘也。召而來。」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與汝容知。斯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問曰:「業可得進乎?」老萊子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抑固窶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歡為驁,終身之醜,中民之行進焉耳,相引以名,相結以隱。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閉其所譽。反無非傷也,動無非邪也。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載焉終矜爾!」[趨(ㄘㄨˋ) 下;僂(ㄌㄡˊ);蹙(ㄘㄨˋ);驁( ㄠˊ);窶(ㄐㄩˋ);躊躇(ㄔㄡˊ ㄔㄨˊ);] ˙ 去躬矜容知:改變你矜持的態度,拋棄你的智慧(聰明的外貌)。 ´ 篇旨(宋元君夢神龜)_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神龜以為托夢給宋元君就可以逃脫余且的擺布,竟不知而遭受刳腸之禍,說明天下『理勢』是沒有定準的。 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髮闚阿門,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為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元君覺,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君曰:「漁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會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漁何得?」對曰:「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君曰:「獻若之龜。」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仲尼曰:「神龜能見夢於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網;知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雖有至知,萬人謀之。魚不畏網而畏鵜鶘,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與能言者處也。」[闚(ㄎㄨㄟ);會朝(ㄔㄠˊ);刳(ㄎㄨ);遺筴(ㄘㄜˋ);鵜鶘(ㄊㄧˊ ㄏㄨˊ);;] ˙ 如是,則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_ 這都因為聰明有所蒙蔽,精神有所窮盡的原故。 ´ 篇旨(無用之用)_ 有用之物,假無用成功:惠子認為莊子之言為無用,而不知無用正可為大用。 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天地非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則廁足而墊之致黃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無用。」莊子曰:「然則無用之為用也亦明矣。」 莊子曰:「人有能遊,且得不遊乎?人而不能遊,且得遊乎?夫流遁之志,決絕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覆墜而不反,火馳而不顧,雖相與為君臣,時也,易世而無以相賤,故曰:『至人不留行焉。』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且以狶韋氏之流,觀今之世,夫孰能不波?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學,承意不彼。 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註5),口徹為甘,心徹為知,知徹為德。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註6),跈則眾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無降,人則顧塞其竇。胞有重閬,心有天遊。室無空虛,則婦姑勃谿;心無天遊,則六鑿(註7)相攘。大林丘山之善於人也,亦神者不勝。 [鼻徹為顫(ㄕㄢ);跈(ㄋㄧㄢˇ);重閬(ㄓㄨㄥˋ ㄌㄤˇ);谿(ㄒㄧ);] 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謀稽乎誸,知出乎爭,柴生乎守,官事果乎眾宜。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註8)於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過半而不知其然。[誸(ㄒㄧㄢˊ);銚鎒(ㄧㄠˊ ㄋㄡˋ);;] 靜然可以補病,眥?可以休老,寧可以止遽。雖然,若是,勞者之務也,非佚者之所未嘗過而問焉。聖人之所以駴(註9)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賢人所以駴世,聖人未嘗過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國,賢人未嘗過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時,君子未嘗過而問焉。[眥?(ㄗˋ ㄇㄧㄝˋ);佚(一ˋ);駴(ㄏㄞˋ);] 演門有親死者以善毀,爵為官師,其黨人毀而死者半。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務光怒之,紀他聞之,帥弟子而踆(註10)於窾水,諸侯弔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 [踆(ㄗㄨㄣ);窾(ㄎㄨㄢˇ);踣(ㄅㄛˊ);]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荃(ㄑㄩㄢˊ);;;;] ˙ 蹄:(6) 兔網,捕兔的工具。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莊子·外物》。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魚器) ˙ 罥(ㄐㄩㄢˋ):捕捉鳥獸的網。明·徐渭〈啟諸南明侍郎〉:「辟如雉兔觸罥於籠牢,盼盼焉不知伏處而待命。」 外物:不是我性分以內的,都是外物。 本篇在說明修道的人,必須知道外物不可恃(ㄕˋ),而在我者無所傷,然後才可以優游於世而虛靜心神,以怡養自然的天機。(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心地虛空,心神自然爽適,用不著去尋清空的景物,來蘇散心神。至於看見深山大林就覺得清爽可喜的,都是因為平日胸中窄小,心神不爽適啊! 人之生機活潑,在於能相生而非相剋,故役於外物必遭痛苦,且有損於性,故不可把外物看得太重,以免心裏憂慮不安,而當重視內心的提昇,方為正確之道。(靝巨書局南華經課本) 註1_ 蜳_ 都昆切 音敦。螴蜳:氣不安定也。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螴蜳:怵惕不安貌。《莊子·外物》:“有甚憂兩陷而無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 成玄英 疏:“螴蜳,猶怵惕也。” 陸德明 釋文:“ 司馬 云:螴蜳,讀曰忡融,言怖畏之氣,忡融兩溢,不安定也。” 註2_ 1.暋_ 彌鄰切 音民。〈莊子˙外物〉「慰暋沈屯」慰鬱也暋悶也。 2.屯_ 株偷切` 音肫。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玉篇》萬物始生也。(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3_ 常與:1.指常所與共之物。 《莊子·外物》:「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資料來源:汉點) 2.本文指水。(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4_ 竿累:釣竿和釣線。《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累,綸也。” 灌瀆:供灌溉用的溝渠。《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溉灌之瀆。” 宋 秦觀 《寄陳季常》詩:“揭竿趣灌瀆,與爾不同調。” 註5_ 顫:又《集韻》《韻會》《正韻》?尸連切,音羶。《集韻》謂審於氣臭也。《莊子·外物篇》鼻徹爲顫。 音戰。【玉篇】頭不正也。又【廣韻】四支寒動也。 註6_ 跈_ 乃殄(ㄊㄧㄢˇ)切 音撚(ㄋㄧㄢˇ)。蹈也逐也. 〈莊子·外物〉「哽而不止則跈」.〈音義〉:踐也本或作碾。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7_ 六鑿:指耳、目等六孔。《莊子·外物》:“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 成玄英 疏:“鑿,孔也。” 清 曹寅 《夜飲和培山眼鏡歌》:“人生六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一說,猶六情。喜、怒、哀、樂、愛、惡。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謂六情攘奪”。 註8_ 鎒_ 奴豆切 同耨(ㄋㄡˋ)。疏:詁云頭長六寸柄長一尺,鎒古字也今作耨。(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9_ 駴:《廣韻》侯楷切《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駭。《玉篇》雷擊鼓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車徒皆譟。 又《莊子·外物篇》聖人之所以駴天下。《音義》駴,戸楷反,謂攺百姓之視聽也。 又震擊也。《張衡·西京賦》爎京薪,駴雷鼓。《註》積高爲。雷鼓,八面鼓也。互見前駭字註。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上不問下。 註10_ 踆:《廣韻》《集韻》《正韻》?七倫切,音逡。與竣同。止也,伏也。《玉篇》退也。《張衡·東京賦》已事而踆。 又《張衡·西京賦》大雀踆踆。《註》大雀,容也。 又《集韻》壯倫切。義同。 又《集韻》《正韻》?徂昆切,音存。《類篇》以足逆蹋曰踆。《公羊傳·宣七年》祁彌明逆而踆之。 又《集韻》租昆切,音尊。蹲也。《史記·貨殖傳》下有踆鴟。《註》徐廣曰:蹲古作踆。《莊子·外物篇》帥弟子而踆於窾水。《音義》字林云:踆,古蹲字。《淮南子·精神訓》日中有踆烏。《註》踆,猶蹲。 莊子(南華經) 寓言 (雜篇05) ◎ [題解] 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討論的主要內容之一。所謂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論。《庄子》闡述道理和主張,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語言表達上的一大特色。全文大體分成六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天均者天倪也”,討論了“寓言”、“重言”和“卮言”,指出宇宙萬物從根本上說是齊一的、等同的,辨析事物的各種言論說到底是不符合客觀事理的,要麽不如忘言,要麽隨順而言不留成見,日日變化更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體。第二部分至“吾且不得及彼乎”,借庄子之口評說孔子不再勵志用心,指出再好的言論也不能使人心悅誠服。第三部分至“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寫曾參兩次作官心情不一樣,但都不能做到心無牽掛,所以還是不能擺脫外物的拘系。第四部分至“若之何其有鬼邪”,表述體悟大道的過程,指出這其間最為重要的是忘卻死生。第五部分至“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寫影外微陰問影子變化不定的故事,指出無所依待才能隨心而動。餘下為第六部分,寫老子對陽子居的批評以及陽子居的悔改,借此說明去除驕矜、容于眾人,方才能真正做到修身養性。 (source:古詩文大全網) ´ 篇旨_ 寓言篇為南華經的敘論,開宗明義式地說明本書著作的旨趣及寫作之方式。故為研讀南華經者必要先讀為快之序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註1)。[卮(巵)(ㄓ);] ˙ 寓言十九:「寓言」有所寄託之言,就是不直接說明理由,而是借外物來曲予表達的語言,然寓言的主角雖為物,但寓意的對象則為人。「十九」即十分之九。全句是指《南華經》一書中,用寓言來表達的佔全書的90%。 ˙ 重言十七:「重言」借重的話,及凡為人所看重之話,如歷代聖哲、偉人所講的言論較為世人所重視。《南華經》一書中,較常引用、假托的有黃帝、堯、舜、孔子、顏回等人。借重其言論、故事來證明莊子所要表達的思想。「十七」即全書的十分之七。(另一解釋為佔寓言的十分之七,那麼便佔全書的63%) ˙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卮」為酒器的一種,其特性是注滿則傾,空則仰,,故其立姿隨水之多寡而不時在變化,不執一守。「巵言」隨人、物、時、空的不同而立論,變化萬千,如龍之見首不見尾,捉不到話柄。「日出」日日變化萬千,日新不已。「和」即「合」。「天倪」天空自然的分水嶺,即自然的分際。形容其恰到好處,無不過或不及之患,全句是指《南華經》的言論每日推陳出新、隨機應變、層出不窮,有如巵這種酒器的變化,而且所發的言論,捉不到話柄,因其處處與自然之理相合。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卮:〈形〉(1) 支離的。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莊子·寓言》 (2) 又如:卮言(支離而無統緒或隨人妄言,既無主見,也無立場的、隨和人意的言論);卮辭(隨和人意,無主見之詞). {巵:◎ 古同“卮”} (3) 卮《康熙字典》_【莊子·寓言篇】卮言日出。【註】酒器滿則傾,空則仰,比之于言,因物隨變也。 [另可參閱19荀子19-28之宥坐之器;【慧命補給站— 大雅講義】] *心得紀要_ 「巵言」更是莊子整個立言的特色,凡是寓言、重言,均是廣義的巵言,意味著莊子所有的話,層出不窮,但卻不是遊談無根,而是本於自然,法於天道的,這一點對於我們了解《南華經》真諦,是極為重要的。 寓言十九,藉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 *心得紀要_ 莊子之所以比別人聰明的原因在於對人性的了悟透徹,故不直率以言,假借著其他的人、事、地、物來加以表達,這一來,說服人的效果較大,可免事倍功半之憾。又人之常情為物以類聚,以本位為中心,故自己總認為對的,凡是與自己觀念有異者,便是錯的,如以佛家語言之,則為「我執」太重,實為眾生之毛病。 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為耆艾(註2)。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註3),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 [耆艾(ㄑㄧˊ ㄞˋ);]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也。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與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註4)。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註5),天均者天倪也。 ˙ 「道可道,非常道」,道本不可言,言則離道。道雖無言,卻能生萬物,即所謂的「終身不言,未嘗不言」。蓋大自然的啟示,便是最高層次的語言。_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 _ 因為用來形容、闡述道的言語,已經和「道」有所不同了。所以我們要論道時,其最高的境界即以「無言」的方法來體道,參悟者當下悟道,那麼能達乎體道,就不必嘗試用言語來陳述。所以凡落入現象界後的言語,往往由於個人主觀的不同而有差別。 ˙ 天均:即天鈞,「鈞」齊也,指自然的繁衍。本句是承接上文的總結語,意指萬物各有其種,代代相傳,生發至於無窮,這是上天對萬物公平的對待,稱為天均(齊)。這便是道的均衡發展或自然的和諧處。 *所以一旦體會出天道的和諧處,便能天人合一,與道共化了。 ´ 篇旨(孔子未嘗多言)_ 莊子以孔子不敢自以為是為例,勸惠子勿執定是非,終身爭辯不休。 莊子謂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時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註6) 莊子曰:「孔子謝之矣,而其未之嘗言也。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復靈以生。』鳴而當律,言而當法,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註7)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好惡(ㄏㄠˋ ㄨˋ);蘁(ㄨˋ);;] ˙ 本段所提的「化」是莊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觀念,在整部的《南華經》中的「化」大約有三種意義: (1)萬物的變化:這是最普通的所謂變化。是指形體上的改變。這種變化是平面的發展,是暫時性的,如生老病死、貴賤禍福等。 (2)自然的大化:這是指自然界生生不已的變化,這是就整個宇宙來看,是循環反復,是永恒性的。 (3)工夫的化道:這是指修養的工夫,達到某種程度後,使人性向上昇華,而融入道體之中。也就是說超脫了形體的變化,而與自然共化。 *人生本來即是靈肉的集合體,而靈稟受於天理,是為「根」,亦為「體」。故莊子假托孔子曾說:「夫受才乎大本,復靈以生」。 (資料來源: 靝巨書局南華經) ˙ 「夫受才乎大本,復靈以生」_ 大本謂太初。章太炎說:「復借為伏。」為伏藏靈氣而降生。 ´ 篇旨(釜鍾如雀蚊)_ 曾子心有所懸,未達大化之境:曾子輕視俸福,但還不能忘記雙親,更不能使哀樂不入於胸次,跟纖毫無係的至人相比,仍然相差甚遠。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後仕三千鍾,不洎,吾心悲。」弟子問於仲尼曰:「若參者,可謂無所縣其罪乎?」曰:「既已縣矣。夫無所縣者,可以有哀樂乎?彼視三釜三千鍾,如觀雀蚊虻(註8)相過乎前也。」[洎(ㄐㄧˋ);曾參(ㄕㄣ);無所縣(ㄒㄩㄢˊ);虻(ㄇㄥˊ);] ´ 篇旨(九年而大妙)_ 成道之歷程:修道要返璞歸真,無所作為,任天而遊。 顏成子游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譯_顏成子遊對東郭子綦說:“自從我聽了你的談話,一年之後就返歸質樸,兩年之後就順從世俗而不自專,三年豁然貫通,四年與物混同、情識不生,五年神情自得,六年靈會神悟,七年融于自然與天合一,八年就忘卻生死,九年之後便達到了玄妙的境界。” 生有為,死也,勸公。以其死也,有自也;而生陽也,無自也。而果然乎?惡乎其所適?惡乎其所不適?天有歷數(註9),地有人據(註10),吾惡(ㄨ)乎求之?莫知其所終,若之何其無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應也,若之何其無鬼邪?無以相應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 本段係莊子對人生真諦的結語,他看到芸芸眾生,不是為名來,則係為利往,整天挖空心思,終於作繭自縛,害了自己,又損了大眾,實為一大不智。 ˙ 人到底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均是歷代聖哲所要討論的「祕法」,天有晝夜的循環,但晝非夜之始,夜非晝之終。人既不知其最後當歸屬於何方,這正意味著人難免受到天地氣數的束縛,而產生了命運說。人若一旦接受命運的安排但又不服氣,顯得非常矛盾,故唯有放棄一切的執著,任其自然而活潑,更當不執生死,方能入道之次第。 眾罔兩問於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被髮,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也,奚稍問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蛻也,似之而非也。火與日,吾屯也;陰與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況乎以無有待者乎!彼來則我與之來,彼往則我與之往,彼強陽則我與之強陽,強陽者又何以有問乎!」[蜩(ㄊㄧㄠˊ);蛻(ㄕㄨㄟˋ);;] ˙ ??也二句_ 劉師培說:「?與謏同。??,區區的意思。稍與肖同。肖有小的意思。奚稍問,謂何問之小也。」 [謏(ㄒㄧㄠˇ)] ˙ 心得紀要_ 莊子此段寓言,重點在說明「無待」的高境界,勸世人不必執於有無,正如世尊的拈花示眾,迦葉微笑契理之一般自然。畢竟道即是自然,問也不對,答也不對,皆為有待之故,莊子特別假設半影子與影子的對話,來說明「有待」者,得不到真自由,惟有「無待」方能達乎活潑天機之界。 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也。」陽子居不答。至舍,進盥漱巾櫛,脫屨戶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夫子行不閒,是以不敢。今閒矣,請問其過。」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註11),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陽子居蹴然變容曰:「敬聞命矣!」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竈。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櫛(ㄐㄧㄝˊ);屨(ㄐㄩˋ);睢睢盱盱 (ㄙㄨㄟ ㄙㄨㄟ ㄒㄩ ㄒㄩ);蹴(ㄘㄨˋ);],雎(ㄐㄩ) ˙ 睢睢盱盱: 1.傲慢、橫暴。《莊子.寓言》:「老子曰:『而睢睢盱盱,而誰與居。』」 1.恭敬聽視。《淮南子.俶真》「于此萬民睢睢盱盱然,莫不竦身而載視聽。」 1.渾厚純樸。《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權輿天地未袪,睢睢盱盱,或玄而萌,或黃而牙,玄黃剖判,上下相嘔。。」 ˙ 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_ 本句出自於《道德經》第四十一章,意指:清白的人,總認為自己不夠清白,仍有很多缺點要改。一個人愈是具有盛德者,愈是感到自己的德不夠 *由卮言的論述而得知,莊子哲學與《易經》的哲理均同屬「變」與「不變」的哲學。由「變」而達「化」的境界。「化」在道家是一項重要修持功夫,即儒家所謂「提昇」、「昇華」。 . 註1_ 天倪: 1.自然的分際。《莊子·齊物論》:“何謂和之以天倪?” 郭象 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賦》:“遠人跡而獨立,擥天倪而為儔。” 唐 王維 《座上走筆贈薛璩慕容損》詩:“君徒視人文,吾固和天倪。” 宋 王安石 《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詩:“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二:“有時意筆俱化,純任天倪,竟能略似 坡公 。” 2.猶天邊。 唐 高適 《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遙見 林慮山 ,蒼蒼戛天倪。” 唐 岑參 《宿鐵關西館》詩:“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 註2 耆艾:尊長;師長。亦泛指老年人。《莊子·寓言》:“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為耆艾。” 王先謙 集解:“此為長老之言,則稱引之。《釋詁》:‘耆、艾,長也。’”《國語·周語上》:“瞽史教誨,耆艾修之。” 韋昭 注:“耆艾,師傅也。”《漢書·武帝紀》:“然則於鄉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 顏師古 注:“六十曰耆,五十曰艾。”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詩:“尚齒惇耆艾,搜材拔積薪。” 明 方孝孺 《臥雲樓記》:“登乎耆艾而燁然常有嬰孺之容。” 註3_ 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_ 而無經緯本末以期『來者』.楊守敬說:「『年耆者』當依古鈔本作『來者』。」 「經緯」,經為南北方向的線條,緯為東西方向的線條。引申其意為處事上下左右均能旁通、貫串。「本末」前後連貫,不顛三倒四,並能有始有終者。「期」接待提攜。「來者」指年輕人。 註4_ 本段類似齊物論10. 註5_ 天鈞:亦作“ 天均 ”。 1.謂天然均平之理。《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陸德明 釋文:“本又作均。”《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南朝 宋 謝鎮之 《重與顧道士書》:“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兩儀,無害天均。”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章炳麟 《四惑論》:“神教衰而歸敬於宿命,宿命衰而歸敬於天鈞。” 2.指極北之地。 3.比喻心。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事之成敗,猶兵之勝負,固不可以此動我天鈞。” 4.指鈞天廣樂。神話中的一種天界音樂。 唐 皮日休 《上真觀》詩:“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 兩行: 1. 莊子 謂不執著於是非的爭論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為“兩行”。《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郭象 注:“任天下之是非。” 2.兩者一起通行、流行。《毛詩·周南關雎詁訓傳》 唐 陸德明 題注:“故訓舊本多作故,今或作詁……案:詁、故皆是古義,所以兩行。” 3.兩者一起施行、實行。《新唐書·呂諲傳》:“始在 河西 ,悉知諸將能否,及為尹,奏取材者數十人總牙兵,故威惠兩行。” 註6_ 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篇4.) 2.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篇9.) 註7_ 蘁_ (一) (ㄨˋ) 五故切 音悟. 逆也。〈莊子˙寓言〉「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 (二) (ㄜˋ) 又逆各切 通萼.萼即咢字俗加艸.蘁又萼之別出,即一字也。(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8_ 蚊虻:亦作“蟁虻”。 一種危害牲畜的蟲類。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馬等皮膚,使之流血,並產卵其中。亦指蚊子。《後漢書·孔融傳》:“性既遟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 榆次 之辱,不知貶毀之於己,猶蚊虻之一過也。” 李賢 注:“言蚊虻之暫過,未以為害。”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謔》:“ 信安 、 滄 、 景 之間多蚊虻。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多為蚊虻所斃。” 王闓運 《<墨子校注>序》:“遭時彊橫,諸凶竊位,怙其勢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縱欲,曾無采聽,視匹夫所陳,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過乎前。” 註9_ 歷數: 1.猶曆法。觀測天象以推算年時節候的方法。《漢書·律曆志下》:“歷數之起上矣。” 唐 柳宗元 《舜禹之事》:“﹝ 舜 ﹞合時月,正歷數。”《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有一人姓 王 名 朔 ,亦善通五行歷數之書。” 2.古謂帝王代天理民的順序。曆,也寫作“厤”。《論語·堯曰》:“咨,爾 舜 ,天之歷數在爾躬。” 何晏 集解:“厤數謂列次也。” 邢昺 疏:“ 孔 注《尚書》云:謂天道。謂天厤運之數。帝王易姓而興,故言厤數謂天道。”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今天眷明德,民懷奧主,歷數允集,歌訟同臻。” 唐 杜甫 《重經昭陵》詩:“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追複楊漣等官爵廷臣謝表》:“水德之傳一傳二,豈獨神言赤帝之為 桓 為 靈 ,誠非歷數。” 亦作“厤數”。 1.歲時節候的次序。《莊子·寓言》:“天有歷數,地有人據。”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是以雞知將旦,不能究陰陽之歷數。” 2.推算歲時節候的方法。《書·洪範》:“五紀……五曰厤數。” 孔 傳:“厤數節氣之度以為厤,敬授民時。” 孔穎達 疏:“筭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所以為一歲之厤。”《後漢書·郅惲傳》:“﹝ 郅惲 ﹞及長,理《韓詩》、《嚴氏春秋》,明天文歷數。” 清 王錫闡 《曉庵新法·自序》:“儒者不知歷數,而援虛理以立説。” 3.指帝王繼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說法,認為帝位相承和天象運行次序相應。《論語·堯曰》:“ 堯 曰:‘咨!爾 舜 ,天之歷數在爾躬。’”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歷數在帝,踐祚允宜。” 宋 范成大 《秦淮》詩:“經營暨六代,茲地稱神州,乃知歷數定,昧者徒私憂。” 明 朱元璋 《免朝謁手詔》:“爾察歷數,觀天文,擇主就聘,首陳三策,朕實嘉行。” 亦作“厤數”。 一一列舉;逐個說出。《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曆元年》:“因歷數大臣過失。” 宋 歐陽修 《論台諫官唐介等宜早牽複劄子》:“昨所能黜臺諫五人,惟是 從誨 入臺未久,其他四人,出處本末,跡狀甚明,可以歷數也。”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若 杜陵 長篇,有歷數月日事者,合為一章。《大雅》有此體。” 註10_ 人之所憑依,指人賴以生存的事物。《莊子·寓言》:“天有歷數,地有人據,吾惡乎求之?” 成玄英 疏:“夫星曆度數,玄象麗天;九州四極,人物依據。”一說為人所佔據,指邦國地域。參閱 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 註11_ 睢睢(ㄙㄨㄟ):仰視貌。《漢書·五行志中之下》:“萬眾睢睢,驚怪連日。” 顏師古 注:“睢睢,仰目視貌也。”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久欲辭謝去,休令眾睢睢。” 宋 曾鞏 《福州鱔溪禱雨文》:“餘醜成群,百十睢睢。跳踉出沒,負力乘巇。” 明 唐順之 《宿遊塘書懷》詩:“脈脈常多病,睢睢竟寡諧。” 盱盱:張目直視貌。《荀子·非十二子》:“吾語汝學者之嵬容:其冠絻,其纓禁緩,其容簡連;填填然,狄狄然,莫莫然,瞡瞡然,瞿瞿然,盡盡然,盱盱然。”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盱盱者,張目直視之容也。” 睢盱:(ㄏㄨㄟ ㄒㄩ) 1.渾樸貌。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鴻荒樸略,厥狀睢盱。” 唐 柳宗元 《懲咎賦》:“上睢盱而混茫兮,下駁詭而懷私。” 2.睜眼仰視貌。 漢 張衡 《西京賦》:“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拔扈。” 唐 柳宗元 《鐃歌鼓吹曲·東蠻》:“睢盱萬狀乖,咿嗢九譯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道遇一長人如方相狀,目睢盱可畏,直前欲搏之。” 章炳麟 《總同盟罷工論序》:“一國罷工,他國睢盱而起,亦無憂於外患,如是則政府崩,豪民潰,階級墮,資用散,生分均,而天下始玄同矣。” 3.喜悅貌。《易·豫》“盱豫悔” 唐 孔穎達 疏:“盱,謂睢盱。睢盱者,喜説之貌。” 宋 蘇軾 《浣溪沙·徐州石潭謝雨》詞:“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緑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清 錢謙益 《中秋夜餞馮爾賡使君》詩之八:“天王本聖明,臣工自睢於。” 莊子(南華經) 讓王 (雜篇06) ◎ [題解] “讓王”,意思是禪讓王位。篇文的主旨在于闡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礙生命的思想。利祿不可取,王位可以讓,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輕物重生”的觀點歷來多有指斥,認為與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間亦有相通之處;且先秦諸子思想也常互相滲透與影響,盡可看作庄子後學所撰。全文寫了十六七個小故事,大體可以劃分為十個部分。第一部分至“終身不反也”,寫許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戶之農不願接受禪讓的故事,明確闡述了重視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卻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在闡明題旨上處于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寫周文王的祖父大王亶父遷邠和王子搜不願為君的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重視生命的思想。第三部分至“豈特隨侯之重哉”,通過華子與昭僖侯的對話和魯君禮聘顏闔而顏闔不願接受的故事,進一步指出要厘清事物的輕與重,生命是重要的,利祿、土地等身外之物是不值得看重的,用寶貴的生命去追逐無用的外物,就好像用隨侯之珠彈打高飛的麻雀。第四部分至“民果作難而殺子陽”,寫列子貧窮卻不願接受官府的贈予。第五部分至“遂不受也”,寫屠羊說有功也不受祿,表達了輕視利祿、追求高義的思想。第六部分至“是丘之得也”,寫原憲、曾子、顏回身處卑微、生活貧困,卻不願為官,不願追求利祿,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思想。第七部分至“可謂有其意矣”,通過魏牟和瞻子的對話,提出“重生”、輕利的觀點。第八部分至“故許由娛于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寫孔子身處厄境也隨遇而安,說明得道之人方能“窮亦樂”、“通亦樂”。第九部分至“乃負石而自沈于廬水”,寫北人無擇、卞隨和瞀光諸隱士鄙薄祿位不願為君的故事,內容跟第一部分相似。餘下為第十部分,寫伯夷、叔齊對周王朝奪取天下的評價,斥之為“推亂以易暴”,寧可餓死于首陽山,也不願“並乎周”而玷污自身。 (source:古詩文大全網) ´ 篇旨(堯舜讓天下)_ 生命可貴,輕視利祿名位,真正悟導者不以名位危害生命。 堯以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又讓於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雖然,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唯無以天下為者,可以託天下也。 1.1 舜讓天下於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異乎俗者也。 1.2 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予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閒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予也!」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1.3 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石戶之農曰:「捲捲(註1)乎,后之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為未至也,於是夫負妻戴,攜子以入於海,終身不反也。 [衣(一ˋ)皮毛;絺(ㄔ);葆(ㄅㄠˇ);;] ´ 篇旨(大王亶父遷鼓山)_ 重生之意:雖富貴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卑物尊生)。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亶父曰:「與人之兄居而殺其弟,與人之父居而殺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為吾臣與為狄人臣奚以異!且吾聞之,不以所用養害所養。」因杖筴(註2)而去之。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大(ㄊㄞˋ)王;亶(ㄉㄢˇ);邠(ㄅㄧㄣ);帛(ㄅㄛˊ);杖筴(ㄘㄜˋ);岐(ㄑㄧˊ);] ´ 篇旨(王子搜惡為君之患)_ 闡揚重生思想,以君位為輕,不以名利傷害性命。 越人三世弒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國無君,求王子?(搜)不得,從之丹穴。王子?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輿。王子?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惡為君也,惡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國傷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艾(ㄞˋ);] ˙ 綏:上車時用以拉引的繩索。《論語·鄉黨》:「升車,必正立執綏。」 ´ 篇旨(子華子論輕重)_ 兩臂重於天下,生命又重於兩臂。 韓魏相與爭侵地。子華子見昭僖侯,昭僖侯有憂色。子華子曰:「今使天下書銘於君之前,書之言曰:『左手攫之則右手廢,右手攫之則左手廢,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人不攫也。」子華子曰:「甚善!自是觀之,兩臂重於天下也,身亦重於兩臂。韓之輕於天下亦遠矣,今之所爭者,其輕於韓又遠。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僖侯曰:「善哉!教寡人者眾矣,未嘗得聞此言也。」子華子可謂知輕重矣。[僖(ㄒㄧ);攫(ㄐㄩㄝˊ);;;] ´ 篇旨(隨侯之珠彈雀)_ 顏闔惡富貴,而避魯君之聘。借閻闔辭幣卻聘的故事,說明甘於陸沉、厭棄富貴為完身養生之本,而世俗君子一味輕重倒置,用寶貴的生命換取卑微的外物,就好像用隨侯珠彈射麻雀一樣可悲好笑。 魯君聞顏闔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幣先焉。顏闔守陋閭,苴布(註3)之衣而自飯牛。魯君之使者至,顏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顏闔之家與?」顏闔對曰:「此闔之家也。」使者致幣,顏闔對曰:「恐聽者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者還,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已。故若顏闔者,眞惡富貴也。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養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其所以之與其所以為。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夫生者,豈特隨侯之重哉![閭(ㄌㄩˊ);苴(ㄐㄩ);惡(ㄨˋ)富貴;彈(ㄊㄢˊ)千仞;] ´ 篇旨(列子辭鄭子陽貴粟)_ 列子拒受鄭國宰相施子,說明世人雖居貧賤也不能受非分之祿,以免招致殘生傷性之禍。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客有言之於鄭子陽者曰:「列禦寇,蓋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國而窮,君無乃為不好士乎?」鄭子陽即令官遺之粟。子列子見使者,再拜而辭。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聞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樂,今有飢色。君過而遺先生食,先生不受,豈不命邪。」子列子笑謂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遺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難而殺子陽。[不好(ㄏㄠˋ);遺(ㄨㄟˋ)之粟(ㄙㄨˋ);拊(ㄈㄨˇ);作難(ㄋㄢˋ);] ˙ 遺(ㄨㄟˋ):贈送、給予。《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表然其言,先遣人以書遺譚。」《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 ´ 篇旨(屠羊說辭萬鍾枝祿)_ 屠羊說有功於國而不受爵祿。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於昭王。昭王反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反國,說亦反屠羊。臣之爵祿已復矣,又何賞之有!」王曰:「強之。」屠羊說曰:「大王失國,非臣之罪,故不敢伏其誅;大王反國,非臣之功,故不敢當其賞。」王曰:「見之!」屠羊說曰:「楚國之法,必有重賞大功而後得見,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國,而勇不足以死寇。吳軍入郢,說畏難而避寇,非故隨大王也。今大王欲廢法毀約而見說,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王謂司馬子綦曰:「屠羊說居處卑賤而陳義甚高,子綦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屠羊說曰:「夫三旌(註4)之位,吾知其貴於屠羊之肆也;萬鍾之祿,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願復反吾屠羊之肆。」遂不受也。[強(ㄑㄧㄤˇ)之;臣之知(ㄓˋ);郢(ㄧㄥˇ);畏難(ㄋㄢˋ);旌(ㄐㄧㄥ);;] ´ 篇旨(原憲貧而樂)_ 原憲安貧樂道,無愧於心,子貢乘堅策肥,炫世耀己。 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子貢乘大馬,中紺(註5)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註6)縰履(註7),杖藜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註8)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茨(ㄘˊ);甕牖(ㄨㄥˋ ㄧㄡˇ);褐(ㄏㄜˊ);紺(ㄍㄢˋ);華冠(ㄍㄨㄢ);縰(ㄒㄧˇ);逡(ㄑㄩㄣ);比(ㄅㄧˋ)周;慝(ㄊㄜˋ);] ´ 篇旨(曾子貧而樂道)_ 有道者忘心。安貧樂道者,不以口體的奉養為念,而以內德的修養為重。 曾子居衛,縕袍(註14)無表,顏色腫噲(註9),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縕(ㄩㄣˋ);噲(ㄎㄨㄞˋ);胼胝(ㄆㄧㄢˊ ㄓ);屨(ㄐㄩˋ);曳縰(一ˋ ㄒㄧˇ);;] ˙ 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_修養心志的人能夠忘卻形骸,調養身形的人能夠忘卻利祿,得道的人能夠忘卻心機與才智。_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 篇旨(顏回無位而不怍)_ 孔子讚顏回安貧樂道,寓知足常樂之理。 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飦(ㄓㄢ);愀(ㄑㄧㄠˇ);] ´ 篇旨(重生輕利)_ 重生於道,則輕於榮利,榮利既輕,則不思魏闕。魏侔以公子身分隱居岩穴,實屬難能可貴,儘管他尚未盡滅眷戀朝廷之情,卻已具有重生向道之心了。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註10)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註11)。重生則利輕。」中山公子牟曰:「雖知之,未能自勝也。」瞻子曰:「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巖穴也,難為於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闕(ㄑㄩㄝ);重(ㄓㄨㄥˋ)生;無惡(ㄨˋ)乎;而強(ㄑㄧㄤˇ);;] ˙ 不能自勝則從,神無惡乎?_ 謂人不能自勝其其情欲則放之,神無所憎惡。言當寧神以保性也。 ´ 篇旨(孔子窮於陳蔡而弦歌)_ 孔子窮於陳蔡而弦歌不息,隨遇而安,不因處於困厄而愁苦身心,得道之人,處窮通而常樂。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於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嘆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幹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虞於娛潁陽而共伯得乎丘首。[糝(ㄙㄢˇ);喟(ㄎㄨㄟˋ);隘(ㄞˋ);扢(ㄒㄧˋ);潁(ㄧㄥ ˙ 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_ 古代得道的人,窮困也快樂,通達也快樂。所歡樂的不是窮困與通達,只要是道德修養到達這個境界,那麼窮困通答就好像寒暑風雨四時的循環變化了。 ´ 篇旨(無擇恥受君位而投淵)_ 士志於仁者,有殺身以成仁。北人無擇「志尚清遐,高風邈世」(郭象語),因恥於接受天子之位,於是自投清冷之淵而死,表達了不願有天下而害生的思想。 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北人無擇曰:「異哉,后之為人也,居於畎畝之中而遊堯之門!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見之。」因自投清泠之淵(註12)。[泠(ㄌㄧㄥˊ);] ´ 篇旨(卞隨瞀光負石沉水)_ 卞隨、瞀光因恥於與君主合污,皆投水自盡,高士重仁義而輕爵祿。 湯將伐桀,因卞隨而謀,卞隨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又因瞀光而謀,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如何?」曰:「強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湯遂與伊尹謀伐桀,剋之,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后之伐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椆水(註13)而死。湯又讓瞀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瞀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況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乃負石而自沉於廬水。[卞(ㄅㄧㄢˋ);瞀(ㄇㄠˋ);椆(ㄔㄡˊ);犯其難(ㄋㄢˋ);] ´ 篇旨(伯夷叔齊恥食周粟)_ 伯夷、叔齊因恥見周德衰敗,不願與其共存,於是北至首陽工,飢餓而死。以殺伐取利,猶推亂以易暴,不足為法。 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至於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與之盟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也。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其於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為政,樂與治為治,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今周見殷之亂而遽為政,上謀而下行貨,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為信,揚行以說眾,殺伐以要利,是推亂以易暴也。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今天下闇,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若伯夷叔齊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說(ㄩㄝˋ)眾;以要(ㄧㄠ)利;闇(ㄢˋ);] ˙ 時祀盡敬而不祈喜_ 按時祭祀竭盡虔誠而不祈求賜福。 ˙ 首陽山_ 山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南,相傳為伯夷叔齊因拒吃周粟而餓死的地方。 註1_ 捲捲:勤苦用力貌。《莊子·讓王》:“ 舜 以天下讓其友 石戶 之農, 石戶 之農曰:‘捲捲乎後之為人,葆力之士也。’” 陸德明 釋文:“捲捲,音權, 郭 音眷,用力貌。”《淮南子·人間訓》:“所以貴聖人者,以其能龍變也。今捲捲然守一節、推一行,雖以毀碎滅沉,猶且弗易者,此察於小好而塞於大道也。” 註2_ 杖策:亦作“ 杖筴 ”。 1.拄杖。《莊子·讓王》:“﹝ 大王亶父 ﹞因杖筴而去,民相連而從之。遂成國於 岐山 之下。” 成玄英 疏:“因拄杖而去。” 唐 杜甫 《別常徵君》詩:“兒扶猶杖策,臥病一秋強。” 明 夏完淳 《秋懷》詩之二:“駕舟淩洪波,杖策窮崇山。” 清 王韜 《淞濱瑣話·李延庚》:“生於讀書之暇,杖策出遊,信足所至。” 2.執馬鞭。謂策馬而行。《後漢書·鄧禹傳》:“及聞 光武 安集 河 北,即杖策北渡,進及於 鄴 。” 唐 魏徵 《述懷》詩:“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明 李夢陽 《徐子將適湖湘》詩:“英雄杖策集軍門, 金華 數子真絶倫。” 清 吳偉業 《又詠古》之四:“弱冠拜司徒,杖策功名收。” 3.謂追隨;順從。《魏書·張袞傳》:“昔 樂毅 杖策於 燕昭 , 公達 委身於 魏武 ,蓋命世難可期,千載不易遇。” 清 陳夢雷 《絕交書》:“逆賊分曹授官……顧乃翻然勃然,忘廉恥之防,循貪冒之見,輕身杖策,其心殆不可問。” 註3_ 苴布:子麻所織的粗布。《莊子·讓王》:“ 顏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 成玄英 疏:“苴布,子麻布也。” 註4_ 三旌: 1.指公、侯、伯三公。《莊子·讓王》:“ 子綦 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 陸德明 釋文:“三旌,三公位也。 司馬 本作三珪。”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制科》:“ 屠羊 隱名, 楚王 延以三旌之位。” 明 方孝孺 《樂壽堂記》:“自茲以往,縱僥倖有成,而竊五鼎之食,三旌之位,亦無與於樂矣。”參見“ 三圭 ”。 2.三面旌旗。 清 朱彝尊 《題汪檢討楫乘風破浪圖》詩:“琅函錦題國門出,車前騶唱揚三旌。” [珪(ㄍㄨㄟ);騶(ㄗㄡ)] 註5_ 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暗切,音贛。《說文》帛深靑揚赤色。《博雅》蒼靑也。《釋名》紺,含也,靑而含赤色也。《論語》君子不以紺緅飾。《何晏註》紺,齊服盛色。 註6_ 華冠:用樺木皮所做的冠。《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郭象 注:“華冠,以華木皮為冠。”華,同“ 樺 ”。 漢 牟融 《理惑論》:“正其衣冠,尊其瞻視, 原憲 雖貧,不離華冠。” 清 吳偉業 《偶成》詩之三:“諸生唇腐齒落,終歲華冠敝裘。” 註7_ 縰履:無跟之履。《莊子·讓王》:“ 原憲 華冠縰履,杖藜而應門。” 郭慶藩 集釋引 李頤 曰:“縰履,謂履無跟也。” 註8_ 比周: 1.結黨營私。《管子·立政》:“羣徒比周之説勝,則賢不肖不分。”《後漢書·朱穆傳論》:“ 朱穆 見比周傷義,偏黨毀俗,志抑朋遊之私,遂著《絶交》之論。” 宋 王禹偁 《寄狀元孫學士何》詩:“久居臺閣多憂畏,欲薦賢才涉比周。”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司法不為元首陪屬,其長官與總統敵體……雖總統有罪,得逮治罷黜,所以防比周也。” 2.集結;聯合。《韓非子·初見秦》:“天下又比周而軍 華 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後記》:“且復有 鄭妃 與 陳矩 朝夕比周於帝前,以為之主,共舉大事,何謂無成?” 3.親近。《舊唐書·柳澤傳》:“或打毬擊鼓,比周伎術;或飛鷹奔犬,盤遊藪澤。” 註9_ 腫噲:虛腫。《莊子·讓王》:“ 曾子 居 衛 ,緼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 陳鼓應 注:“腫噲,虛浮( 林希逸 説);浮腫。” [胼胝(ㄆㄧㄢˊ ㄓ)] 註10_ 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樓觀下常為懸布法令之所。亦借指朝廷。《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唐 元稹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魏闕何由到, 荊州 且共依。” 清 金農 《吳江朱志廣下第後聞作粵西山水之遊》詩之一:“席帽奚傷落羽悲,曉辤魏闕又天涯。” [辤同「辭」] 註11_ 重生: 1.謂珍重身體,愛惜生命。道家以生命為貴,以富貴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強調重生輕物。《莊子·讓王》:“重生則利輕。” 陸德明 釋文引 李頤 曰:“重存生之道者,則名利輕。”《韓非子·解老》:“愛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貴功者慈於事。”《呂氏春秋·本生》:“故古之人有不肎富貴者矣,由重生故也。” 2.謂以民命為重。 晉 摯虞 《祀皋陶議》:“祭用仲春,義取重生。” 再生;復活。《南史·謝惠連傳》:“ 靈運 見其新文,每曰:‘ 張華 重生,不能易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九:“令愛小姐與小壻實是夙緣未絶,得以重生。” 魯迅 《彷徨·傷逝》:“我們只在燈下對坐的懷舊譚中,回味那時衝突以後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樂趣。” 註12_ 自投清泠之淵_ 投,入也。謂入清泠淵中之洲渚或淵邊而隱居,非自殺也。 [渚(ㄓㄨˇ)](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清泠: 1.清涼寒冷。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鴻爌炾以爣閬,飋蕭條而清泠。” 清 湯右曾 《登峴山亭至甘泉寺》詩:“休問葡萄撥醅後,甘泉一酌自清泠。” 2.謂風神雋秀。《太平禦覽》卷四四七引 晉 郭澄之 《郭子》:“ 簡文 雲:‘ 謝安南 清泠如其弟,學藝不如 孔嚴 。’” 唐 高適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荀山人》詩:“少年詞賦皆可聽,秀眉白麵風清泠。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猶未知膻腥。” 3.形容聲音清越。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美清泠而發越,憶輝光之璀璨。” 宋 陳允平 《酹江月·賦水仙》詞:“一曲清泠聲漸杳,月高人在珠宮。”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賜冰》:“按《帝京景物略》:前 明 於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編氓賣者,手二銅盞疊之,其聲嗑嗑,曰冰盞。是物今尚有之,清泠可聽,亦太平之音響也。” 4.水名。《莊子·讓王》:“﹝ 北人無擇 ﹞因自投 清泠之淵 。”《山海經·中山經》:“神 耕父 處之,常遊 清泠之淵 ,出入有光。” 郭璞 注:“ 清泠水 ,在 西鄂縣 山上,神來時,水赤有光耀。” 漢 張衡 《東京賦》:“囚 耕父 於 清泠 ,溺女魃於 神潢 。”《藝文類聚》卷三六引 三國 魏 嵇康 《高士傳》:“ 許由 悵然不自得,乃遇 清泠之水 ,洗其耳,拭其目。” 註13_ 椆:《唐韻》直由切《集韻》《類篇》陳留切,?音籌。《說文》木也。《類篇》寒而不彫。《山海經》虎首之山多椆椐。 又水名。《莊子·讓王篇》卞隨自投於椆水。 (資料來源:漢點) [椐(ㄐㄩ);] 註14_ 緼袍:以亂麻為絮的袍子。古為貧者所服。《論語·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 由 也與?” 朱熹 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蓋衣之賤者。” 漢 桓寬 《鹽鐵論·貧富》:“ 原憲 之緼袍,賢於 季孫 之狐貉。”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五:“屣履詠《南風》,緼袍笑華軒。” 唐 杜甫 《大雨》詩:“執熱乃沸鼎,纖絺成緼袍。” 清 唐孫華 《雪·次東坡聚星堂韻禁體物語》:“淩兢野老緼袍單,狂喜兒童屐齒折。” [枲(ㄒㄧˇ)] *枲:不結子實的大麻。其莖皮纖維可織夏布。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頤部》:「枲,麻也。牡麻無實者,夏至開花,榮而不實,亦曰夏麻。」 絪緼(缊): 1.古代指天地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狀態。《易·繫辭下》:“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孔穎達 疏:“絪緼,相附著之義,言天地無心,自然得一,唯二氣絪緼,共相和會,萬物感之,變化而精醇也。” 高亨 注:“絪緼借為氤氳(一ㄣ ㄩㄣ),陰陽二氣交融也……天之陽氣與地之陰氣交融,則萬物之化均徧。”《漢書·揚雄傳上》:“絪緼玄黃,將紹厥後。” 顏師古 注:“絪緼,天地合氣也。” 明 宋濂 《示公道行碑銘》:“大化絪緼,變合無垠。” 清 鄭燮 《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勞,一蟻一蟲,皆本陰陽五行之氣絪緼而出。” 2.亦作“ 絪氳 ”。形容雲煙彌漫、氣氛濃盛的景象。 南朝 梁 沉約 《八詠詩·會圃臨春風》:“既鏗鏘以動佩,又絪緼而流射。” 唐 溫庭筠 《觱篥歌》:“情遠氣調蘭蕙薰,天香瑞彩含絪緼。” 明 高啟 《槎軒記》:“磅礴絪緼厚薄,隨其所得。” 清 陳培脈 《登慈恩寺浮圖》詩:“絪氳香界從朝暮,高下桑田幾變更。”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祭書神文》:“今之夕兮除夕,香焰絪緼兮燭焰赤。” 莊子(南華經) 盜跖 (雜篇07) ◎ [題解] “盜跖”為一人名,指稱一個名叫跖的大盜,本篇以人物之名為篇名。《盜跖》內容的中心是抨擊儒家,指斥儒家觀點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主張返歸原始,順其自然。本篇寫了三個寓言故事,自然地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至“幾不免虎口哉”,寫盜跖與孔子的對話,孔子規勸盜跖,反被盜跖嚴加指斥,稱為“巧偽”之人。盜跖用大量古往今來的事例,證明儒家聖君、賢士、忠臣的觀念都是與事實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張是行不通的,就連孔子自己也“不容身于天下”,因為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盜跖”是先秦時代裏一位著名的叛逆者,稱他為“盜”當然是基于封建統治者的觀點,孔子眼裏的盜跖就是“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的、吃人肝的人物,但同時又不得不贊美他“心如涌泉,意如飄風”,而且兼有“三德”。第一部分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因篇幅較長註譯時劃分為前後兩個部分。第二部分至“離其患也”,寫子張和滿苟得的對話,一個立足于名,一個立足于利,通過其間的辯論更進一步揭示出儒家說教的虛偽性,並且明確提出了“反殉而天”、“與道徘徊”的主張,與其追求虛假的仁義,不如“從天之理,順其自然。餘下為第三部分,寫無足和知和的對話,一個尊崇權勢與富有,一個反對探求、抨擊權貴,通過其間的討論進一步明確提出“不以美害生”、“不以事害己”的主張。本篇歷來認為是偽作,或認為是後學者所為。通觀全篇,第一部分與二、三部分的語言風格也很不一樣,第一部分一氣呵下,直陳胸意,淋漓盡致,不拖泥帶水,與《庄子》內篇離奇婉曲的風格迥異;二、三部分又晦澀不暢,顯得十分費解。 ´ 篇旨(孔子往見盜跖)_ 世人都認位孔丘是至聖,但盜跖卻認為孔丘是巨盜,由此可知人們爭是爭非,願來只是各執己見,倒不如忘是忘非,才可以相安無事。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孔子謂柳下季曰:「夫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詔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則無貴父子兄弟之親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為盜跖,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竊為先生羞之,丘請為先生往說之。」柳下季曰:「先生言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聽父之詔,弟不受兄之教,雖今先生之辯,將奈之何哉!且跖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強足以拒敵,辯足以飾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無往。」孔子不聽,顏回為馭,子貢為右,往見盜跖。盜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陽,膾人肝而餔之。[跖(ㄓˊ);從(ㄗㄨㄥˋ)卒;詔(ㄓㄠˋ);馭(ㄩˋ);大(ㄊㄞˋ)山;膾(ㄎㄨㄞˋ);餔(ㄅㄨ);] (1.1)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曰:「此夫魯國之巧偽人孔丘非邪?為我告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脣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倖於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孔子復通曰:「丘得幸於季,願望履幕下。」謁者復通,盜跖曰:「使來前!」孔子趨而進,避席反走,再拜盜跖。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聲如乳虎,曰:「丘來前!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 [冠(ㄍㄨㄢˋ)枝木之冠(ㄍㄨㄢ);;;] (1.2)孔子曰:「丘聞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說之,此上德也;知維天下,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眾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脣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註1),而名曰盜跖,丘竊為將軍恥不取焉。將軍有意聽臣,臣請南使吳越,北使齊魯,東使宋衛,西使晉楚,使為將軍造大城數百里,立數十萬戶之邑,尊將軍為諸侯,與天下更始,罷兵休卒,收養昆弟,共祭先祖。此聖人 才士之行,而天下之願也。」 [皆說(ㄩㄝˋ);知(ㄓˋ)維;音中(ㄓㄨㄥˋ);] (1.3)盜跖大怒曰:「丘來前!夫可規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謂耳。今長大美好,人見而說之者,此吾父母之遺德也。丘雖不吾譽,吾獨不自知邪?且吾聞之,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今丘告我以大城眾民,是欲規我以利而恆民畜我也,安可長久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湯武立為天子,而後世絕滅;非以其利大故邪?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黃帝不能致德,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舜作,立群臣;湯放其主,武王殺紂。自是之後,以強陵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諫(ㄐㄧㄢˋ);栖(ㄑㄧ);涿(ㄓㄨㄛ);] (1.4)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跖?子以甘辭說子路而使從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長劍,而受教於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其卒之也,子路欲殺衛君而事不成,身菹於衛東門之上,是子教之不至也。子自謂才士聖人邪?則再逐於魯,削迹於衛,窮於齊,圍於陳蔡,不容身於天下。子教子路菹此患,上無以為身,下無以為人,子之道豈足貴耶?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尚不能全德,而戰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堯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論之,皆以利惑其眞而強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世之所謂賢士,伯夷叔齊。伯夷叔齊辭孤竹之君至餓死於首陽之山,骨肉不葬。鮑焦飾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鼈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無異於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離名輕死,不念本養壽命者也。 [說(ㄕㄨㄟˋ)子路;菹(ㄐㄩ);羑(ㄧㄡˇ);燔(ㄈㄢˊ);磔(ㄓㄜˊ);瓢(ㄆㄧㄠˊ);] (1.5)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子胥沉江,比干剖心,此二子者,世謂忠臣也,然卒為天下笑。自上觀之,至於子胥比干,皆不足貴也。丘之所以說我者,若告我以鬼事,則我不能知也;若告我以人事者,不過此矣,皆吾所聞知也。今吾告子以人之情,目欲視色,耳欲聽聲,口欲察味,志氣欲盈。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註2)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天與地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窮之間,忽然無異騏驥之馳過隙也。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也。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去走歸,無復言之!子之道,狂狂汲汲(註3),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眞也,奚足論哉!」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目芒然無見,色若死灰,據軾低頭,不能出氣。歸到魯東門外,適遇柳下季。柳下季曰:「今者闕然數日不見,車馬有行色,得微往見跖邪?」孔子仰天而歎曰:「然。」柳下季曰:「跖得無逆女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頭,編虎須,幾不免虎口哉!」 [胥(ㄒㄩ);說(ㄕㄨㄟˋ)我;驥(ㄐㄧˋ);汲(ㄐㄧˊ);女(ㄖㄨˇ)意;灸(ㄐㄧㄡˇ);] ´ 篇旨(子張與滿苟得論名利)_ 士人之行,應順乎自然本性。子張為名,而以苟得貪得求利為非,苟得為利,而以子張干祿求名為非,但在無約看來,他們各執己見,自以為是,其實都不免於非。 子張問於滿苟得曰:「盍不為行?無行則不信,不信則不任,不任則不利。故觀之名,計之利,而義眞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士之為行,不可一日不為乎!」滿苟得曰:「無恥者富,多信者顯。夫名利之大者,幾在無恥而信。故觀之名,計之利,而信眞是也。若棄名利,反之於心,則夫士之為行,抱其天乎!」子張曰:「昔者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今謂臧聚曰,女行如桀紂,則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賤也。仲尼墨翟,窮為匹夫,今謂宰相曰,子行如仲尼墨翟,則變容易色,稱不足者,士誠貴也。故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行之美惡。」滿苟得曰:「小盜者拘,大盜者為諸侯,諸侯之門,義士存焉。昔者桓公小白殺兄入嫂而管仲為臣,田成子常殺君竊國而孔子受幣。論則賤之,行則下之,則是言行之情悖戰於胷中也,不亦拂乎!故書曰:『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成者為尾。』」 (2.1)子張曰:「子不為行,即將疏戚無倫,貴賤無義,長幼無序;五紀六位,將何以為別乎?」滿苟得曰:「堯殺長子,舜流母弟,疏戚有倫乎?湯放桀,武王殺(伐)紂,貴賤有義乎?王季為適,周公殺兄,長幼有序乎?儒者偽辭,墨者兼愛,五紀六位將有別乎?且子正為名,我正為利。名利之實,不順於理,不監於道。吾日與子訟於无約曰:『小人殉財,君子殉名。其所以變其情,易其性,則異矣;乃至於棄其所為而殉其所不為,則一也。』故曰,無為小人,反殉而天;無為君子,從天之理。若枉若直,相而天極;面觀四方,與時消息。若是若非,執而圓機;獨成而意,與道徘徊。無轉而行,無成而義,將失而所為。無赴而富,無徇而成,將棄而天。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禍也;直躬證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鮑子立乾,申子不自理,廉之害也;孔子不見母,匡子不見父,義之失也。此上世之所傳,下世之所語,以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離其患也。」 [適通「嫡」;徇(ㄒㄩㄣˋ);;] ˙ 管叔:姬姓,名鮮。周文王姬昌與太姒所生第三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周武王滅商後,曾封紂王之子武庚為諸侯。同時,封鮮于管(即河南鄭州),讓管叔和蔡叔、霍叔共同監督武庚,史稱“三監”。武王死後,成王年少,由周公攝政,他與蔡叔不滿,遂夥同武庚糾合東方夷族作亂。結果,為周公東征所平定,管叔兵敗被殺。 © 漢典 ˙ 周公:姓姬名旦,也稱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 ´ 篇旨(無足與知和論貪廉)_ 無足認為富貴使人安體樂意,貧賤使人困苦不安,但知和卻不以為燃,認為富貴只是人類的累贅,而貧賤倒可以使人一身輕鬆。世上是非均是相對的,即「彼亦一是非,此是一是非」。 無足問於知和曰:「人卒未有不興名就利者。彼富則人歸之,歸則下之,下則貴之。夫見下貴者,所以長生安體樂意之道也。今子獨無意焉,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不忘邪?」知和曰:「今夫此人以為與己同時而生,同鄉而處者,以為夫絕俗過世之士焉;是專無主正,所以覽古今之時,是非之分也,與俗化世。去至重,棄至尊,以為其所為也;此其所以論長生安體樂意之道,不亦遠乎!慘怛之疾,恬愉之安,不監於體;怵惕之恐,欣懽之喜,不監於心;知為為而不知所以為,是以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而不免於患也。」無足曰:「夫富之於人,無所不利,窮美究勢,至人之所不得逮,聖人之所不能及,俠人之勇力而以為威強,秉人之知謀以為明察,因人之德以為賢良,非享國而嚴若君父。且夫聲色滋味權勢之於人,心不待學而樂之,體不待象而安之。夫欲、惡、避、就,固不待師,此人之性也。天下雖非我,孰能辭之!」[至重(ㄓㄨㄥˋ);怛(ㄉㄚˊ);恬(ㄊㄧㄢˊ);怵(ㄔㄨˋ);懽(ㄏㄨㄢ);欲、惡(ㄨˋ);] (3.1)知和曰:「知者之為,故動以百姓,不違其度,是以足而不爭,無以為故不求。不足故求之,爭四處而不自以為貪;有餘故辭之,棄天下而不自以為廉。廉貪之實,非以迫外也,反監之度。勢為天子而不以貴驕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財戲人。計其患,慮其反,以為害於性,故辭而不受也,非以要名譽也。堯舜為帝而雍,非仁天下也,不以美害生也;善卷、許由得帝而不受,非虛辭讓也,不以事害己。此皆就其利,辭其害,而天下稱賢焉,則可以有之,彼非以興名譽也。」無足曰:「必持其名,苦體絕甘,約養以持生,則亦久病長阨而不死者也。」知和曰:「平為福,有餘為害者,物莫不然,而財其甚者也。今富人,耳營鐘鼓管籥之聲,口嗛於芻豢醪醴之味,以感其意,遺忘其業,可謂亂矣;侅 (註4)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坂,可謂苦矣;貪財而取慰,貪權而取竭,靜居則溺,體澤則馮,可謂疾矣;為欲富就利,故滿若堵耳而不知避,且馮而不舍,可謂辱矣;財積而無用,服膺而不舍,滿心戚醮,求益而不止,可謂憂矣;內則疑劫請之賊,外則畏寇盜之害,內周樓疏,外不敢獨行,可謂畏矣。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遺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盡性竭財,單以反一日之無故而不可得也。故觀之名則不見,求之利則不得,繚意絕體而爭此,不亦惑乎!」 [以要(ㄧㄠ);籥(ㄩㄝˋ);口嗛(ㄑㄧㄝˋ);芻豢(ㄔㄨˊ ㄏㄨㄢˋ);醪醴(ㄌㄠˊ ㄌㄧˇ);侅(ㄍㄞ);醮(ㄐㄧㄠˋ);繚(ㄌㄧㄠˊ);] 註1_ 黃鐘:1.古之打擊樂器,多為廟堂所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撞黃鐘,歌大呂,開閶闔,與天語。” 2. 樂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巳,其帝 黃帝 ,其神 後土 ,其蟲倮,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 孔穎達 疏:“黃鐘宮最長,為聲調之始,十二宮之主。 ▲十二律:古樂的十二調。 ▲陽律六:黃鐘、太簇(ㄘㄨˋ)、姑洗、蕤(ㄖㄨㄟˊ)賓、夷則、亡射。 ▲陰律六: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應鐘。共為十二律。(資料來源:汉點) 註2_ 瘦:王念孫曰:「瘦當為瘐,字之誤也。瘐(ㄩˇ),亦病也。」 註3_ 狂狂:迷失本性。《莊子·盜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 成玄英 疏:“狂狂,失性也。” 唐 柳宗元 《東明張先生墓誌》:“世皆狂狂,奔利死名;我獨浩浩,端一以生。” 汲汲: 1.心情急切貌。《禮記·問喪》:“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孔穎達 疏:“汲汲然者,促急之情也。” 宋 歐陽修 《試筆·繫辭說》:“予之言,久當見信於人矣,何必汲汲較是非於一世哉。” 李大釗 《青春》:“吾族青年所當信誓旦旦,以昭示於世者,不在齦齦辯證白首 中國 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 中國 之再生。” 2.引申為急切追求。《莊子·盜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漢書·揚雄傳上》:“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林紓 《上郭春媮侍郎辭特科不赴書》:“ 紓 七上春官,汲汲一第,豈惡爭之人哉?” 3.憂惶不安貌。《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又 植 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病薨。” 蘇曼殊 《非夢記》:“天明,將還釵本末陳露於媼,深自引咎,乃歸寺汲汲無歡。” 4.同“ 岌岌 ”。形容十分危險。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二章:“今 北京 、東 粵 歲遘其災,以為天行之常也,大地固有之矣,吾久居其地而亦汲汲危之矣,奈何!” 魯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所以我的經驗是:毀或無妨,譽倒可怕,有時候是極其‘汲汲乎殆哉’的。” 註4_ 侅:《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奇侅,非常也。《揚子·方言》非常曰侅事。《莊子·盜跖篇》侅溺於馮氣。《楊愼曰》飮食之咽爲侅。馮當如馮河之馮,言富人積資如負重也。 馮氣:氣脹。《莊子·盜跖》:“侅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阪,可謂苦矣。” 曹礎基 注:“馮,通‘憑’,滿;馮氣,氣漲。”一說為憤懣,見 成玄英 疏。 馮:又恃也,矜也。《史記·伯夷傳》衆庶馮生。《註》馮者,恃也。言衆庶之情,蓋馮恃矜其生也。又《莊子·盜跖篇》富人侅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也。《註》呂吉甫曰:馮,恃多資氣驕滿也。舊註馮讀如憤,非。 註5_ 若負重行而上也_ㄧ本上字下有坂字。猶如負重上坂而行。坂,斜坡地。 莊子(南華經) 說劍 (雜篇08) ◎ [題解] 《說劍》以義名篇,內容就是寫庄子說劍。趙文王喜歡劍,整天與劍士為伍而不料理朝政,庄子前往遊說。庄子說劍有三種,即天子之劍,諸侯之劍和庶民之劍,委婉地指出趙文王的所為實際上是庶民之劍,而希望他能成為天子之劍。如果說《讓王》、《盜跖》已不類庄子之文,那麽《說劍》就更非庄子之文了。篇文中確有“庄子”其名,但《說劍》裏的庄子已不是倡導無為無已、逍遙順應、齊物齊論中的庄子,完全是一個說客,即戰國時代的策士形象,而內容也完全離開了《庄子》的主旨。因此,本篇歷來認為是一偽作,也不是庄子學派的作品,應該看作是假托庄子之名的策士之文。 ´ 篇旨(莊子以三劍說趙文王)_ 勸文王當好天子之劍:有道之士貴在養神,不當養身,養神之道,不以知慮搖精,不以視聽勞形,始得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餘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當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賜周千金?」太子曰:「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以幣從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莊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莊子曰:「諾。周善為劍。」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王乃說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莊子曰:「請治劍服。」治劍服三日,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王脫白刃待之。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王曰:「子之劍,何能禁制?」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願得試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設戲請夫子。」王乃校劍士七日,死傷者六十餘人,得五六人,使奉劍於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莊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後試。」王曰:「願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悝(ㄎㄨㄟ);孰能說(ㄕㄨㄟˋ);從(ㄗㄨㄥˋ)者;鬢(ㄅㄧㄣˋ);;;;;] 王曰:「天子之劍何如?」曰:「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註1);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鐔,以豪傑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於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 氣,劍事已畢奏矣。」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 [燕谿(ㄧㄢ ㄒㄧ);岱(ㄉㄞˋ);鍔(ㄜˋ);脊(ㄐㄧˊ);鐔(ㄒㄩㄣˊ),音尋;;] 莊子(南華經) 漁父 (雜篇09) ◎ [題解] “漁父”為一捕魚的老人,這裏用作篇名。篇文通過“漁父”對孔子的批評,指斥儒家的思想,並借此闡述了“持守其真”、還歸自然的主張。全文寫了孔子見到漁父以及和漁父對話的全過程。首先是漁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貢談話,批評孔子“性服忠信、身形仁義”、“飾禮樂、選人倫”,都是“苦心勞形以危其真”。接著寫孔子見到漁父,受到漁父的直接批評,指出他不在其位而謀其政,乃是“八疵”、“四患”的行為;應該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接下去又進一步寫漁父向孔子提出“真”;所謂真,就是“受于天”,主張“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最後寫孔子對漁父的謙恭和崇敬的心情。本篇歷來也多有指責,認為是偽作,但本篇的思想跟庄子一貫的主張還是有相通之處,對儒家的指責不如《胠篋》、《盜跖》那麽直接、激烈,守真和受于天的思想也與內篇的觀點相一致,而且漁父本身就是一隱道者的形象,因而仍應看作是庄派學說的後學之作。 ´ 篇旨(孔子問道於漁父)_ 喻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唯有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慎守其真,人物各返自然。 孔子遊乎緇帷(註1)之林,休坐乎杏壇(註2)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子路對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應,子貢對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問曰:「有土之君與?」子貢曰:「非也。」「侯王之佐與?」子貢曰:「非也。」客乃笑而還,行言曰:「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眞,嗚呼!遠哉其分於道也!」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聖人與!」乃下求之,至於澤畔,方將杖拏而引其船,顧見孔子,還鄉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進。客曰:「子將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緒言(註3)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註4)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學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脩學,以致於今,六十九歲矣,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虛心!」 [緇(ㄗ);被(ㄆㄧ)髮;揄袂(ㄩˊ ㄇㄟˋ);拏(ㄋㄚˊ);還鄉(ㄒㄩㄢˊ ㄒㄧㄤˋ);咳唾(ㄎㄜˊ ㄊㄨㄛˋ);] ˙ 揄袂:垂手衣內而行。揮動衣袖。《《莊子.漁父》:「鬚眉交白,被髮揄袂。」 客曰:「同類相從,同聲相應(註5),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吾之所有而經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莫大焉。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無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賦不屬,妻妾不和,長少無序,庶人之憂也;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祿不持,大夫之憂也;廷無忠臣,國家昏亂,工技不巧,貢職不美,春秋後倫,不順天子,諸侯之憂也;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禮樂不節,財用窮匱,人倫不飭,百姓淫亂,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既上無君侯有司之勢,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攘(ㄖㄤˊ);;] 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內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人同於己則可,不同於己,雖善不善,謂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無行四患,而使可教已。」[摠(ㄗㄨㄥˇ);佞(ㄋㄧㄥˋ);諂(ㄔㄢˇ);諛(ㄩˊ);讒(ㄔㄢˊ);慝(ㄊㄜˋ);好(ㄏㄠˋ)經;挂(ㄍㄨㄚˋ),與「卦」本字同;叨(ㄊㄠ);不更(ㄍㄥ);] ˙ 叨(ㄊㄠ):_1.承受:~光。~擾(謝人款待的話)。~陪。 古同“饕”,貪。 3. 貪。常用於功名、功勞之上。《宋史·卷三六○·宗澤傳》:「當時固有阿意順旨以叨富貴者,亦有不相詭隨以獲罪戾者。」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不說那定國謀、安邦計,到與我個濫叨功名彌天罪。」 4. 受人好處。如:「叨光」、「叨教」。 5. 自謙的話。忝,表非分、過分。如:「叨擾」。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元·張翥(ㄓㄨˋ)〈西內應制即事〉詩:「老臣叨視草,進罷益沾巾。」 6. 音滔。同饕。【說文】貪也。【書·多方】叨懫日欽。【莊子·漁父篇】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謂之叨。【後漢·梁冀傳】貪叨凶淫。 ˙ . 叨(ㄉㄠ):◎ 〔~~〕話多(後一個“叨”讀輕聲)。 話多。如:叨縷(叨叨縷縷。說話囉嗦冗長);叨蹬(搗騰,鬧騰);絮叨(念叨);嘮叨(沒完沒了地說) 孔子愀然而歎,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樹於宋(註6),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急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脩而身,愼守其眞,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脩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4.1)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眞?」客曰:「眞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眞悲無聲而哀,眞怒未發而威,眞親未笑而和。眞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眞也。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親以適為主,功成之美,無一其迹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處喪以哀,無問其禮矣。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眞,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註7)。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偽而晚聞大道也!」 [愀(ㄑㄧㄠˇ);惡(ㄨˋ)迹;不知處(ㄔㄨˋ);故強(ㄑㄧㄤˇ);本文「湛」與「沉」同;;]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問舍所在,請因受業而卒學大道。」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愼勿與之,身乃無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閒。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註8),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父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女!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仁,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眞,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還車(ㄒㄩㄢˊ ㄐㄩ);拏(ㄋㄚˊ);曲要(ㄑㄩˇ ㄧㄠ);磬折(ㄑㄧㄥˋ ㄕㄜˊ);] 註1_ 緇帷:喻林木繁茂之處。《莊子·漁父》:“ 孔子 遊乎緇帷之林。” 成玄英 疏:“緇,黑也。 尼父 遊行天下,讀講《詩》《書》,時於江濱,休息林籟,其林鬱茂,蔽日陰沉,布葉垂條,又如帷幕,故謂之緇帷之林也。”後因以為高人賢士講學之典。 唐 吳筠 《高士詠·通元真人》:“已陳緇帷説,復表滄浪謡。” 清 顧炎武 《過張貢士爾岐》詩:“緇帷白室覩風標,為嘆斯人久寂寥。” 註2_ 杏壇:水澤中高的地方稱為壇,那地方多杏樹,所以叫杏壇。後世以孔子講學的地方叫杏壇。在今山東曲阜縣孔子廟大成殿前。(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3_ 緒言: 1.已發而未盡的言論。《莊子·漁父》:“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 陸德明 釋文:“緒言,猶先言也。” 成玄英 疏:“緒言,餘論也。”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緒言者餘言也。先生之言未畢而去是有不盡之言,故曰緒言。”《文選·劉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緒言餘論,藴而莫傳。” 張銑 注:“緒,遺也。” 宋 司馬光 《謝檢討啟》:“訪逸事於名山,求緒言於故老。”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杞子叔姬》:“凡經學非一人所能盡,故必旁徵眾説,亦必古人所傳,謂有 三代 緒言在也。” 2.今指著作篇首概述全書主旨或介紹寫作意圖等的文字。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七:“然而 哈爾濱 一遊,恰可當‘遊 俄 ’的緒言,我且略記當時的感想。” 註4_ 咳唾: 2.《莊子·漁父》:“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相 丘 也。”後以“咳唾”稱美他人的言語、詩文等。《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大王誠賜咳唾,使得盡死, 湯 禹 所以成大功也。” 唐 李白 《妾薄命》詩:“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蔡寅 《題琉球竹枝詞》:“九天咳唾珍珠價,一卷《騷》歌蘭蕙馨。” 註5_ 同類相從: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莊子·漁父》:“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 同聲相應: 1.指樂聲相和。《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孔穎達 疏:“同聲相應者,若彈宮而宮應,彈角而角動是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然之分也。音不和,則比絃不動;聲同,則雖遠相應。” 2.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合歡詩》:“婦人言虎嘯風起,龍躍雲浮,磁石引針,陽燧致火,皆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宋 秦觀 《十二經相合義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謂同類而相感者也。” 3.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應。《三國志·魏志·王粲等傳論》:“昔 文帝 、 陳王 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聲相應,才士並出。”《水滸傳》第八五回:“ 江 乃 鄆城 小吏,逃罪上山……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 續範亭 《號召山西人民推翻萬惡無恥軍閥閻錫山》:“我們過去都是 續 李 兩烈士的革命同志,參加過國民軍的戰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心心相印,脈脈相通。” 同氣相求:《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孔穎達 疏:“‘同氣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礎柱潤是也……言天地之間,共相感應,各從其氣類。”後以比喻志趣相同或氣質相類者互相吸引、聚合。 清 曾國藩 《湘鄉縣賓興堂記》:“其官斯土者……又皆一時賢俊,有循良之績,與邦人士講求吏治將略,互相稱美,訢合無間。同明相照,同氣相求,何其翕應者與!” 孫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要視作家如友朋,同氣相求,體會其甘苦,同情其遭際,知人論世。” 註6_ 伐樹於宋:(參閱《山木篇》註2). 註7_ ◎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眞,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 1. 禮節乃是世俗人所創制的,至於眞性,乃是受於天的,自然不可以改變了。所以聖人以天為法則,以眞性為貴,不被世俗所拘束。愚人和這個正相反,不能以天為法則,反祇憂慮不能和世俗相合;不知道眞性可貴,反隨著眾人受世俗的變遷,所以你不能成功。(靝巨書局南華經) 2. 禮儀是世俗人所做的事。本真是稟受自天然,天然是不能更改的啊!所以聖人效法天然只注意本真,不拘泥於世俗。愚昧的人恰與此相反,不能效法天然而去憂恤人事,不知保守本真,卻去隨從世俗的改變,所以心裡常不能滿足。(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8_ 曲要:彎腰。表示謙恭。要,“ 腰 ”的古字。《莊子·漁父》:“今漁夫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 磬折: 1.彎腰。表示謙恭。《禮記·曲禮下》:“立則磬折垂佩。”《後漢書·馬援傳》:“ 述 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 李賢 注:“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曲折,敬也。” 唐 杜甫 《遣遇》詩:“磬折辭主人,開帆駕洪濤。”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是夕月明,余步階上,仰見樹杪兩紅衣人向餘磬折拱揖,冉冉漸沒。” 章炳麟 《訄書·明獨》:“總是雜術也,以一身教鄉井,有賢不肖,或觵之,或撻之,或具染請之,皆磬折而願為之屍,父師之獨也。” [訄(ㄑㄧㄡˊ);觵(ㄍㄨㄥ);] ˙ 觵:◎ 古同“觥”。 『說文解字』兕牛角可以飲者也。 © 汉典 2.猶言卑躬屈膝;受屈辱。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板屋欲雨》詩之十三:“輾轉逢彼怒,磬折自心酸。” 章炳麟 《訄書·不加賦難》:“使八旗之無餉乾甲米,則歲節五百萬而贏。今幾十三萬萬矣。以是通商惠工而實軍府,何功之不成,而何師之不舉?其又磬折徒跣以承白人之頩怒也。” 3.泛指人身、物體或自然形態曲折如磬。《周禮·考工記·韗人》:“為皋鼓,長尋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 鄭玄 注:“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唐 杜元穎 《玉水記方流》詩:“鬥迴虹氣見,磬折紫光浮。”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知隆興府徐公墓誌銘》:“異時 浦港 磬折以趨海。”《隱居通議·詩歌四》引 元 黃載 《鬥蟆圖詩》:“髯翁磬折目勝負,突眼老嫗探頭覷。”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興至則喬裝揮麈,俯仰磬折,摹寫曲情。” 4.形容聲音抑揚宛轉。《文選·潘嶽<笙賦>》:“訣厲悄切,又何磬折?” 李善 注:“磬折,言其聲若磬形之曲折也。” 折: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 同“竝”。《正字通·立部》:“竝,同?。” * 莊子(南華經) 漁父 (雜篇09) ◎ [題解] “漁父”為一捕魚的老人,這裏用作篇名。篇文通過“漁父”對孔子的批評,指斥儒家的思想,並借此闡述了“持守其真”、還歸自然的主張。全文寫了孔子見到漁父以及和漁父對話的全過程。首先是漁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貢談話,批評孔子“性服忠信、身形仁義”、“飾禮樂、選人倫”,都是“苦心勞形以危其真”。接著寫孔子見到漁父,受到漁父的直接批評,指出他不在其位而謀其政,乃是“八疵”、“四患”的行為;應該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接下去又進一步寫漁父向孔子提出“真”;所謂真,就是“受于天”,主張“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最後寫孔子對漁父的謙恭和崇敬的心情。本篇歷來也多有指責,認為是偽作,但本篇的思想跟庄子一貫的主張還是有相通之處,對儒家的指責不如《胠篋》、《盜跖》那麽直接、激烈,守真和受于天的思想也與內篇的觀點相一致,而且漁父本身就是一隱道者的形象,因而仍應看作是庄派學說的後學之作。 ´ 篇旨(孔子問道於漁父)_ 喻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唯有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慎守其真,人物各返自然。 孔子遊乎緇帷(註1)之林,休坐乎杏壇(註2)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子路對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應,子貢對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問曰:「有土之君與?」子貢曰:「非也。」「侯王之佐與?」子貢曰:「非也。」客乃笑而還,行言曰:「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眞,嗚呼!遠哉其分於道也!」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聖人與!」乃下求之,至於澤畔,方將杖拏而引其船,顧見孔子,還鄉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進。客曰:「子將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緒言(註3)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註4)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學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脩學,以致於今,六十九歲矣,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虛心!」 [緇(ㄗ);被(ㄆㄧ)髮;揄袂(ㄩˊ ㄇㄟˋ);拏(ㄋㄚˊ);還鄉(ㄒㄩㄢˊ ㄒㄧㄤˋ);咳唾(ㄎㄜˊ ㄊㄨㄛˋ);] ˙ 揄袂:垂手衣內而行。揮動衣袖。《《莊子.漁父》:「鬚眉交白,被髮揄袂。」 客曰:「同類相從,同聲相應(註5),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吾之所有而經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莫大焉。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無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賦不屬,妻妾不和,長少無序,庶人之憂也;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祿不持,大夫之憂也;廷無忠臣,國家昏亂,工技不巧,貢職不美,春秋後倫,不順天子,諸侯之憂也;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禮樂不節,財用窮匱,人倫不飭,百姓淫亂,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既上無君侯有司之勢,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攘(ㄖㄤˊ);;] 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內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挂功名,謂之叨;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人同於己則可,不同於己,雖善不善,謂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無行四患,而使可教已。」[摠(ㄗㄨㄥˇ);佞(ㄋㄧㄥˋ);諂(ㄔㄢˇ);諛(ㄩˊ);讒(ㄔㄢˊ);慝(ㄊㄜˋ);好(ㄏㄠˋ)經;挂(ㄍㄨㄚˋ),與「卦」本字同;叨(ㄊㄠ);不更(ㄍㄥ);] ˙ 叨(ㄊㄠ):_1.承受:~光。~擾(謝人款待的話)。~陪。 古同“饕”,貪。 3. 貪。常用於功名、功勞之上。《宋史·卷三六○·宗澤傳》:「當時固有阿意順旨以叨富貴者,亦有不相詭隨以獲罪戾者。」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不說那定國謀、安邦計,到與我個濫叨功名彌天罪。」 4. 受人好處。如:「叨光」、「叨教」。 5. 自謙的話。忝,表非分、過分。如:「叨擾」。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元·張翥(ㄓㄨˋ)〈西內應制即事〉詩:「老臣叨視草,進罷益沾巾。」 6. 音滔。同饕。【說文】貪也。【書·多方】叨懫日欽。【莊子·漁父篇】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謂之叨。【後漢·梁冀傳】貪叨凶淫。 ˙ . 叨(ㄉㄠ):◎ 〔~~〕話多(後一個“叨”讀輕聲)。 話多。如:叨縷(叨叨縷縷。說話囉嗦冗長);叨蹬(搗騰,鬧騰);絮叨(念叨);嘮叨(沒完沒了地說) 孔子愀然而歎,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樹於宋(註6),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迹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急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謹脩而身,愼守其眞,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脩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4.1)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眞?」客曰:「眞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眞悲無聲而哀,眞怒未發而威,眞親未笑而和。眞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眞也。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親以適為主,功成之美,無一其迹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處喪以哀,無問其禮矣。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眞,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註7)。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偽而晚聞大道也!」 [愀(ㄑㄧㄠˇ);惡(ㄨˋ)迹;不知處(ㄔㄨˋ);故強(ㄑㄧㄤˇ);本文「湛」與「沉」同;;]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問舍所在,請因受業而卒學大道。」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愼勿與之,身乃無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閒。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註8),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父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女!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仁,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眞,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還車(ㄒㄩㄢˊ ㄐㄩ);拏(ㄋㄚˊ);曲要(ㄑㄩˇ ㄧㄠ);磬折(ㄑㄧㄥˋ ㄕㄜˊ);] 註1_ 緇帷:喻林木繁茂之處。《莊子·漁父》:“ 孔子 遊乎緇帷之林。” 成玄英 疏:“緇,黑也。 尼父 遊行天下,讀講《詩》《書》,時於江濱,休息林籟,其林鬱茂,蔽日陰沉,布葉垂條,又如帷幕,故謂之緇帷之林也。”後因以為高人賢士講學之典。 唐 吳筠 《高士詠·通元真人》:“已陳緇帷説,復表滄浪謡。” 清 顧炎武 《過張貢士爾岐》詩:“緇帷白室覩風標,為嘆斯人久寂寥。” 註2_ 杏壇:水澤中高的地方稱為壇,那地方多杏樹,所以叫杏壇。後世以孔子講學的地方叫杏壇。在今山東曲阜縣孔子廟大成殿前。 註3_ 緒言: 1.已發而未盡的言論。《莊子·漁父》:“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 陸德明 釋文:“緒言,猶先言也。” 成玄英 疏:“緒言,餘論也。”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緒言者餘言也。先生之言未畢而去是有不盡之言,故曰緒言。”《文選·劉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緒言餘論,藴而莫傳。” 張銑 注:“緒,遺也。” 宋 司馬光 《謝檢討啟》:“訪逸事於名山,求緒言於故老。”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杞子叔姬》:“凡經學非一人所能盡,故必旁徵眾説,亦必古人所傳,謂有 三代 緒言在也。” 2.今指著作篇首概述全書主旨或介紹寫作意圖等的文字。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七:“然而 哈爾濱 一遊,恰可當‘遊 俄 ’的緒言,我且略記當時的感想。” 註4_ 咳唾: 2.《莊子·漁父》:“竊待於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相 丘 也。”後以“咳唾”稱美他人的言語、詩文等。《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大王誠賜咳唾,使得盡死, 湯 禹 所以成大功也。” 唐 李白 《妾薄命》詩:“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蔡寅 《題琉球竹枝詞》:“九天咳唾珍珠價,一卷《騷》歌蘭蕙馨。” 註5_ 同類相從:謂物之同類者互相依從。《莊子·漁父》:“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 同聲相應: 1.指樂聲相和。《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孔穎達 疏:“同聲相應者,若彈宮而宮應,彈角而角動是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然之分也。音不和,則比絃不動;聲同,則雖遠相應。” 2.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合歡詩》:“婦人言虎嘯風起,龍躍雲浮,磁石引針,陽燧致火,皆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宋 秦觀 《十二經相合義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謂同類而相感者也。” 3.比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應。《三國志·魏志·王粲等傳論》:“昔 文帝 、 陳王 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聲相應,才士並出。”《水滸傳》第八五回:“ 江 乃 鄆城 小吏,逃罪上山……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恩如骨肉,情若股肱。” 續範亭 《號召山西人民推翻萬惡無恥軍閥閻錫山》:“我們過去都是 續 李 兩烈士的革命同志,參加過國民軍的戰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心心相印,脈脈相通。” 同氣相求:《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孔穎達 疏:“‘同氣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礎柱潤是也……言天地之間,共相感應,各從其氣類。”後以比喻志趣相同或氣質相類者互相吸引、聚合。 清 曾國藩 《湘鄉縣賓興堂記》:“其官斯土者……又皆一時賢俊,有循良之績,與邦人士講求吏治將略,互相稱美,訢合無間。同明相照,同氣相求,何其翕應者與!” 孫犁 《澹定集·金梅<文海求珠集>序》:“要視作家如友朋,同氣相求,體會其甘苦,同情其遭際,知人論世。” 註6_ 伐樹於宋: 註7_ ◎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眞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眞,不拘於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眞,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 1. 禮節乃是世俗人所創制的,至於眞性,乃是受於天的,自然不可以改變了。所以聖人以天為法則,以眞性為貴,不被世俗所拘束。愚人和這個正相反,不能以天為法則,反祇憂慮不能和世俗相合;不知道眞性可貴,反隨著眾人受世俗的變遷,所以你不能成功。(靝巨書局南華經) 2. 禮儀是世俗人所做的事。本真是稟受自天然,天然是不能更改的啊!所以聖人效法天然只注意本真,不拘泥於世俗。愚昧的人恰與此相反,不能效法天然而去憂恤人事,不知保守本真,卻去隨從世俗的改變,所以心裡常不能滿足。(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8_ 曲要:彎腰。表示謙恭。要,“ 腰 ”的古字。《莊子·漁父》:“今漁夫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 磬折: 1.彎腰。表示謙恭。《禮記·曲禮下》:“立則磬折垂佩。”《後漢書·馬援傳》:“ 述 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 李賢 注:“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曲折,敬也。” 唐 杜甫 《遣遇》詩:“磬折辭主人,開帆駕洪濤。”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是夕月明,余步階上,仰見樹杪兩紅衣人向餘磬折拱揖,冉冉漸沒。” 章炳麟 《訄書·明獨》:“總是雜術也,以一身教鄉井,有賢不肖,或觵之,或撻之,或具染請之,皆磬折而願為之屍,父師之獨也。” [訄(ㄑㄧㄡˊ);觵(ㄍㄨㄥ);] ˙ 觵:◎ 古同“觥”。 『說文解字』兕牛角可以飲者也。 © 汉典 2.猶言卑躬屈膝;受屈辱。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板屋欲雨》詩之十三:“輾轉逢彼怒,磬折自心酸。” 章炳麟 《訄書·不加賦難》:“使八旗之無餉乾甲米,則歲節五百萬而贏。今幾十三萬萬矣。以是通商惠工而實軍府,何功之不成,而何師之不舉?其又磬折徒跣以承白人之頩怒也。” 3.泛指人身、物體或自然形態曲折如磬。《周禮·考工記·韗人》:“為皋鼓,長尋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 鄭玄 注:“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 唐 杜元穎 《玉水記方流》詩:“鬥迴虹氣見,磬折紫光浮。”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知隆興府徐公墓誌銘》:“異時 浦港 磬折以趨海。”《隱居通議·詩歌四》引 元 黃載 《鬥蟆圖詩》:“髯翁磬折目勝負,突眼老嫗探頭覷。”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三:“興至則喬裝揮麈,俯仰磬折,摹寫曲情。” 4.形容聲音抑揚宛轉。《文選·潘嶽<笙賦>》:“訣厲悄切,又何磬折?” 李善 注:“磬折,言其聲若磬形之曲折也。” 折: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 同“竝”。《正字通·立部》:“竝,同?。” * 本篇藉漁父和孔子的問答以說明不宜分外追求外物,應該固守本真而大道自存的道理。羅根澤以〈漁父〉和〈讓王〉同是表現隱逸的意思,疑著作年代相等。而漁父故事,而又大都產生在秦末漢初,因而定為是漢初道家隱逸派所作的作品.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 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其敬乎道,非敬漁父耳! * 漁父既其懷道,孔子何能不敬耶! 莊子(南華經) 列禦寇 (雜篇10) [題解] “列禦寇”本是篇首一人名,這裏用作篇名。全篇由許多小故事夾著議論組合而成。內容很雜,其間也無內在聯繫,不過從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闡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應炫耀於外,不應求仕求祿,不應追求智巧,不應貪功圖報。 ◎ 全文大體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至“虛而敖遊者也”,通過伯昏瞀人與列禦寇的對話,告戒人們不要顯跡於外。人們之所以不能忘我,是因為他們始終不能忘外,“無能者無所求”,無所求的人才能虛己而遨遊。第二部分至“而不知大寧”,通過對貪天之功以為己有的人的批評,對照朱泙漫學習屠龍技成而無所用,教導人們要順應天成,不要追求人為,要像水流一樣“無形”,而且讓精神歸於“無始”。第三部分至“唯真人能之”,嘲諷了勢利的曹商,批評了矯飾學偽的孔子,指出給人們精神世界帶來懲罰的,還是他自身的煩亂不安和行動過失,而能夠擺脫精神桎梏的只有真人,即形同槁木、超脫於世俗之外的人。第四部分至“達小命者遭”,先借孔子之口大談人心叵測,擇人困難,再用正考父做官為例,引出處世原則的討論,這就是態度謙下,不自以為是,不自恃傲人,而事事通達隨順自然。餘下為第五部分,進一部闡述處世之道。連續寫了莊子的三則小故事,旨意全在於說明一無所求的處世原則;最後又深刻指出,不要自恃明智而為外物所驅使,追求身外的功利實是可悲,應該有所感才有所應。 ´ 篇旨(列禦寇問道於伯昏瞀人)_ 虛心而任意遨遊。列禦寇內心不能做到空虛,而有外發的光儀招引世人,得道者伯昏瞀人要求他虛而遨遊於大道之境。 列禦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昬瞀人。伯昬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驚焉。」曰:「惡乎驚?」曰:「吾嘗食於十?(漿),而五?先饋。」伯昬瞀人曰:「若是,則汝何為驚已?」曰:「夫內誠不解,形諜成光,以外鎮人心,使人輕乎貴老,而?其所患。夫?人特為食羹之貨,多餘之贏(註1),其為利也薄,其為權也輕,而猶若是,而況於萬乘之主乎?身勞於國,而知盡於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驚。」伯昬瞀人曰:「善哉觀乎!汝處已,人將保汝矣!」無幾何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伯昬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立有間,不言而出。賓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屨,跣而走,暨乎門,曰:「先生既來,曾不發藥乎?」曰:「已矣,吾固告汝曰人將保汝,果保汝矣。非汝能使人保汝,而汝不能使人無保汝也,而焉用之感豫出異也!必且有感,搖而本才,又無謂也。與汝游者又莫汝告也,彼所小言,盡人毒也。莫覺莫悟,何相孰也!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瞀(ㄇㄠˋ);?(ㄐㄧㄤ);不解(ㄒㄧㄝˋ);?(ㄐㄧ);屨(ㄐㄩˋ);跣(ㄒㄧㄢˇ);;] ˙ 形諜成光:1.郭象注:「舉動便僻,而成光儀。」便僻是說習於威儀而不真的意思。 2.諜,恭順也。形態恭順成為光彩。 ˙ 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_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無能的人無所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 篇旨(鄭人緩為儒而自殺)_ 評論者自視有德之不智,讚有道者純在自然。緩沉迷儒學,居功自炫,至死不悟,指出世人一味矜功賤物,不能虛己順天。 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祇三年而緩為儒,河潤九里,澤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與辯,其父助翟,十年而緩自殺。其父夢之曰:「使而子為墨者予也。闔胡嘗視其良(註2),既為秋柏之實矣?」夫造物者之報人也,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彼故使彼。夫人以己為有以異於人以賤其親,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故曰今之世皆緩也。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註3),而況有道者乎!古者謂之遁天之刑。聖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眾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2.1)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註4),天而不人。」 [翟(ㄉㄧˊ);捽(ㄗㄨˊ);] ˙ 莊子說:“瞭解道容易,不去談論卻很困難。瞭解了道而不妄加談論,這是通往自然的境界;瞭解了道卻信口談論,這是走向人為的塵世。古時候的人,體察自然而不追求人為。” ´ 篇旨(朱泙漫學屠龍)_ 學非所用,費神竭才學習大道,終究是沒有用的。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3.1)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 (3.2)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註5),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註6)乎無何有之鄉。水流乎無形,發泄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豪毛,而不知大寧! [泙(ㄆㄧㄥˊ);苴(ㄐㄩ);牘(ㄉㄨˊ);形累(ㄌㄟˋ);知(ㄓˋ)在;] ˙ 世俗人的聰明作法,離不開贈與酬答,在淺薄的事情上耗費精神,一心想著兼濟天下疏導萬物,滿以為這就可以達到混沌初開、物我相融的境界。像這樣的人,早已被浩瀚的宇宙所迷惑,身形勞苦拘累卻並不瞭解混沌初始的真諦。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讓精神回歸到鴻蒙初開的原始狀態,甘願休眠在沒有任何有形事物的世界。像水流一樣隨順無形,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清虛空寂的境域。可悲啊!世俗人把心思用在毫毛瑣事上,卻一點也不懂得寧靜、自然和無為。 (大寧:無為寂靜的大道。) ´ 篇旨(曹商矜誇受辱)_ 以舔痔得車為喻,譏曹商卑躬屈膝以干祿(曹商所做的勾當愈卑下,得到的俸祿就愈優厚。而恬淡清廉之士,卻是得不到榮耀的。)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於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莊子曰:「秦王有病召醫,破癕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閭(ㄌㄩˊ);馘(ㄍㄨㄛˊ);痤(ㄘㄨㄛˊ);舐(ㄕˋ);;](舔) ´ 篇旨(魯哀公問仲尼於顏闔)_ 言孔子飾羽華辭,離實學偽,非治國之才(批評孔子喜歡修飾禮樂、政教、文章、度數之美,以矯揉造作之行誇示於民,若用他輔佐君主,人民將漸離本真)。 魯哀公問乎顏闔曰:「吾以仲尼為貞幹,國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飾羽而畫,從事華辭,以支為旨,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以上民!彼宜女與?予頤與?誤而可矣。今使民離實學偽,非所以視民也,為後世慮,不若休之。難治也。」[瘳(ㄔㄡ);圾(ㄐㄧˊ);;] 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賈不齒,雖以事齒之,神者弗齒。 為外刑者,金與木也;為內刑者,動與過也。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離內刑者,陰陽食之。夫免乎外內之刑者,唯眞人能之。 ´ 篇旨(人心險於山川)_ 五類人以九事徵驗,小人君子之別立現:詳論觀察人的方法,在各種情形下,只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測驗,就可以徹底洞察人的真實行為,而使他的偽裝暴露無遺。 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註7)而達,有堅而縵,有緩而釬。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側(註8),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懁(ㄏㄨㄢˊ);縵(ㄇㄢˋ),通「慢」;釬(ㄏㄢˋ);卒(ㄘㄨˋ)然;觀其知(ㄓˋ);] ´ 篇旨(正考父三命而俯)_ 命位愈尊,謙卑愈甚,而庸俗之徒反是矣(肯定正考父謙恭虛己的態度,批評浮淺小人的驕溢情態。說明莊周學派並非一味地不遣是非,而是有其明顯的愛憎。) 正考父一命而傴,再命而僂,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孰敢不軌!如而夫者,一命而呂鉅,再命而於車上儛,三命而名諸父,孰協唐許! (9.1)賊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內視,內視而敗矣。 (9.2)凶德有五,中德為首。何謂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 (9.3)窮有八級,達有三必,形有六府。美髯長大壯麗勇敢,八者俱過人也,因以是窮。緣循,偃佒 (註9),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知慧外通,勇動多怨,仁義多責。達生之情者傀,達於知者肖(註10);達大命者隨,達小命者遭。 [傴(ㄩˇ);自好(ㄏㄠˋ);吡(ㄆㄧˇ);髯(ㄖㄢˊ);長(ㄔㄤˊ)大;佒(ㄧㄤ);] ´ 篇旨(龍頷得珠)_ 伴君如伴虎,王喜而得車,王怒而喪身,危在旦夕,諂媚昏君,僥倖得賜,狂驕誇功,得利忘形,不知大禍臨身。 人有見宋王者,錫車十乘,以其十乘驕穉莊子。莊子曰:「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註11)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其父謂其子曰:『取石來鍛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驪龍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國之深,非直九重之淵也;宋王之猛,非直驪龍也;子能得車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為?粉夫!」[穉(ㄓˋ);驪(ㄌㄧˊ);頷(ㄏㄢˋ);寤(ㄨˋ);? (ㄐㄧ);] ´ 篇旨(犧牛與孤犢)_ 養身重生,感宦途之險惡,故借犧牛為喻,以婉拒其聘。此與〈秋水〉中的「神龜」意旨相同,說明莊子寧願抱樸守真,安於恬淡虛靜的生活,也不願應聘出仕,落入塵網。 或聘於莊子。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註12),及其牽而入於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衣(一ˋ)以;食(ㄙˋ)以;;;] ´ 篇旨(莊子以天地為棺槨)_ 莊子置生死於度外,生死是宇宙萬物生滅的自然現象,莊子以天地萬物為葬具,表達了無論生死都願與整個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曠達思想。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註13),星辰為珠璣(註14),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於此,何其偏也!」 (12.1)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勝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見入於人,其功外也,不亦悲乎! [槨(ㄍㄨㄛˇ);齎(ㄐㄧ);鳶(ㄩㄢ);螻(ㄌㄡˊ);;] ˙ 明者唯為之使_自以為明智的人只會被外物所驅使。 ?䪢(ㄐㄧ)_ 註1_ 多餘之贏_ 1. 列子「多」字上有「無」字,當從之。 2. 《列子黃帝篇》[注]所貨者羹食,所利者贏餘而已。汪本作「無多餘之贏」。俞樾曰:無「無」字是也。依張注,張本亦無「無」字。「無」字淺人妄加也。若云「無多餘之贏」,則下不必更言其為利也薄矣。盧重玄本無「無」字,莊子列禦寇篇亦無「無」字,當據刪。王重民曰:俞說是也。北宋本、御覽八百六十ㄧ引並無「無」字。伯峻案:藏本亦無「無」字,今從之。釋文作「無多餘之贏」,云:贏音盈。ㄧ本無無字。 註2_ 闔胡嘗視其良:謂何不試視我墓。闔,通盍,何不也。胡字衍,當刪。嘗,試也。良,借為埌(ㄌㄤˋ),壙也,指其墓。 註3_ 1. 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_ 自誇是有功德的人已是不智了。 2. 自是,有德者以不知也_ 自以為是,這種人,有德的人已認為是不智了。 註4_ 古之人:陳碧虛闕引張君房本「古之」下有「至」字。當據補。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莊子·外物》:“唯至人乃能遊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 曰:“體盡於聖,德美之極,謂之至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色惑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自非至人,孰能禦之!” 註5_ 苞苴竿牘: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裏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聯合式;作賓語;含貶義 蒲包:用香蒲葉編成的裝東西的用具。《老殘遊記》第十四回:“這裏許多人用蒲包裝泥,預備堵城門。”《發財秘訣》第三回:“卻説 廣東 地方,無論人家店鋪,洋銀是不用紙包的,是用一個蓆袋盛的。這蓆袋就同 江 南的蒲包差不多,不過蒲包是闊的,他是窄的罷了。” 註6_ 甘瞑:[引證解釋] 亦作“ 甘冥 ”。 甘眠。《莊子·列禦寇》:“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 陸德明 釋文:“冥……本亦作‘瞑’,又音眠。” 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瞑、眠,古今字……甘瞑即甘眠。”《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瞑於溷澖(ㄏㄨㄣˋ ㄒㄧㄢ)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資料來源:汉點) 註7_ 懁_ (一) 扃(ㄐㄩㄥ)縣切 音睊(ㄐㄩㄢˋ).急也。 (二) 胡關切 音還(ㄏㄨㄢˊ).辨急也。〈列禦寇〉「順懁而達」. (康熙字典網上版) 順懁而達_ ˙ 外貌圓順而內心剛直. 懁與環通;環,圓也.順圓,謂圓順隨從.達,伸也,直也. (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 順,一本作「慎」. 懁讀為「狷」,音義相同.達,佻達的意思.有形貌慎狷而內實佻達. (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 佻達:輕薄放蕩;輕浮。猶言挑逗,戲謔。。《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鄭子佻達無度,喜狎遊,妾屢屢諫他,遂至反目。」 註8_ 側_ 俞樾說:「側當作則。」法則的意思。(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莊子課本黃錦鋐注釋) 註9_ *緣循:謂緣物而順其自然。《莊子·列禦寇》:“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 郭象 注:“緣循,仗物而行者也。” 成玄英 疏:“循,順也。緣物順他,不能自立也。” *偃佒:偃仰。俯仰,隨從人意。《莊子·列禦寇》:“緣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達。” 註10_ 肖:《正韻》先彫切?音宵衰微也.《莊子·列禦寇》達於知者肖.註:肖失散也.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註11_ 緯蕭:編織蒿草。蕭,蒿類,可以織為簾箔。語出《莊子·列禦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其子沒於淵,得千金之珠。” 郭慶藩 集釋:“蕭,蒿也,織緝蒿為薄簾也。”後用為安貧或安貧樂道的典故。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九:“河上有丈人,緯蕭棄明珠。”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灌畦鬻蔬,為供魚菽之祭;織絇緯蕭,以充糧粒之費。” 清 金農 《遣悶》詩之二:“莫哂長貧河上客,緯蕭自可得明珠。” 註12_ 芻菽:亦作“ 芻叔 ”。 即芻豆。《管子·輕重乙》:“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養。”《莊子·列禦寇》:“衣以文繡,食以芻叔。”《魏書·盧昶傳》:“卿若殺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 芻豆:草和豆。指牛馬的飼料。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三:“昔 劉景升 有大牛,重千斤,噉芻豆十倍常牛。” 註13_ 連璧: 1.並列的美玉。《莊子·列禦寇》:“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後漢書·輿服志上》:“大行載車,其飾如金根車,加施連璧交絡四角。” 唐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詞》之一:“日月光連璧,煙塵屏大風。” 2.喻並美的人或事物。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潘安仁 、 夏侯湛 並有美容,喜同行,時人謂之連璧。” 唐 柳宗元 《答劉連州邦字》詩:“連璧本難雙,分符刺小邦。” 宋 蘇軾 《遊桓山得澤字》詩:“臨流吹洞簫,水月照連璧。” 連璧:並連的兩塊璧玉。比喻並美的兩物以日有為連璧,晨辰為珠璣。——《莊子·列禦寇》 註14_ 珠璣: 1.珠寶,珠玉。《墨子·節葬下》:“諸侯死者,虛車府,然後金玉珠璣比乎身。”《文選·揚雄<長楊賦>》:“後宮賤瑇瑁而疏珠璣。” 李善 注:“字書曰‘……璣,小珠也。’” 宋 丘崈 《洞仙歌·辛卯元夕》詞:“有多少佳麗事,墮珥遺簪,芳徑裏瑟瑟珠璣翠羽。” 清 鈕琇 《觚賸·石言》:“珠璣犀象珍怪難得之物,美則美矣……而於我乎何有?” 2.比喻美好的詩文繪畫等。 唐 方幹 《贈孫百篇》詩:“羽翼便從吟處出,珠璣續向筆頭生。” 元 無名氏 《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夫人聞知 蘇軾 胸懷錦繡,口吐珠璣,有貫世之才。” 清 黃鷟來 《題黎于鄭為楊舒文畫山水冊頁》詩:“尋常尺幅那復得,況乃連冊浮珠璣。” 3.詩文中常以比喻晶瑩似珠玉之物。 宋 劉克莊 《朝天子》詞:“宿雨頻飄灑……終朝連夜,有珠璣鳴瓦。”此指水珠。 宋 楊萬里 《食雞頭》詩:“要啄稻粟無半粒,只教滿頷飽珠璣。”此指芡實。 元 魯貞 《余宗暘來訪值雪留三日次韻》:“誰散珠璣北斗南,下方臺殿玉華含。”此指雪珠。 4.形容聲音婉轉、清脆。 宋 徽宗 《宮詞》之九一:“細箏百寶間生輝,玉柱成行雁自飛;對酒僊姿旹一按,十三絃上迸珠璣。” 莊子(南華經) 天下 (雜篇11) ◎ [題解] 《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國的社會。《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一書的導言,又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史學史。在“天下之治方木者多矣”段中,提出學術問題有道術和方術之分。道術是普遍的學問,只有天人、聖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學術則是具體的各家各派的學問,這種學問都是各執一偏的片面的學問。在“其明而有數度者”段中,闡述了庄子對儒家學派的看法,認為儒家主要是明傳《詩》、《書》、《禮》、《易》、《春秋》的。在“不侈于後世”段中,說明了墨子、禽滑釐的墨家學派的學說。對墨家的非樂、節用、兼愛、節葬以及後期墨者的墨辯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贊同。因為墨家的這些思想與庄子的輕物思想有一致之處。在“不受世俗牽累”段中,介紹了宋鈃、尹文的不累于俗、不飾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眾的白心的觀點。在“公而不黨”段中,著重介紹了彭蒙、田駢、慎到的思想。在“以本為精”段中,介紹了關尹、老聃的思想。充分地肯定了他們的道的觀點和謙下的處世態度,稱他們是古之博大真人。在“惠施多方”段中,敘述了“歷物十事”和名家的二十一事的命題,反對了名家的詭辯。庄子在書中雖然也吸收了一些諸如方生方死的對立轉化觀點,但整體上他是與惠施的觀點相反的。 ´ 篇旨_ 本篇一開頭就標示了最高的學問乃是探討宇宙、人生本原的學問(「道術」)。「內聖外王」為理想的人格形態。所謂「道術」,就是對於宇宙人生作全面性、整體性的把握的學問。所謂天人、神人、至人、聖人,就是能對宇宙人生的變化及其根源意義作全面性、整體性體認的人。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由何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眞,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註2)。[蕃(ㄈㄢˊ)息畜(ㄒㄩˋ)藏;;] 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註3),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搢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註4)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天下大亂,聖賢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眾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徧,一曲(註5)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醇(ㄔㄨㄣˊ);四辟(ㄅㄧˋ);搢(ㄐㄧㄣˋ);不徧(ㄅㄧㄢˋ);闇(ㄢ);] 不侈於後世,不靡於萬物,不暉於數度(註6),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墨翟、禽滑釐聞其風而說之,為之大過,已之大循。作為〈非樂〉,命之曰〈節用〉(註7);生不歌,死無服。墨子氾愛兼利而非鬬,其道不怒;又好學而博,不異,不與先王同,毀古之禮樂。黃帝有〈咸池〉,堯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湯有〈大濩〉,文王有〈辟庸〉之樂,武王周公作〈武〉。古之喪禮,貴賤有儀,上下有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愛人;以此自行,固不愛己。未敗墨子道,雖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樂而非樂,是果類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註8);使人憂,使人悲,其行難為也,恐其不可以為聖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雖獨能任,奈天下何!離於天下,其去王也遠矣。[大(ㄊㄞˋ)過;大(ㄊㄞˋ)循;韶(ㄕㄠˊ);濩(ㄏㄨˋ);觳(ㄏㄨˊ);] 墨子稱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註9),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註10)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禹大聖也,而形勞天下也如此。」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註11)為衣,以跂蹻(註12)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謂墨。」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註13)之辯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以巨子為聖人,皆願為之尸,冀得為其後世,至今不決。墨翟、禽滑釐之意則是,其行則非也。將使後世之墨者,必自苦以腓無胈、脛無毛,相進而已矣。亂之上也,治之下也。雖然,墨子眞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ㄕㄜˇ)也,才士也夫![湮(ㄧㄣ);橐耜(ㄊㄨㄛˊ ㄙˋ);腓(ㄈㄟˊ)無胈(ㄅㄚˊ);褐(ㄏㄜˊ);跂蹻(ㄑㄧˊ ㄑㄧㄠ);譎(ㄐㄩㄝˊ);訾(ㄗˇ);觭(ㄐㄧ);仵(ㄨˇ);;] 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苟(註14)於人,不忮於眾,願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畢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宋鈃、尹文聞其風而悅之,作為華山之冠以自表,接萬物以別宥為始;語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驩,以調海內,請欲置之以為主。見侮不辱,救民之鬥,禁攻寢兵,救世之戰。以此周行天下,上說下教,雖天下不取,強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見厭而強見也。」雖然,其為人太多,其自為太少;曰:「請欲固置五升之飯足矣。」先生恐不得飽,弟子雖飢,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圖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為無益於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以禁攻寢兵為外,以情欲寡淺為內,其小大精粗,其行適至是而止。[忮(ㄓˋ);鈃(ㄐㄧㄢ);華(ㄏㄨㄚˋ)山之冠(ㄍㄨㄢ);宥(ㄧㄡˋ);聏(ㄦˊ)合驩(ㄏㄨㄢ);聒(ㄍㄨㄚ);;] ´ 篇旨_愼到主張「棄知去己」。 ◎另「吾喪我」, 公而不黨,易而無私,決然無主,趣物而不兩,不顧於慮,不謀於知,於物無擇,與之俱往,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彭蒙、田駢、愼到聞其風而說之,齊萬物以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知萬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選則不徧,教則不至,道則無遺者矣。」是故愼到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為道理。 (6.1)曰:「知不知將薄知,而後鄰傷之者也。」謑髁(註15)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縱脫無行而非天下之大聖。椎拍輐斷(註16),與物宛轉,舍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知慮,不知前後,魏然而已矣。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無非,動靜無過,未嘗有罪。是何故?夫無知之物,無建己之患,無用知之累,動靜不離於理,是以終身無譽。故曰:「至於若無知之物而已,無用賢聖,夫塊不失道。」豪桀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田駢亦然,學於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師曰:「古之道人,至於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風窢然,惡可而言?」常反人,不見觀,而不免於魭(註17)斷。其所謂道非道,而所言之韙不免於非,彭蒙田駢愼到不知道。雖然,概乎皆嘗有聞者也。 [駢(ㄆㄧㄢˊ);徧(ㄅㄧㄢˋ);泠(ㄌㄧㄥˊ);謑髁(ㄒㄧ ㄎㄜ);輐(ㄨㄢˇ),(ㄏㄨㄢˇ);知(ㄓˋ)之累(ㄌㄟˋ);窢(ㄒㄩˋ);魭(ㄩㄢˊ);韙(ㄨㄟˇ);;;] ˙ 泠汰:聽從放任。《莊子·天下》:“是故 慎到 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為道理。” 郭象 注:“泠汰,猶聽放也。” 鍾泰 發微:“聽者聽從之。放者放任之。” ˙ 輐_ 1.ㄨㄢˋ◎ 〔~斷〕無棱角的樣子,如“椎柏~~,與物宛轉。” 2.音緩。【集韻】圓也。【莊子序】椎拍輐斷。或作魭。 © 汉典 7.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關尹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之下垢;人皆取實,己獨取虛,無藏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也,徐而不費,無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曰堅則毀矣,銳則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眞人哉! [自著(ㄓㄨˋ);芴(ㄏㄨ);巋(ㄎㄨㄟ);曲(ㄑㄩ)全;] 8. 芴莫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說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瓌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其於本也,宏大而辟,深閎(註18)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註19)適而上遂矣。雖然,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其理不竭,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 [死與(ㄩˊ)生與(ㄩˊ);恣(ㄗˋ);儻(ㄊㄤˇ);觭(ㄐㄧ);瓌瑋(ㄍㄨㄟ ㄨㄟˇ);犿(ㄏㄨㄢ),(ㄈㄢ);諔(ㄔㄨˋ);辟(ㄅㄧˋ);閎(ㄏㄨㄥˊ);稠(ㄊㄧㄠˊ)適;其應(ㄧㄥˋ);蛻(ㄕㄨㄟˋ);] [瓌,【廣韻】與瑰同] ˙ 犿:音藩。連犿,宛轉貌。 9.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厤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舛(ㄔㄨㄢˇ);厤(ㄌㄧˋ);睨(ㄋㄧˋ);;] 10. 惠施以此為大,觀於天下而曉辯者,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卵有毛,雞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為羊,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熱,山出口,輪不蹍地,目不見,指不至,至不絕,龜長於蛇,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鑿不圍枘(註20),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狗非犬,黃馬驪牛三,白狗黑,孤駒未嘗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辯者以此與惠施相應,終身無窮。桓團、公孫龍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惠施日以其知與人之辯,特與天下之辯者為怪,此其柢也。 (10.1)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為最賢,曰:「天地其壯乎!」施存雄而無術。南方有倚(註21)人焉,曰:黃繚,問天地所以不墜不陷,風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辭而應,不慮而對,徧為萬物說,說而不休,多而無已,猶以為寡,益之以怪。以反人為實而欲以勝人為名,是以與眾不適也。弱於德,強於物,其塗隩矣。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虻之勞者也,其於物也何庸?夫充一尚可,曰愈貴道,幾矣!惠施不能以此自寧,散於萬物而不厭,卒以善辯為名。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註22)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是窮響以聲,形與影競走也。悲夫! [郢(ㄧㄥˇ);蹍(ㄋㄧㄢˇ);枘(ㄖㄨㄟˋ);之景(ㄧㄥˇ);鏃矢(ㄗㄨˊ ㄕˇ);柢(ㄉㄧˇ);隩(ㄩˋ);虻(ㄇㄥˊ);駘(ㄊㄞˊ);;;] 無凡不養聖 無聖凡不順 聖凡如意 福慧 * [宋鈃(牼(ㄎㄥ)) 註1_ 蕃息:滋生;繁衍。《莊子·天下》:“以衣食為主,以蕃息畜藏。”《淮南子·天文訓》:“萬物蕃息,五穀兆長。” 唐 元稹 《估客樂》詩:“子本頻蕃息,貨販日兼併。” 清 俞顯 《灰七姑辭》:“不願生兒近侯王,但願蕃息滋羊牛。” 註2_ 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_ 陶鴻慶說:「自『蕃息』以下,文有錯亂。當云:『以蕃息畜藏為意,老弱孤寡者皆有養,民之理也。』『為意』二字,及『以』字,皆脫誤在下。」 註3_ 本數: 1.根本之道。《莊子·天下》:“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 成玄英 疏:“本數,仁義也;末度,名法也。”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 莊子 之書,言明於本數。” 2.原定數目。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制》:“民納租稅數至或倍其本數。” 註4_ [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疑為後人對上句「詩書禮樂」的注文,誤入為正文。 註5_ 一曲:1.水流彎曲處。《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傳:“謂水曲流處。” 唐 劉禹錫 《送李尚書鎮滑州》詩:“ 黃河 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2.猶一彎。 劉半農 《遊香山紀事詩》:“一曲橫河水,風定波光靜。”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楊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之圓也。”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倫,推崇世教,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成,未嘗棄廢。”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上》:“人雖得乎全,其間則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於一曲。” 4.猶一縷。 唐 張泌 《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 渭水 ,半橋斜日照 咸陽 。” 註6_ 數度:1.猶制度。《易·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莊子·天下》:“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 宋 曾鞏 《<禮閣新儀目錄>序》:“然而古今之變不同,而俗之便習亦異,則法制數度其久而不能無弊,勢固然也。” 2.指廣長。廣,指口徑;長,指上下。《周禮·春官·典同》:“凡為樂器,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以十有二聲為之齊量。” 鄭玄 注:“數度,廣長也。” 3.指天象星宿運轉的度數。 明 唐順之 《季彭山<春秋私考>序》:“至於地裏古今之沿革,姓名氏族之派,星曆之數度……皆辨析毫釐,務極該實。” 註7_ 非樂和節用都是《墨子》裏的篇名. (資料來源:靝巨書局南華經) 《荀子˙富國》:天下之公患,亂傷之也。胡不嘗試相與求亂之者誰也?我以墨子之「非樂」也,則使天下亂;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非將墮之也,說不免焉。墨子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將蹙然衣粗食惡,憂戚而非樂。(資料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註8_ 大觳:太刻苦。《莊子·天下》:“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 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觳者,薄也。《史記·始皇本紀》雖監門之養,不觳於此矣。言不薄於此也。 墨子 之道,自處以薄。 郭象 注觳無潤也。解似迂曲。” 觳:又《正韻》無潤也。《莊子·天下篇》其道大觳,使人憂,使人悲。《郭註》義與瘠同。 註9_ 名山三百:俞樾說:「山當作川。名川,大川也。」 註10_ 九:又《集韻》《正韻》?居尤切,音鳩。聚也。《論語》九合諸侯。《莊子·天下篇》禹親操橐耜,以九雜天下之川。《註》九,讀糾。糾合錯雜,使川流貫穿注海也。九與鳩糾勼?通。 註11_ 裘褐: 1.粗陋衣服。《莊子·天下》:“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 成玄英 疏:“裘褐,粗衣也。”《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 鴻 所願哉?” 宋 黃庭堅 《招子高二十二韻兼簡常甫世弼》:“負薪泣裘褐,公子禦狐貂。” 2.泛指禦寒衣服。《晉書·郤超傳》:“且北土早寒,三軍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 宋 蘇軾 《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氣,已覺團扇厄。” 3.借指高人隱士。 金 元好問 《弘州贈曹子玉》詩:“丘園舊憶詢幽仄,裘褐今聞識姓名。” 註12_ 跂蹻:木制或草編的鞋子。《莊子·天下》:“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 成玄英 疏:“木曰跂,草曰蹻也。” 陸德明 釋文:“ 李 雲,麻曰屩,木曰屐。屐與跂同,屩與蹻同。一云鞋類也。” 蹻:(ㄑㄧㄠ)又讀 (ㄐㄩㄝˊ) 又讀(ㄑㄧㄠˊ) 註13_ 堅白同異:指 戰國 時名家 公孫龍 的“離堅白”和 惠施 的“合同異”之說。對“堅白石”這一命題, 公孫龍 認為“堅”、“白”是脫離“石”而獨立存在的實體,從而誇大了事物之間的差別性而抹殺了其統一性; 惠施 看到事物間的差異和區別,但以“合同異”的同一,否定了差別的客觀存在。兩者都只強調事物的一個方面,而否定其他方面。《荀子·禮論》:“禮之理誠深矣,堅白同異之察,入焉而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趙 亦有 公孫龍 為堅白同異之辯。” 堅白: 1.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言至堅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謂君子雖在濁亂而不能汙。後因以“堅白”形容志節堅貞,不可動搖。《三國志·魏志·徐邈王基等傳論》:“ 王基 學行堅白。” 唐 武元衡 《秋日對酒》詩:“波瀾暗超忽,堅白亦磷緇。” 宋 司馬光 《送守哲歸廬山》詩:“囂呶不可變,堅白如瓊琇。” 清 金農 《冬雪》詩:“相警保堅白,勿使不潔擾。” 2. 戰國 時名家學說的一個命題。《莊子·齊物論》:“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詳“ 堅白同異 ”。 同異: 1. 戰國 時名家 惠施 提出的名辯論題,認為事物中存在小同異和大同異兩種。人們對不同事物的認識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這種認識上的同或異,為小同異;而萬物具有完全相同的一面,即都離不開存亡變化,又有完全相異的一面,即各自的變化又不一樣,此為大同異。《莊子·天下》:“﹝ 惠施 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成玄英 疏:“物情分別,見有同異,此小同異也。死生交謝,寒暑遞遷,形性不同,體理無異,此大同異也。”參見“ 堅白同異 ”。 2.相同與不同。《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後有 揚雄 著《方言》,其言大備,然皆考名物之同異,不顯聲讀之是非也。” 註15_ ▲謑_ (1) (ㄒㄧˋ) 恥也. 謑垢:恥辱也.〈荀子˙非十二子篇7.〉「無廉恥而忍謑詬,是學者之嵬也。」 (2) (ㄒㄧ) 弦雞切音奚. 謑髁:不正貌.〈莊子˙天下〉「謑髁無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 ▲髁_ (1) (ㄎㄜˋ) 苦臥切 音課.髁骨也. (2) (ㄎㄜ) 苦禾切 音科.〈莊子˙天下〉「謑髁無任」. 註16_ 椎拍:用椎拍擊。《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 王先謙 集解:“ 郭 釋椎拍,謂如椎之拍。凡物稍未合,以椎重拍之,無不合矣。” 輐斷:無棱角貌。《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 王先謙 集解:“《釋文》:‘輐,圓也……’輐斷,謂雖斷而甚圓,不見決裂之跡,皆與物宛轉之意也。” 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然 荀卿 、 呂不韋 之書,最為平實,剛志決理,輐斷以為紀。” 輐_ (1) 〈正韻〉胡管切?音緩.〈集韻〉圓也.刑截之所用(即削去稜角而成圓).〈莊子〉椎拍輐斷或作魭. {參閱06-A莊子難字第122條} (2)〈正韻〉 五換切 音翫(ㄨㄢˋ). 刓(ㄨㄢˊ)去圭角也. 註17_ 魭_ (1)集韻 愚袁切 音元(ㄩㄢˊ).與黿同大鼈也. (2) 又集韻五管切 音浣(ㄨㄢˇ).輐或作魭.鯇斷無圭角貌. 〈莊子天下篇〉而不免於魭斷.註:雖立而魭斷無圭角也. 魭斷:處世無棱角貌。《莊子·天下》:“常反人,不見觀,而不免於魭斷。” 成玄英 疏:“魭斷,無圭角貌也。” 註18_ 深閎:深遠宏大。《莊子·天下》:“其於本也,宏大而辟,深閎而肆。”《淮南子·俶真訓》:“深閎廣大,不可為外;析豪剖芒,不可為內。” 唐 柳宗元 《<非國語>序》:“ 左氏 《國語》,其文深閎傑異,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註19_ 稠:又〈集韻〉田聊切音迢.〈莊子天下篇〉可謂稠適而上遂矣.註:音調本亦作調. 註20_ ◎ 榫頭,用以插入另一部分的榫眼,使兩部分連接起來:~鑿(“方枘圓鑿”的簡語,喻格格不入)。 方枘圓鑿:亦作“ 方枘圜鑿 ”。 方形榫頭與圓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文子·上義》:“今為學者,循先襲業,握篇籍,守文法,欲以為治。非此不治,猶持方枘而內圓鑿也,欲得宜適亦難矣。”《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梁惠王 謀欲攻 趙 , 孟軻 稱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 司馬貞 索隱:“按:方枘是筍也,圜鑿是孔也。謂工人斲木,以方筍而內之圜孔,不可入也。故《楚詞》雲‘以方枘而內圜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謂 戰國 之時, 仲尼 、 孟軻 以仁義幹世主,猶方枘圜鑿然。” 清 金農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方枘圓鑿匪所用,顧者卻避多猜嫌。” 註21_ 倚:又〈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 註22_ 駘蕩:亦作“ 駘宕 ”。亦作“ 駘盪 ”。 1.無所局限、拘束;放縱。《莊子·天下》:“惜乎 惠施 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 明 湯顯祖 《答淩初成書》:“昔有人嫌 摩詰 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則冬矣,然非 王摩詰 冬景也。其中駘蕩淫夷,轉在筆墨之外耳。” 清 錢謙益 《張元長墓誌銘》:“其為文,空明駘蕩,汪洋曼衍,極其意之所之,而不詭於矩度。”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 方士庶 ﹞中年受學於 黃尊古 ,氣韻駘宕,有出塵之目。” 章炳麟 《訄書·商鞅》:“當是時,民不患其作亂,而患其駘盪姚易,以大亡其身。” 2.舒緩起伏;蕩漾。 漢 馬融 《長笛賦》:“安翔駘蕩,從容闡緩。” 南朝 齊 謝朓 《直中書省》詩:“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蕩。” 明 王寵 《入消夏灣》詩:“波光別駘宕,霞采相鮮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餘韻》:“駘蕩柳綿沾客鬢, 人腸。” 冰心 《往事(二)》八:“除了駘蕩的海風,和島上厓旁轉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 莊子相關參考資料: 三民書局莊子(黃錦鋐) 三民書局大辭典上中下 靝巨書局南華經(孟穎) 漢川草廬網站 康熙字典網上版http://www.kangxizidian.com 漢典網站zdic.net 莊子 難字索引 06-A 1. 培: 1. 培(ㄆㄟˊ)_ (1)覆蓋泥土於作物的根部。〈禮記.中庸〉「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2)屋後牆。〈淮南子.齊俗訓〉「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注:「培,屋後牆也。」 (3)憑乘。【培風】乘風飛行。〈逍遙遊3.〉「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集釋:「王念孫曰:『培之言馮也。馮,乘也。風在鵬下,故言負;鵬在風上,故言馮。』」 2. 培(ㄆㄡˇ)_小的山丘。【培塿(ㄌㄡˇ)】(1)小土山。本作部婁;或作附婁。〈晉書.陸曄傳〉「培塿無松柏,薰蕕不同器。」 (2)比喻卑小。〈晉書.前趙載記.劉元海〉「當為崇岡峻阜,何能為培塿乎?」 2. 數: 1. 數(ㄕㄨˋ)_(1)數目,數量。用作計算事物多少的詞語。〈秋水1.1〉「號物之數謂之萬。」〈漢書.律曆志上〉「數者,一、十、百、千、萬也。」 (2)幾個。表示不確定的數目。〈逍遙遊11.〉「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 (3)技藝。如占卜、博弈等。通術。〈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楚辭·屈原·卜居〉「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4)古代六藝之ㄧ。指算術。 (5)氣運,命運。如:天數;劫數。〈書·大禹謨〉「天之曆數在汝躬。」 (6方法。〈荀子·勸學〉「其數則始乎誦經。」 2. 數(ㄕㄨˇ)_(1)計算。〈秋水7〉「雜而下者,不勝數也。」 (2)奚落,責備。〈左傳·昭二年〉「使吏數之。」注:「責數其罪。」 3. 數(ㄕㄨㄛˋ)_屢次,多次,頻繁。 〈論語·里仁〉「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數數】A.汲汲。急切努力的樣子。〈逍遙遊7〉「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B.屢次,多次。〈白居易·醉後走筆酬劉王主簿詩〉「張、賈弟兄同里巷,乘閒數數來相訪。」 4. 數(ㄘㄨˋ)_細密。〈孟子.梁惠王上〉「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洿池:水停聚的地方。) 5. 數(ㄙㄨˋ)_速,快。通速。〈禮記·曾子問〉「不知其已之遲數,則豈如行哉!」 3. 泠: 泠(ㄌㄧㄥˊ)_(1)清涼。【泠泠】A.清涼的樣子。〈文選·宋玉·風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酲(ㄔㄥˊ)。」B.清白的樣子。〈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清泠泠而殲(ㄐㄧㄢ)滅兮,溷(ㄏㄨㄣˋ)湛湛而日多。」 C.形容聲音清脆入耳。〈文選·陸機·文賦〉「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泠風】微風,柔和的風。〈齊物論2.〉「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釋文:「泠風,泠泠小風也。」〈呂氏春秋·任地〉「子能使子之野盡為泠風乎?」注:「泠風,和風,所以成穀也。」 (2)輕飄奇妙的樣子。 【泠然】A.輕妙的樣子。〈逍遙遊7.〉「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B.聲音清澈。〈晉書·裴秀傳〉「因詞清暢,泠然若琴瑟。」 C.形容水聲清脆。〈孔寧子·水贊〉「湍(ㄊㄨㄢ)飛瑩谷,激石泠然。」 D.清涼的樣子。〈常建·西山詩〉「泠然夜遂深,白露霑人袂。」 (3)曉諭;通令。〈山木5.〉「舜之將死,眞泠禹曰:『汝戒之哉!』」 4. 呺: 呺(ㄏㄠˊ)_指風的怒吼聲。〈齊物論2.〉「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惟無作,作則萬竅怒呺。1 2. 呺(ㄒㄧㄠ)_空虛。通「枵」。〈逍遙遊11.〉「非不呺然大也。」疏:「呺然,虛大也。」〈正字通〉「呺,按:“逍遙遊”郭象古本作枵然。枵,木根空也。」 5. 掊: 06 124 1.掊(ㄆㄡˊ)_(1)用五指扒物;掊坑。〈說文〉「掊,杷也。」 (2)聚斂,搜括。【掊克】苛稅重斂,強取民財。也指斂取民財的人。〈孟子·告子下〉「遺老失賢,掊克在位。」 2.掊(ㄆㄡˇ) _(1)擊破。通剖。〈逍遙遊11.〉「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2)擊。見廣韻。〈胠篋2.〉「掊擊聖人,縱舍盜賊,而天下始治矣。」 【掊斗折衡】毀壞斗衡。斗,斗酙(ㄓㄣ),量物之具;衡,權衡,稱物之具。〈胠篋3.〉「掊斗折衡,而民不爭。」 [酙同斟] 6. 稽: 1. 稽(ㄐㄧ)_(1)留止,停留。〈管子·君臣上〉「是以令出而不稽。」 (2)考核。〈易·繫辭下〉「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注:「稽,猶考也」 (3)計較。〈漢書·賈誼傳〉「婦姑不相悅,則反脣而相稽。」注:「應劭曰:『稽,計也。相與計較也。』」 (4)到,至。〈逍遙遊9.〉「大浸稽天而不溺。」 (5)叩,敲。〈太玄經·玄攡〉「稽其門,闢其戶。」 (6)姓。 2. 稽(ㄑㄧˇ)_跪拜叩首至地。 【稽首】古時九拜中最恭敬的行禮法。有兩種說法: A. 一是跪拜時,叩首到地。〈書·舜典〉「禹拜稽首。」疏:「稽首為敬之極,故為首至地。」 B. 一是跪拜時,兩手托地,頭碰手上,不觸地。〈荀子·大略〉「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顙(ㄙㄤˇ)。」注:「稽首,亦頭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顙,則頭觸地。」 7. 斄: 1. 斄(ㄌㄧˊ)_(1)強硬彎曲的毛;〈說文〉「斄,彊曲毛也。」(2)長毛牛。通犛。 [〈逍遙遊12.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 2. 斄(ㄊㄞ)_古地名;斄縣。舜時封「后稷」棄於此,地在陜西省武功縣南。秦置斄縣,在今武功縣西南,東漢廢。 8. 荅: 【荅焉】沮喪的樣子。〈齊物論〉「南郭子綦(ㄑㄧˊ)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ㄉㄚˊ)焉似喪其耦。」 9. 謞: 1.謞(ㄏㄜˋ)_【謞謞】氣勢盛大而囂張的樣子。〈爾雅·釋訓〉「謔(ㄋㄩㄝˋ)謔謞謞,崇讒慝(ㄊㄜˋ)也。」疏:「謔謔謞謞,皆盛烈貌。」 2.謞(ㄒㄧㄠˋ)_大叫。同「嗃(ㄒㄧㄠˋ)」。〈齊物論2.〉「激者、謞者。」 10. 慹: 1.慹(ㄓˊ)。〈說文〉「慹,悑也。」 [悑(ㄅㄨˋ):怖本字詳怖字註. (:康熙字典網上版)] 恐懼,畏懼;〈齊物論4.〉「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姚佚(ㄧˋ)啟泰。」 2. 慹(ㄓㄜˊ)。不動的樣子;通蟄。〈田子方3.〉「老聃新沐,方將被髮而乾,慹然似非人。」 11. 芧: 1. 芧(ㄓㄨˋ)_草名,即荊,也稱三棱(ㄌㄥˊ);可以製繩。 2. 芧(ㄒㄩˋ)_木名,即橡子;〈齊物論10.〉「狙公賦芧。」疏:「芧,橡子也。」 【芧栗】橡實,橡子。〈徐无鬼2.〉「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厭蔥韭。」 13. 园 园(ㄨㄢˊ)_磨去稜(ㄌㄥˊ)角使圓。同刓(ㄨㄢˊ)。〈集韻〉「园,圓削也」〈齊物論13.〉「五者园而幾向方矣。」 [园_電腦打字輸入注音為(ㄩㄢˊ)] 14. 猵: 1. 猵(ㄅㄧㄢ)_獺(ㄊㄚˋ)的一種。也作獱。 2.猵(ㄆㄧㄢˋ)_【猵狙】獸名;〈集韻〉「猵,猵狙,獸名。似猿,首如犬。」〈齊物論15.〉「猨,猵狙以為雌。」 15. 耆: 1. 耆(ㄑㄧˊ)_年老;也專指六十歲。〈說文〉「耆,老也。」【耆艾】老人的通稱。六十歲為耆;五十歲為艾。 2. 耆ㄕˋ_愛好;通「嗜」。〈齊物論15.〉「鴟(ㄔ)鴉耆鼠。」 【耆欲】指耳目口鼻之欲。即嗜慾。〈大宗師2.2〉「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耆老】即老人。特稱受人尊重的老人。〈國語·吳語〉「有父母耆老而無昆弟者,以告。」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百年稱期頤.] ▲耋(ㄉㄧㄝˊ):〈說文〉「耋,年八十曰耋」。 ▲耄(ㄇㄠˋ):〈說文〉「耄,年九十曰耄。」 16. 鰌:鰍 鰼 鰌(ㄑㄧㄡ)_ (1)動物名;也作鰍。〈說文〉「鰌,鰼(ㄒㄧˊ)也。」〈爾雅·釋魚〉「鰼,鰌。」注:「今泥鰌。」〈正字通〉「鰌,似鱓而短,首銳,色黃黑,有漦(ㄌㄧˊ)濡滑,難握。」 [〈齊物論15.〉「糜與鹿交,鰌與魚游。」] (漦:順流而下。同漉。龍的口水、唾液。〈國語·鄭語〉「卜請其漦而藏之,吉。」注:「漦,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 (2)踐踏,壓制。〈秋水7.〉「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 〈荀子·議兵〉「忸(ㄋㄧㄡˇ)之以慶賞,鰌之以刑罰。」集解:「鰌,藉也。不勝則以刑罰陵藉之。」〈荀子·彊國〉「今巨楚縣吾削,大燕鰌吾後。」注:「鰌,蹴(ㄘㄨˋ)也,藉也,如蹴踏於後。」 17. 參 閱 【蘧蘧(ㄑㄩˊ)】A. 具體存在的樣子。一說驚動的樣子。〈齊物論19.〉「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注:「蘧蘧,有形貌。」疏:「蘧蘧,驚動之貌也。」 B. 高聳的樣子。通渠渠。〈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揭蘧蘧而滕湊。」善注:「蘧,高也。」 18. 踦: 1. 踦(ㄑ一ˊ)_(1)一足。〈說文〉「踦,一足也。」〈管子·侈靡〉「其獄,一踦腓(ㄈㄟˊ),一踦屨(ㄐㄩˋ)而當死。」注:「諸侯犯罪者,另著一隻屨以恥之。」 (2)跛腳,腳不全。〈廣韻〉「踦,腳跛。」〈尚書大傳·略說〉「禹其跳,……其跳者,踦也。」注:「踦,步足不能相過也。」 (3)物體殘缺而不完整。〈方言·二〉「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全物而體之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間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 2. 踦(ㄐ一ˇ)_(1)腳,腳脛。 (2)倚附。通倚。 【踦閭】門一扇開一扇閉,一人在外,一人在內,各倚門相對。 〈公羊傳·成二年〉「二大夫出,相語踦閭(ㄌㄩˊ)而語。」 3. 踦(一ˇ)_抵觸。〈養生主2.〉「膝之所踦。」疏:「用膝刺築。」按:指用力抵住牛。 踦(ㄐ一)_通畸。(1)不足。〈太玄經·玄瑩〉「或合或離,或嬴或踦。」范注:「踦,不足也。」 [嬴(一ㄥˊ):有餘.] (2)偏。〈戰國策·趙策四〉「必有踦重者也。」 19. 徇 1. 徇(ㄒㄩㄣˋ)_通「殉」;徇節。 2. 徇_偏護;徇私。 20. 町: 畦 町(ㄊㄧㄥˇ)_(1)田界。〈說文〉「町,田踐處曰町。」 (2)田畝,田地。 【町畦(ㄒ一)】田埂。比喻界限、規矩。 〈人間世5.〉「彼且為无町畦,亦與之為无町畦。」 【町畽(ㄊㄨㄢˇ)】屋旁空地。〈詩·豳(ㄅㄧㄣ)風·東山〉「町畽鹿場,熠燿(一ˋ 一ㄠˋ)宵行。」傳:「町畽,鹿迹也。」集傳:「町畽,舍旁隙地也。無人焉,故鹿以為場也。」 〔熠燿〕(1)鮮明。〈詩·豳風·東山〉「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2)螢火的別名。「町畽鹿場,熠燿宵行。」傳:「熠燿,燐也;燐,螢火也。」 畦_田五十畝。 [畦道:田間的小路。] [田的分區;菜畦。] 21. 絜: 1. 絜(ㄐㄧㄝˊ)_(1)清潔;同「潔」。 (2)明;指政教昌明。〈史記·五帝紀〉「直哉維靜絜。」正義:「靜,清也;絜,明也。」 【絜齊】齊一,整齊。〈易·說卦〉「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 【絜齋】潔淨其居室,敬肅其心靈。即潔齋。 [亦人心與天地同歸一本。] 2. 絜(ㄒㄧㄝˊ)_(1)用繩度量周圍。〈人間世6.〉「匠石之齊,至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50」 (2)持;通挈(ㄑㄧㄝˋ)。絜領:把握要領。 【絜矩之道】即恕道;是儒家主張社會和諧,天下太平的方法。〈大學〉「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朱注:「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旁,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22. 柤 柤(ㄓㄚ):山楂;同「樝,楂」。〈人間世6.1〉 [似梨而酸。] 23. 咶 1. 咶(ㄏㄨㄞˋ)_喘息。《楚辭·九思·逢尤》「悒殟(ㄧˋ ㄨㄣ)絕兮,咶復蘇。」 2. 咶(ㄕˋ)_通「舐」,用舌頭舔取食物。〈人間世7.〉「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 24. 芘 芘(ㄆㄧˊ)_草名。芘芣(ㄈㄡˊ),即錦葵。 芘(ㄅㄧˋ)_蔭蔽;通「庇」。〈人間世〉「隱將芘其所藾。」釋文:「本亦作庇。」 25. 樿: 樿(ㄕㄢˋ)_木名,木質堅硬,紋白,可製梳、杓等器物。 【樿傍】每邊用整片木板做成的棺材。〈人間世7.〉「貴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斬之。」疏:「樿傍,棺材也。亦言棺之全一邊而不兩合者,謂之樿傍。」 26. 繲 繲(ㄐㄧㄝˋ)_洗衣。〈廣韻〉「繲,浣衣也。」〈人間世8.〉「挫鍼治繲,足以餬口。」 27. 筴: 1. 筴(ㄘㄜˋ)_本作策。(1)用來占卜吉凶的蓍草。〈儀禮·士冠禮〉「筮人執筴抽上韇(ㄉㄨˊ),兼執之,進受命於主人。」{韇: A.弓矢韇;即箭筩(ㄊㄨㄥˇ)。 B.藏卜筮用的蓍草筒。}〈禮記·曲禮上〉「龜為卜,筴為筮。」 (2)簸米揚塵的簸箕(ㄅㄛˇ ㄐㄧ) (3)計謀。 (4)簡書。〈駢姆4.〉「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 〈人間世〉【鼓筴播精】(1) (三民書局莊子)_崔譔(ㄓㄨㄢˋ)說:「鼓策為揲蓍(ㄕㄜˊ ㄕ)鑚龜;播精為卜卦占兆。鼓筴播精,言賣卜也。」 (2) (靝巨書局)_以簸箕篩去米糠。(「鼓」簸;箕曰「筴」;簡米曰「精」。) 2. 筴(ㄐㄧㄚˊ)_(1)筷子之類的用具。〈集韻〉「筴,箸(ㄓㄨˋ)也。」〈茶經·中〉「火筴,一名筯。」{筯(ㄓㄨˋ):同箸。火箝。〈玉溪編事·仲庭預〉「時方凝寒,王以舊火爐送學院。庭預方獨坐太息,以筯撥灰,俄灰中得一雙金火筯。」} (2)木欄。〈達生6.〉「祝宗人玄端以臨牢筴。」 (3)挾制,鉗制。〈韓愈·曹誠王碑〉「掇(ㄉㄨㄛˊ)黃岡,筴漢陽。」 28. 諔: 諔(ㄔㄨˋ)_【諔詭】奇異,怪異。〈德充符3.〉「彼且蘄(ㄑㄧˊ)以諔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 29. 㼜: 同「盎(ㄤˋ)」。盎_(1)一種大腹斂口的盆子。〈說文〉「盎,盆也。」(德充符5.) (2)強烈地顯示出來。〈孟子·盡心上〉「睟(ㄙㄨㄟˋ)然見於面,盎於背。」 30. 肩肩: 肩(ㄏㄣˊ):胡恩切 音痕 羸(ㄌㄟˊ)小的樣子。 【肩肩(ㄏㄣˊ ㄏㄣˊ)】細長的樣子。〈德充符5.〉「其脰(ㄉㄡˋ)肩肩。甕㼜大癭(ㄧㄥˇ)。」疏:「脰,頸也;肩肩,細小貌。」 31. 謩: 謨 謨(ㄇㄛˊ)_謀議大事。〈說文〉「謨,議謀也。」繫傳:「慮一事、畫一計為謀,汎議將定其謀曰謨。大禹謨、皐陶謨皆汎謨也。」〈大宗師2.〉「古之眞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按:士,通事。 32. 翛: 1. 翛(ㄒㄧㄠ)_【翛然】(1)往來自如的樣子。〈大宗師2.2〉「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釋文:「向云: 翛然,自然無心而自爾之謂。」 (2)快速的樣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詩〉『翛然欲下陰山雪,不去非無漢署香。』 【翛翛】(1)鳥羽敝亂的樣子。〈詩·豳風·鴟鴞(ㄔ ㄒㄧㄠ)〉「予羽譙譙,予尾翛翛。」{「譙譙,殺也。翛翛,敝也。箋云:手口既病,予尾又殺敝,言已勞苦甚。」 殺(ㄕㄞˋ):凋落、凋敝。(豳:國名,周朝的祖先公劉所建。)} (2)狀聲詞。同蕭蕭。 (3)混雜的樣子。〈柳宗元·謫龍說〉「及期,進取杯水飲之,噓成雲氣,五色翛翛也。」 2. 翛(ㄕㄨˋ)_疾速。通倐,倏。〈古文苑·衛顗·西嶽華山亭碑〉「神樂其靜,翛翬無形。」{(顗(ㄧˇ):靜),(翬(ㄏㄨㄟ):名五彩的野雉。 動飛。)} 33. 悗: 1. 悗(ㄇㄢˊ)_(1)困惑。〈集韻〉「悗,惑也。」〈呂氏春秋·審分〉「夫說以智通,而實以過悗。」 (2)煩亂。〈靈樞·五亂〉「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 2. 悗(ㄇㄣˊ)_(1)廢忘也。 (2)心不在焉。〈大宗師2.4〉「悗乎忘其言也。」疏:「悗,無心貌也。」 [心部七畫] 34. 禺: 1. 禺(ㄩˋ)_獸名;猴屬。〈説文〉「禺,母猴屬。」〈正字通〉「禺,禺似獼猴而大,赤目長尾,山中多有之。」〈山海經·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ㄒㄧㄥ),食之善走。」 2. 禺(ㄩˊ)_(1)區域;通隅。〈管子·侈靡〉「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為十禺。」注:「禺,猶區也。十禺,謂十里之地;每里為一禺,故曰十禺。」 (2)姓。 〈大宗師5.〉「禺強得之,立乎北極;」 35. 偊: 偊(ㄩˇ)_(又讀舉)。【偊旅】彎曲著身體的樣子。〈漢書·東方朔傳〉「行步偊旅。」注:「偊旅,曲躬貌。」 〈大宗師6.〉「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 【偊偊】同踽踽(ㄐㄩˇ)。(1)獨行的樣子。〈列子·力命〉「汝奚往而反,偊偊而步,有深愧之色邪?」釋文:「偊,本作踽。」 (2)謹慎的樣子。〈列子·楊朱〉「偊偊爾,慎耳目之觀聽。」 36. 跰: 1. 跰(ㄅㄥˋ)_流散奔走;同迸。〈集韻〉「迸,〈說文〉:『散走也。』或从足」。 2. 跰(ㄆㄧㄢˊ)_厚皮;同胼(ㄆㄧㄢˊ)。〈集韻〉「胼,胼胝(ㄓ)皮堅。或作跰。」 【跰?(ㄒㄧㄢ)】同跰蹮。(1)行走不穩的樣子。〈六書故〉「跰?,行步欹危貌。」[欹(ㄑㄧ):傾斜,偏斜;通攲(ㄑㄧ)。] (2)行走輕疾的樣子。〈大宗師7.〉「子祀子輿子犁子來---,跰?而鑑於井。」朱桂曜注:「跰躚與扁鮮通,輕疾的樣子。因子祀不以形貌為累,心中寬閒無事,故能行動輕疾而鑑於井。」 (參閱躠(ㄙㄚˋ)條,第42項) 37. 蘧 蘧(ㄑㄩˊ)_(1)草名。蘧麥。 (2)蘧然,驚喜的樣子。通瞿。 〈大宗師8.〉「成然昧,蘧然覺。」 (3)姓氏。 38 齏: 齏(ㄐㄧ)_同䪢。(1)切碎的醃菜或醬菜。菜肉之細切者,通謂之齏。 (2)細碎。〈大宗師10.〉「䪢萬物而不為義。」集解:「司馬云:『䪢,碎也。』盧文弨(ㄔㄠ)云:『〈說文〉作䪢,亦作韲』」 【齏粉】細粉;比喻粉身碎骨。〈梁書·武帝紀上〉「宜其慶溢當年,祚隆後裔,而一朝齏粉,孩稚無遺。」 39. 潘: 99 1. 潘(ㄆㄢ)_洗米水。古時用以洗頭髮。〈說文〉「潘,淅(ㄒㄧ)米汁也。」〈左傳·哀十四年〉「使疾,而遺之潘沐。」注:「潘,米汁,可以沐頭。」 2. 潘(ㄈㄢ)_水滿溢出。〈管子·五輔〉「決潘渚(ㄓㄨˇ)」注:「渚潘溢者,疏決之令通。」 3. 潘(ㄆㄢˊ)_水流迴旋的地方。通蟠(ㄆㄢˊ)。〈字彙〉「潘,水之盤旋。」〈列子·皇帝〉「鯢旋之潘為淵。」注:「此言大魚盤桓,其水蟠洄而成深泉。」 39.1 審 〈應帝王5.1〉「鯢桓之審(ㄆㄢˊ)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40. 委: 1. 委(ㄨㄟˇ)_【委形】賦與形體。〈知北遊4.〉「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2. 委(ㄨㄟ)_【委蛇(ㄧˊ)】或委虵。 (1)從容自得的樣子。〈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2)隨順的樣子。〈應帝王5.1〉「吾與之虛而委蛇。」及[〈天運3.1〉「形充空虛,乃至委蛇。」] (3)婉蜒曲折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4)俯伏爬行的樣子。〈史記·蘇秦傳〉「嫂委虵浦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 (5)泥鰌的別名。〈達生13.〉「食(ㄙˋ)之以委蛇,則平路而已矣。」釋文:「司馬云:『委蛇泥鰌。』」 外篇 41. 跂: 1. 跂(ㄑㄧ)_(1)腳上多長出來的指頭。〈說文〉「跂,足多指也。」〈駢拇2.〉「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跂。」 (2)昆蟲爬行的樣子。【跂跂】〈漢書·東方朔傳〉「跂跂脈脈善緣璧,是非守宮即蜥蜴。」注:「跂,行貌也。」 (3)分歧。通歧。〈詩·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傳:「跂,隅貌。」疏:「然則三星鼎足而成三角,望之跂然,故云隅貌。」 【跂蹻(ㄑㄧㄠ)】鞋類,用麻草所編織的鞋子 。即屐屩(ㄐㄩㄝˊ)。 〈天下4.〉「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疏:「木曰跂,草曰蹻。」 2. 跂(ㄑㄧˋ)_舉起腳跟。通企。【跂足】舉起腳跟。〈詩·風雅·河廣〉「誰謂宋遠,跂予望之。」箋:「誰謂宋國遠與?我跂足則可以望見之。」 [〈庚桑楚5.〉「唯賈人也,人見其跂.」] 42. 躠: 蹩 躠(ㄙㄚˋ)_【蹩躠】(1)用心盡力的樣子。 〈馬蹄2.〉「蹩躠為仁,踶跂(ㄓˋ ㄑㄧˊ)為義。」 (2)行走搖擺或旋轉起舞的樣子。同「蹁躚(ㄆㄧㄢˊ ㄒㄧㄢ)」。〈盧照鄰·五悲文·悲人生〉「鐘鼓玉帛,蹩躠蹁躚。」 (3)匍匐而行的樣子。〈聊齋誌異·續黃梁〉「斜日已墜,無可投止,不得已參差蹩躠而行。」. [「跰躚」「蹁跣」「扁鮮」] 蹩: (ㄅㄧㄝˊ)_ (1)踶,踢。〈說文〉「蹩,踶也。」 (2)跛腳,瘸腿。 【蹩腳】A. 跛腳。 B. 浙江人稱品質不良的貨物。 C.比喻潦倒失意。 43. 澶: 澶(ㄔㄢˊ)_水名。澶淵。 【澶漫】A.放縱蕩逸。縱逸放肆。一作儃漫。 〈馬蹄2.1〉「澶漫為樂,摘辟為禮,而天下始分矣。」 B.平坦寬廣的樣子。〈文選·張衡·西京賦〉「澶漫靡迤(ㄇㄧˇ ㄧˇ),作鎮於近。」 44. 胣: 胣(ㄔˇ) _裂腹刳(ㄎㄨ)腸。〈集韻〉「胣,刳腸曰胣。」〈胠篋2.〉「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疏:「胣,裂也。亦言: 胣,刳腸;靡,爛也。」 45. 胠: 胠(ㄑㄩ)_(1)腋下。〈廣雅·釋親〉「胠,脅也。」疏證:「人脅謂之胠。」 (2)古稱軍之右翼為胠。〈左傳·襄二三年〉「啟:牢成御襄罷師、狼蘧疏為右。 胠:商子車御侯朝,桓跳為右。」注:「右翼曰胠。」 (3)從旁開啟。【胠篋(ㄑㄧㄝˋ)】撬開箱子。指開箱竊物。〈胠篋1.〉「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ㄐㄧㄢ ㄊㄥˊ),固扃鐍(ㄐㄩㄥ ㄐㄩㄝˊ)。」 (4)遮攔,擱淺。通阹。〈荀子·榮辱〉「鯈䱁(ㄧㄡˊ ㄑㄧㄠˊ)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集解:「胠,當作阹。阹,闌也。」[【鯈䱁】魚名。浮陽,謂此魚好浮於水上就陽也。] 46. 罝; 罘 罝(ㄐㄩ)_捕兔的網;也泛指捕鳥獸的網。〈說文〉「罝,兔罔也。」 [〈胠箧5.〉「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則獸亂於澤矣。」] 罘(ㄈㄡˊ)_捕兔子的網;或捕獸的網。 47. 臠 ; 愴 臠(ㄌㄨㄢˊ)_切成塊狀的魚肉。〈至樂6.1〉「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 【臠卷(ㄐㄩㄢˋ)】不申展、不舒暢的樣子 。一說為互相牽引。 〈在宥2.〉「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愴囊而亂天下也。」疏:「臠卷,不舒放之容也。」 愴(ㄔㄨㄤˋ)_悲傷。【愴囊】紛亂不齊的樣子。 48. 桁: 1. 桁(ㄏㄥˋ)_屋樑上的橫木。 2. 桁(ㄏㄤˊ)_(1)古代加在重刑犯人頸上或腳上的刑具。【桁楊】〈在宥3.〉「今世殊死者相枕(ㄓㄣˋ)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ㄑㄧˊ)攘臂乎桎梏(ㄓˋ ㄍㄨˋ)之閒。」 (2)浮橋。在水面上以船、筏聯結而成的渡橋。通航。〈正字通〉「桁,與航同。」〈晉書·溫嶠(ㄐㄧㄠˋ又讀 ㄑㄧㄠˊ)傳〉「嶠燒朱雀桁,以挫其鋒。」 [朱雀桁:晉、南北朝時,健康城正南朱雀門外的浮橋。當時秦淮河上有二十四航,此航最大。] 49. 椄 ; 槢 1. 椄(ㄐㄧㄝ)_移接花木。通作接。〈說文〉「椄,續木也。」段注:「今栽華植果者,以彼枝移椄此樹,而華果同彼樹矣。椄之言接矣。今接行而椄廢。」 2. 椄(ㄐㄧㄝˊ)_【椄槢】銜接桎梏兩孔的木頭。〈在宥3.1〉「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釋文:「椄槢,桎梏梁也。」 槢(ㄒㄧˊ)_(1)堅木。〈說文〉「槢,槢木也。」〈廣韻〉「槢,堅木名。」 (2)楔(ㄒㄧㄝˋ)。指接合之木。 50. 漻: 1. 漻(ㄌㄧㄠˊ)_(1)水清而深。〈說文〉「漻,清深也。」〈廣韻〉「漻,水清也。」 〈天地3.〉「漻乎其清也。」 (2)流,流通。〈呂氏春秋·古樂〉「決壅塞,鑿龍門,降通漻水以導河。」 (3)寂靜,寂寥。通寥。〈韓非子·主道〉「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 2. 漻(ㄌㄧㄡˊ)_(1)水清。同瀏。〈集韻〉「瀏,水清兒。」 (2)變化的樣子。〈知北遊5.1〉「油然漻然,莫不入焉。」釋文:「漻,音流。」 51. 絯: 1. 絯(ㄍㄞ)_拘束,束縛。〈廣雅·釋詁〉「絯,束也。」 〈天地5.〉「方且為物絯。」注:「將遂使後世拘牽而制物。」 2. 絯(ㄏㄞˋ)_(1)大絲。〈廣韻〉「絯,大絲。」 (2)驚訝。通駭。〈外物1.〉「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 52. 汒: 汒(ㄇㄤˊ)_茫昧無所見;同茫。〈天地10.〉「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疏:「汒,無所見也。……思量不悟,所以汒然矣。」 53. 葂 葂_〈集韻〉武遠切音晚.(1)人名。〈天地10. 〉將閭葂見季徹。 (2) 〈潘尼西道賦〉「葂窟連投十數億計」通作莬(ㄇㄧㄢˇ)。 莬_ 〈唐韻〉亡運切音問〈玉篇〉草木新生者.又〈篇海〉音免亦作葂.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54. 怊: 怊(ㄔㄠ)_(1)悲。 (2)悵恨失意的樣子。〈天地12.〉「怊乎若嬰兒之失其母也,儻乎若行而失其道也。」釋文:「怊,音超.字林云:悵也。」 55. 荂: 【皇荂(ㄏㄨㄚ)】古俗曲名。也作皇華。〈天地14.1〉「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荂,則嗑然而笑。」 56. 睆: 睆(ㄏㄨㄢˇ)_(1)大目;同睅(ㄏㄢˋ)。 (2)明亮的樣子。 (3)美好的樣子。 【睆睆】注視的樣子。 〈天地15.〉「內支盈於柴柵,外重纆繳,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 57. 檻: 1. 檻(ㄐㄧㄢˋ)_(1)關禽獸的籠子。〈天地15.〉「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2)欄干。〈漢書·朱雲傳〉「雲攀殿檻,檻折。」 2. 檻(ㄎㄢˇ)_門框下邊的橫木。即門檻、門限。 58. 闞: 1. 闞(ㄎㄢˋ)_(1)望,視。〈說文〉「闞,望也。」段注:「望者,出亡在外,望其還也。」〈文選·嵇康·琴賦〉「邪睨(ㄋㄧˋ)崑崙,俯闞海湄。」善注:「闞,視也。」 (2)古地名。春秋時魯地。。 (3)姓。 2. 闞(ㄏㄢˇ)_(1)虎怒的樣子。同鬫。〈詩經·大雅·常武〉「進厥虎臣,闞如虓(ㄒㄧㄠ)虎。」傳:「虎之自怒虓然。」箋:「闞然如虎之怒。」 (2)口大張的樣子。〈天道5.〉「而口闞然,而狀義(ㄜˊ)然。」注:「虓谿之貌。」 [ 虓:虎怒吼。] 59. 祒: 祒(ㄊㄧㄠˊ)_人名。〈天運1.〉「巫咸祒曰:『來!吾語女……。』」釋文:「巫咸,殷相也。祒,寄名也。」按:或以祒為招字之誤。 60. 眯: 1. 眯(ㄇㄧˇ)_a.有東西掉到眼睛裡面去。〈淮南子·繆稱訓〉「若眯而撫。」 {〈天運6.〉老聃曰:「夫播穅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 b.眼皮微合的樣子。俗作瞇。【眯瞝(ㄔ)】瞇眼。眼皮微開,似視而不視的樣子。〈粧樓記·押問〉「可笑他眯瞝目,枉有睛;充子耳,不納聲。」 2. 眯(ㄇㄟˋ)_作噩夢。〈天運4.〉「彼不得夢,必且數(ㄕㄨㄛˋ)眯焉。」(另參閱第2項) 61. 噆: 1. 噆(ㄗㄚˊ)_(1)嗛,銜。含在口中。 (2)咬,叮,齧(ㄋㄧㄝˋ)。 【噆膚】齧人肌膚。〈天運6.〉「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 2. 噆(ㄘㄢˇ)_慘痛。通憯、慘。〈詩·小雅·十月之交〉「胡噆莫懲。」 62. 嗋: 嗋(ㄒㄧㄝˊ)_ (1)吸。【嗋呷(ㄒㄧㄚˊ)】呼吸。〈梅堯臣·傷白雞詩〉「湧血被其頸,嗋呷氣甚危。」 (2)閉合。〈天運7.〉「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雲氣而養乎陰陽。予口張而不能嗋,予又何規老聃哉!」 63. 垺: 1. 垺(ㄆㄡˊ)_盛,大。〈秋水3.〉「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 2. 垺(ㄆㄟ)_製陶器的模型;通坯。 3. 垺(ㄈㄨˊ)_外城;同郛(ㄈㄨˊ)。 64. 狌: 1. 狌(ㄒㄧㄥ)_獸名;同猩。【狌狌】獸名;即猩猩。〈荀子·非相〉「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ㄔㄨㄛˋ)齊羹,食其胾。」 [胾(ㄗˋ)_大塊肉為胾,小塊肉為臠。] 2. 狌(ㄕㄥ)_鼬鼠;通鼪;俗稱黃鼠狼。〈逍遙遊12.〉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秋水4.1〉「騏驥驊騮(ㄑㄧˊ ㄐㄧˋ ㄏㄨㄚˊ ㄌㄧㄡˊ),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釋文:「狌,崔本作鼬。」 65. 蹢: 1. 蹢(ㄓˊ)_駐足,徘徊。【蹢躅(ㄓㄨˊ)】徘徊不前的樣子。同躑䠱。〈秋水6.〉「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 〈易·姤〉「羸(ㄌㄟˊ)豕孚蹢躅。」 [羸豕:雌豕]. 2. 蹢(ㄉㄧˊ)_獸蹄。〈詩·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傳:「蹢,蹄也。」 66. 蚿: 蚿(ㄒㄧㄢˊ)_蟲名。馬蚿。屬節足動物多足類。長一寸多,百足,觸之即捲縮如環,又名馬陸。〈秋水7.〉「夔憐蚿,蚿憐蛇。」釋文:「司馬云:『蚿,馬蚿,蟲也。』」 67. 趻: 1. 趻(ㄔㄣˊ)_步行不牢固的樣子;通踸(ㄔㄣˇ)。 2. 趻(ㄔㄢˇ)_(1)徘徊不進的樣子。【趻踔(ㄓㄨㄛˊ)】跳躍;俗稱跳著走路。〈秋水7.〉「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疏:「趻踔,跳躑也。」 (2)徘徊不進的樣子。〈集韻〉「趻,趻踔,行不進兒。」 67. 虷: 1. 虷(ㄏㄢˊ)_生長在水井中的紅色小蟲。一名蜎(ㄩㄢ)。〈集韻〉「虷,井中赤蟲。」〈秋水9.〉「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 2. 虷(ㄍㄢ)_干犯。【虷日】干犯太陽。〈漢書·鮑宣傳〉「白虹虷日,連陰不雨。」 68. 榦: 1. 榦(ㄍㄢˋ)_樹的本身,就是從根上生出來而且直立地面上的部分。 2. 榦(ㄏㄢˊ)_井欄;井榦。〈秋水9.〉 69. 甃: 甃(ㄓㄡˋ)_(1)井壁。〈說文〉「甃,井壁也。」〈秋水9.〉「出跳梁乎井榦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 (2)砌磚修井。〈易·井〉「井甃,无咎。」疏:「子夏傳曰:『甃,亦治也。』以塼壘井,修井之壤,謂之為甃。」 (3)修補。〈管子·四時〉「甃屋行水。」注:「甃者,使之行水也。修屋壞。」 (4)以磚石砌物。〈白居易·官舍內新鑿小池詩〉「中底舖白沙,四隅甃青石。」 (5)裝飾。〈李賀·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詩〉「光明靄不發,腰龜徒甃銀。」 70. 笥 笥(ㄙˋ)_盛飯或衣服的方形竹箱。「圜曰簞,方曰笥。」〈秋水10.〉 71. 鯈: 鯈(ㄧㄡˊ) (又讀ㄔㄡˊ)_魚名。又名白鯈魚。通「鰷」。〈正字通〉「鯈,小白魚。小而長,時浮水,而性好游,故名。」 【鯈魚】又讀鰷魚,或誤作儵(ㄕㄨˋ)。〈秋水11.〉「儵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釋文:「盧文弨(ㄔㄠ)曰:『儵,當作鯈』」 72. 誙: 誙(ㄎㄥ)_【誙誙】匆忙奔走競爭的樣子。 〈至樂1.1〉「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趣者,誙誙然如將不得已。」 73. 芴: 芒 芴(ㄏㄨ)_(1)忽然;通忽。〈正字通〉「芴,----又與惚、忽通。」 (2)恍惚。 【芴乎】恍惚不明的樣子。同芴芒。〈至樂2.〉「芒乎芴乎,而无從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天下7.〉「其應若響,芴乎若亡。」 【芴漠】寂漠;漠然。〈天下8.〉「芴莫無形,變化無常。」釋文:「芴,元嘉本作寂。」 1.芒(ㄇㄤˊ)。 2. 芒(ㄏㄨㄤ) _【芒芴】原始混沌,元氣未分的狀態。同恍惚。 74. ? 撽 ?(ㄑㄧㄠˋ)_從旁打擊。也作撽。〈說文〉「?,旁擊也。」 〈至樂5.〉「莊子之楚,見空髑髏(ㄉㄨˊ ㄌㄡˊ),髐(ㄒㄧㄠ)然有形,撽以馬捶。」釋文:「撽,苦吊反,又吉的反。〈說文〉作?,云:旁擊也」 㡭: 㡭(ㄐㄧˋ):〈說文〉_繼,从系,从㡭;。一曰反?為繼.〈至樂7.〉「得水則為㡭」.〈音義〉萬物得水氣土氣,乃相繼而生也。 (資料來源:康熙字典網上版) 75. 蠸: 蠸(ㄑㄩㄢˊ)_食瓜葉的黃甲小蟲名。〈至樂7.〉「瞀芮(ㄇㄠˋ ㄖㄨㄟˋ)生乎腐蠸。」 【馬蠸】馬陸的別名。〈本草綱目·蟲部·馬陸〉「釋名:百足、百節、千足、馬蚿(ㄒㄧㄢˊ)、馬蠸。」 76. 軦: 軦(ㄎㄨㄤˋ)_〈正韻〉虛放切 ?音况.黃軦,蟲名。〈至樂7.〉「黃軦生乎九猷」. 77. 箰: 箰(ㄙㄨㄣˇ)_ 〈正韻〉聳允切 ?音筍. 〈集韻〉竹胎也。〈至樂7.〉「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寧。」〈註〉司馬云:羊奚 草名 根似蕪菁(ㄨˊ ㄐㄧㄥ),與不箰之久竹比合而生青寧。青寧 竹根蟲也。 [蕪菁:俗稱大頭菜] 〈玉篇〉箰箻以捕鳥也。[箻(ㄌㄩˋ):〈集韻〉「竹管以射鳥。」] (康熙字典網上版) 78. 腞 ; 楯 1. 腞(ㄉㄨㄣˋ)_腳後跟拖著地面而行。〈集韻〉「腞,行曳(ㄧˋ)腫也。」 2. 腞(ㄓㄨㄢˋ)_(1)文飾;通瑑(ㄓㄨㄢˋ)。(2)一說柩車;通輇。【腞楯)】有文飾的柩車。一說即柩車。〈達生6.〉「自為謀,則苟生有軒冕之尊,死得於腞楯之上,聚僂之中則為之。」疏:「腞,畫飾也;楯,筴車也。謂畫輀(ㄦˊ)車也。」 (輇(ㄑㄩㄢˊ):沒有輻條的小車輪。〈說文〉「輇,……一曰無輻也。」 〈周禮·地官·遂師·蜃(ㄕㄣˋ)車之役·疏〉「四輪迫地而行即輇車。」) 【輇車】A.低平如床,用來運送靈柩的喪車。是大夫以上階級所用的。 B.衡量;通銓。 【輇才】銓量人才。一作軨(ㄌㄧㄥˊ)才。今每用為識淺才小,不堪重任的意思。〈外物3.〉「已而後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 釋文:「李云:輇,量人也。本或作軨。軨,小也。」 1. 楯(ㄕㄨㄣˇ)_(1)欄杆的橫木。「縱曰檻,橫曰楯。」 (2)古代武器名。通盾。〈左傳·定六年〉「獻楊楯六十於簡子。」 (3)拔擢(ㄓㄨㄛˊ)。通揗(ㄕㄨㄣˇ)。〈淮南子·俶(ㄔㄨˋ)真訓〉「引楯萬物,群美萌生。」注:「引楯,拔擢也。」 79. 禪: 1.禪(ㄕㄢˋ)_(1)清除場地,作為祭祀的場所,以祭山川。【封禪】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儀式。古以泰山為高,所以在泰山上堆土為壇祭天,稱為封;在泰山下的小山梁父山上築壇掃地祭地(山川),稱為禪。〈大戴禮記·保傅〉「封泰山而禪梁甫。」〈史記·封禪書·正義〉「此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言禪者,神之也。」 (2)古代王者受命,則有封禪,故稱傳位於賢者為禪。〈孟子·萬章〉「唐、虞禪,夏后、殷商繼。」 (3)授予,傳受。〈山木7.〉「化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 2. 禪(ㄔㄢˊ)_(1)梵語禪那的簡稱。是集中心意,令不散亂,以思慮真理的一種修行方法。〈華嚴經音義·二〉「禪那,此云靜慮。謂靜心思慮也。」 (2)泛稱有關佛教的事務。如禪房、禪師……等。 80. 儃: 1. 儃(ㄔㄢˊ)_(1)【儃佪】徘迴不進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欲儃佪以干傺(ㄔˋ)兮。」 (2)形態,樣子。 2. 儃(ㄉㄢˋ)_【儃儃】安舒閒靜,悠然自得的樣子。 〈田子方7.〉「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疏:「儃儃,寬閒之貌也。」 3. 儃(ㄕㄢˋ)_禪讓。通禪。 81. 弅: 弅(ㄈㄣˊ)_〈集韻〉符分切音焚.丘高起貌。 〈知北遊1.〉「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康熙字典網上版) 82. 履 狶: 【履狶】屠夫用腳踩豬,以檢驗其肥瘦。引申為探詢民情。〈知北遊6.〉「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ㄒㄧ)也,每下愈況。」注:「今問道之所在而每況之於下賤,則明道之不逃於物也。」 83. 奓: 1. 奓(ㄓㄚ)(又讀ㄓㄚˋ)_開,張。【奓戶】開門。推門。 〈知北遊7.〉「神農隱几闔(ㄏㄜˊ)戶晝瞑,妸荷甘日中奓戶而入。」 2. 奓(ㄕㄜ)_奢侈。同奢。【奓靡】奢侈浪費。 3. 奓(ㄔˇ)_侈大,過分。【奓言】言語誇大、不實在。〈新唐書.陸贄傳〉「聖人不忽細微,不侮鰥寡,奓言無驗不必用,質言當理不必違。」 雜篇 84. 杓: 1. 杓(ㄅㄧㄠ)_北斗星的柄;斗杓。〈庚桑楚1.〉 2. 杓(ㄕㄠˊ)_同「勺」。 85. 阫: 阫(ㄆㄟˊ)_牆。〈集韻〉「阫,牆也。」 〈庚桑楚1.1〉「日中穴阫。」釋文:「裴云:『阫, 牆也。』」 86. 辟: 1. 辟(ㄅㄧˋ)_(1)法。〈左傳.昭六年〉「民知有刑辟,則不忌於上。」注:「權移於法,故民不畏上也。」 (2)刑罰。〈左傳·襄二五年〉「先王之命,唯罪所在,各致其辟。」注:「辟,誅也。」 (3)罪。〈國語·周語上〉「土不備墾,辟在司寇。」 (4)君主。天子、諸侯的通稱。〈詩·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辟。」傳:「辟,君也。」〈詩·大雅·假樂〉「百辟卿土。」箋(ㄐㄧㄢ):「百辟,畿內諸侯也。」 (5)閉合。〈田子方4.〉「口辟焉而不能言。」釋文:「司馬云:辟,卷不開也。」 (6)聚合。〈庚桑楚2.〉「形之與形亦辟矣,而物或閒之邪?」釋文:「崔云:相著也,音必亦反。」〈史記·扁鵲倉公傳〉「夫悍藥入中,則邪氣辟矣。」索隱:「辟,----猶聚也。」 (7)捕鳥網。通繴(ㄅㄛˋ)。〈逍遙遊12.〉「中於機辟,死於罔罟(ㄍㄨˇ)。」 (8)迴避,躲避。通避。〈禮記·儒行〉「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9)跛。通?、躄。〈荀子·正論〉「不能以辟馬毀輿致遠。」注:「辟與躄同。」 【辟公】諸侯。〈論語·八佾2.〉「相維辟公。」朱注:「辟公,諸侯。」 【辟雍】(1)古代帝王所設的大學。 (2)古樂名。〈天下3.〉「文王有辟雍之樂。」 2. 辟(ㄆㄧˋ)_(1)開拓。通闢。〈詩·大雅·召旻(ㄇㄧㄣˊ)〉「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 (2)開墾。〈荀子·王制〉「辟田野,實倉廩。」 (3)打開。〈國語·晉語五〉「晨往則寢門辟矣。」 (4)挖掘。〈左傳·襄二三年〉「孟氏將辟藉除於戚氏。」注:「辟,穿藏也。」按:此指發掘墓道。 (5)邪辟。通僻。〈詩·大雅·蕩〉「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傳:「辟,邪也。」〈左傳·昭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注:「辟,邪也;衷,正也。」 (6)偏僻。〈左傳·成八年〉「辟陋在夷,其孰以我為虞?」 (7)側,旁側。〈左傳·莊二一年〉「鄭伯享王於闕西辟。」疏:「辟是旁側之語也。」 (8)通譬。〈禮記·中庸〉「辟如行遠必自邇。」 【辟人】 (1)辟(ㄆㄧˋ)人:鳴鑼開道,以闢除行人。辟,通闢。〈孟子·離婁下2.〉「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 (2)辟(ㄅㄧˋ)人:逃避惡人。即擇人而事。辟,通避。〈論語.微子6.〉「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辟支】佛家語。梵語,辟支迦佛陀的簡稱。又叫辟支佛。獨覺之意,即無師而自己悟道。意譯為緣覺或獨覺。〈大乘義章·十四〉「辟支,胡語,此方翻譯名因緣覺,藉現事緣而得覺悟,不假他教(ㄐㄧㄠ),名因緣覺。」 87. 韄: 韄(ㄏㄨˋ) (又讀ㄏㄨㄛˋ)_ (1)佩刀上的絲飾。 (2)束縛。〈庚桑楚2.2〉「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疏:「韄者,繫縛之名。 88. 揵 ; 楗 1. 揵(ㄑㄧㄢˊ)_(1)舉起。〈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揵鰭掉尾,振鱗奮翼。」 (2)豎立。〈後漢書·馮衍傳〉「揵六枳而為籬兮,築蕙若而為室。」 (3)支持。〈鬼谷子·內揵〉「揵者,持之令固也。」 (4)用肩扛物。通掮。 2. 揵(ㄐㄧㄢˇ)_(1)通楗(ㄐㄧㄢˋ)。 A.堵塞,封閉。〈庚桑楚2.2〉「夫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揵;內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疏:「揵者,關閉之目。」 (2)建立封界。〈漢書·賈誼傳〉「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注:「揵,謂立封界也。或曰: 揵,接也。」 1. 楗(ㄐㄧㄢˋ)_(1)關門的木閂。〈老子·二七〉「善必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2)堵塞。〈墨子·兼愛中〉「以楗東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 (3)骨骼名。〈素問·骨空論〉「輔骨上橫骨下為楗。」 2. 楗(ㄐㄧㄢˇ)_行走艱難。通蹇。〈周禮·考工記·輈人〉「終日馳騁,左不楗。」注:「杜子春曰;楗讀為蹇。左面不便,馬苦蹇;輈(ㄓㄡ)調善,則馬不蹇。也」 [輈:馬車車箱前端向前高出用以連接衡軛的木條。單根的稱輈,兩根的稱轅。] 【輈人】官名。負責製造車轅。 89. 嗄 1. 嗄(ㄚˊ)_驚訝聲。 2.嗄(ㄕㄚˋ)_聲音嘶啞。〈庚桑楚2.2〉 90. 掜: 1. 掜(ㄋㄧˇ)_模擬,比擬。〈廣雅·釋詁〉「掜,擬也。」 2. 掜(ㄧˋ)_拳曲。〈庚桑楚2.2〉「終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釋文:「廣雅云: 掜,捉也。」 {又《集韻》研計切,音詣。寄也,捉也。《莊子·庚桑楚》兒子終日握而手不掜。《註》掜音藝。手筋急也。(資料來源:汉點)} 92. 膍 ; 胲 膍(ㄆㄧˊ)_牛胃;也泛指反芻類動物的胃。〈說文〉「膍,牛百葉也。」 胲 _ 1. 胲(ㄍㄞ)_ (1)腳大拇指上生毛處的肉。引伸指牲蹄。一說完備。〈說文〉「胲,足大指毛肉。」〈庚桑楚7.〉「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釋文:「足大指也。崔云:『備也』」疏:「胲,備也。亦言是牛蹄也。」 (2)通侅,(參閱盜跖3.1)。 2. 胲(ㄍㄞˇ)_頰肉。〈漢書·東方朔傳〉「樹頰胲。」注:「頰肉曰胲,音改。」 93. 謵: 謵(ㄒㄧˊ)_以言辭恐嚇、慴(ㄓㄜˊ)伏人。〈庚桑楚13.〉「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忘人,因以為天人矣。」釋文:「復謵,謂人語言慴伏以下我,而我報之。」 [慴:畏懼.慴伏.] 94. 覕: 覕(ㄇㄧㄝˋ)(又讀ㄆㄧㄝ)_(1)蔽而不相見。 (2)過目,暫見。通瞥(ㄆㄧㄝ)。〈說文通訓定聲〉「覕,叚借為瞥。」〈徐无鬼12.〉「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釋文:「司馬云:『暫見貌。』」 95. 會: 1.會(ㄏㄨㄟˋ)_機會,都會,集會。 2. 會(ㄏㄨㄟˇ)_一會兒;片刻。 3.會(ㄎㄨㄞˋ)_統計;會計。 4. 會(ㄍㄨㄟˋ)_地名;會稽。 96. 擉: 擉(ㄔㄨˋ)(又讀ㄔㄨㄛˋ)_ (1)刺取龜鼈。〈集韻〉「擉,刺取龜鼈。」 〈則揚1.〉「冬則擉鼈於江。」 (2)刺取龜鼈的用具。〈韓愈·祭鱷魚文〉「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 97. 【綢繆(ㄇㄡˊ)】(3)深奧。〈則陽2.〉「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矣。」釋文:「綢繆,猶纏綿也,又深奧也。」 98. 嗃: 1. 嗃(ㄏㄜˋ)_【嗃嗃】嚴酷的意思。〈易·家人〉「家人嗃嗃,悔厲,吉。」 2. 嗃(ㄒㄧㄠ)_吹竹管聲。〈則陽4.1〉「夫吹筦也,猶有嗃也。」釋文:「筦,本亦作管;嗃,管聲也。」 3. 嗃(ㄒㄧㄠˋ)_大聲呼叫。 99. 吷: 1. 吷(ㄔㄨㄛˋ)_飲。同歠。〈說文〉「歠,或从口从夬(ㄍㄨㄞˋ)。」〈廣韻〉「吷,飲也。」 2. 吷(ㄒㄩㄝˋ)_小聲。〈玉篇〉「吷,小聲也。」〈則陽4.1〉「吹劍首者,吷而已矣。」釋文:「司馬云:謂劍環頭小孔也,吷然如風過。」 3. 吷(ㄐㄩㄝˊ) _鳥叫聲。 100. 漂(ㄆㄧㄠ)流; 漂(ㄆㄧㄠˇ)白; 漂(ㄆㄧㄠˋ)亮。 101. 詘: [則陽8.] 1. 詘(ㄑㄩ)_ (1)口吃,語言艱澀。〈史記·李斯傳〉「輕財重土,辯於心而詘於口。」 (2)彎曲,折疊。〈禮記·喪大記〉「凡陳衣,不詘。」疏:「陳衣不詘者,謂舒而不卷也。」 (3)屈服,敗退。〈荀子·議兵8.1〉「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敵國不待試而詘。」集解:「詘,服也。」 (4)窮盡,休止。〈禮記·聘義〉「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注:「詘,絕止貌也。」 (5)冤屈,枉曲。〈呂氏春秋·壅塞〉「宋王因怒而詘殺之,又使人往視齊寇。」注:「詘,枉也;無罪而殺之曰枉。」 (6)短縮,退縮。〈周髀算經·下〉「往者詘也,來者信也。」注:「從夏至南往,日益短,故曰詘。」 [髀(ㄅㄧˋ):大腿骨。【周髀】古算術之一。] (7)姓。漢有詘強。 2. 詘(ㄔㄨˋ)_貶斥。同黜。〈集韻〉「黜,〈說文〉:『貶下也。』」 〈戰國策·韓策三〉「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注:「詘,貶下也。」 102. 螴蜳 【螴蜳(ㄔㄣˊ ㄉㄨㄣ)】_不安定的樣子。或比喻事情難成。〈外物1.〉「有甚憂兩陷而無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縣於天地之間。9」疏:「螴蜳,猶忡惕也。」 103. 暋: 1. 暋(ㄇㄧㄣˇ)(音愍)_(1)強悍。〈爾雅.釋詁〉「暋,強也。」〈書·康誥〉「殺越人于貨,暋不畏死。」注:「暋,強也。」 (2)勉力。〈書·盤庚上·不昬作勞·疏〉「鄭玄讀昬為暋,訓為勉也。」 [昬同「昏」] 【暋作】辛勤工作,終日勞苦。〈宋書·何尚之傳〉「遂使歲月增貴,貧室日虛,暋作肆力之氓,徒勤不足以共瞻。」 2. 暋(ㄇㄧㄣˊ)_鬱悶。〈外物1.〉「慰暋沈屯。」釋文:「暋,悶也。」 104. 腊 1. 腊(ㄒㄧˊ)_乾肉。〈外物3.〉 2. 腊_臘的簡寫。 105. 跈: 跈(ㄋㄧㄢˇ) _踐踏〈廣運〉「跈,踏也。」 〈外物9.〉「哽而不止則跈。」釋文:「跈,踐也。」 106. 誸: 誸(ㄒㄧㄢˊ)(又讀ㄒㄩㄢˊ)_(1)急迫。〈外物10.〉「名溢乎暴,謀稽乎誸。」注:「誸,急也,急而後考其謀。」 (2)堅正。 107. 銚 1. 銚(ㄉㄧㄠˋ)_炊具的一種.指有柄有出水口的小釜。 2. 銚(ㄧㄠˊ)_(1)大鋤頭。〈外物10.〉。〈管子·海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 (2)姓。 3. 銚(ㄊㄧㄠˊ)_長茅。 [*耨:除草的農具。] 108. ?: ? (音滅)_按摩面頰,消除皺紋。同搣 (ㄇㄧㄝˋ)。 〈外物11.〉「眥?可以休老。」釋文:「?,本亦作搣。」 109. 駴: 駴(ㄏㄞˋ)(又讀ㄒㄧㄝˋ)_(1)擊鼓如疾雷。〈集韻〉「疾雷擊鼓曰駴。」〈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車徒皆譟(ㄗㄠˋ)。」 (2)改變視聽。〈外物〉「聖人之所以駴天下。373」釋文:「為改百姓之視聽也。」 (3)驚駭。同駭。〈墨子·號令〉「讙(ㄏㄨㄢ)囂駴眾,其罪殺。」 〈外物11.〉「聖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按:成玄英本駴作駭,疏:「駭,驚也。」 110. 蘁: 1. 蘁(ㄨˋ)_忤逆不順。〈寓言6.〉「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釋文:「蘁,……逆也。」 2. 蘁(ㄜˋ)_驚恐。通咢(ㄜˋ)。〈列子·周穆王〉「一曰正夢,二曰蘁夢。」陶光列子校釋:「玉篇:『咢,驚咢也。』---《列子·周穆王篇》,噩夢作蘁夢,即咢字。」 111. 闕: 2. 闕(ㄑㄩㄝ)_通「缺」. 3. 闕(ㄐㄩㄝˊ)_挖掘。通掘。〈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遂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1. 闕(ㄑㄩㄝˋ)_ (1) 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 (2)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 [讓王11.] (3) 京城,宮殿:“城~輔三秦”。 (4)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墓~。 (資料來源:汉點) 112. 隘: 1. 隘(ㄞˋ)_(1)險要的地方;關隘。 (2)困窘.〈讓王12.〉「陳蔡之隘.」 2. 隘(ㄜˋ)_ (1)隔絕.通阨.〈戰國策〉「三國隘秦」。 (2)阻止.〈戰國策〉「齊王隘之」見戰國策。 113. 扢: 1. 扢(ㄍㄨˇ)_摩,擦拭。〈漢書·禮樂志〉「扢嘉壇,椒蘭芳。」注:「謂摩拭其壇,加以椒蘭之芳。」〈淮南子·要略〉「禹身執虆垂,以民為先,-----當此之時,燒不暇撌,濡不給扢。」注:「撌(ㄎㄨㄟˋ),排去也。扢,拭也。」 (虆:1.虆(ㄌㄟˊ)_(1)蔓草。或作蘽。 (2)盛土的籠子。【虆垂】盛土的器具。即畚插。 2.虆(ㄌㄟˇ)_藤屬的植物。同櫐。) 2. 扢(ㄒㄧˋ)_奮力起舞的樣子。也形容喜悅的樣子。〈讓王12.〉「子路扢然執干而舞。」釋文:「扢,----李云:『奮舞貌。』司馬云:『喜貌。』」 114. 椆: 1. 椆(ㄔㄡˊ)_(1)木名;寒冬不凋。〈說文〉「椆,椆木也。」 (2)水名。〈讓王14.〉「卞隨辭曰:『---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椆水而死。」 2. 椆(ㄓㄡˋ) _船篙(ㄍㄠ)木。〈廣韻〉「椆,木椆,船篙木也。」 115. 侅: 侅(ㄍㄞ)_【奇侅】非常。 【侅溺】充塞沈溺。 〈盜跖3.1〉「侅溺於馮氣,若負重行而上也,可謂苦矣。」疏:「夫貪欲既多,勞役困弊,心中侅塞,沈溺憤懣(ㄇㄣˋ)。」 [憤懣:煩悶。] 116. 叨: 1. 叨(ㄊㄠ)_(1)貪婪。〈漁父3.〉「變更易常,以挂(ㄍㄨㄚˋ)功名,謂之叨」 (2)忝(ㄊㄧㄢˇ)。謙遜的用辭。如:叨光;叨陪末座。 2. 叨(ㄉㄠ)_話多的樣子。如:嘮(ㄌㄠˊ)叨。 〈牡丹亭·訓女〉「做門楣古語,為甚的這叨叨絮絮,纔到中年路。」 117. 湛: 1. 湛(ㄔㄣˊ) _ (1)沈沒。〈說文〉「湛,沒也。」段注:「古書浮沈字多作湛。湛、沈古今字。」〈漁父4.1〉「惜哉,子之蚤湛於人偽而晚聞大道也!」 (2)深邃。〈漢書·揚雄傳上〉「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注:「湛,讀曰沈。」 2. 湛(ㄓㄢˋ)_(1)濃重,深厚。【湛湛】A.露重的樣子。〈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 B.水深的樣子。〈楚辭·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C.厚重的樣子。〈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忠湛湛而願進兮,妬被離而鄣(ㄓㄤ)之。」注:「湛湛,重厚貌。」指德行忠厚持重。[鄣:春秋時國名。] D.清澄的樣子。〈陸機·大暮賦〉「肴饛饛(ㄇㄥˊ)其不毀,酒湛湛而每盈。」 [饛:盛器裝滿的樣子。] (2)澄清。〈增韻〉「湛,澄也。」〈文選·謝混·遊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昃(ㄗㄜˋ):過了正午,日頭偏西叫做「昃」。] (3)【湛淡】迅疾的樣子。〈文選·左思·吳都賦〉「湛淡羽儀,隨波參差。」水波起伏的樣子。〈吳均·淥水曲〉「香曖金堤滿,湛淡春塘溢。」 3. 湛(ㄉㄢ)_(1)喜樂,和樂。通耽。〈詩·小雅·鹿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2)遲緩。〈太玄經·玄告〉「是故地坎而天嚴,月遄(ㄔㄨㄢˊ)而日湛。」 4. 湛(ㄐㄧㄢ)_浸染,浸漬。通漸。〈禮記·內則〉「漬,取牛肉,必新殺者,薄切之,必絕其理,湛諸美酒。」注:「湛亦漬(ㄗˋ)也。」 118. 懁: 懁(ㄐㄩㄢˋ) (又讀 (ㄒㄩㄢ)或(ㄏㄨㄢˊ)) _急,性急。《論語》狷,《孟子》作獧,其實當作懁。 〈列禦寇8.〉「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若不肖,有順懁而達。」 119. 釬: 1. 釬(ㄏㄢˋ)_(1)古時戰士臂上的鎧甲。 (2)戈柄下端的圓錐形銅帽。即鐏。 2. 釬(ㄍㄢ)_急。〈列禦寇8.〉「有堅而縵(ㄇㄢˋ),有緩而釬。」 120. 吡: 1. 吡(ㄅㄧˋ)_鳥鳴聲。 2. 吡(ㄆㄧˇ)_詆毀。〈列禦寇9.2〉「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注:「吡,訾(ㄗˇ)也。」 121. 聏: 聏(ㄦˊ)_調和,調理。〈天下5.〉「以聏和驩(ㄏㄨㄢ),以調海內。」釋文:「司馬云:『色厚貌。』崔、郭、王云:『和也,聏和萬物,物和則歡矣。』一云:『調也。』」 122. 輐: 輐(ㄨㄢˋ)(又讀ㄏㄨㄢˋ)(又讀ㄏㄨㄢˇ)_圓,削去稜角而成圓。通魭。〈集韻〉「輐,圓也,形截之所用。」〈古今韻會舉要〉「輐,或作魭,魭斷無圭角貌。」【輐斷】圓轉而無稜角的樣子。指隨順物情而圓通宛轉,不作主觀的是非論斷。也作魭(ㄨㄢˇ)斷、刓(ㄨㄢˊ)斷。〈天下6.〉「椎拍輐斷,與物宛轉。-----常反人,不見觀,而不免於魭斷。」集釋:「家世父曰:『-----輐斷即下文魭斷,郭象云:「魭斷,無圭角(ㄍㄨㄟ ㄐㄩㄝˊ)也。」-----言擊拊(ㄈㄨˇ)之而已,不用攻刺:魭斷之而已,不用鋒稜,所以處制事務而與為宛轉也。』」 [圭角:圭的鋒芒。 圭:上圓下方的玉器。] [圭臬:古時測日影器;比喻規範、標準、法則。] 魭:1. 魭(ㄩㄢˊ)_。大鼈。同黿。 2. 魭(ㄨㄢˇ) [翫] 123. 謑: 謑(ㄒㄧˋ)_恥辱。【謑詬】恥辱。同謑訽(ㄍㄡˋ)。〈說文〉「謑,謑詬,恥也。」〈玉篇〉「謑,謑詬,恥辱。」〈楚辭·王逸·九思·遭厄〉「起奮迅兮奔走,違群小兮謑訽。」 【謑髁(ㄎㄜˋ)】不定的樣子。謂心無執著,棄絕世俗的知識與是非,有若無知之物的樣子。〈天下6.〉「是故慎到棄知(ㄓˋ)去己而緣不得已,-----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賢也。」疏:「謑髁,不定貌也。隨物順情,無的任用,物各自得,不尚賢能,故笑之也。」 124. 窢: 窢(ㄏㄨㄛˋ)(又讀ㄒㄩˋ)_逆風吹動的聲音。一說迅速的樣子。 〈天下6.〉「其風窢然,惡可而言。」注:「逆風所動之聲。」疏:「窢然,迅速貌也。」 125. 犿: 犿(ㄈㄢ)(又讀ㄏㄨㄢ)_【連犿】宛轉順隨的樣子。〈天下8.〉「其書雖瓌瑋而連犿無傷也。」 〔瓌(ㄍㄨㄟ):珍奇,奇異,宏偉。 【瓌瑋(ㄨㄟˇ)】宏偉,奇特。〕 126. 謬: 謬(ㄇㄧㄡˋ) (又讀ㄋㄧㄡˋ)_ (1)狂人的妄言。 (2)錯誤,荒誕。〈漢書·司馬遷傳〉「《易》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3)欺詐。〈史記.李斯傳〉「謬其說,絀(ㄔㄨˋ)其辭。」 (4)姓。 【謬耄(ㄇㄠˋ)】年老昏惑。〈晉書·馬隆傳〉「年老謬耄,不宜服戎。」 【謬悠】荒謬無稽。也作繆悠。〈天下8.〉「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ㄊㄤˇ),不以觭(ㄐㄧ)見之也。 127. 繆: 1. 繆(ㄇㄡˊ)_麻十束。 纏束,緊纏。 2. 繆(ㄇㄧㄡˋ)_(1)差錯,舛(ㄔㄨㄢˇ)誤。通謬。〈禮記·經解〉「差若豪釐,謬以千里。」 (2)詐偽。〈史記·司馬相如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3. 繆(ㄇㄨˋ)_(1)通穆。【昭穆(繆)】古時宗法制度,重視人倫尊卑次序,故死後宗廟祭祀之禮,也有昭穆之分。所謂昭穆即祖宗神位依輩份的排列方法。 (2)深思的樣子。【繆然】深思的樣子。 〈鹽鐵論·刺復〉「以祿驕士,而求士之用亦難矣,大夫繆然不言。」 4. 繆(ㄌㄧㄠˊ) _糾纏圍繞。同繚。〈蘇軾·前赤壁賦〉「山川相繆,鬱乎蒼蒼。」 5. 繆(ㄇㄧㄠˋ)_姓。 128. 【綢繆(ㄇㄡˊ)】(1)緊密纏繞。〈詩·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2)形容情意慇勤懇切。親密的意思。〈文選·李陵·與蘇武詩〉「獨有盈殤酒,與子結綢繆。」〈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綢繆叡(ㄖㄨㄟˋ)后,無競惟人。」銑(ㄒㄧㄢˇ)注:「綢繆,親密貌。」 (3)深奧。〈則陽2.〉「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矣。」釋文:「綢繆,猶纏綿也,又深奧也。」 (4)打結的長帶。舊時婦女衣飾的一種。〈漢書·張敞傳〉「禮,君母出門則乘輜軿(ㄆㄧㄥˊ),下堂則從傅母,進退則鳴玉佩,內飾則結綢繆。」[輜軿:四面有帷帳遮蔽的車。]〈丹鉛續錄·綢繆襳褵〉「古者婦人長帶,結者名曰綢繆;垂者名曰襳褵(ㄒㄧㄢ ㄌㄧˊ)。」 (5)花朵繁密的樣子。〈文選·左思·吳都賦〉「榮色雜糅,綢繆縟(ㄖㄨˋ)繡。」善注:「綢繆,花采密貌。」 129. 扐: 扐(ㄌㄜˋ)_(1)筮者將蓍草夾於指間。〈易·繫辭上〉「故再扐而後掛。」 (2)指間。〈易·繫辭上〉「歸奇于扐以象閏。」釋文:「扐,指閒也。」本義:「扐,勒于左手中三指之兩間也。」 (3)數之餘。即餘數。〈玉篇〉「扐,凡數之餘謂之扐。」 (4)通勒。【扐掯(ㄎㄣˋ)】勒索。〈兒女英雄傳.二四〉「倒不是送禮,我今日是扐掯你娘兒們來了。」 130. 鰷: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白鰷,魚名。《正字通》形狹而長若條然。《詩·周頌》鰷鱨鰋鯉。《傳》白鰷也。《集韻》或作鯈。 131. ?: 《篇海類編》音節。高山貌。◎按卽岊字之譌。 岊:音節。《說文》陬隅,高山之節。从山卪(ㄐㄧㄝˊ)。《徐曰》山之陬隅高處曰岊。《左思·吳都賦》夤緣山嶽之岊。《註》山曲曰岊。又《集韻》通作節。《詩·小雅》節彼南山。山角落. 卪:古同“節”。 岊:◎ 山角落:“夤缘山岳之~。” 132. 㘞: 1. (1)象聲詞。拉船纖時的呼號聲。 (2)用同“咄”。表示用力之聲。 2. 《玉篇》戸臥切,音和。牽船聲也。(ㄏㄨㄛˋ) ˙性理題釋八、及正一書局_太上清靜經P42. ˙說梵言㘞地一聲㘞同咄(ㄉㄨㄛˋ)皆俗增六書無㘞.〈正字通〉 133. ?: 《正字通》見《亳州老君碑》。音與藥同。義無所考。疑指唾液。 ˙ * 「聖人無名,神人無功,至人無己」_ 無為→真逍遙(上與造物者遊) 150. 「化」是莊子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觀念,在整部的《南華經》中的「化」大約有三種意義: (1) 萬物的變化:這是最普通的所謂變化。是指行體上的改變。這種變化是平面的發展,是暫時性的,如生老病死,貴賤禍福等。 (2) 自然的大化:這是指自然界生生不已的變化,這是就整個宇宙來看,是循環反復,是永恆性的。 (3) 工夫的化道:這是指修養的工夫,達到某程度後,使人性向上昇華,而融入道體之中。也就是說超脫了形骸的變化,而與自然共化。 _ 1. (寓言8.)顏成子游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1)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此為佛經的開經偈,正是悟道者法喜充滿的「心語」。今顏氏經過了九年的努力修持,一年比一年提昇,隨時而「化」,最後方達到「悟道」之妙境。這一番的心路歷程,正說明了學道者必經的修道程序。 2. (逍遙遊1.) 北冥有魚,...........。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1) 人之所以不能逍遙,病在造作,成於有為。 (2) 若以自性三身佛的角度而言,人人本具此逍遙的自性即所謂的清靜法身佛,進而提昇至圓滿報身佛,最後臻(ㄓㄣ)至千百億化身佛,以化的境界達乎逍遙的自在。 (3) 逍是無拘無束,遙是無窮無盡,遊是適性自在。按照莊子自己的解釋,逍遙是指的無為無事,所謂無為就是無欲,無事就是無執。能夠做到心中無欲無執,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無拘無束,才能使自己的理想無窮無盡。才能使自己達到適性自在的境界。 3. 每天燒香時,不要忘記五柱無形的心香: (1)戒香_時時提醒自己願斷一切惡,願行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 (2)定香_心有目標,千魔不改其心,萬難不退其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3) 慧香_依乎妙智慧,福慧雙修,以智慧之光照耀人寰。 (4) 解脫香_時時放下、自在、達乎逍遙之境。 (5) 解脫知見香_一切自如,把握有餘不敢盡的原則,效法蛋有氣室、米含胚芽、ㄧ年不要恰好三百六十日,而要多個五有四分之一日的原因—含有生機,運轉不息。
第壹講、孔子的修道體系 前言: 講經說法: 何謂『經』,分為二種解釋: 〡、即路徑:聖人走過的路(痕跡)。 〢、即方法。 五教的修道系統: 中土三教:儒教、道教、釋教。 西方二教:回教、基督教。 儒教:孔聖人 代表作:大學 道教:老子 代表作:道德經 佛教:釋迦牟尼佛 代表作:金剛經 綜合三教者即稱之為理學,其代表作為洪自誠的菜根譚。 現代的研究: 天道之道統源流,脈流系統之代表。 老前人如何將道接到台灣,傳達到台灣。 註:我們的祖先;以超人的智慧教導他的子弟要「效聖法賢」復聖顏子導照這個原則,他說:「舜,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結果成了復聖。 今天我們到底要效法那一位聖賢呢?後學認為效法我們偉大的老前人,他不但是五大犧牲,而且由大陸開台道務發展成就了無限多的修道士,老前人的修道精神是很值得我們興毅後學的效法。 老前人的開台理念: 民國三十六年我和幾位兄弟同舟共濟一起來到聖地—台灣開荒闡道,發揚一貫真傳,領導一般善男信女明性復初,歸家認中。 大道普傳此乃萬載難逢之一大良機,有幸得遇大道的我,又能來到聖地認識這麼多的好朋友,這也是我夢想不到的太幸運了。 乃因斯時,適逢三期末劫,大道降世大開普渡,我們大家都求了道,才得以相會,我想這也是天賜的良緣吧。 民國三十六年中國大陸遭受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劫運,不知有多少人在劫難中受害,正在這昏天暗地之時,天道顯化了求道的親友們在這天災人禍之時得救了,那時,我們要渡人求道可以說一渡即來,一勸即成。 在各佛堂中要求道人總是終日盈門,一位點傳師一日之中,都得跑十餘處佛堂點道,凡是辦道人員都非常踴躍前進,那時道務可說是鼎盛一時,各支脈的前人們都起號召,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等力量,發動遇機開荒,分配各地,我就是當時奉派開荒者一群中之一人,當然,開荒都是經過前人們長久的考慮,然後選擇決定者那時,我奉前人慈悲提拔攜同幾位兄弟就到聖地來,從此這萬鈞重責鉅任,就加在我一人身上了,直到今天,道盤還相當暗晦,我終日懷著誠惶誠恐之心,無不時時刻刻戰戰兢兢。 懇求皇天慈悲,大道早明,時機早熟,同時我也只有繼續發大剛毅下大決心,立大宏願,以萬世不變之心志,奠大道永世不拔之基礎,以貢獻於天人。 過去在大陸的前賢們,以血汗犧牲凝聚的力量,都奉獻給我們來此聖地開荒,但是由於山河變色,我想他們現在不是個(孤臣),也是個(孽子)了。 也許他們現在正處在忍辱偷生之中,或是血淚正殷之時。 他們再也別無希望,唯有盼望聖地的我們,能繼續維護大道這一線的光明,期待著我們把大道發揚光大,期望著聖地,盼望著聖地,能露出聖道曙光。 我們為了發展聖道,雖然也受了許多的『苦』與『樂』,『歡』與『愁』,『成』與『敗』,『安』與『險』,但只要等待時機成熟,那一天來臨,我們終將我們努力的成果帶給他們,當他們知道這些成果也是我們兄弟們經歷了許多的痛苦與災難所換來的,我想他們也會由這些成果體會出這才是真正報賞他們的隆德及光榮,所以我們要更堅強更勇敢來完成我們肩負的使命。 老前人的自我要求: 我來台灣到今天,對所辦的道務,我時時都在反省自問,唯恐有無理的作為在良心上受到責罰。 我雖然接受了各方面的恭維,但這種『立場』,也是一種『任務』,一種使命。 這也正是我給各方兄弟們豎立了一個無限之機,建功積德的保養塔,唯有此塔有光輝,兄弟們也才有光輝。 但我時時刻刻都存著戒懼之心,而且戰戰兢兢以謹慎言行。 我無時不以『正心』,『誠意』,『公正』,『無私』來管制自己,以防範錯誤。 我絕對沒有『名』,『位』,『毀』,『譽』的私心。 我只知道咱所負的是一種歷久而尚未完成的重大任務,而這種任務是大家的任務。 在這段任務的執行中,我始終抱持一個原則,只有『吃飯』,『穿衣』,這二方面有賴歸我自身所有,我自身沒有財產,在道務的交代上,我也沒有親疏,遠近厚薄的差別,我是一體同觀的。 我處理的所有道務,都是,母親的,是公的也以說是天的。 我不敢有錯,我也不能有錯這都是有『天鑑』『人鑑』的,我想大家一定會了解我的原則。 自從我發心修道,步入道門的那一天開始,我時時都心存『戒慎恐懼』怕無意間犯了道規。 當初跟隨前人修行的時候,前人對我說些什麼話,我都是信受奉行,我不敢不聽話,我認定大道是最神聖的,大道既然是神聖的,傳授大道的前人們,當然也是神聖的。 所以,我重道,我也尊師,我對前人尊敬的心,通常都很神聖的敬奉。 直到如今我不敢把道看假,我也不敢將大陸上的前人看假。 不管走到何種地步我都不斷地反省與自新。 縱然是『天變』,『地變』,『人心變』我心絕不敢變。 無論是『道假』,『理假』,『仙佛假』我心絕不敢假,我就是這個死腦筋。 別人把道當作一種工具或手段,我卻始終將祂當作是一種至高無上,至尊至貴的神。老前人對後學的期許: 兄弟們,我們更應該充實自己,更應該發奮起來,緊握著大道真理之舵,在狂風大浪中,駛向我們的目的地。 我們豈能讓寶貴的大道,沈溺於污泥臭水之中。 我們要努力更新從這存亡繼續的危機下,反身奮起,此時正是我們獻身於道,報答皇天降道之恩的好時機,也是我們行大功,立大德,以贖去六萬年來罪過錯的好時機。 要建立驚天動地聖業的修道者,當然要具備頂天立地之大志節,而且必須連結志同道合者,齊獻仁義,開道之心 ,同心協力,共赴時艱,就是拋頭顱灑熱血,亦不退縮,不悔恨,誠能如此,你豐功律德將可達到止於至善,而你的同修同道,以及眾多後學也將永久感激你的大德,永遠也忘不了你的恩惠。 大道興盛,原人得救,共登聖果,這一定是由最優秀的修道者,帶動群人,共同努力奮鬥的成果。 大道要興盛,必定要有最優秀的修行人來開拓闡揚,才能一步一步有秩有序的宏展開來,使一個一個道親都能培養成為最優秀善美的良才,既具健全的精神及魄力,也懷愛心與才能,然後上下團結一致,同舟共濟,共同道務努力,於是道務才得興盛。 衣、食、住、行雖然是人人所需,但是濟世人,行聖道,了生死,這更是世人所更重要的事,修道人如能繼志述事,充實光輝,以道德慧智來實踐,領導即能使道中一批一批愛道的新秀幼苗,都能成長,開花結果,也都能生發道德慧智,發揮其道德賢才,闡揚大道真理,貢獻於社會人群。 唯有充實信念,闡揚真理,才是修道者最高,最神聖的使命。 『承上啟下』『繼往開來』『薪火相傳』老前人在這方面都樹立了偉大的榜樣我們唯有效法老前人的修道精神,孔孟聖道傳遍五湖四海,彌勒淨土出現在人間就能實現。 天道的特色: 天道: 〡、天道是 明明上帝的命令力辦理救回原胎佛子回天的橋樑。 〢、天道是負責辦理三曹普渡的神聖使命。 〣、天道的老闆—是宇宙的造物主 老中娘。 五教的老闆—是五教的教主。 〤、成道最高的境界 天道:可以回無極理天證、聖人、佛祖。 五教:可以回氣天做氣天神。 天道的源流:『過去的天道』 【青陽期】:道在君王將相,政教合一禪讓政治。 【紅陽期】:道在師儒,政教分開,教主各化一方。 【白陽期】:道降火宅,庶民得道,大開普渡。 弓長組 普渡 東方後十七代祖—路祖 十八代祖— 共辦 子系組 收圓 天道的時代使命—現在的天道 詩曰:聖人立法三千載,昔日栽花今日開 三期普渡大收圓,九六同登母慈懷 白陽期的三大審判: 審判的時期:善惡分班,情濁分流。 現在的天時,己經迫促到最後之一剎那。 大劫、大難、大魔、大考大清算、大審判,充分的現在我們的眼前。 道盤是一日萬變,天時也一日萬變,萬事、萬物也一日萬變,吾們在一日萬變當中,修道必須有一日萬變的智慧,才能隨機應變,通權達變,這種變化是大淘汰中必有的課程,必有的現象。 天也變、地也變、時也變、事也變、你也變、我也變,靈性好的愈變愈光明,愈變愈自在,自然變成聖賢,靈性歹的愈變愈黑暗,愈變愈苦惱、愈變愈陰險,自然成魔鬼。 這好的變好,歹的變歹,好的拔選,歹的淘汰。 變變變,變成白陽盤,不變無法大清算,不變無法大審判,這個萬變的腳踏點,叫千鈞一髮,關係六萬年的安危,關係大眾性命的昇降。 創造聖賢的時代 儒家: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佛家:自覺覺他。 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襲明章第二十七) 猖狂者之天下: 『於情無法感動他,於理無法感化他,於法無法制止他,最後盈罪而殺之』所以,今天世界各地劫數層出不窮,但眾生能造劫,卻無法化劫,上天降道救劫,我們又是道中之先鋒,當然有責任固本弘外,舊約創世記有這一段記載:耶和華說:「所多瑪和娥摩拉的罪惡甚重,聲聞於我,我現在要去察看他們所行的-----」 亞伯拉罕近前來說:「無論善惡,你都要剿滅麼,假若那城裡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這個地方麼,不為城裡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麼。 將義人與罪人同殺,將義人與罪人同樣看待,這斷不是你所行的,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麼」耶和華說:「我若在所多瑪城裡見有五十個義人,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怒那地方的眾人。」 後來亞伯拉罕又跟上帝討價還價,最後上帝說:「為這十個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 今天,我們開荒世界各地,只要那城裡有十個義人,就能救一城的人。 天道未來的展望:(未來的天道) 師尊老大人慈示: 鳳鳴朝陽宗,天下共登菩提岸 翔陽耀世塵,四海昇平慶大同 孔孟聖道萬國遍,真儒復興大同年。 如何深入道:文心雕龍(作者:劉勰)大約分為 〡、原道 〢、徵聖 〣、宗經 〤、正緯 〥、辨騷。 原道:宇宙先有道,道再生天,天生地,地生萬物(元素),所有元素全是道(宇宙)之子,道所生。 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 太初有道,道即是神,神就是道。 五教聖人所傳的道,其實道義責任都是相同的,只是因為國度、語言、文化所表達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凡是只要認識道,了解道即能修真道。 徵聖:『徵』即是驗證的意思。『聖』指古代聖人,即根據『自然之道』來寫作的人,而徵聖二字合起來就是寫作要以聖人為模範,且以其作品和寫作經驗做驗證。而『自然之道』是即玄且妙,深奧不易懂的,它超越形象(所以形而上之學),不落音聲文字。 只有聖人先知先覺,實際經歷才體悟得到。聖人再將所知所覺告訴我們凡人(後知後覺)。 聖人具有五眼智、六神通: 五眼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能看到三千世界之真相。我們凡人所看到(肉眼)皆為假象,認假當真。 佛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幻。」就好比凡人與聖人看到花開花謝之過程,花開時很漂亮,一旦花朵凋零時卻成為垃圾,而凡人肉眼所見即只有亮麗的花開,不知花開後就是花謝,而聖人眼看花開,即知而後就是花謝。這二者所見之結果卻不盡相同。 宗經:宗以經為主。經是經常不變的道義,是修道心法,聖人修道的經驗。聖人留下的經典永恆不變,也通用於古今,只是因為時空背景而技巧、方法不同。 以上三點了解後,即有修道之基本之主張,行為才有所遵循,不會偏差而修成邪道、歪道、小道。 二、孔子的修道思想: 1.求道:求道拜師要有事實根據,不能空口說白話。司馬遷在史記(漢朝史官所寫之中國歷史,都經過考證參訪)內將孔子列入諸侯世家(註:世代傳襲稱之為世家),老子入列傳。 老子列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孔子為魯人,魯為諸 侯。周為天子所在,為何孔子只問禮而不問道? 老子曰:「道失而後德,德失而後仁,仁失而後義,義失而後禮。」 解:遠古時代(三皇五帝),人民純樸善良,天真無邪,每人皆有道,此時不設地獄。 堯、舜時代之禪讓政治,將天下視為公家的,天子之位,為天下謀幸福,不為一己之私而謀吃、穿、住,大公無私,憂國憂民,以德治天下,道應運於德。 到了大禹時代,大禹治水發揮慈悲心,公而忘私,人溺己溺(仁之表現),仁民愛物的精神,以仁治天下,道應運於仁。湯王、武王以義治天下,道應運於義。(弔民代罪,起義師) 到了周公制禮,作六官(春、夏、秋、冬、天、地)。孔子作禮運(應運於禮)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講信修睦,---------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道之應運由德而仁,由義而禮。所以我們現在所用為周公大禮。 老子曰:「子所言,其人與骨,皆已朽矣。(死無對證,空口白話) 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孔子曾任魯國大司寇時有馬車坐,得勢)。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像水草一樣,風吹即倒)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解:我聽說,聰明的生意人,心善用心機賺錢,謙謙君子德行茂盛,容貌大智若愚,去掉你的驕氣和太多無用的堂皇大論,那些東西對修道無助益,我真實的告訴你的,僅此而已。(老子將道傳于孔子) 孔子求道後對弟子言:「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箭射),至於龍,吾不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乎。」 解:鳥、魚、獸為世間三厭,最後落入人類之腸肚而亡。人類比動物更具有理性,若只求吃、喝、榮華富貴享受。最後死亡仍落入閻王手中。只有龍是三棲動物,能吐雲而乘雲而上天,自在而不落入輪迴。 2.修道:修道要有內容,修道不能空洞,修道不能不落實,修道不能沒有實踐,沒有實踐,沒有落實,你修一輩子都不能成道,道是在實踐中得到的。 孔子自我反省,反省很重要,就像我們插秧,倒退插,看前面的插秧有沒有直,所以老子騎獨角青牛是倒退騎,他看牛尾,牛頭向前,為什麼倒退騎,是看騎過來的路,騎的對嗎? 而我們一般的人欠反省,所以行為學家呂新吾先生說:「日之所為,夜來省己,是惡當驚是善當喜。」 註:白天所做的,夜來回顧反省,做得善我們就高興,做的惡,我們就應該害怕,如果時時反省回顧那應該就不會差錯、孔子一生中反省這些事。 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老老實實) 註:要成為一位有德行的修道君子,這個方法有四點: 這丘不能讀丘,孔子的名字丘,我們要讀某,這是對聖人的尊敬,所以,以後讀孔丘要讀孔某甚至有時寫字也要少一撇,這是對聖人的字,皇帝的避諱更多,如唐太宗李世明,像觀世音的世,也只能稱觀音,不能稱觀世音,這就是避諱,我孔子對這四項很像沒有一項我做得到。 有兩點原因: 第一點:聖人的客氣,這四點的人道,我還沒做到,做不到只能做聖人,孔子都做到了,但是孔子客氣的說沒做到,有的一般人,人道都沒盡到,標榜自己是孝子,頒發孝道楷模。 第二點:孔子真的沒做到,因為他周遊列國,為了推行大道,講道德說仁義,這是有大義在身上,就像我們現在開荒國外的人才,他有另外偉大的目標,他對家中的父母大小有其他的照顧,像我們偉大的老前人,五大犧牲,要做到大義才能滅親,沒有做到大義而滅親那罪很大要判死刑落陰間。 像孔子沒有盡到孝道,那是因為周遊列國,講道德說仁義。這是孔子的慚愧的地方。 要求做兒子先孝順父母,但我沒盡到。 我教育弟子,不能像一般人每天都侍奉父母早晚請安,三餐煮豐富的菜侍奉父母,我沒盡到。 孔子也有兄弟,兄長孟皮,過去的大陸,大兒子都叫孟,老二稱仲,老三季,都這樣分,孟仲季,日本時代改太郎、二郎、三郎。 要求大臣侍奉國君也沒盡到,因為周遊列國,我辭掉了大司寇官位,不能侍奉我的國君。 甚至我常教育弟子做人忠孝兩全,我孔子教育弟子盡忠、盡孝,我要求弟子是這樣,但我做老師自己都沒盡到。 所以,在這我一直反省,我是有理由,你做弟子要了解,周遊列國講道德說仁義,因為我有更大的目標。 只有沒理由的人忠孝要盡到。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註:我們做弟弟的人,要盡小弟之道,來恭敬兄長,我也沒盡到,因為我兄長孟皮得小兒麻痺症,二千五百年前得小兒麻,不能奉侍我的兄長,所以孔子覺得很難過。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對他們故鄉的朋友所交的朋友要先對人盡朋友之道而我也沒盡到,因為周遊列國。 子對父親的孝,臣對君的忠、弟弟對兄長的尊敬,朋友會守信,這叫做人倫。 加上夫婦之道合稱五倫,這就是我們的人道,所謂道,就是人與人之間來往之道,這我也沒盡到,其實不是孔子沒盡到,而是教育我們要此下功夫,人道立,天道才會成,天道沒離開人道。 庸德之行,庸就是平常。 平常德行,不是很難做,這種德行日常生活就可以實行,叫做庸德之行。 庸人之謹: 平時講話要謹慎,不可講話有差錯,平時德行要培養,做這些人道上,這叫做謹言慎行。 謹言慎行的中間有時我又沒盡到,不可不勉勵自己要求自己盡到。 所以修道不離人道。人道立而天道成。佛法不離世間法,入世才能成道,佛祖也是來人間才成道。 孔子弟子眾多,為人師者是大家效法的榜樣,當然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有過必改常常反省自己是否言行偏差。 修道要有方向,有志氣,有目標。 故修道一定要立志向: 註:立志: 一定要立志向,遵照這條路去走,才有方向,才有目標;有方向,才有志,有志才有氣,才有力量,才叫做志氣。 有了方向,才可以完成你的希望和目標。所以學習沒有立志向是學不會的。 因此學任何一件事情要先立志。 儒教曰立志。 佛教曰立愿。 做菩薩要立四大宏誓愿: 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遵照這些目標去實踐,直到一心歸命(死亡)這叫做愿,愿產生力量叫做『愿力』。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意譯: 孔子說:「進德修業重首當立志,立志,則可致志於對真理的追求,道明則可據德,向行之;德勤行,仁自成,心常懷仁,心地自然悠遊涵泳,自在怡如,行有餘力則進而將精神悠游於藝術的境界中。」所以,孔子立志是要學道,而不是像我們一般的凡夫俗子,只是學於榮華富貴與高官顯爵的實現罷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意旨:孔子自述其一生在進德業旅程中,不斷提昇境界的生命歷程。 Φ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十五歲便立定志向,努力向學,學聖賢,修至道,從事於『大人之學』欲達聖者大人境界。 Φ三十而立:何謂立,意指頂天立地,自己能夠站起來,孔子在三十歲,在學問道德上頂天立地,自己站立,而一般人到了三十歲,在學問與道德上還不一定能夠頂天立地,自己站立。 何謂站,就是自立自主,凡事不必依靠別人,所有的學問、道德可以自己去研究去實行,像我們讀小學、國中、大學畢業也差不多二十四歲左右,進而讀碩士、博士、研究所畢業也差不多三十歲,假若一口氣順利讀完,也不過三十至三十五歲間,到時不仿自己做學問,使學問成為自己的學問,而後再決定自己要成為何種專家,以後天的資質來講,可以稱之為自立。 而在修道歷程中,並沒有叫你依循慣例,讀完這麼一大堆的書,像我們偉大的老前人才謮小學三年級,但是修道讓他領悟道場三十年的經驗,知道道場有什麼樣的變化,就要怎樣去應對,遇到什麼樣的風,就了解要駕駛怎樣的船。 Φ四十而不惑:何謂惑,即是迷亂,心無主見; 何謂不惑,即是對宇宙的根本原理,天地的一貫道理全部都沒有迷惑疑慮,如同今日學道者「行盡世間天下路,唯有修道不誤人」的堅定信念,完全沒有半絲的疑惑,而修道要達到沒有疑惑並不簡單,然眾生有無限疑惑。 佛教稱為塵沙惑:像塵沙那麼多的疑惑。 人最起碼的疑惑:即是生從何來,死歸何處的疑惑。 順治皇帝曰: 未曾生我我是誰?生我之後誰是我?長大成人方知我,閤眼矇矓又是誰,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煩惱也無悲。 虛雲法師:(對生從何來,死歸何處的疑惑) 我常常在自想,我來自什麼地方,我細細思量,我將去什麼地方,憶往事,罪業深重,怎不悲傷,望前程,十字路頭豈不徬徨,佛陀!佛陀!偉大的佛陀,我依靠在你的座旁,請你指引我一個快樂平安的地方。 他也對生從何來,死歸何處去,沒有把握,這是一般人的疑惑。 Φ五十而知天命:何謂『天命』,即上天付予給我們一般人的使命,傳道者有上天付予他們的傳道命,而我們有『使命』。 何謂『使命』,就是責任,我們為了責任而活,上天不只是生我們,給我們飯吃,教我們製造機器而已,人都是為使命而來,天生吾才必有用,每個人依遵循自己的使命去完成,苟延殘喘了卻一生,那就白走世間一遭毫無意義。所以我們要有偉大的抱負和理想來完成我們的使命。 孔子所使命在何處他自己了解,天以夫子為木鐸。 木鐸:就像鐘、鼓叫醒迷途的人。 儒教曰木鐸。 佛教曰晨鐘暮鼓。 佛教叫醒人,眾生如夢,如夢就是行屍走肉。 早晨敲鐘,傍晚打鼓,敲了二千五佰年都敲不醒眾生仍就過著榮華富貴,人生如夢,上天派孔子來就是要木鐸,叫醒天下的眾生,孔子先知先覺叫醒我們這些後知後覺。 他有使命,難怪孔子要周遊列國叫醒天下的眾生。 Φ六十而耳順,這是很高的境界。 耳朵聽到排斥、毀謗、讚美的話,耳朵聽起來都很悅耳,這是很高的境界,可是我們現在的人,聽到不順耳的話就暴跳如雷興師問罪,就產生了報復恩怨,可是孔子就不會如此。 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他心裡想怎樣就實行,但不會超過規矩,如果是我們凡人隨心所慾,每件事必會超過規矩。 (我高興怎麼做不可以嗎?)那這樣每件事都犯了罪、過、錯。 『高興』是合乎天理良心,受到天理良心所要求。孔子做任何一件事都合乎天理。 ※儒教曰矩。 ※道教曰樸。 ※儒教道教的總綱領是『樸、矩』 孔子他不超過,這是他的修道。 3.行道 要先修道才能行道,因為修道是自覺,行道是覺他,自覺覺他是佛教的說法。 Ψ儒教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Ψ佛教是自覺覺他。 大乘法一定要達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孔子的修道,行道,就是要把大道推於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所以邀集一群弟子同行,以壯聲色,一同周遊列國。 $ 周遊列國第一站:『匡邑遇難』 行道也是孔子的考驗,過去魯國有一位大夫季孫,季孫有一位家臣(註:大夫稱呼家,諸侯稱為國,合稱為國家,整個大陸稱為天下,在此作為家僕。)名叫陽貨,有一天陽貨欲離開季孫,奔走他國,而到他國必須準備金銀珠寶進貢於他國的君主,如此諸侯才會重用陽貨(人要用金錢交往),於是陽貨來到匡邑(匡邑乃是季孫的采邑:收稅的地方)收稅,並且一次收三年的稅(收稅本來是一年收一次,而陽貨去告訴百姓,因為要戰爭,所以這次要收三年的稅),可是陽貨並沒有把收來的稅金交於季孫,而是捲款潛逃,奔走他國。 翌年,季孫派人到匡邑收稅,匡邑的百姓才知上了陽貨的當,因此,匡邑的人對陽貨恨之入骨,而陽貨是山東人,長的人高馬大,和孔子的外貌長相幾乎同為一人。 有一天,孔子來到匡邑,被匡邑的人誤認為是陽貨,於是被匡邑的人包圍起來,而在這危急的時刻, 孔子向上天表白:「天之未喪斯文者,匡人其如予乎。」 (註:斯代表道,天之未喪斯人者是指上天並未將道喪失,道統絕滅。大意是指:我周遊列國是為了傳道,除非上天要喪失這個道、道統,如此我才有可能喪命於此地,假若上天不絕這個道、道統,那麼老子把道統交給我,我就是道統的繼承人,匡邑人又能對我怎樣呢。)於是孔子叫子路彈琴,孔子唱歌,唱的是古典音樂,匡邑的人看了說孔子的外表雖與陽貨相似,可是陽貨是粗魯的人,那有這種文采呢?即會唱歌,也會音樂,於是匡邑的人知道抓錯了於是就把孔子等人放開,讓他們離開此地。 $ 第二站:伐檀削跡之辱 孔子來到宋國。 宋國的宰相司馬桓魋聽到孔子來到宋國。 孔子毀謗他的壞話說『司馬桓魋』人雖未死,先造大墓,設有地下室,並設機關,以備將來入葬時機關陷落,送葬的人全部死在裡面,孔子說那麼的人全陪葬太殘忍了,太沒仁道,孔子毀謗司馬桓魋沒仁道。 孔子因得罪司馬桓魋,司馬桓魋欲置孔子於死地,司馬桓魋知道孔子每天在一棵杏檀樹下講道(教育弟子)。 司馬桓魋派人把這棵樹鋸了將倒,預算孔子在論經講道時,叫人把這棵大樹推倒來壓死孔子,孔子知道人家不友善就離開了。 離開後司馬桓魋叫人把樹推倒。 孔子走過的足跡用大掃帚掃去,孔子走過的痕跡會使人倒楣,甚至叫守關的人嚴加戒備捉到時格殺勿論,幸好有孔子的弟子與宋國有交情,守關的人對孔子很禮遇,半夜放了孔子,請孔子微服過宋。 正當危急時, 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註:上天生我是大德行者,司馬桓魋對我又是奈何,他怎能害得死我呢。 我又是天命在身,又是道統繼承人,我又是大德。行者,周遊列國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輕鬆,雖然是講仁義,但種種都是考驗。大道的推行者、傳道者,要有這種能耐,忍受一切挫折。 $ 第三站:陳,蔡絕糧 孔子與衛國的國君在論道,國君問孔子軍旅之事(兵法、戰爭的方法)孔子答:「未曾學過,我只學過禮節,祭拜之事。」話不投機,隔天就離開了衛國。 來到陳、蔡,正當走到陳國邊境,要進入蔡國的國境時,不料吳王夫差派兵伐陳。陳國請楚國相救,孔子來到陳、蔡之間,陳、蔡兩國的大夫在想,孔子智慧超群他如果離開陳蔡來到楚國,楚國如果請他做宰相,楚國一定強盛,過去孔子治理魯國三個月,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當時魯國強盛起來,齊國怕魯國強,或有不利己,所以派女樂來滅魯。 今日如果來到楚國也一樣強盛,首先不利的就是陳、蔡,過去的人以利害為出發點,所以在荒郊野外,陳蔡大夫將孔子以及弟子包圍起來,在陳、蔡絕糧,七天一些弟子餓的半死,爬不出來,在陳絕糧時以六字形容:弟子病莫能興(因害病,不能起身) (在大陸黃河流域,洪水外患難,有時整個村莊整個省,被洪水流走,人民死的死,被沖走的被沖走,生還的人,已經沒有家園、財產,家破人亡。 女孩子還好,來到市場拍賣,愛某(太太)帶回去,換三餐飽,可是男人就不一樣了,沒飯吃,吃樹皮,樹皮吃不到幾日,肚子脹了起來,就死掉了。 餓真的是難過,弟子病的爬不起來。 一位武將子路慍見曰(臉色難看,氣沖沖來跟孔子說): 「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註:我們是修道君子,也有窮的沒飯吃嗎?這是很大的抗議) 但是孔子卻很溫和的回答君子窮守住又有什麼關係,可是小人困窮、濫也(為非做歹,打劫、搶色)此時孔子發現一件事 孔子雖有心推行大道於天下,可是當時是單傳獨授,上天的意思尚未大開潽渡,推行不來,孔子領悟到就說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 道之將癈也與?命也。」 (註:大道能推行嗎,若會,是上天付我們的命,道要廢掉不能推行嗎?這也是天意,上天的天意要我推行我就推行,若不讓我推行,我就不推行。) 在陳絕糧,此時當兒 子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公冶長篇第二十二章) 註:回家!回家,上天的意思了解不周遊列國,我的故鄉山東這些弟子, 狂:只知道向前衝,但不穩定。 簡:懂的很少,但不博文,了解大略。 狂簡:會衝但不穩定,了解大概,但不詳細。 斐然成章:文章也寫的不錯,修道也有一段成就。 但不知所以裁之:回來加工在制,好的來裁,這是可成就的人才, 但有不知如何矯正自己的短處必須由我回去,一一為他們點破,給予裁正,方足以成為君子成為聖賢,救世的中流砥柱. ψ史記:子以詩書禮樂教,蓋弟子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 註:孔子教導弟子,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樂經,這時他的弟子有三千人,身通六藝:詩、書、禮、樂、射、易、駕車,今稍六藝有七十二位,這是我們所說的七十二賢, 顏回是復聖。 曾參為宗聖。 所以教育弟子有二聖(難怪我們高雄市有二聖路)教育三千弟子,這有分階級,你如果來到孔子門外,不進去裡面,不得其門而入者,實不知宗廟之門,不知其門而入,這個叫做門外漢。 入門內叫做及門弟子,這怎能稱弟子(這種成就稱先儒)身通六藝叫做七十二賢(登堂弟子、入賢)。 入祖師室只有二位(入聖) 孔子修道成就這種境界,孔子經過求道、修道、行道,最後成道。 ψ史記:司馬遷曰: 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即榮,沒則已矣,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衷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註:全國的教師以他做模範,但是我們要了解孔子不是一般學校的教師、學校的老師再能幹,戴了十幾國博士的帽子;教了再多的博士研究所的學生,照樣不能入聖人。 孔子是傳道的老師,不是般的老師,這個要分清楚,像我們的濟公老師,叫做老師。 有一次去日本,日本的校長說,我是校長(濟公活佛)你是老師,老師說(濟公活佛)說,你要了解,你是後天的校長,我是先天的老師。 司馬遷曰: 天下我們中國(整個中國稱為天下),甚至做到君王、皇帝、賢人,當時則榮,在世的時候很榮耀,死了以後就算了,回想中國的皇帝有很多,但我們能記起來的又有幾人。 可是孔子不一樣,孔子是布衣,布衣是百性,百性不能穿很好的綢段,只能穿一般的布衣,死後傳十餘世。 在漢朝傳至現在已七十三世,孔德成下來還有兩代七十四世,有結束嗎?沒有,所有的學者都祭拜孔子。 以自天子自皇帝到國王到諸侯,中國讀到六藝詩書禮樂都以孔子為依歸。 可以至聖,達到聖人中至高無極的聖人。 因為元朝是蒙古統治中國,看到只寫至聖,元朝大德十一年才頒佈召書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的理由。 加封大成集聖人之大成。 元朝大德十一年,元朝蒙古人對中國的文化那麼崇拜,加封孔子 集聖人之大成,才頒召書。 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所為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儀範百王,師表萬世也。 在孔子之前做聖人者,堯、舜、禹、湯文武若沒有孔子,不能明。 何謂明:顯著在人間,在歷史上他們是默默無聞,今天讀歷史看到堯、舜、禹、湯文武的偉大是孔子表揚的,孔子在論語曰: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泰伯篇十九章)讚美堯帝像天那麼大。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中庸第六章) ★子曰:「禹,吾無閒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閒然矣!」(泰伯篇二十一章)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無憂愁(中庸第十八章)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讚美文武之政。(中庸二十章) 堯、舜、禹、湯、文、武被孔子讚美的留下經典,讀經典讀到這些才了解堯舜禹的偉大,起先做聖人的被孔子表揚的讓我們後代的人看的很明白,才顯落在人間,在孔子之後做聖人的是誰? 就是孔子的弟子顏回。 非孔子無以法: 如沒有孔子,他就沒有效法的對象,為了孔子讓他效法,所以顏回效法孔子才成復聖。 曾子效法孔子成宗聖,以後子思效法孔子成述聖。 孟子效法孔子成亞聖,甚至以後的國王盡量效法孔子,他做萬世老師的表率就是模範。 所以才訂孔子為教師節,這是孔子的成就。 全歷史沒有人勝過他。 歷史家才讚美孔子一句話: 結論: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註:上天如沒有生孔子那麼偉大,傳給我們詩、書、禮、樂,中國人像瞎子,摸不著路,也有人說,由黃帝到現在足足有五千年,但是孔子活在二千五百年,所以孔子這盞明燈照亮過去,也照亮未來,平分歷史的一半。 日本人很崇拜孔子,孔子生日時在祭孔大典上,日本人組團來台灣參加祭典,影響全世界的人類,如我們能看孔子的話,做為我們的格言,胸中有格言,做事有主張不偏差。 第貳講、大學三綱領 前言: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註:大學朱熹章句詞。 有道德我的老師程子先生說:「大學這部是孔子的門下留下來的書,我們起初要學入德之門,要從這本書看起。 看到古時候的品德、學問,就是品德兼優。 學:品德與學問。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篇第二章) 註:不遷怒不貳過與好學沒有關係。 但是孔子讚美顏回不遷怒,不貳過是修養、品德的增進。 孔子認定學不是純粹在學問,而是品德與學問的追求,古時候做學問主要是建立品德。 現在要靠大學這本書論語、孟子排其次,所以學者一定要先從大學學起然後論語、孟子最後學中庸那這樣就沒差錯了。 三綱領-五步功夫-通龍過脈-八條目: ★何謂三綱領係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何謂五步功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何謂通龍過脈:“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八條目亦分“正八條目與反八條目” ★何謂正八條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何謂反八條目:“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結論: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學的分法: 首先是朱熹的詞—孔子說大學—曾子述之 照理說這只是一篇文章而已,孔子寫大學、大學經,在當時曾子為了教育弟子,找到孔子的這篇資料,認為這篇資料不錯,所以引用孔子的大學經來教育弟子,並且解釋大學的內容給弟子們聽。 首先解釋大學的三綱領,下面是曾子解釋大學的三綱領,解釋大學的五步功夫,解釋大學的八條目,這叫做曾子傳,孔子的經是曾子記下來的,曾子開示的這段是曾子的弟子記錄下來的,大學包括有四人的工作(朱熹章句詞,孔子著經,曾子留下孔子的經,曾子開示綱領曾子弟子記錄留下) 又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子,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別為序次如左。 註:又經一章: 過去是用竹片刻字,叫做削竹簡,竹簡一片一片刻字,然後用繩子相連串,綁起來,按照順序排列,放在儲藏室或圖書館,為了方便查起,在最後一片的竹簡是寫經名或書名(前面是孔子之言,或曾子述之,或是大學經文),記錄是為了方便查起,這是要讀到研究所才有教。 這段經是孔子說,他的學生曾子記錄的。 ★其傳十章: 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註:曾子講開示弟子,而弟子所聽到的記錄下來,然後分章程,共有十章。 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別為序次如左: 註:朱熹認定舊的版本有差錯(竹簡),今日遵照老師程子所說然後做更改,從新排列。 王陽明認定朱熹的從新排列是多餘的,舊的版本不一定有錯是朱熹自己說的, (朱熹說有差錯,王陽明說沒差錯)我們遵照朱熹所訂的。 補充說明: 會有差錯是因為竹簡是用繩子串連,日積月累,繩子會對一不小心拿起來掉下去,撿起來從新串連。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註:上面三段是曾子引用書經的一段。 ★書經是中國最早的歷史。 ★第一句引書經的唐誥篇。 ★第二句引書經的大甲篇。 ★第三句引書經的帝典篇。 “皆自明也”是朱熹結論的話。 ※左傳之首章,釋明明德。 右邊這三句引書經是要解釋”釋明明德”,過去講經也要引經典來證明,孔子說明明德,你也要引過去的經典來證明。 朱熹說書經記載: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右傳之二章。釋新民。 註:朱熹解釋新民,引商朝湯王洗澡的浴盆有記載新民,引書經唐誥篇,又有寫作新民,引詩經文王篇也有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證明這句是新民。可能是刻字的人當時甲骨文的”新”和”親”的字差不多,後面的人不會看”新”看做”親”朱熹是這樣解釋。 王陽明說不正確,在書經裡面也說親民(證明應該有親)但我們先按照朱熹後面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句是曾子的結論。 為何引三段,因為孤證(只有舉一個例子)不能做證明。 作證明為何要引三段,因為無三不成禮。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 補充說明: “丘”孔子的丘不敢寫全部,要少一撇,但這和孔子沒關係,是因為尊 敬孔子的字,所以要避諱。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右傳之三章。釋止於至善。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右傳之四章。釋本末。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右傳之五章。蓋釋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閒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右傳之六章。釋誠意。所謂修耳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右傳之七章。釋正心修身。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賊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右傳之八章。釋修身齊家。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右傳之九章。釋齊家治國。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瞻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歛之臣。與其有聚歛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右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 凡傳十章。前四章。統論綱領旨趣。後六章。細論條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誠身之本。在初學尤為當務之急。讀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註解:大學三綱領: 朱熹說古時候的學制(教學學制)只分大學和小學。 小學是十五歲以下。 大學是十五歲以上。 小學是教進退(進退、迎來送往之道)掃地、文字學。 文字學是從文字的結構、中國的文字都有形、音、意,中國不是看字,而是聽聲音,看字是錯的,意思是隨聲音而來。 這個字的形,沒有意義,意義是隨音而來。 比如快樂(ㄌㄜ)、音樂(ㄩㄝ),仁者樂(ㄧㄠ)山,智者樂(ㄧㄠ)水,中國的字隨音而走,但每個字都有形、音、意。 大學是教義理之學: 懂文字沒有用,文字沒有思想,要開示思想給我們聽,思想就是義理、做人要懂義理,所以十五歲以上要講道理給他聽,這叫做”義理之學”這就是大學的內容,這部大學是古時候十五歲以上的大學,類似現在大學的國文課,朱熹是這樣說。 進德修業的解釋: 大學:學大人。 道:是方法是步驟。 註:”學大人”成就大人,他的學問與品德。 “大學之道”成就大人品德與學問的方法和步驟,孔子為”大人”下定義。 易經第一卦是乾卦:乾坤二教是易經的門戶。 門戶若不了解,易經看不懂,孔子在乾坤二卦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乾卦,所以寫文言來修飾這篇文章。 文言是孔子寫的,文言裡面有寫”大人”這一句話。 ★夫大人者,以天地合其德,以日月合其明,以四時合其序,以鬼神合其吉凶,這是大人的定義。 註:1.大人的德有多偉大,這都是問”德”,孔子把人類分為兩種:大人和小人,君子和小人。 但是孔子不隨便說聖人,有人告訴孔子,說孔子你己經是聖人了, 子曰:「若聖以仁,則吾豈敢。」(你如果說我是聖人,仁人我不敢擔當) 孔子說:「人在世不能被人稱為聖人、仁人,所以他(孔子)的被人稱為仁人、聖人,他不敢擔當,因此,孔子規定我們在世修行的人,不管你的德行有多高,孔子都用君子、大人來讚美,因為大人、君子的定義合乎聖人的境界。 論語(雍也篇): 君子存五美德,也是聖人的程度。 在生修道的不管你的道德有多高, 但還沒有成道,都稱為君子、大人。 但是成道以後稱乎聖人,所以聖人和大人是有成道和沒有成道的差別而已,你做到你就是聖人,可是你活著,他不稱乎你聖人而稱乎你大人,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大人牠和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朱熹的解釋為一句,不管和天地合德、合明、合序、吉兇都叫做為公,因為天地是大公無私,像日月在天上照臨,不會分好人或壞人,日月一樣照臨,夜晚如情侶約會日月一樣照臨,小偷大搬家喜歡黑暗,日月一樣照臨,大公無私,雨和露水落下一樣大公無私,不會因為這棵是有棘的水果就不下雨,下雨就是下雨,天不會分好壞。 日月照明也不會分好人與壞人,大地也是一樣,讓我們來生存也讓爬蟲類的動物生存,如蛇有毒也照樣有洞來棲息,良、邪都讓牠居住, ★結論朱熹的看法是”公”。 今天也是一樣效法天地這樣大公無私,也要修道者大人的德配合天地,所以大人做事也是大公無私。 像我們的老前人雖然是在大陸,但是他這個”道”是大道,大道是大公無私效法我們的老師濟公,濟公無私才把道從大陸帶來台灣傳給我們,今天我們明理了,不能把道留在台灣,也要把道帶到國外去傳道,這如果不是為了一個”公”字,你的腳會踏的出去嗎? 吃我飯還要煩惱你的事、過去到國外還要賣房子、賣財產,有的甚至還要離開親愛的鄉親到國外去,國外的風俗不一樣、語言不一樣,飲食也不一樣,這是很難適應的。 達摩一個人來中國,無所謂因為達摩祖師程度高,可以忍耐一切,可是我們要攜家帶眷,兒子程度不夠的會怨父母,我何故跟你們來此受苦。 ★為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奔波,只是為了救渡眾生,大公而已,德,就是這樣建立的。 老前人來到台灣,五大犧牲,犧牲所有的私,犧牲他自己的私情、生命,這都是自己的私,犧牲完了,得到”大公”最後他成就了養明聖君,這是大人的行為,偉大的抱負,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些,你如果沒有這層境界是學不會的,以日月合其明,日月的明照耀天地,日┼月=明,所以明師是日月,也是日月師,才能做師, 我們師尊是太陽公,師母是太陰神,二人加起來是我們的明師。 他在照耀是大公無私,為一切人來照耀,為一切物來照耀,我們的智慧,也要像這樣光明、智慧的光明像日月,但也要不藏私,問你這麼超越的智慧,眾生在黑暗,找不到路,你要顯現智慧來引導眾生,前人演講一場法,叫做歸根認中的提燈者,這是以日月合其明,眾生都要回去見老中娘,叫做歸根認中,但是眾生這條路黑暗,找不到路呢? 老前人說我們比較明理,我們要這些找不到路的迷途羔羊,沒辦法歸根認中,我們替他拿燈,叫做歸根認中的提燈者,提燈讓他(眾生)有光明,那這大人不簡單,他智慧聰明,他的智慧像一盞燈照亮,由沙世界照亮到理天,帶眾生能夠帶到老中娘那兒。 歸根認中,智慧不夠帶路帶到半路就全部失蹤了那就慘了,半夜就會黑豺狼豹吃光光,甚至失散,那這罪就重了,所以我們要做後學歸根認中的提燈者,這是依日月合其明,智慧要有這麼高。 ★以四時合其序: 四時無私,牠照牠的任務來,春天到有春機叫春生,天地顯露生機,所以春天的樹欣欣向榮,春天的花萬紫千紅,詩曰:萬紫千紅總是春。 到了夏天夏長,所有的萬物欣欣向榮。 到了秋天要收成了,上天降一陣風,秋風掃落葉,如果牠有藏私就慘了,因為春天和夏天是生機這是在陽氣,現在要轉到秋收冬藏,必須吹秋風,冷淒淒讓萬物成熟到冬天收藏入庫,這是殺機,如果有藏私,春天有生機不顯殺機,一直生長沒有意思,稻子一直長,長的比房子還高,那就沒有意思, 止於至善就得停止,秋風掃落地讓種子乾枯死掉,殼死掉,可是裡面的果子成熟(生機)下輩子在下種生機又發芽。 我們住在這個天地也是一樣,天地毀滅,人也會毀滅,但是靈性不能毀滅,靈性渡回去天庭,天地顯殺機,等到以後開天辟地天地有生機,我們又下凡塵來,這是大公無私,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在這裡循環生機殺機而已。 大人要效法天地四時,我們對後學也要有生機,也要有殺機,何謂”生機”,要讓後學生長,一定要教育、栽培,栽培教育,這是成全,讓他的靈性(以前是殘靈,現在讓他(靈性)不可做殘靈,要做原靈成全,我們的靈性已經殘缺不全,所以才要成全,成全兩個字很深。 原靈:圓滿無缺 但輪迴六萬多年,做了很多的罪過錯,犯了很多貪、顛、癡、愛、酒、色、財、氣,邪私妄想,七情六慾,十惡八邪,我們的靈性剩下一點點,佛祖說這是殘靈。 今天借著修道要行功立德,開荒佈種,渡眾犧牲要服務了愿,回愎本來,自性光明,為了成全這一些,讓你能夠成就達到很圓滿,如果這個道理你不了解,這個叫做法輪沒轉。 ▲何謂轉法輪: 前人慈悲,法輪是心輪,如果你講這些道理,讓他的心都沒感觸,行為沒改變,那麼你講這場法(沒採工),我講的很精彩,掌聲如雷,那都沒有用,回到家裡依然如我,那是演講者的失敗、演講者不只要讓人鼓掌,誇獎而是要讓聽眾,聽了是否有感觸,有感觸回去願意改,過去的不孝現在會孝順,過去兄弟不和氣,現在兄弟很和氣,過去的佛堂鬧的雞犬不寧,現在的佛堂很團結,要有這種效果產生出來叫做法輪常轉,法輪有轉。 法輪不轉,吵架仍然吵架,不孝仍就不孝,不和氣仍就不和氣,脾氣毛病仍然脾氣毛氣,那這是沒有用的(這叫做法輪不轉),所以轉法輪聽了有感觸才願意改這些,改掉後靈性恢復光明,但是說是很簡單,可是要講的讓他付諸行為來改,這要有一段時間,也要他相當的根基,說法者要有他德行,聽法者要有他的根基,兩個配合才能轉法輪,所以大人看到四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他懂的輔導後學先會栽培教育,就像我們種稻子一樣,灌溉、施肥拔草,但是不能一昧的栽培到這時要顯殺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註:牠把萬物當做祭祀的草狗,就像靈厝還沒拜,敷的很漂亮,但是要花錢,不要的時候把火燒的精光,若沒燒光光,亡靈得不到,要燒光之前必須敷(貼)的很漂亮,你敷的漂亮讓你看到燒完了讓他得到,如果真的能夠得到,燒完讓他得,你不要說不要燒,若不燒敷這個幹麼,花了這麼多的錢,然後又把它燒掉,這是眾生的愚痴,為了讓父母得到這個靈厝才請人來敷,敷的太漂亮不燒對嗎,不然放在那兒放幾個朝代,難道要等公死,祖母死嗎? 就像萬丹有一個孩子跟他父親說,上次祖母死,請那陣牽亡歌,不怎麼會唱,媽媽死,請的牽亡歌很會唱,下次若死我們請這陣牽亡歌,盼望死人請牽亡歌來唱那就慘了,靈厝是為了死人貼的,雖然美但也要燒掉,燒掉你不忍心,不燒掉你得不到,這個原理,就像我們的稻子為什麼要栽培讓地開花結果,不能一直讓它長高,那是沒有用的,時候到一定要開花結果,那就是殺機,最後要割掉,不要捨不得,割掉才有用,稻子下朝代可以再發揮它新的生命,這殺機是什麼呢?在我們的道中是”考驗”有的修道不了解,時常說我們剛開始來,修道時對我們有多好,對我們迎來送往,現在都叫我們工作,誘拐我們,天道本來就是這循循善誘,沒有一個沒有被引誘的,顏回被孔子引誘去做聖人”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我們的孩子沒有一個沒被我們騙過、騙孩子,比如說藥很苦,父母對孩子說:「孩子啊!這藥很甜,你喝下。」如果說這藥很苦,那孩子就不喝,那就不能醫治孩子的病,騙孩子說很甜,所以成全最後要現殺機來考驗,考驗的中間,有天考人驗,上天顯考,看你修道有多強上天就有辦法考你,讓你家庭不如意的考,讓你生病的考,如你為了顧生命,不能修道以後靈性不能超生了死,看你有多會照顧生命,最後眼睛一閉也是輪迴,有的中間讓你的家庭不順利,有的會奇怪修這個為什麼會讓我的身體不健康,家庭不順利,每天鬧的雞犬不寧啊!我不修了,那這樣就被考倒了。 如果說這不要緊,今天會有身體不健康、家庭不順利是因為我前三五世,我做的因緣不好,有做歹的因緣,現在在討報,所以要還他,上天借著我還這些業債看我是有心 或是無心。 ▲所以達摩有四行這是”報冤行”。 來世間,別人的身體特別強健,而我為什麼不會呢?要了解過去我不知做了什麼冤孽,現在冤來討報叫做”報冤”。 但是冤來報無所謂,我照樣修道”叫做報冤行”。 因此三昧水籤主(悟達國師)說: ▽「但願隨緣消舊業,切莫招愆造新殃。」 來世間隨著你的緣,有很多的舊業來討,來報冤,但是你隨這個緣來消舊業,一次一次的消,那你心 地越來越光明,但是要甘願,不要不甘願、身體不平安不順利,不要緊,債務還清了,我就順利了,健康了,家庭不順利啊!這是冤孽,業力來纏,無所謂,我隨緣來消。 不要在這輩子為了你心地不明理,來招新殃,那就慘了,這就是輪迴無了時,即然是苦海無樂可言,我們就來消舊業,無債一身輕,無業一身輕,這是依四時合其序,所以遇到考驗不要怕,考驗也是面臨也是正常,也是自然,所以鬼神合吉凶。 ▽神會天官賜福,這我們會吉。 ▽鬼來會招兇,不過這也是一個公,神不會因為你跟我認識就賜福。 ▽雖然書經天道無親唯德是輔,上天沒分親疏,只是論德,你有德,上天就助你,助你智慧開,助你福來心靈,助你事事會順利。 鬼神賜吉賜凶,吉福,鬼降禍這就是兇,所以鬼神的吉凶,就是禍福,鬼神賜福賜禍是大公無私無分親疏,我們大德者也是一樣,但我們沒資格賜禍給人家,但了解,後學若對我們要賜福就是鼓勵獎償,但是後學若做錯,你不能包庛。 我們都獎償罰惡,償善罰惡,這是閻王的權力,惡的沒得救,福的安排到候神所,等侯做神的,在侯神所先教你懂陰陽五行,如有人擲筊懂的回答,如有人問厝體你要了解八卦五行,懂這些以後等候封神。 惡的十殿閻王就刑罰了,償善罰惡是閻王的權力,今天我們不要應驗閻王,要應驗上帝,上帝有償善但不罰惡,譬如做領導者,我們有賜福給後學,鼓勵後學有成就有了愿的機會,然後派他做講師,這些我們可以賜。 後學若歹的,品德行為很差的,但我們不罰惡反而我們還要慈忠教育,教育到有一天心明心靈,他也會改過自新才提拔,他做工作,這就是天道的超越。 他有償但無罰,罰不是我們的權力,那麼這就是大人,這大人的程度等於是聖人。 大學之道聖人之道,但是孔子說我修道沒有成道,不能說聖人要說大人之道,有三部功夫。 第一網領,在明明德。 ▲第一個”明”就是明白。 明德是自性光明的德性,光明的德性是自己的道體,你要修道,道體在那兒不知道,怎麼修呢? ▲佛教曰:「明心見性,何謂”性”,都不知道,要如何明心。 ▽見性:性要見的到,所以要明白自己光明的德性,我們不可能明白。 ▲六祖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只緣心迷,不能自悟。」 我們不可能自己能悟,因為被凡塵假景迷著了,只要因為心被環境迷著了,不能自己來覺悟。所以借師大性智識之見性,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何謂大善智識: 壇主人才叫做”善智識”。(我們的智識都是善,沒有惡的)。 點傳師叫做”大善智識”(名師) 名師來示道見性傳道,讓我們見到自性,這樣才明白光明的德性,叫做”明明德”,所以明明德第一句就是要求道。 ◎第一個”明”求道,得道。 成就大人第一關若沒得道,不可能成就大人,”大人”這個要先得道,要先找到道,然後你才會修道,沒有先找到道,你就不會修道,找到了道,你就會修道。 ◎第二個”明”:恢復光明。 “明德”是自己光明的德性,使自己的光明的德性恢復光明,這很像有衝突,但一點都不衝突。 朱熹曰:「明德是天之所賦」難怪美國常說天賦人權,天賦給我們叫做”明德”。 因為我們人受到”氣稟所拘,物欲所蔽。” 朱熹用這兩句來形容,所以叫做,有時而昏,造下無限多的罪過錯,不過有時,剎那間就慘了,因為無緣無故,拿一枝槍,碰一聲就結下因果,輪迴無了時,看到人家戴金鏈子,你就搶下來,一時一念一秒鐘的時間就造因果。 ▽何謂氣稟所拘,這是很深的道理。 〡、氣稟:我們出世天上有二十八個星宿,在當值(值日時),像我們在軍隊有值星官,也是按照天所排列的,太歲也是有當值,今年是什麼星來值年,今天什麼星來值日,值日有值日星,值月有值月星,值年有值年星,所以排八卦是按這些來排。 如果今天出世這顆星是兇星惡來值星,這日來出世個性剛好卡住這兇星惡煞的個性那你生下來的個性脾氣就不好,很愛打架、相罵、相殺,如果今天的星是文曲星來當值,那你生下來的頭腦一定很好,讀書很棒,氣質很好,文質彬彬,這是文曲星。 如果是武曲星,將來變武狀元這還不錯。 那兇星惡煞來值星就慘了。 星宿影響我們出世的氣頭。 〢、氣稟:在母親懷胎時,是用臍帶通往,那就是一個氣,所以現在才注重胎教,如果大人在有身孕時會看一些善書,聽一些善音,生出來的孩子非常文雅。 所以文王的母親懂的胎教,生出文王文文,才叫文王,在懷孕時,每天都賭博、抽煙講三字經,那生出來的孩子就慘了,這就是胎教、氣稟所拘。 物欲所蔽,人來到世間出世,受到酒色財氣的引誘,蒙蔽你光明的德性使你有時而昏。 有時間受到環境的引誘,做出的違背良心 違背了天理喪失了天良時,工作,就在犯罪。 過去的我們不懂現在我們得道了,所以我們好好的修道去掉過去歹的氣稟和個性,自然流露光明的德性。 朱熹說光明的德性雖然受到氣稟所拘,物慾所蔽,太陽被烏雲遮住,看不清楚,早上醒來的時候沒有看到太陽,大家都會說沒太陽,烏雲若散,太陽正在我們的正上方。 像我們坐飛機的時後沖到三萬公尺,太陽光白晢晢的照耀著。 雲都是在最下層,超過兩千公尺以止就沒烏雲遮住,八千公尺以上都沒有雲遮住,那就證明,底層的雲遮住,光明的太陽照樣失去光明。 今天沒太陽出來,其實是被烏雲遮住,而不是沒有太陽,我們是借著修道功夫來恢復光明的德性。 ▲第三個”明”就是推廣。 自從恢復自性光明的這個方法推廣給天下間的人知道,明明德也就是要達到止於至善,大乘的修道法不能自私,不但自己要恢復自性的光明還要推廣於天下的每一個人都能恢復自性的光明,照這樣看起來大學三綱領,明明德這個綱領就包括三個綱領了,這是你領悟法的深度,你領悟深的明明德一句就是三綱領。 ▲曾子宗聖引古聖人實踐明明德的實例讓我們效聖法賢,這是曾子引古聖人讓他的弟子效聖法賢,現在我們也用這個例子來效聖法賢。 ▽第一例:康誥曰:克明德 康誥篇是書經的一篇。 書經是我們中國最早的歷史。 武王伐紂王(暴君)成功,天下歸周,天下大治,但是商朝是殷”商殷”商朝有一些遺民叫殷民,雖然戰勝,但不能殺他們(殷民),見降不殺,見逃不追,這商朝的遺民已經歸順了,這是商朝的遺民歸順周朝、武王派康王來統治。 康、就是康王,康王是武王的弟弟是文王的兒子,康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武王是天子,康王是諸侯。 武王封康王來衛國統治這個國家,這是個特別的國家(因為是商朝的遺留下的百姓)。 康王的名字”封”武王曰我封你(康王)到衛國當諸侯,但是你要去治理這個國家,我要告誡你,這就是康誥”誥”:告誡,為什麼要告誡,因為那國是商朝的遺民。 為什麼今天周朝能夠打敗商朝,過去湯王的時期國家也很強勝,是來到紂王無道,民不聊生,才扶周滅紂,所以你今日去到衛國不能用暴政,要用仁政來治理衛國人民。 文王治理國家流露偉大的德性給我們看,上不正,下者歪,文王作為上有兩點: 〡、克明德 〢、明明德 你去到商朝也是要克明德,才能治理商朝(衛國)。 克:能夠。 明德:保持光明的德性。 文王就是可以保持他光明的德性,光明的德性沒有被消失掉,那這是不簡單,一般做百姓不敢驕傲,文王天下三分有其二,周朝剩三分之一,孟津配合諸侯,攻打商朝,武王伐紂孟津會合八百諸侯來扶周朝,一人如有八百諸侯來扶,那真是狂。 可是狂,光明的德性就消失了,看到你驕傲暴戾,人家就不扶了。 所以文王偉大的德性能保持周朝那麼好,商朝的人又扶周滅紂,原來文王做那麼大的諸侯,文王都不敢驕傲,文王能保持光明的德性力這是他成功的例子。所以不要小看明明德,你如能做到這些一個綱領,就能做佛祖聖人。 文王只有實踐明明德就做聖人,曾子引這個例子讓我們效法。 ▽第二例: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書經大甲篇有三篇分上、中、下。 這其中引上篇: 大甲是天子,商朝第一開基祖是湯王,商湯以仁治天下,商王死後,商湯傳—太丙—太丁,傳兩代很早就去世了。 一人在位三年,二人在位四年,壽命很短,第三傳太甲,太甲登基大孽無道,暴力無道又沒照法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雖然沒有紂王那麼壞,但也是很壞,當時的宰相叫伊尹,這位伊尹具五朝元者,地位很高,湯王請他做宰相,下面已經死了兩三個國王了換大甲做國王,你這個王(大甲)不好好做,做事那麼沒仁道,伊尹雖然是宰相,很不客氣請大甲面壁,不讓大甲做王,宰相的權那麼大,是因為宰相做事公正,雖然你是國王,可是你做了不對,過去的王做事有照天理,會聽話。 請大甲到湯王的墓去面壁思過。 面壁思過看他的太祖當時怎樣治理天下,在墓地住了三年,每天自己悔過、反省,伊尹大約一年寫一篇文章給太甲看,讓他懺悔,明年大甲中一篇讓他懺悔,後年大甲下又寫一篇文章讓他懺悔,總共為大甲寫了三篇文章,至今都留在書經。 其中湯王治天下是顧視天之明命。苟:是回光返照,都引他們過去的帝王。視:兩目的地方。 你就兩目迴光返照,看明師一指的地方,這是天賦給你的命,是光明德性這也是明明德。 上天賦給我們的光明德性要迴光返照,守住你光明的德性,湯王也是明明德成聖人治天下。 今天你若是明明德,就不會為非做歹,你為非做歹,就是喪失天良。 大甲在墓守著三年,真的改變自新。 我們求的三寶真有用,只用了一寶就能救人,脫離苦海,這是他的大劫數,本來要拖去斬,鬼魂不放過他,九玄七祖不放過要拖去斬,今天迴光返照,守著玄關,這竅就好,救了他的生命,三年後改變成另外一個人,伊尹請他回來坐帝位,所以大甲坐帝位天下大治,這是第二個實例,伊尹教訓大甲。教他效法湯王,保持光明的德性。 ▽第三例 帝典(堯):克明峻德。出自於書經。 書經第一篇帝典,真正是寫堯典,曾子對堯帝很尊敬,所以選帝典篇。 何謂”典”就是典範,所以書經先引偉大的典範堯帝,讓我們做典範。 堯帝克明峻德,帝能把天下治的那麼好,是因為他明白他偉大的光明德性,能守的住,天下就大治。 峻:偉大 後來又禪讓政策,讓帝位給舜帝,才成就天官一品的果位,要達到一品天官不容易,天官專門賜福,一品天官賜福堯帝,達到這種果位。 曾子引用這三個例子在書經找到的實例,證明三位偉大的聖人都是這樣做的,只守住明明德這個綱領就成就聖人,曾子引用這個例子,當然就效法他,我們要效聖法賢,因為我們自己不是聖賢,就像我們寫的書法不好看,我們效法古代書法家的字跡叫做”有體統”這個字體你不效法而效法你自己的叫做”無體統”我們是凡夫俗子,要超凡入聖,必須效法聖人,所以曾子引用這三個例子以後。 結論:該自明也。 該:多數,三人成眾。 我引用這三個例子,康王他效法文王,文王他克明德,伊尹告誥太甲叫他效法湯王,顧視天之明命,堯帝史官讚美他克明峻德,所以這三位過去都是帝王,他是有道明君,這三個有道明君之所以能治國,又能成聖,那是自明也,乃是自己能夠明白,自己的光明的德性又保持著一點都沒有流失。 一個綱領就夠了,現在的人都把它當做是書念過去就好,那只是皮毛,用念的能成就聖人嗎?就算是考試也不及格,那就要照這些看的入心 實踐之。 第二綱領,在親民:親亦可念新(ㄒㄧㄣ) 程明道根據曾子的解釋,所以來到朱熹也是用新民,這是傳統的(親民改為新民),可是來到王陽明認為這樣不對,根據書經帝典篇裡的記載,堯帝,克明峻德一親九族,堯帝明明德以後親九族,對太祖一直親近,現在的人比較不認親,親近九族後才能平章百姓,治百姓以後,才能治萬國,所以他有看到帝典篇,這應該讀親,不是謮新。 ▲十五代祖王覺一夫子就把”親和新”融會貫通。 王覺一夫子曰: 註:當然我們最後的境界,是讓百姓達到新民,這是我們的目的,但是有一個過程,所以入乎”親民”。 現在我們家訪都叫親民,如沒有親近他,他對我們的道場很陌生,你約他聽班他也不要,如果常去懇親他跟我們的距離愈拉近,就喜歡跟我們在一起來佛堂,懇親也可以更深入了解對方,為何不來佛堂到底是什麼原因,把你困著了,然後引導道親誤會澄清了就來進道。 ▽入手要親民 ▽過程要教育 教育餓了要吃飯,愚的變成有智慧,教育的效果會讓我們恢復自性的光明,你如明白事理,會克己復禮,還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所以一個人很誠心 修道,如果用心在讀書的人,日積月累,道貌氣質會改變,因此孔子的弟子有三千,達到通六藝的有七十二賢,這些人都是鄉野之輩,道貌不好,經過孔子的教育陶冶以後,氣質非凡等於可以到宗廟和朝庭大官排在一起,分庭看禮,最後的目的是新民,道親最後會變新,怎麼新,讓他入班聽道理,道理入心,心靈世界改變,氣質非凡,變成新的人,所以親民是入手,教育的過程最後變新民。 王覺一夫子說:我們跟道親在一起,像過去的五教聖人和弟子在一起,不是親一年,而是親萬世。 何以見得,像這次老 中娘的聖訓批,五教聖人率弟子等來下筆,所以五教聖人和他的弟子已經有二千五百年,他們都親在一起,所以我們在一起不是親現在而已,不是親一年,一個月,而是親萬世,己經改革一個人變成新的人,不是親在新,過兩日就變舊,”何謂舊”退道,已經隨俗,就變成俗氣,那這樣不行,而要新萬代,像孔子的弟子和孔子在天庭,保持光明的德性,所以光明的德性保持萬代都這麼新,都這麼輝煌氣派,那麼高尚,氣質那麼優雅,親萬世新萬代。 王覺一夫子是這麼解釋: ▲曾子舉三例來說明 ▽(一)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盤銘:刻在浴盆上之座右銘。 銘:自己警愓的文字。 何謂座右銘:在我座位右邊,自我警愓的文章。 湯王是寫在浴盆,苟日新。 一般可解釋苟:假如 朱熹註解苟:實在 我實在每一天把這個”身”洗乾淨 日日新: 我日日都把我這個”身”洗乾淨 又日新: 甚至以後每一天都把”身”洗乾淨,保持”身體”乾淨,但是聖人的話有這麼淺嗎?這是文字,如果朱熹的解釋應該是比較深。 ▲院長大人的解釋教我們用三種來洗 ▽第一種用清水來洗掉身體的污垢 ▽第二種用功德來清洗心靈的污垢 ▽第三種用懺悔之心來洗掉過去累世的罪業。 ◆〡、借著有形的身體,來領悟到人的身心、性,我們是三位一體,每一個人的身體都有性、心、身,只有凡夫俗子洗這些,但有的人好幾月都沒有洗澡,用清水洗身是為了洗掉身體的污垢,大家都懂,但是洗人的心,洗心是去掉什麼呢?洗心 是去掉我們的惡,過去我們是做惡的人,現在不要做惡,當然你修道境界高,你會覺得惡越多,可是凡夫不覺得,所以 “聖人多過,賢人少過,凡夫無過” 凡夫為什麼無過,依照聖人來看,殺生也有過,縱使沒有按照良心。沒有盡力也是過,我們修道的過是很高,可是凡夫沒有,我偷懶也是過日,在怎麼做都是過日,小學生考試在偷看,老師警告你三次,小學生說,老師不能怪我,因為他寫的很潦草,如果他寫的很端正,我偷看一次就懂了(小學生不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怪別人字寫的潦草)所以小人無過。 ◆〢、洗心 是去掉惡,要用功德,為什麼道中要行功立德是因為要去掉你心裡的惡。 ◆〣、洗性要去掉什麼呢?是要去掉我們的罪。 這要用懺悔,但是懺悔要達到持齋守戒,才能進入懺悔班,大懺悔,才能懺悔,一般沒有達到持齋守戒的境界,不能懺悔,為什麼呢? ▽〡、因為濟公活佛的徒弟,求道的人滿天下,叫做門外徒弟。 ▽〢、有一天明理達到持齋守戒進入大懺悔”叫做登堂徒弟”,那時開始才教你真正的修道功夫。 而現在一般教的都不是真正的功夫,一定要到懺悔班,三天所講的才是真正的功夫,當時佛祖在場也才能講,平時我們的德,不夠不能講那些,講了怕你承受不了,所以佛祖在場,只是背那個罪。 台中前人”單位”,用助理領任背,只說”帶進來”差點支持不住,所以要用有天命的點傳師來擔起那些冤愆,要有德,有天命的點傳師擔起那些冤愆,才能擋的住。 ◆洗身去垢(用清水) ◆洗心去惡(用功德) ◆洗性去罪(用懺悔) 這樣身也明治 這樣心也明治。 這樣性也明治。才叫做”三明治” 這是第一湯王。 ▽(二)曾子引第二個例子 康誥曰:作親民 武王告戒康王,文王不只是明明德,而又會作新民,但是武王是 勉力康王,你保持著文王的明明德不夠,因為你去的地方是商朝的遺民,而這些遺民都有感染到紂王當時習俗(習性,紂王暴力無道,喜歡享受,酒做酒池,肉做肉林,樹中吊滿了肉,隨手都可以拿到肉,酒池隨手瓢就能喝到酒,每一個人都享受一切榮華富貴),所以商朝被周朝滅掉,但是遺民仍然存在著不好的習慣。 今天你康王來到此地,要使商朝這些遺民振作變成新的人,要作新民。 如何使他們振作做新民,你要好好的流露你光明的德性教育之,這些人作新民才能做我們”周朝”的人,要不然永遠做商朝的人,但那是沒救的。 ★今天天道也是一樣,我們對我們的後學,親近以後就是要讓 他做新的人,因為過去的人是舊業的人。 ★前人慈悲叫做”業報身的人” 舊的我是業報身的我,受到我們業力牽纏,牽引而來受到種種的報應叫做”業報身”,這種業報身的我們,過去都不懂,不懂的修道都照著過去家庭生活,環境生活,這中間脾氣毛病照常,每一個人都有,男人三字經全部會,煙、酒、檳榔一切都會,那是過去我的習性。 今天修道要變成新的人,當然這也有過程。 (台語)道理不錯,煙、酒不好改,起初都是這樣。 修道要覺悟,檳榔不敢咬,慢慢的有進步。 修道要榜樣,煙、酒不通想,那就超越了。 那這樣就開始變成新的人,新的人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從穿著和頭髮可以看出,頭髮越來越短,穿著越來越端莊,講話越來越文雅,那樣受文禮的教育將來達到文質彬彬,這就是有成就,變成新的人。 ▽(三)詩經:固雖舊邦,其命維新 引詩經來讚美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文王的父親叫做”王季”弟弟是武王,武王生成王,這是周朝的系統表。 文王在王季以前這些王(祖先)”周”是一個舊的國家,文王以前都叫做舊的國家。 其命維新: 文王上天降天命給他(文王)文王以前沒有天命,那這個國家變成新的國家(維新世界)文王—上天降命 舊的國變成新的國,如何新法: 文王推行仁政,國家大治,八百諸候扶文王,讓周朝的國家國土超過商朝的三分之二,振作很重要。 我們的蔣公在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月盧溝橋事變,蔣公趕緊到廬山,召見所有的將官,開會議,公告全國通告書我們本來和日本起衝突,日本一定要滅中國,當時人民的生活很貧窮而且又散漫,那時清朝末每一個人都抽鴉片,個個都是鴉片兵,大家的心 不一致,所以蔣公才公告全國,公告全國說幾項重點: ★第一點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要全國人民一起抗日。 第二點實行新生活(新生活運動)效法周朝,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要作新民,雖然是清朝末的人,那麼過的還是清朝的生活的習慣,要作民國的人。 民國是一個民主,是一個自由,是一個歡迎,是一個向上,是一個樂觀,裡面強調”新速實簡”改變一個人生,全部生活才整個振作起來,當時號召十萬個讀大學的青年,叫他們來當兵不必讀書,所以才號召十萬青年十萬兵,來台灣才有基本的將官,基本的士官氣質很好,才把台灣建設的那麼好,那是振作以後。 我們修道也是一樣,要不是老前人把道從大陸帶來台灣,才有那麼多的修道者,每個人看起來道貌非凡,這就是作新民,他的效果、從親民然後聽道理,聽懂了改變一生才作新的人。 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也變成新的國家,道場舊的也可以振作變成新的道場,因此道場就漸漸弘展,道務就弘展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由舊的我變成一個新的我,由一個業報身的我,變成一個唯道維新,今天我為道而活來行功立德,雖然是剎那即永恆,有道可以修,來攻變我的命運,改變一切,那要趕緊來行功立德,來修道,同樣是過一輩子,凡夫俗子死後是因為忙著凡業成凡夫,今天為聖道而活,忙於聖業變聖人。 老前人一生必為道務犧牲奉獻,後來成為聖人,而我們也是。 所以你看第二綱領親民新民,湯王變聖人,文王變聖人,我們也來振作換我們做聖人,這一個綱領就很有效果。 結論: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解釋:曾子這句話很有意思,對我們未來世的這些修道者有很大的啟示,所以說這些修道君子他要成就他的後學,使後學能夠做一個新的民,這是今天我們做保師和引師做點傳師做理事做前人都在期待我們的後學能夠做一個新的人,從我們六萬多年所染的習性,這些罪過錯都去掉,換一個新的人,當然使一個新道親變成一個很明理,去掉舊習性,換成新的人,這個不是簡單,所以這些責任者,領導者,都怎樣呢?”無所不用其極”這個”無所不用其極”簡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用盡一切方法”那我們可以在道場上做一個檢討看是不是一個壇主成全一個後學明理,他有沒有用盡一切方法嗎?壇主要成全一個後學明理,他有沒有用盡一切方法嗎?壇主甚至和壇主太太和引師這人才。 第一新道親的中間要先去家訪。 第一家訪結束,還要開啟慧班(以前叫做成全班)。 第三還要舉辦郊遊,後學責任的,中秋節還要舉辦夜光晚會,各壇和各區都要準備節目還要比賽,端午節還要舉辦道歌比賽,包括才藝表演,如樂器、古箏、口琴、吉他、電子琴、吹洞蕭統統來表演,為了讓道場有一個團結。 讓道場有一個才藝,還要教插花,料理,比較進步呢還要請仙佛來開三才班,促進清口班,清口以後還要入大懺悔班,然後入春愿班,年底悔過班,這些班顯露起來是多還是少,但這還不夠。 老 中娘又賜妙化覺心班,難怪三天的法會佛燈火不能熄滅,老中娘沒有睡覺,所以叫做明明上帝,火要連續亮著叫做”明明”這樣叫做”無所”不用其極,用盡一切方法,只是為了使一個後學明理,為了使一個後學變成新的人而已,這樣還要看後學的根基,後學的根基如果不好,會讓他們產生你們是放長線釣大魚,像後學開始在修道時,後學的哥哥沒有在修道說他們都是放長線釣大魚,現在都教你不必花錢去就讓你入班,供你吃呢,那真好呢,可是再過兩天就會剝你身上的東西,後學起初很害怕,慢慢的跟,慢慢的探討,二三十年來都沒有感覺老一輩子的人也都歸空了,連剝一樣東西也沒有呀,才知道世上不明理的人一大堆,難怪我們現在”道開四海”也一樣,舉頭無親舉地不認識,首先就到公園渡人,去公園渡人的時候,就去親人,和他們一起打太極拳。 一起練靜氣,跟著他們一起比手畫腳,親近他們,然後渡來佛堂,還要煮料理請他們呢,不同國度的人,請他吃兩次的料理,就不來了這可能有企圖,所以現在國外用這個方法行不通了,反而還要開超市,借著賣東西的時候和他們認識,認識以後再來渡他們,這樣才有效,要有一個正常的事業和他們邦交,再渡他們來求道,如果用過去那種老套硬著煮料理請他們吃飯已經是不可能,他們認為世間上那有這種人,他們越懷疑,我們用盡一切方法,根基好的,來了就明理。 第三綱領”在止於至善” 佛教曰:明明德—自覺。 佛教曰:在親民,在新民—覺他。 佛教曰:止於至善—覺行圓滿。 儒教曰:明明德—內聖的功夫(內要有聖人的道德) 儒教曰:在親民,在新民—外王的功夫(王是王道,外要有王道的仁政),這叫做”內聖外王”。 內要有聖人的道德,外要有王道的仁政。 可比一個壇主,他自己要有聖人的道德當然這個境界很高,很難要求,像李壇主說他以前個性很不好,個性不好離聖人的德很遙遠,但是我們日日會改變天道就是有這個好處,我們不定時有班可以入,可以反省,尤其我們又有大懺悔班,還有悔過班,這麼好的班讓我們參於中間,道理不停的聽,聽了以後,噯,將心比心,就反省然後慢慢會改。 世間的人就不這樣了,脾氣壞的,仍就脾氣壞,壞習慣仍就壞習慣,像這樣一輩子當中會反省嗎?會改變太少,天道就是有這種環境,不好的習性一天一天的減少,有一天我們的道德和聖人一樣高,又有王道的仁政,什麼是仁道,過去這些有道明君的帝王,那麼他們在治理天下都是用仁政,就像我們堯舜禹,像湯文武都是用仁政,仁政的當中,都是用很合理來要求他的百姓,不像無道動不動就格殺勿論,壇主領導道親也一樣都是循循善誘,這二點做到極高的程度,內聖外王到最完美的程度,叫做止於至善。 何謂至善:止,停止。 止:停止在最至善的那個境界,所謂停止就是達到目的,如何停止,就是達到至善。 至善:是善的最極端叫做至善,比如我們現在來說,完美、完善、圓滿沒有缺點,叫做”至善”,但是這可有指一件東西。 比喻說:什麼是完美? 是指我們人的人格,人格要達到完美,因為我們剛開始做人的道理,當時聽到覺得艮奇怪,孔子是聖人,只是說做人的道理,未免看的太輕,實際上不簡單,做人這兩個字就不簡單,孔子在論語把我們人分成十六類,其分別為: 「聖人、賢人、仁人、大人、善人、成人、中行、君子、知者、有恆者、狂者、狷者。」這十二種屬於好人。 「野人、鄙夫、小人、鄉愿。」這四種屬於壞人。 憑什麼來分,憑我們人的格來分,東西的格按照公制(如:重量用噸、公斤、台斤,長度用米數、公尺、公分,寬度用碼數)來分,人的格就不簡單,是照道德,所以人要保持人的格就不好保持,所以有很多做了,不合人的格,叫做”衣冠禽獸”,他穿的也是人的衣服,他戴的也是人的帽子,但他的行為確是禽獸的行為叫做”衣冠禽獸”真可怕,所以孔子就是啟示這個道理,人最啟碼要保持人的格這是最基本的。 佛教保持人的格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這樣才能守到人的人格。 如要達到天神,要守十善,要身體沒犯到殺、盜、淫,意念沒犯貪、嗔、痴、口,沒兩語、沒綺語、沒惡口、沒妄語,這樣才能守十善,上天神這不是簡單。 第一人格達到完美。 第二完善:我們人的品格要達到完善,德非常多佛教稱曰:萬德莊嚴。 儒教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最基本的八德。 事實上老 中娘在天庭封我們做佛做聖人沒有封你八德齊全,世間沒有人那麼利害,你一德若能守好,就能入聖人,我們都標謗、舜大孝做聖人做到二品地官赦罪舜帝,岳飛盡忠國家大忠做聖人。 像關聖帝君做到中天玉皇大帝他義氣參天,還得論八德嗎?不必,一德就夠了。 聚星宮護法堂有一本書,”群仙嘉言錄”請濟公活佛師尊來,因為有很多修天道疑問很多,請氣天神的神仙問答,其中有一位氣天神的神問濟公活佛,你們的道親修到越老變成老油條,都不要去入班,我當神的,時常聽他們討論說,入班不必太勤勞,因為講師說都是那些話,講的都是孝、悌、忠、信、人倫、道德、禮、義、廉、恥都是這些班了,其餘的也沒什麼班可入。 濟公活佛曰: 如果真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能真正的守一德二德就能夠當聖人,怕你不會實踐,如會實踐任何道理不必講深,任何一德就能當聖人。 人就是奇怪,在世上有人就會比較,就像你在苦海,要從此岸到彼岸,船要靠岸,要很久,像我們有生之年,都要花費七八十年的歲月。 長命的差不多一百年,短命也有四五十年,這麼多年修道的過程,大家都是吃飯,有時也會覺的吃飯沒有味口,所以偶而換口味,有時煮炒麵,有時煮水餃,有時煮稀飯,有時魯肉飯,時常更換,這樣才會吃不膩,道理也是一樣,每天都說這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會做佛祖,可是你又嫌太淺,所以才講一些別種道理。 像這次入三天的班,也離不開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所有中堅文理班,也是說這些人道而已,除了這些人倫,道理其餘的已經沒有了,換個名字,中堅文理你就會喜歡入這個班,但是說起來是在講述孝道,實際上離不開這些”人格的完美”。 第三圓滿(指我們人的功德),人格要完美,品格要完善,功德要圓滿。 院長曰:功德不要看輕它,功德是我們要見老 中娘的行李,今天你要見老 中娘,憑什麼去見他,就連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也要帶著一些禮物(伴手),何況是要見老 中娘,我們離開老 中娘已經六萬多年了,能空手回去嗎?只說一句老 中娘我要見你,這行嗎?這不行,要表現,要怎樣表現,要提行李表現,裡面裝著功德(今天我渡了多少人,在職責上,我又擔當了什麼工作,安排了多少工作,給過你這段修練的功夫,自己修了也明理,也渡了很多人明理,這樣回去見老 中娘 老 中娘會很高興的說我們都是他的乖孩子,按功定果。)所以功德要圓滿。 天堂沒有無功德的仙佛。 天堂沒有犯罪過的仙佛。 仙佛都是有功德的,這是最基本的。 第四沒缺點: 指我們人的脾氣毛病,要達到沒缺點,把這四點加在一起,可以做一個結論。 結論:這是聖人的境界,才叫做”止於至善”,止於至善不是像看書看過就好,裡面要有這種境界,要求自己,要求後學,實現目標。 儒教的道理很落實,落實而後實踐,很容易達到那種境界,不必像佛教、道教還要圢高空,若修的不好,難免偏差,頑空。 可是儒教不會,任你怎麼偏差,只是教你孝順、莊敬、盡忠。 曾子聖人不是那麼簡單,他看到他的老師,孔子聖人要止於至善,曾子要開示,他的弟子,也要翻盡天下書,以前孔子教育弟子引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樂經,現在樂經己經失傳了,剩下詩經、書經、禮經、易經,那我們現在還好當時孔子聖人有留下四書,才有現在的四書加五經, 經過漢朝有漢賦, 經過唐朝有唐詩, 經過宋朝有宋詞, 經過元朝有元曲, 可是宋朝多了一個理學,這麼一大堆有關”道”的書籍也很少,道是在經典記載上才有,至於其他的地方要找”道”並不容易,離道越遙遠,愈是不可能找得到”道”,難怪過去曾子聖人,都要引用詩經和書經來教育。 〡、要找到至善之地。 註:曾子聖人用人、物來比喻。 人 (曾子聖人為了這個”止”引詩經) 詩經:「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邦畿:過去我們中國的制度,皇帝天子居住的地方叫做邦畿,住的地方有千里。 皇帝—諸侯—大夫—百姓 馬車: 皇帝有萬乘 諸侯有千乘 大夫有百乘 邦畿,皇帝住的地方有一千里,這是人民最喜歡住的(止:住)。 以現在而論邦畿是總統府,總統府的這個所在地(差不多二十里)人很喜歡住在那個地方,當然你沒住過不覺得,可是後學有住過,因為總統府過去是五院—中山北路。 遇到颱風電路斷了,都市電力公司修理差不多要三天,鄉下差不多要五天,但是總統府限三小時以內所有水電要恢復正常,所以在那負責電或水的公司很頭疼,都派一流的人才駐守。 警察也最好,一流的警察,一流的憲兵,一流的儀隊,那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們人要找一個安全的所在地,那是”至善之地”。 邦畿千里: 國家是首都,人的首(頭),那兒有千里的地方要找十字架,明師一指千里的地方,那才是臉和頭,就是方寸實田,你的良心地。 找到這個所在地是人民住的地方最安全,明師一指點了超生了死,那個找不到,要找到止於至善不可能,要先找至善之地,所以才引詩經來說明。 讓你借外面物,外面境,來悟自己的性,所以古早師父教徒弟,打鐵不離鉆,講經不離性,別人引經比喻到性理,你悟不到性理就是(沒採工)打鐵不離開這個鉆(鏗鏘)講經這些道理悟不到你的性理(沒採工)浪費你在講,你在看,經典和自性是有連帶關係的,離開自性也就沒有經典這個原則。 2.物: 曾子聖人很利害,在詩經也用物來比喻。 詩:「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註:緡蠻是這隻黃鳥,在叫的聲音,別的鳥不比喻,偏偏比喻黃鳥,住在山上的凹陷的地方,相當說人的鼻凹的地方,住在丘隅,黃鳥住在”竇凹額”這是什麼意思,用彈弓打不到,捉也捉不到,叫做”無死地”。 禽獸如果能找到無死地,那就安全了。 我們人要找安全的地方。 禽獸要找無死地。 如果你聽中醫的話,也有引證這些例子,中醫的無死地在那兒呢? 中醫有羚羊 羚羊有兩支角,叫做”羚羊掛角”這是中醫的名詞,羚羊兩隻角,羚羊一跳高,兩支角吊在菩提樹的樹枝上。 狼若看到了,可是狼跳不高,獅、象、虎、豹跳的不高,看的垂涎三尺,叫做”羚羊掛角”至於無死地。 到了早上羚羊又跳下來,又開始奔奔跳。 黃鳥棸在丘隅的地方,叫做”無死地”,曾子聖人引這段詩經後,聽到孔子在讚美,孔子過去可能也有教過他(曾子)。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這隻黃鳥真聰明—會找止於丘隅這個所在地,這個所在地是無死地,所以它知道位在這裡,為什麼我們人還不如鳥,也不會找一個無死地,無死地簡單嗎?無死地它的條件是什麼呢? 它的地方叫做”無陰陽,沒有陰陽”我們能找到沒有陰陽的山嗎?黃鳥住在丘隅的地方是無死地,落在陰陽就有殺機和生機,陰陽有吉凶禍福,陰陽就有生死。難怪過去我們的指月錄這一本書,解釋帝釋天的天主叫”帝釋”。 有一天看到七玄女,七玄女在那地方參禪打坐,境界很高,尤其又遊來到”屍陀林”印度的屍陀林,就是我們現在的公墓(墓仔埔),這些七玄女看到屍陀林那麼多的骨頭,他們講一句話”噯呀”人在這裡(骨頭)印度的人死了沒有埋葬,而是丟在公墓裡。 七玄女曰:「人在這裡”靈”跑到那裡去呢?」 帝釋天的天主,聽了很感動,有人會了解肉體和靈性的事情。 帝釋曰:「七玄女我聽你們這種見解,這應該是菩薩以上的境界,羅漢還沒有辦法,我聽了很感動,你們有什麼要求,我都可以賜給你們。 七玄女曰:請你(帝釋)賜給一片沒有陰陽的山。 帝釋天的天主從來沒有聽過,什麼叫做無陰陽的山。 我們的老前輩開示叫做”無影山”。 我們道中叫做”無影山”。 在做禮節時,前賢就會說:大家來拜拜,作揖、跪揖,無影山中對合仝。 明師一指的地方: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你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佛在靈山莫遠求,那個山就是”無影山”。 祖師爺對聯”掬水聞香〞。 明師一指的地方”無陰陽山”唯有這個地方,才是無死地,其他都有死,靈性從這兒出去,才是無死地,所以在世要找這個地。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 黃鳥知道要找無死地居住,為什麼人還不如鳥不知道要找無死地呢?當然要找無死地,必須要找明師還要大道有普傳,孔子當時也沒有這個能耐,他為了當時的弟子不能求道,很埋怨說: 「中庸其為德,其至於手,民鮮能久矣。」 註:民鮮能久矣。自從過去帝王有道明君開始失傳以後,我們百姓很少能夠知道中庸之道,太久了。 〢、行至善之道: 易經:五方對五色,中央戊已(土),土指黃色,指黃鳥,中央叫做戊己土。 中央戊己土的地方,所以這隻鳥才叫做黃鳥。 沒有找到中央戊己土所在地,這隻鳥不能稱黃鳥。 所以緡蠻黃鳥,黃鳥特別有用意,那要找到性理的所在地。 曾子聖人引兩段詩經來表述行至善之道。 文王—行人倫人道 這很切實,不必好高騖遠,文王行人倫之道達到聖人。 詩經: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詩經文王篇後面的史官,文學讚美文王。 穆穆:道德很深遠。 於:讚美。 緝:繼續。 熙:光明。 敬:恭敬。 止:守位它的止處(道念)。 文王的道德很深遠,他時常保持他心地的光明,他很謹慎守住他的道念,道念守的住,光明才能保持。 文王的道德很深遠,他非常不簡單,他繼續保持他二六時中守道念。 曾子聖人怕我們這兩句詩經解不出來,所以他才用文王的日常生活做比喻,以便讓我們了解。 曾子解: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止於敬。 為人子止於孝。 為人父止於慈。 與國人交止於信。 曾子聖人怕我們不了解,因為詩經這兩句很深,我們對文王又離開了那麼遙遠。 曾子聖人有聽到孔子在表揚讚美文王的事蹟,所以就把落實的記述在生活上,讓我們了解這就是文王行人倫之道,實際於日常生活上,都是這樣實踐的。 “文王為人君是止於仁” 當文王做國君的時候(當然君不一定是皇帝),文王當過諸侯,西伯候,當時殷朝紂王封他為西伯候,所以文王做西伯候也不簡單,他都是流露出他的仁慈,對待百姓和部下都秉持著仁慈為原則,但這字”止”停止在仁嗎? 師尊現身說法這個”止”解釋的很好。 ▲什麼叫做”止”,簡單解釋叫做”應該”那就好。 師尊慈悲: 止:應該。 做一個國君應該表現他的慈悲,應該直接了當,應該就是本份。 應該這樣作而不去做叫做不應該,這是我們的本份,做國君的本份就是應該把這個仁慈流露在行為,對待我們的百姓跟部下,文王做到這個程度,難怪當時殷朝的人三分有二分的人都來擁護西伯候。 才三分之一的人民擁護紂王。 可是文王不忍心把紂王革命,為什麼不忍心呢? 因為文王和紂王有君臣的關係,在禮的方面,文王不可起衝突,不可造反。 為了不要讓人說文王篡位,文王死後,武王即位,武王和紂王比較疏遠,武王是繼承他父親給他的諸侯位,在這中間才起義師伐紂王。 在禮上文王沒有造反紂王,等待到武王才造反,文王在當國君時很守仁慈,當文王做臣子的時候,他也很表現他的敬,文王做紂王,臣子的時候,紂王百般的刁難,看過封神榜和商朝歷史就知道文王被禁在羑里,禁在羑里成就文王,文王演易經,易經經過伏羲畫卦,文王寫卦辭。 禁在羑里寫易經,經過周公加以增加,修過孔子來讚美,易經經過這三個朝代,所以易經才這麼完美,文王被紂王捉去關在羑里七年,文王仍就尊敬紂王,甚至最後紂王要試探文王是否對君尊敬紂王把文王的兒子殺掉,把肉剁成醬,做成肉包叫文王吃,文王演易經知道現在是”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不能正面與紂王衝突,所以那個肉包照常吃下,一般的人都知道吃兒子的肉一定會翻臉,但是文王吃下去,回家的半途所吃的肉包吐出來,所以捉吐(兔),就是從這個典故而來,吐者兔也(假借同音)。 吐出來變成一隻兔子跑掉了,所以小白兔就是這麼由來。 當文王為人子的時候,對父親很教順,他的父親王季,當文王為人父時,對兒子很仁慈,文王和他們的百姓來往,很有信用,文王就是人倫道德上做的很完美,成就了西伯侯岐州,成就了周朝的大業,個人在此成就了聖人。 聖人從人倫實踐就可以了。 但是修道,有人修道認為這種理太淺。 引衛武公的例子: 曾子聖人引衛武公這段例子,讚美衛武公,詩經也有記載。 詩經: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註:這段詩經的解釋如我們在看,只能看到表面,曾子引這段以後,他用他的見解釋給他的弟子聽。 衛武的歷史。 康王=衛武。 當時武王封他來衛國有告誡,叫做(康誥篇),康王到了衛國才建立,衛國的基業,開始一直人要傳到衛武公,衛武公享年九十歲。 在衛國做諸候五十五年。 他守在諸候這個位子五十五年,若是為非做歹,又不中用又享年那麼久,後代的人會讚美嗎? 今天衛武公坐位五十五年,又享年到九十歲,甚至旁人觀察衛武公在修道上一點都不懈怠。 一個人要活的那麼久,修道又保持那麼振作,甚至又戰戰兢兢,所以我們的史家、文學家才在詩經留下了這筆來讚美,這段詩經經過曾子聖人加以闡述。 瞻:看。 彼:地方。 淇:淇水(衛武公住在淇水的地方)。 澳:彎彎。 竹:德也(借竹子茂盛來說他道德的茂盛)。 註:本來是讚美衛武公住在淇水彎彎的所在地,綠竹非常茂盛,這是我們臉上的地方。 眉毛:菉竹。 眼睛:淇水。 淇水的所在地,眉毛很茂盛,裡面住一住有道德的君子(就是衛武公,也就是自性)。 曾子開示衛武公修道的過程。 如切如磋:道德也(這是曾子開始解釋)。 道學:學道(這是衛武公學道的工夫)。 學道的工夫:切磋。 何謂切磋: 過去把牛的角鋸斷,鋸斷的部份表層很澀叫做”切”,然後磨沙紙一直磨的發光叫做”磋”。 像道士做法都拿一支牛角,如沒有磨的很細,那你拿起來吹嘴巴定會擦傷,那麼這是治角的功夫。 曾子聖人借過去文學家讚美衛武公,如切如磋,這都是治角的功夫,學道的功夫又怎樣呢,這就是精益求精,不是好就好,好還要求更好,實際上在學道過程當中,學海無涯,無止境但又有誰肯甘願用盡苦心研究達到超越精微,精益求精呢?這不簡單。 在道學上第一沒有人對我們要求,這不比學校,在校讀書成績好還有獎學金。 學道沒有獎學金,只有等到閉目養神一心歸命回到老 中娘身邊才按功定果,這個是我們自己的認識。 可能和前世修道輪迴有關係,如果看了前人,以前那種年紀,現在已經六七十歲了,以前在電信局上班,接總機,一方面還要發電報而且又要讀藥劑師,他家是開西藥房,要有藥劑師執照,還要領導他的大中單位,他不能不深入研究道理呢? 要盡通一切經典,無論佛教經典他也通,儒教的經典他也通,道教的經典也通,基督教的經典也通,他可講經無限經,任何一部經拿到手就會講,他投資那麼大的苦心,有時聽他(前人)在演講,神來一筆真的是妙,這是他的功夫,有時候看道理看的就過去了,是否有清楚,看了就算了。 可是前人不會,當時他(前人)看到惠明追上慧能,慧能趕快把袈裟放在石頭上,躲在樹林裡,陳惠明追上非常高興看到這件袈裟,他當做自己有福報,已經奪到袈裟,過去的人看到那件袈裟是達摩傳來的祖師衣,最起碼穿上可以做做主持,但是在這時候陳惠明也有所悟,如果祖師衣穿上就有人拜我為師,大家也了解這件祖師衣是當時他師父(五祖)傳給慧能,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我穿著它會有人拜我嗎? 假如被土匪搶去,土匪穿著,你也會拜嗎? 當然陳惠明有很多的連想,最後放下萬緣,祖師衣也沒取,說了一句:「行者,行者,我為法來,而非為衣缽來,我為法來,不是為衣服來。」 慧能聽到就走出來,如是為法那有可談,如是為了衣缽,你奪去就好了,那跟我沒關係,衣缽對我(慧能)來說是身外物。 超生了死和衣缽沒關係,祖師衣穿著難道就不會死嗎?祖師衣就做佛祖嗎? 有很多壇主很迷信,要死了還交代我要穿長衣,好像是穿著長衣就能見老 中娘最方便,就可以上天庭,可能你不要想的那麼天真,如果你所做所為不合天理,那件長衣穿著就能見老 中娘就能按功定果嗎?那是身外物。 慧能曰:「即然你是為法來,那你請說。」 惠明說:「我只要問師父一句話,當時我和你一樣都在五祖那兒修行,可是我體會不出,你體會的出,所以師父(五祖)傳道給你,那就證明我的根基差你很多,現在我想在你這兒否能給我開悟。」 什麼是我陳惠明本來的面目,我只要問這一句。」 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惡。」 過去的人很喜歡問”本來”,今天我這個臉是輪迴來的嗎?是父母所生的嗎?上輩子也帶著臉具,六萬多年的輪迴五百次就帶五百次的臉譜,每一世都把臉譜貼起來,你一定都認不清你自己,像電視廣告,你喜歡我那一種臉,每一種臉是他輪迴的一次,五種臉是五次的輪迴, 我們真正的輪迴不知有多少次,這都不是我們本來的面目。 最原始老 中娘給我們的那個面目是什麼樣呢?我們輪迴到現在都忘記了,所以陳惠明問,他原來的面目是什麼。 慧能答曰:「不思善,不思惡。」 那麼這兩句話過去的看法,也很簡單,不思善不思惡,是你陳惠明本來的面目。 陳惠明恍然大悟。 慧能問:「你悟到什麼。」 惠明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但是我們前人解釋這句就不簡單。 不思善不思惡: 註:不思善,善是真正有做為,但不思,你沒想到你有做的這種功德,善有做,但不執功德相。 不思惡 ,惡不但不能做,連想都不敢想去做惡,所以前人悟理,每一句話都用很大的功夫在裡面。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為人謀而不忠乎:在我們想,替人家做事要盡忠。 前人說:「替人做要盡忠,要替誰做呢?又值的我們去做嗎?」 為人謀而不忠乎,這不是隨便的人,就是我們道場上和我們共同有修道的人,這是我們興毅單位。 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抱負,有共同為救渡天下眾生超生了死,有這種志向的人,為這些人來做要盡忠,包括計劃班,聯合班、單位班,都要計劃的詳細,很精微,讓每一個班員入班有所得,前人解釋的這麼精,這是道學的功夫。 我們的道學過去都沒有下這麼大的功夫,比較粗枝大葉看過去就好了,就算記不得或不懂也就算了。如此的進步就有限了,如果能精湛的研究道學就會進步。 衛武公就是如切如磋的功夫在學道,難怪他成就非凡,難怪到九十歲還不懈怠,人如果到八十歲視力都減退了。 老前人旁邊的阿虹,曾經跟後學說:「人是以法為身,叫做法身,即然是以法為身,所以我們的身體不能沒有吃法,世間人是肉身,以肉為身,難怪世間人三餐都要吃肉,我們是以法為身,所以以法為身的中間,不停的要吸收法,這樣靈性才會滋潤。」 老前人八十一歲了,叫阿虹每天照三餐看是經典也好,還是道中前賢所寫的書,然後念給老前人聽,有時念後學的書給老前人聽。 聽了以後,靈性就會光彩,心地就會光明,意志就會堅定,每天醒來如果看了一份聖訓,可能今天的心就不會亂。 而我們一早匆匆忙忙去入班,因為匆匆忙忙的做任何一件事,所以心才會亂。 早晨如參閱一篇道理那就不一樣了。 老前人活了那麼大的歲數,一直保持著,視力雖然減退但小姐念給他聽,照樣心 地光明,保持著偉大的志向,道志就不會減退。 我們都是少這種人每天叮嚀著我們。 就像吳國夫差,他的國主被勾踐打敗,夫差為了要報仇,所以就把部下叫入大廳,每天早晨看夫差從房裡走出來的時候,部下就說,國王你會忘記為你先王報仇嗎?不敢忘記,經過幾年以後,夫差報仇成功,修道也是一樣,叮嚀的就不會退道,這是”道學”。 修道的功夫: 曾子說衛武公如琢如磨,這是他們自修也。 什麼是自修,這是他修道的功夫,如果不是曾子聖人的分節我們也不敢分節,也不敢這樣下筆。 曾子聖人敢。 修道的功夫就像我們在敲玉一樣,王起初像石頭,一樣沒有價值,給過敲開以後,然後慢慢細工雕刻,像這個”理”字,左邊是玉,玉一定有紋理,理:他就有紋理,依照紋理刻玉,所以”理者治玉也”,玉慢慢敲,慢慢磨,磨出來的玉才有價值、難怪當時戰國時代的卞和,卞和住在楚國,有一次跑去荊山遊賞百花,看到一隻鳳凰棲息在一個石頭上,卞和有看古典的記載:他知道鳳非玉不宿。 註:(鳳都是停留在玉的上面),所以鳳休息過的地方那一定是玉,卞和把這玉拿起來,自想這玉是在荊山得到的,荊山乃是荊洲,荊洲乃是楚國的,所以卞和,沒有私吞,就把這塊玉送給楚國的國王,當時國家有專門在鑑定的工藝師,雕刻匠(官員)很潦草的說這是石頭,如果是石頭,卞和就有欺君之罪,所以卞和被捉去砍斷了一隻手,欺君斷手,國王死後,新國王又即位了,卞和不死心,又抱了這個石頭去見國王,楚國的國王又拿去給玉匠鑑定,玉匠看了又說這也是石頭,又欺君之罪砍斷了一隻腳,變一隻手 一隻腳,卞和的命很長,國王死了又換新國王即位,卞和這次就不傻了,把石頭拿到荊洲的城市,放聲大哭,這是歷史很有名的卞和哭玉的故事,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盡換流血,剛好有一位卞和的朋友在朝庭做官,一看是卞和為什麼哭的那麼傷心,為什麼哭呢?人家是哭(神主牌)那你是哭石頭,卞和說你如果像我一樣你一定也會哭,我是一個忠貞之士,他說我欺君,明明是塊寶玉,他說是石頭,這我能不哭嗎?難道就這樣算了嗎?那我帶你去見皇帝,所以才由這個大官引進。 皇帝知道這個人被他的二位先王砍斷了手腳,這不能潦草,國王吩咐玉匠一定要好好鑑定,玉匠才如琢如磨,才發現自古以來,千年寶,空前絕後,這個才是真正的玉,所以才命名”和氏之璧”,用這個玉雕成玉璽,可是很慘傳到趙國,後來有很多人為了這個玉演很多的歷史,這不是我們要說的主題。 玉就是要給過這樣雕刻,才能產出曠世之寶,衛武公修道的功夫就是這樣琢磨,同樣是人經過琢磨才有價值,沒有經過琢磨這人就沒有價值,上次遊玩,後學講了一個故事。 廟裡的鐘打一下(鏗)抗議這尊佛祖,怎樣抗議呢? 我(鐘)和你(佛祖)同樣都是用黃銅做的,信徒若來,就為你獻花獻果,點檀香然後拜你,而我好像(敲著玩的)為什麼差那多。 佛祖說:你就想看看,我們兩個製造的過程不一樣,鐘隨便熔化在一起就變成鐘,但是我佛祖不簡單,要經過烈火煉過還要經過雕刻定雕出眼、鼻、嘴、耳沒有雕刻鼻、眼、嘴,人家會拜我嗎?雕刻家在雕時,我都忍耐那是很疼的,所以今天我才有資格被人朝拜,你也沒有被雕刻過,稍為敲一下就哇哇叫,差太遠了。 同樣人你如果被雕塑的功夫,怎樣成為聖人呢?為什麼傳道時,八卦爐要點香煙裊裊,這有原因這是造化爐,也叫做分金爐,每一種的金銀銅鐵,煉的過程不一樣,像金子不容易提煉,鐵和錫很容易,沒幾度的火就溶化掉了,分金爐可以分出金屬,在證明什麼呢? 點傳師傳道一定要拿指香,中燈代表老 中娘,我們都是老 中娘的分靈,所以告訴你是老 中娘的分靈,但是真不幸你降生來這個(火宅)造化爐,過去你若來到娑婆世界,沒有回去的餘地,來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但是幸好今天天道降世,你有道可得,所以你得道以後在這造化爐好好的修道,修煉以後你就會達到超凡入聖,達到聖人的境界,你才有翻身。 ◆註:(指香從理天來到八卦爐就是造化爐,然後指香翻身又回到理天)。 若不翻身就不能回去,所以點傳師的香一定要比個翻身的動作,讓你回去。 我們來自理天,但最後也要回歸理天,回歸理天的原因是你來到造化爐,在造化爐的中間,因你有經過磨練,精雕細磨,把你的雜質去掉,練到純金,那就達到金剛不壞體,如此才能回去到 老 中娘那兒母子相會,所以”混入長生不老天”,進去了才把香熄滅,那就是老 中娘的所在地”理天”深不深,很深澳,這就是修道的功夫,修道才能超凡入聖,琢磨是必經之路,要經的起前輩者的考驗,上次前賢一大群來找我,我引荒莫甘泉的故事。 例子:荒莫甘泉: 一個農夫(園丁)將一片竹林照顧的很茂盛。有一天,主人告訴竹子說:「你將報答我嗎?」竹子答:「有(要呀!)」 園丁說:「怎麼報答。」 竹子說:「只要主人你用得上,儘管拿去。」 園丁說:「我想用你,但是不要那麼高(傲視群物)我不要那麼高,我只要竹子的中段。」 竹子說:「我本來很高,那是最好的,現在被你(園丁)截斷,害我變成矮了一節。」 園丁又說:「我要用你中段這節就好,我想將竹管的枝芽削掉,節頭削順,不知意下如何。」 竹子說:「我這剛好是綠葉婆娑,最美麗的要截斷。」 園丁說:「要讓我使用就要忍耐,上面這節也不要,下面這節也不要,全部的枝芽也不要,我只要你中間這一節就好了。」 園丁又說:「我想把你竹管的內節打通?」 竹子直喊:「那一定會很痛。」 園丁說:「痛也要忍耐。」於是拿棍子把竹節打通,全部通、通、通,最後園丁拿此段竹管去引山泉來灌溉,從此果園的水果,結實累累。 那麼這是在講什麼呢? 園丁就是我們的壇主,竹子就是人才,人才會被壇主運用,要具備三部功夫。 〡、做人才要低心下氣,。 註:如果你高高在上,壇主不容易用你,未曾開示你就說你懂,低心下氣,壇主慈悲不知有沒有讓後學了愿的機會,你如果會這樣請示,壇主定會說有。 〢、去掉頭銜、學歷、地位。 竹子的雜枝有尖尖會剌人,那就是你社會的頭銜、學歷高、地位高,你就沒有辦法低下頭來,那就麻煩,但是來到佛堂不要計較這些,當做我們是新道親,有一次全世界的理事、點傳師都回來開妙化覺心班。 院長大人就是要把理事、點傳師的頭銜去掉。 各位你們是什麼人,我是理事,我是點傳師。 院長大人說:「今天你們全部都是班員,各位班員們把你的理事、點傳師的頭銜拿掉。」 你們都是班員,班員就要守班規,不能讓你太便宜,坐的也是這樣的要求,不然你回去如何要求別人把頭銜去掉,不要老是認為你是理事,你是點傳師,那全部去掉,所以我們把名譽地位都去掉。 〣、去掉我見我執,才能接到天命金線,表面的竹節的去掉了,我們很多的人秉持著我見我執的觀念要全部去掉,這些觀念對我們修道沒有幫助,知行合一才能接到天命金線來灌溉給我們的後學,後學才開始有成就,若沒有天命金線,你要成就後學不可能,若只有天命金線沒有傳達給後學也沒有用,入多少班,聽多少道理,最後都要說給後學聽,有的人問我,林經理你的記憶怎麼那麼好,這是學而時習之得來的。 學而時習之,並不一定叫你看書,你背很多書,背很多故事說給後學聽,在說的過程你一直在實習、複習,這就是學而時習之,如此的循環,口才即會變好,記憶又不會遺忘,這是很好的一種學習方法。 如果沒有後學最起碼可以說給自己的兒子聽,沒有兒子,說給朋友聽,沒有朋友,說給同事聽,若是沒有就說給樹聽,起初後學學講師就是這個樣子。 求了道沒有後學,就想學講師,但沒有對象,來到我家的門前有一個空地,又有一棵大樹,可以對樹練習講話。 各位先生,各位太太小姐,後學的姐夫在田裡犁田,犁田的中間聽到各位先生各位太太小姐,牛也不走,各位太太小姐、牛號(ㄏㄠ)這是學而時習之,修道的功夫。 行道功夫: 瑟兮僩兮:真正的莊嚴。 恂慄:害怕。 行道的功夫怎麼會恂慓(害怕)呢? 實際上會害怕,你如果是新道親就不會害怕,如果修道有一段時間老人才了也會害怕,如果做到點傳師、壇主就更加會害怕。 ◆前人解釋:我們每一個修道人的身上,當你很明理的時候,我們都身擔: 眾生的昇降: 註:眾生會昇去天庭做佛祖或者是降入地獄輪迴,眾生的昇降、責任在我們的身上。 道場的興衰: 註:道場會興會衰,這都看我們這些辦道人員,像過去後學五十一年求道,那時道務五十一年~七十九年道務很興旺,為什麼是那樣,當時的前輩為引導後學熱心百分之百,曾經為了道開四海前輩者都到國外去,下面的人才也承接不上,感嘆一大堆,怨言一大堆,國外的也講,國內的也講,是非一大堆。 還好我們都很有心,而且一點是非都沒有,這是再好不過的。 所以道場的興衰,我們每一份子都是關鍵人物,這叫做”國之興亡,匹夫有責。 ◆前人慈悲:修道要找一個好的道場,找一些有志的修道士,共同為了這個理想和抱負,來此宏展道務,道場有這群人,有這種理想和抱負,有遠大的目標,這個道場就會興旺。 這個道場的這群人在一起就說一些後天(凡夫)話,坐下來都說後天事,你就知道這個道場在衰微了,你跟後學相處就有感覺,不管你是來找後學或是一起去郊遊,後學來這兒也好,走到那裡,絕對講真理,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有限,生命活在世上也很有限,我們講真理的時間已經不夠了,那有空餘的時間讓你說一切沒有用(後天事)的話呢? 有時講一些笑話,那是為了提高你的興趣,就像我們大家一起去瑞里(梅山),我也忘不了提醒大家來念一篇小品文,在這中間雖然是快樂一天,但也是”寓教於樂”大家也頗有收獲。 那麼這是我們大家在一起的好處,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理念,我們所帶動的後學忙中也不會亂,閒中也不會亂,忙也有道念,閒也有一些情趣,這樣生活很中道。 這是很重要,這是恂慄行道的功夫,擔護著眾生的昇降,道場的興衰,因此我們一個人的影響面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不能潦草,要像曾子聖人所說的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有這種的功夫。 “瑟兮僩兮,赫兮喧兮” 赫和喧,曾子解釋威儀。 領導的功夫,威儀(顯赫): 就像我們去廟寺都有看到寫”顯赫” 真正的光明又很嚴肅,不可侵犯叫做”顯赫”。 赫和喧是光明和嚴肅,這是威儀領導的功夫,為什麼領導就要讓人覺得有這種威儀呢? 孔子在論語說:「君子不重則不威。」 不重:輕浮。 註:一個領導者外表的行為如果讓人看的沒有重量,就沒有威嚴,領導者如果讓人看了很輕浮那就慘了。 演戲演孔明也好、劉伯溫也好,一走出來,道貌岸然,讓人看起來威不可侵犯,是什麼原因,是站在領道的功夫。 一個人很輕浮,就知道他所領導的道務也只不夠如此。 威與重是隨著年齡有一定的關係,反而如果是孩子有威很重,那叫做”老成持重”這並不是個好現象,孩子有孩子的可愛,孩子有孩子的活潑,這是必經的過程,不要要求孩子要像大人一樣,坐要有威,那這樣也有點傷害到孩子。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三十、四十歲一直上去,那就要表現你一種威嚴,那麼這是必然的,這是站在領導的功夫。 這些領導的功夫,有很多的道親一直在看我們,我們是關係一壇的成敗,所以我們不能太輕浮。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也” 諠:忘記。 註:有道德的君子,永遠不會讓人忘記(永遠讓人懷念),那這是成道。 衛武公經過他的學道 經過他的修道 經過他的行道 經過他的領導,最後達到他的成道。 成道:衛武公使人永遠無法忘記。 曾子聖人引這句話來讚美 ”有斐君子終不可諠也”。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他的道德達到至善的境界,所以他的百姓永遠都忘不了他,當然像我們的老前人來台灣開荒,由民國三十六年來台開荒播種、教肓當然他也要修道給我們看, 他有他學道的精神, 他有他修道的精神, 他有他行道的精神, 他有他領導的精神, 最後老前人成就了”養明聖君”,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永遠懷念他,只要老前人的忌日,我們都去御史山,派代表去悼念,甚至我們每一個道場,大佛堂(中心)都有蓋老前人的紀念館。 以後只要弘展到世界各國,以後弘展幾萬年,老前人就萬萬世世使我們懷念。 以後的人就是要留前面的歷史來。 以後就要說老前人的歷史,那叫做”白陽史”白陽的修道史現在開始有人在寫,叫做天道成仙錄。 以後大開普渡完畢,龍華大會結束,天道的成仙錄就有三千陸佰聖肆萬捌仟賢,盼望裡面有一位義竹壇某某人,那就很好了。 有一個榜樣讓我們看,歌功頌德,像衛武公在詩經上留下這一段”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 在大學被曾子解釋,留傳二千五百年到今天,以後這個聖史一直留下,直到白陽修道史結束。 白陽修道人一定要讀四書五經,只要讀大學就會讀到衛武公。 以後天道大開普道結束,龍華大會按功定果,歌功頌德,後代人再歌功頌德,這是歷史的見證,這是修道史裡面所留下的名,這是超時空的。 ◆行至善之道,衛武公所行的是什麼呢? ☆衛武公所行的是修道之法。 ☆文王是行人倫之道。 曾子引用二個例子給我們看,叫做: 方便有多門,歸家無二路。 要回去無極理天沒有別的路,看你是要學衛武公的修道之法,也要修到功圓果滿,民之不能忘也,才能成道。 ◆文王修五倫之道、行道盡善美,才能成道。 方便雖然是有很多種方法,但是最後要回去天庭沒有第二條路,一定要修成道,若不成道那一條路都不能回去,若成道那條路都可以回去。 ◆何謂成道:就是明心見性。 沒有毛病沒有脾氣,沒有罪過,沒有罪業充滿功德,心地光明才能回去,除此以外沒有第二條路。 罪過錯脾氣毛病一大堆,這是不可能去做佛祖的。 魔鬼:就是罪過錯,脾氣毛病一大堆。 佛祖與魔鬼看了就知道。 達至善之境: 什麼是達至善之境呢? 曾子曰: 詩經:「嗚呼,前王不忘。」 指過去的文王、武王,使我們永遠忘不了。(這是周公後面所讚美的。) 因為他們兩個人把國家治理的那麼好,把百姓的生活安頓的那麼好,使修道人都有效法遵循的對象,所以曾子才引兩句做結論。 結論: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 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此以沒世不忘也。 註: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 君子:就是會顧靈性,顧全大體的叫做君子。 小人:為三餐奔波,為肉體奔波叫做小人。 這些修道君子有文王、武王的修道的榜樣讓我們學習,我們賢其賢,親其親。 賢:尊敬,我們會尊敬我們的前賢,我們會親近有德行的人,因為文王、武王有修道的榜樣讓我們學習,我們如果尊敬我們的前賢,親近我們這些修道的君子,最後我們照這條路來修,個個都能成道。 修道者都是要求尊賢要親師,親師友尊賢人。 修道是走這條,最後就會成道。 如果小人的中間,照文王、武王所留下的經典,留下的制度 ”樂其樂而利其利”。 過去文王、武王國家的百姓,他們都能安居樂業,大家都有很好的生活,但那只是為三餐飽肉體,就像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天道大開普渡的中間,那真正以後彌勒祖師應運的時候。 這些修道的人個個都賢其賢親其親,尊敬前賢親近我們的修道君子,那樣個個會成佛成聖,應運的時候我們的國家全世界所有的百姓都讓他安居樂業,那是有道的世界沒有修道的人也讓他們安居樂業,有修道的人讓他成就佛祖。 佛祖: “沒世不忘也”死後幾萬世我們都忘不了,到現在還歌功頌德,文王、武王,他們留下很好的榜樣讓我們學習,修道若沒有這些佛祖留下這麼好的榜樣讓我們學習,那我們就沒有學習的對象,若沒有好的對象,我們是走無路,修道也是要有過去的古聖典範讓我們學。 菜根譚: 面前的田地要留得寬,使人無不平之嘆。 身後的惠澤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匱之思。 面前:身前。(活在世間這段日子) 田地:心田。 惠澤:恩惠。 註:面前就是生前、活在世間這段叫做”面前”。 田地就是心地,我們活在世間這段的時候心地要放得寬,世間人才不會對我們不平之嘆,因為不平則鳴,死後恩惠要留的久,使人有一種不匱之思,像聖人佛祖,今天二千多年來留下經典,讓我們來探討他的真理,個個照他的腳步走,以後成佛做祖,噯呀,我們才會對聖人佛祖那麼崇拜,才甘願蓋那麼大的佛寺來參拜,因為他有開示一番的真理,讓我們對人生有得到解脫之道,要不然憑什麼我們要拜。 當然愚痴是說拜一拜求保佑。 但是明理的人,求真理求解脫之道。 孔子呢?身後對他們的家庭,對他們的後代當然惠澤留很久,到現在己經二千五百年,他的子孫已經七十三代,孔德成還能做孔廟的奉侍官。 過去大陸曾子聖人姓曾,正房不必繳稅。 惠澤留的久,我們何德何能,能庛佑子孫呢? 所以我們要留德給子孫。 第參講、孟子的修道理念 壹、主旨: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果而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騶子之屬。 卷一 梁惠王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虌。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虌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虌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用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饑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歛,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涷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於百姓之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 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 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宜王者,何也?」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候,然後快於心與?」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以口與?輕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壬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彊。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其若是,孰能禦之?」王曰:「吾惛,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貳、進德修業演譯: ★一、修道的前題(認識人生) 我們為什麼會修道?為什麼有的人不會修道? 有的人修道有始有終,但有的人修道半途而廢,這就是你對人生是否有認識,若認識不夠修道就不會長久。 何謂人生: 人活在世這段過程叫做人生,但是這段過程每個人的際遇不一樣。 師尊曰: 人生價值難定論,且觀各人的人生觀。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觀不一定,這是我們對人生的價值,看你定位點在那兒。 像王永慶,有人認為王永慶不知足,工廠那麼多,還要蓋六輕,到大陸蓋發電廠,真是心大,這是我們的錯誤,對王永慶而言,製造很多就業的機會,讓很多人賺錢來維持家庭這是他的快樂,你來做他的工,賺錢維持家庭這是他的快樂。 一般的老師認為能教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這是他的快樂,這是人生的價值。 但是修道的價值不是在這兒,我們看孟子是怎麼論孟子的修道理理念。 〡.義與利之辨 孟子見梁惠王: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利吾國乎。 註:開宗明義他就問你,老先生,你不遠千里來到我們的梁國,什麼是梁國? 在春秋五霸,來到戰國變七雄。 五霸怎樣變七雄,就是五霸裡面的齊桓公。 春秋的晉國來到戰國,晉國被三個大夫,韓、趙、魏毀掉。 魏:就是魏惠王,所以我們讀歷史只讀過魏惠王,沒有過梁惠王,為什麼這裡讀梁惠王?因為魏國的首都建立在大梁,大梁是地名,首都在大梁,以後把魏國稱為梁,孟子稱梁惠王。(取首都的名大梁) 國王就說老先生你不惜千里而來到我們的國家,對我們的國家有亦益嗎?(開口閉口講到利)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國王你不必開口閉口都說利,有仁義就好。 孟子曰: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註:利與義這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別。 所以孔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的人所追求的是義 小人的人所追求的是利 所以君子見義勇為,小人唯利是圖。 修道這是第一關,你要為義來奔波,你若為利,把利看的很重,那麼修道就很困難,不是教你不要利,利也是很重要,但是生活過的去,其餘的時間你就要撥空來研究真理,這樣才有效,如果每天你只為了生活奔波,那恐怕離真理太遙遠了,所以我們引歷史來說。 中國民間故事李林埔(唐朝李林埔),當他(李林埔)還沒有當宰相的時候被一位算命先生看到對李林埔說,像你這種貴格,五百年才出現一位,你如果修道可以入仙班排列(可以做仙)你若不修道,可以去做大官,地位宰相格,享受榮華富貴,但你要注意,做官不可失德。 李林埔曰:做仙有什麼好,我要做宰相,果然李林埔當了宰相,到了後來口蜜腹劍,不守道德,墜落輪迴到現在,在摩里西斯當海龜,輪迴困果真可怕,結緣訓摩里西斯海龜,這是讓我們了解義和利之辨。 〢.善與利之分: 你要為善,你要為利。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 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 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在善與利之間也。 註:孟子說世間的人分做兩類 孳孳:認真 跖:柳下惠的弟弟 徒:類 有一類的人雞啼(叫)就起來,認真的做善事,這是大舜這類的人,有一類的人雞啼就起來,認真為利,這是跖之徒,什麼跖,是柳下惠的弟弟。 柳下惠是聖人坐懷不亂,很可惜哥哥是聖人,弟弟是大強盜,歷史上稱盜跖,他的部下黨羽人數很多,那麼為利,這是盜賊這類的。 若要知道舜和盜賊有什麼差別,無他,在於善於利的差別而已,所以要學大舜做聖人,首先要為善,如像盜賊做個凡夫俗子那就在利,所以這兩點,讓我們做選擇,孟子先提供這兩點我們知道。 〣.大我小我之選: 孟子曰: 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 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體:身體 註:身體裡面有一個貴體,有一個賊體,裡面有一個小體,有 一個大體,當然這在儒教很難分,在佛教比較好分。 佛教: 貴體:法身(大)。 賤體:肉身—色身—假(小)。 我們人呢!大小貴賤相依。 佛教曰:真假相依。 這個法身叫做”真身”。 這個賤身叫做”假身”。 但是這兩點要了解,不要為了小體害大體,為了賤體害貴體,就是說不要為了肉身害靈性,肉身怎樣會害靈性呢? 肉身就是為了榮華富貴,為了三餐來奔波顧了這個肉體,為了顧這個肉體,就不擇手段做犯了因果,殺人放火,搶劫那就害了靈性。 所以孟子說你若養其小者為小人,你若為了肉體,裝飾肉體肥白,就算再怎麼裝飾肉體,早晚都會死,只不過是棺木加重而已,照樣要輪迴。 所以養其大者為大人。 如果你培養這個靈性,培養它(靈性)有浩然的正氣,有浩然的道德,有仁,那這樣就成就大人,成就佛祖,那看你是選擇那一項。 〤.天爵、人爵之擇: 爵:官位。 看你是為了天庭的官位或者是人間的官位做選擇。 孟子曰: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註:所謂天爵就是天的奉祿,爵者奉祿也,一般人領的是人間的奉祿,但孟子說,你要領天的奉祿還是人間的奉祿,天的奉祿向老 中娘領,人間的奉祿向政府領向老闆領,若是為仁義為忠信,為道德還能做善事,一直保持始終如一,這叫做天爵,如在人間做一位公卿大夫,像現在做縣長、議長、立法委員,或做後天的地位這是人爵,人爵在世間享受完就沒有了。 天爵在天庭享受那是無限的年格(無極理天有無限的年格),所以孟子說,你要修道,對於人生這些你要有所認識。 如果這個人生你甘願,為義、為善、為靈性、為天上的奉祿認真努力奔波,那你修道會有始有終,有任何的困難挫折不會變志,那這樣才叫做認定目標。 就像老前人所說的不管天會變,地會變,人會變,可是我修道的心不能變,要有認識到這裡,你如果為了名利,為了肉體,為了後天來奔波,這種修道也是會修,但是遇到挫折會變志,他就會埋怨上天不慈悲,為什麼給他那麼多的考程,為什麼給他那麼多的不如意,為什麼給他那麼多的困難,他就變志了,有人堅持到底的嗎?有的。 任何環境來都能堅守的住,就像文天祥,文天祥是宋朝末年的人,但是被元朝捉去,元世祖叫文天祥投降,兩條路讓文天祥選擇。 第一你若投降讓你做官(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 第二你若不投降斬首示眾。 文天祥曰:頭可斷,血可流,士不可辱。 註:文天祥說:我寧願死,也不要苟且偷生,元朝皇帝怎麼勸都不聽,只好把文天祥斬頭,斬死後,才發現文天祥的腰帶裡有一張自絕書。 自絕書曰: 文天祥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的自絕書,人要死所寫的叫做自絕,所留的這篇文章叫做自絕書。 註:孔子慈悲教我們要殺身成仁,孟子教我們要捨生取義,唯有盡了義,達到仁,盡義達仁,讀聖賢孔子孟子的書,我們所學的是什麼呢?也是學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像今天,我做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所以從今以後,我對國家對百姓,對我的父母,對我們的老師不慚愧,在天地間都是偉大的大丈夫。 這樣文天祥就被斬頭。 結果元朝皇帝曰:真大丈夫也。 有的人做的到,這是歷史的榜樣,只要中華兒女你有看到歷史,認識到這兒都能辦到,但是要有偉大的毅力,要堅守著我們的意志,要有不變的心志,要不然就變質投降。 ★二、修道的起步—培養善端。 道要從何處修起。 端:開始。 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註:我們人有四個善端,這個善端就是好的開始,仁、義、禮、智這叫做四善端。 〡.惻隱之心,什麼是惻隱之心? 孟子舉例: 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他走到過去的古井(過去古井很深,每一個人都到古井旁取水)孩子走到古井的地方,古井也沒有蓋很高,孩子不知道生死關頭,來到古井的地方玩,被隔壁的人看到,隔壁的人自然而然的把孩子抱走。 抱走也沒有想讓主人知道償紅包,也沒有要讓隔壁的人說他是好人,全部的作為都沒有什麼企圖,只知道孩子摔下去古井會死,我們出自於良心 把孩子抱走。孟子說這是惻隱之心,這是仁的發端慈悲心的流露。 〢.若知道好與歹是義的發端。 若知道害羞是義的發端。 〣.若知道相讓是禮的發端。 〤.若知道是非曲直是智的發端。 若知道善惡分別是智的發端。 所以我們要每一個人都有四端於我,四善端這是好的端,但”端”就像端芽,這芽發出還很短,這是上天給我們的善端,可是要靠我們自己培養,如果會把這個善端加以擴大、擴充,發揮它的光輝,就像火燃燒越來越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像泉水慢慢流會變成江、湖、大海它有那麼大的功能。 苟:假如。 假如我們能夠擴充,足足可以保四海,讓四海的人可以安居樂業,如果不能加以擴充,連我們的父母都保護不了,因為你沒有發揮,你沒有四善端仁、義、禮、智,那種不仁、不義、不禮、不智父母早就被你殺掉了,那叫做”沒仁性”。 那麼這是我們修道的第一起步,培養這個善端把仁、義、禮、智、信發揚光大。 這樣小可以成就個人。 這樣中可以成就家庭。 這樣大可以成就國家、世界,這是孟子的看法。 ★三、修道的重點—實踐倫理: 孟子曰:規矩、方圓之至也。 聖人、人倫之至也。 註:孟子的看法規矩方圓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 圓:圓規。你要劃圓的要用圓規,矩就是彎尺(十字尺)。 矩:彎尺。矩就是劃四角形,所以規和矩這兩種工具,就是要劃四角和劃圓最好的工具,除此以外沒有別的,沒有此工具任何怎麼都不理想。 聖人:是人倫修到最高無比的境界叫做”聖人”。 聖人有很深嗎?沒有,聖人只不過盡到人倫而已,如何盡到人倫呢? 孟子曰:道在爾,而求諸遠。 事在易,而求諸難。 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註:爾:近。 諸:之於。 修道不是叫你去深山古洞修煉(爾:近)而是在人倫下功夫,不必求很遠,在網常倫理下功夫,不必到深山古洞參禪打坐,這個修道的事其容易無比,不要認為修道很困難,不要像看電視那樣打掌風,坐禪那種是在演戲,差太遠了,道不是那樣修。 孟子說要怎麼修呢?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註:孟子說每一個人只要親其親,親近我們的父母,那就是孝,長其長,尊敬我們的兄長,那就是悌。 論語曰: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孝悌是仁的根本,每一個人都能行孝,行悌那天下就太平了,那有多困難呢?那只要行孝悌之道,今天看我們的國家,社會的事那麼多,大多數都沒有盡到孝,大多數都沒有盡到悌、兄弟殘殺,父子殘殺,這就是孝悌沒盡到,家庭不合順,社會就不安寧,只因為互不尊敬。 孟子的修道觀,強調實踐倫理還不夠,還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不只是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還要關愛天下間的父母。(孝) 我們不只是要關愛自己的幼兒,還要關愛天下間的幼兒。(慈) 把這種孝和慈流露於世間,國家就太平,就像我們開班,不只是尊敬我們的父母,不只是教育我們的孩子,只要世間的人不管老和小,我們都要教,只要來到道中,老和小我們都尊敬,都關愛,都教育,這是我們道中大同世界的理念。 ★四、修道的責任(首重渡眾) 修道的責任首重渡眾,不是我們現在才渡眾,孟子的時代也要渡眾,孔子的時代也要渡眾,孔子周遊列國,弟子三千,孟子周遊列國,弟子六七百,這也是很多人,所以孟子說: 孟子曰:天生下民,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 註:孟子說上天生了那麼大堆的百姓,生了芸芸眾生,但是因為天不言,地不語,所以上天才派先知的人來感化後知的人,派先覺的人感化後覺的人,這個先知先覺就是”明師”。 何謂明師:要了解明師,必須先了解兩大義意。 〡.要明白生死路,這叫做”明師”。 〢.要明白回鄉的路,生從何來,死歸何處去。 今天若問你回鄉的路要怎麼走,你能指引出路來嗎?若能指引的,你就是明師。 人生從何來,死歸何處,這生死路在那兒,你指引的出來嗎?指引的出叫做“明師”若指引不來,那就不是明師。 孟子說: 「我是上天派來這裡人的先覺者。」 這不是偉大的口氣,也不是孟子誇口,而是孟子偉大擔當,所以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我將老 中娘放給我的這個道,感化天下間的人,所以要叫醒天下間要有道,沒有”道”叫不醒眾生,所以要叫人來修道,也是要有道,沒有”道”怎麼叫人來修道呢? 不是用我們的”我見、意見、見識”就能叫人修道,而是老 中娘放出來的道,才能教人修道。 “非予覺之而誰也” 不是我去感化,那麼誰會去感化。 孟子他認定渡眾是他偉大的責任,我們不能不渡眾,因為天不言,地不語,而我們是先知先覺,難怪理事去到美國,點到博士,三寶講完教他們去渡人。 博士就問,第一天為什麼就叫我們去渡人。 理事就說,誰叫你比他們先求道,如果你排在最後一個求道,你就不必渡人了。 “真理”先知道的人就有義務告訴其他的人。 ★五、修道的使命(教育後學) 渡人家來求道不是這樣就算了,如果求道的儀式結束了就完了,那樣點傳師就輕鬆了,做壇主也輕鬆,真正渡來求道就像生孩子一樣,肚子痛差不多二個小時,就算痛一天也無所謂,但是生出來要教育十八年。 道中的道親你渡他們來求道,只是剎那間,請壇主辦道一晚,不必花兩個小時,但是教育後學必須花三年、五年才能漸漸明理,有責任的甚至牽引到一心歸命才算結束,真的是不簡單。 像生女兒不是嫁出去了就好,還要等到嫁出去家庭是否順利、夫妻是否會吵鬧,定庭是否會溫暖,還要看那麼遠,所以要教育後學,不是渡來佛堂就算了。 孟子曰: 「中也養不中, 才也養不才, 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若中之棄不中, 才也棄不中, 則賢與不肖之相去也,其間不能以寸也。」 註:會守中道的人,中道守的住的人不簡單,有的人修到後來偏歪了叫做”歪道”,這道修的不正,叫做”歪道”。 那是不守中道,守中道就是導守規矩,這種人要培養不守中道的人,行為偏差的人。 有才能的人要來培養教育無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希望家裡有一個賢的父兄,有一個好的父母,有一位好的兄長來教育,在我們的道中,會的人教育不會的人。 我們希望道場出現一位賢人,有前賢懂的來教育我們,如果前賢高傲”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他懂的守中道,把我們這些不守中道的人棄捨,他有才能,把我們這些沒有才能的去掉,不教育我們,隨我們去自生自滅,當做我們是野生的,那你這些中、有才、賢和我們這些不中、不才、不肖那相差又多少呢?才差一寸(表示你也好不到那裡去),可惜老 中娘派你那麼有智慧的來,竟然不教育我們,最後回去天庭那個成就沒有差別(你沒有成就,我也沒有成就),當然我沒有才華沒有啟示我,我就沒有成就,但你沒有教育我們,你沒有功德,也沒有成就,所以前人開示: 上天賦予你有一點智慧,有一點才華,讓你會插花、會料理、讓你會講道理、讓有這些技術,讓你有這些方法,我們就要好好的教育我們的後學,借著你教育後學,才能了你一點點愿,借著你了一點點的愿,才能成就你先天的果位,如果你高傲不運用,有才華不教育,人有能力不教育人,你會禮節服務也不教人,回去天庭你沒有果位,可惜讓你有這麼好的才華,可惜讓你做道中的前輩者,讓你先學習那麼多,你匿道不現,最後你辜負後學,你自己也沒有成就,老 中娘要我們有才華教育不才,有中教育不中,所以要教育後學,孟子認定要教育到這裡。 ★六、修道的功夫(要遵守規矩) 不遵守規矩不可能成道。 孟子曰: 「離婁之明,公輪子之巧,不以規矩。 不能成方圓,師嚝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平下。」 註:每一樣業都講究他的規矩,就像離婁過去他的眼睛很明辨,這秋天鳥身上所生毛(小小的毛)他也看的清楚,公輸子(魯班公)他是做工具(木匠),但是任憑他們的技藝再好,如果沒有規矩,也不可能做好。師日廣是一位音樂家,雖然很聰明,也要照六律才能正五音。 堯舜為何能治天下,他如果沒有按照仁政是沒有辦法治天下,所以修道要照規矩。 何謂修道的規矩: 修道的規矩是十五條佛規。 修道的十條大愿。 以後達到清口愿,照這些導守著,這樣修道就不會偏差,這才是修道的護身符,修到最後妖邪不入,最後個個成道。 所以修道沒有捷徑,修道也沒有技巧,照規矩修道,不要嫌規矩不好,開車有畫中央線做分隔線,就是有人嫌這些分隔線麻煩才容易發生車禍,所以也要按照交通規矩的說明,這樣才能保平安,這是孟子的看法,修道要遵守規矩。 ★七、行道的標準(古今不變): 就像我們大學的聯考,有定基本分數,所以你先別高與太早,今年的考生比較少,今年的錄取分數一定降低,你不要怕,這是古今不變,後學的學校有一位老師,很有趣,他去參加全縣的演講,回來他說得到第二名,後學說你真棒,怎麼現在就知道名次呢? 他偷偷的對我說,只有兩人比賽,我知道比不上他,所以我一定是第二名,結果錄取第一名,第二名從缺,你沒有達到標準,人家可以從缺呢? 回來報紙一打開,第一名某某國中的老師,第二名從缺,所以修道也是一樣,不要認為這次有那麼多的人淘汰,走錯線的那麼多,就剩下我們這幾個,回去理天隱坐,就算沒有一品也有三品,要不然也有九品蓮台位,不要想的那麼天真,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從缺。 所以孟子的弟子就問: 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何不使被為何幾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的學生公孫丑有一天異想天開,對孟子說:老師呀!你這個道呀!太美,太好了,但是標準太高,高的像在登天…讓人覺得爬不上去,誰有摸過天,沒有過,”何不使被為何幾及”。 為何你不降低道的標準讓人們都摸的到,大家來修,大家都能成道,”而日孳孳也”。 每天增加你的學生就越來越多,修道如降低標準,那天庭的佛祖拜不完,那有那麼大堆。 孟子曰: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拙射,變其彀率,中道而立, 能者從之。」 註:精通的泥水匠或木匠,不會為了愚笨的工人就把繩子墨斗廢掉,像金字塔,蓋的那麼高不會倒,現在都市蓋九十樓,一百樓都那麼直,你沒在用墨斗、水平、水秤,傾斜度太大早就倒下了,師父無論能幹或愚笨都要照方法來。 就像夏朝羿最會射箭,他也不會因為這個徒弟笨,”變其彀率”拉弓就隨便射近,他也要拉滿弓,射出去才會遠,像岳飛都拉滿弓,百步穿林。 結論:我這個中道站在這兒,你有能力的來順從,沒有能力的你不要修,其實這是天地有標準,這個標準不會現在就便宜,以前就比較困難。 前人慈悲: 不要以為白陽修道就比較好成道,標準定低一點,那你就不要妄想,那對過去青陽期,紅陽期的修道是一種侮辱,過去的人修道憑實力去修得來,那我們現在白陽期也是一樣,一點都不差。 像我們的老前人也是五大犧牲,最後才成道,現在的修道不要存便宜的心。 ★八、修道的途徑(古今同轍) 修道路徑古今同轍,過去走的路和現在走的路有沒有一樣呢?若修道的路都是一樣,過去怎樣修,現在就怎樣修,只不過過去是出家,現在是在家修,若修道都是一樣,所以孟子說: 孟子曰: 「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前後,千有餘歲,得志行守中國,若合符節,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註:孟子說:舜帝大家都認識他,出生在諸馮這個地方,後來搬到負夏居住,最後死在鳴條這地方。 經過這三個地理的考查他是東方的夷人,若是文王住在岐周,最後死在畢郢,經過地理看來,他是西夷的人。 夷:沒開化的民族。 孟子說他當時是沒有開化的民族,是真的我們的文化是越來越開化。 就舜帝和文王來論,他們居住的地理相差有多遠呢? 相差一千多里,他們兩個在世間年格來論相差一千多年,差一千多里路,差一千多年的時間,但他們都得志,在中國行道,在中國推行他的行政,若合符節像過去的史官手所拿的那個節,玉佩分成兩半,一人拿一半來合,合起來這個叫做”節””符節”。 我們現在都用收據,中間有一條然後蓋章撕掉一半,”前聖後聖”前聖是舜帝,後聖是文王,他們所走的路是一樣,”其揆一也”走同樣的路,行同樣的仁政,並無差別,不是因為差一千年就有差別,一點都沒有差別,一千年後的,今天在修道和二千年後的今天,在修道都是一樣,道就是這樣修,按照人道,沒有別的樣,也沒有差別,也沒有降低標準。 ★九、修道抱負(放大眼光,兼善天下): 修道的抱負,放大眼光,兼善天下,不要做一個自了漢。 孟子曰: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人,不得志,修身現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註:我們的孟子就有這麼偉大的抱負,所以我們讀聖賢書好處就在這,讀聖賢書會鼓勵我們的心志,要不然達摩怎會說: “中國有大乘的氣象” 達摩在印度說中國有大乘的氣象,最後才把”道”傳到中國,反而印度沒有”道”可傳,為什麼中國有大乘的氣象,你看孟子的論法,這就是大乘的氣象,我們修道就是要效法這個。 孟子說: 古早的人,這也是孟子的看法,當我們得志的時候心中就有道,發揮陰德來給人家,就像壇主好好的來教育道親,讓後學每個人都有成就。 當我們不得志,不被重用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我們也要好好的來修身,在這個世間,讓人看懂顯於世給世間人看,你也好修身,不能因為生命沒有被重用,就意志消沈,不修道隱居、退道,這都是不正確的想法,人家不在重用是人家的事情,但是你要好好的修我們的道,當然我們才華出眾,人家不重用時,我們獨善其身,好好的修自己,當被重用時,我們要趕緊兼善天下,把大道推行出去,所以每一個人在這個時間裡,不管有沒有被重用,不管時間允許不允許,我們都有我們的修道法,若這時間不允許,就像六祖當時離開五祖,師兄弟要逼害他,他就隱在獵隊十五年,那時就是獨善其身,時間到了,來到法性寺大說法的時候就是兼善天下,隱不能永遠隱,到了就要出來說法,這是修道的抱負。 ★十、修道的精神(犧牲奉獻): 最後孟子勉勵我們修道的精神要犧牲奉獻。 孟子曰: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註:乾淨俐落的來慈悲,天下有道,以道殉身王下無道以身殉道,末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這有差別,像今日天下有道,老前人當時天下有道,我們要以道殉身,殉身為道做到死。 殉:做。 做到死有代價嗎?有,那代價是什麼呢? 像老前人五大犧牲,最後成就養明聖君,代價上天封果位。 當天下無道,像大陸天下無道,那裡的三賢要怎麼辦?(三賢:張、邱、盛)前人,以身殉道,被當時大陸的官兵捉去,倒裁活埋,以身殉道,馬上死。 以身殉道是做,這不一樣,做也是要做到死,言死是慢慢的死,這中間成就他們的果位。 但這是一時間要死,我們不會走到這種命運,這是以前的大陸。 “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不曾聽過這道會怎樣,為了人不認識道,道就死在人的手中,不會的。 院長慈悲: 你們有那一位敢說,沒有你,道就不能弘展的。 道不會死在我們的手上,你不做,別人會做,你不弘展別人要弘展,是我們愚痴,別人可沒跟著我們愚痴,所以”道”看懂的人搶著做。 註:孟子亞聖是誰封的。 帝王的冊封。 在孟子死後沒有馬上封他為亞聖是已經來到元朝,元朝的文宗皇帝冊封,孟子為亞聖。 過去帝王冊封我們的聖人當聖以後,孔子叫做”至聖”,也封王,孔子叫做”文宣王”,一定要封王,孟子叫做”鄒國公”,因為孟是鄒人也。 公候伯子男,像關聖帝君叫做”大帝”,”桓侯大帝”,伏魔大帝, 原因要了解,過去的皇帝己經是王了。 你死後若沒有封王,他就不能拜你,所以後面都封王,你也是王,我也是王,那樣可以拜,所以都把聖人封王。 文宣王,伏魔大帝,鄒國公那樣才能拜,可是元朝文宗皇帝封孟子亞聖鄒國公,來到明朝說這個不必,所以明朝以後都稱乎孟子”亞聖”到今天我們也稱乎孟子亞聖,是元朝封孟子為鄒國公。
德經講義 簡介篇 第01,02集 大德者慈悲勉語: 1. 非常的感謝.感謝天恩師德,我們能在一起,是要靠緣份,不是俗家的緣,是上天賜給我們至尊至貴的道緣,我們要非常的珍惜。來世間不要空手回去,老不足嘆,老,大家都會老,該嘆的是老而虛生,空虛的過一生。 2. 在生的每個過程,是否活的實在.來世間的目的何在,我們一定要了解。我們是一體的,沒有你我的分別,要互相包容、諒解、指正。把老子的精神,融入生活化,作為以後修辦道的基礎. 一、 認識自我及修道因緣 _ 出世做人,有兩點不可忽略. 累世善業_有善業才有資格出世做人. 所以這個世界涵蓋了苦樂. 但遺憾的是,也有未淨罪業. 人俱有善惡的基因,成仙做佛或墜落陰間,都是人在做的. 聖人立教的究竟_ 是要我們開悟. 說法的作用 _ 是要我們轉迷. (開悟則可成仙做佛,迷昧則會墜落陰間) n 世尊所留下的一切,目的在使因地眾生(註1)能 _ (一) 修因. 積極性來說_ 世尊說法49年,立84,000法門,可以使十法界均能登峰造極. 消極性來說_ 立六道輪迴,讓眾生心生戒懼,產生向善誘因。 (二) 彌勒應運 _ 證果 (註2)故事 ˙講師敘述虛雲法師(雲公)的故事. ˙彌勒祖師在兜率天做主持,阿難尊者做總務. ˙迦葉尊者是釋迦佛祖道脈傳承的人. 彌勒應運不是修因,現在修道的因緣是證果。這次彌勒應運求道只傳五字,不能寫出來,是口授心印.現在是玉石分判,定盤。 ˙ [ (來9:27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註3)] 證果的因緣 _ 現在眾生的兩條路_ 上升 或 下墜 已經沒有輪迴. (上天道盤嚴格考驗) 有空多涉獵彌勒經典_ 如: 彌勒上生經 彌勒下生經 彌勒應運肚大能容,可幫我們將很多很多的業從苦海載走,因眾生帶業往生. 有出家人說:佛的淨土在三界外,要達到一塵不染,沒有任何的冤親債主.但是今生做不到,不知要經歷多少未來世,也不知道。(註4) 而我們彌勒淨土是兜率天,在三界內.不過法界通化,在今生能有一席之地為優先。 業可轉,用法船載走._ 這次一貫道的法船憑著諸佛加被、彌勒祖師宏願加持,把我們的業轉走,才有辦法超生了死,所以內心要常記天恩師德.→【為何點道時,可以 關帝居左純陽右二十八宿護法壇... 雷部風部 虎部龍部 各顯威嚴...鬼神聽旨 切莫冥頑...,因為天道的天命可貴】. ˙ (參考_)這樣才能借力(祖師宏願加持)使力(求道後,好好的修道),以道(:天賦的本體)、誠(天賦的本能),用天賦的本能自然的將天賦的本體展現在常生活中(:德),來圓滿今生(註5)。 二、 對道德經的體認 概說_ 道德經5千言.(註6) 道德經是我們中國的寶典. 道德經在日本有192種譯本. 自秦漢以來,有283種;合歐美共計1600多種.所以身為中華子孫,更要深入道德經研究,否則有愧、汗顏. 價值_ (1) 道德經的思想 _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講師講座 _ o 道德經是我們脫胎換骨的不二法門. (a). 仁者人也,人之價值不在外表,在他的內涵,在看不到的道德力量.(孔曰成仁,孟云取義) (b). 一生是否有好好的研讀一本經典,來改變自己的心性,把自己的道德充電,而發出生命的光,讓生命的價值好好去充電,來脫胎換骨. (c). 求道後找到自我,用道理來改變自己,用經典來充電自己.藉著天恩師德來徹底改變自己. 聖人所留的經典,是要我們開悟,再加上彌勒祖師宏願加持,明師ㄧ指,地府除名,天榜掛號. 生_是死的開始 生死是天地萬物不變的定律. 一年見面一年老, 一次見面一次少. 死_是生的延續 . * 花開在等候花謝,花謝的目的 ― 結果. * 人 → 肉體的消失 → 在求靈性的歸根復命. * 死:是肉體與靈魂的徹底分開.(肉體在生時做的好壞,決定靈性的歸宿) * 所以死的價值是由生來肯定.在世間若活的莊嚴、活的有價值,則死的其所、死的安樂,生與死是一體之兩面.能好好活,就能好好死;若亂亂活,則亂亂死. * 在世間活的時候,每次的呼吸都要謹慎,我們好好走這條路,好好研究經典,道德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 啟發生命的大智慧 _ (a). 人若能無我、無欲、無妄,則清淨自然,這叫做「大智慧」. ˙ 當我們來到佛堂中,很快的感受到一心不亂(無煩惱),達到直下無心. (b). 我們常說一個人若能『接受』無的、空的,這個人是高智慧. ˙ 因為眾生、凡夫即相而執相,這是可憐的眾生。 有智慧者即相見性、聞聲知心. ˙ 今天一貫道受到上天最大的呵護,其所受到的毀謗也最多.在橫逆中,要堅強的站起來.我們要時時刻刻達到無心,則很快成道. 院長大人: 困窮與患難,正是上天磨煉一個人品格的最高學府,此學府非盡人皆能入.幸遇者,乃上天厚我之甚也.若不於此(這個機會),求得精益與自性受用者,乃辜負天恩. (c). 道德經在教我們如何自處、自己定好位,要是沒借這個機會求得精益,將辜負天恩. (3) 道德經已深入國人心中.(凡是中國人的血液內均流著孔子、老子很多很多的教誨.) (a). 知足者富,知足常樂 _ 用此兩句來自我調適. (b). 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牙齒很強硬,但未老就逐漸壞了. ˙邊刷牙(假牙),邊吹口哨.] (c).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不要去計較禍福,福中有禍,禍中帶福) (d). 道德經81篇中,好好體悟記住40句話,一生將受益無窮. 道德經是中華民族的寶典,非常非常的了不起. 三、 介紹老子 _ 生於公元前565年. 孔子_公元前551年. 姓李,名耳,字老聃(ㄉㄢ).春秋時代,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於周朝,掌方冊.出函谷關時,關令尹喜謂:子將隱矣.強(請無論如何)為我著書(一年的時間)。留下道德五千言. [出函谷關,進入秦國(秦穆公時),一般史書謂:莫知其所終.] (講師補述參考_ 老子死於扶風,葬在槐里) 按史料推論參考: (1) .春秋時,無李姓,有老姓.戰國時代才有李姓. (2) 孔子、孟子,老子應姓老.古時對聖賢尊稱,在姓之後加「子」._ 老子 四、 道德經 ˙ 每部經典其所旨所言,總攝在經名. 道_ 道本無名,是強名.因「道」這個字最接近真理(無對待、無比較). (1) 是宇宙萬物的主宰,最完美、最聖潔.最真最善最美.所以有道的人最完美無缺. (2) 人的價值在於看不到的內涵,肉身只是工具,要聽這個道來指揮.我們要直下無心,用道來做人的主宰,不是來佛堂才修道,道不可須臾離也.我們人時時刻刻要有本性、良心的存在.道在哪裡?道在我們一舉一動中,在日常生活中.要直下無心,用道來主宰,一以貫之,一就是道,將道貫在六根,在道場所有的言語,不能離開心性.離開心性,一切都是旁門邪說. 德依道生_ 德:表露於外的行為. [道依德顯] (1) 一部道德經是完全在修正我們過去的沒道沒德. 如果你有很完美的道在主宰,你所表露出來的行為將至尊至貴. (2) 念頭一轉,當下開始徹底的改變自己_ 回頭、轉念、頓悟、放下. 經_ 不變的法門. (1) 照著不變的法門去做,我們就能復性,就能歸根復命. (2) 我們來世間,現在彌勒應運是證果的時候,不是修因,是定盤.不是上升就是下墜,沒有第三條路.所以這次應運無論如何要把握住,好好修,一定要上去,否則辜負天恩,所以聖人留經典給我們開悟.所以今天開始要開眾生知見(眾生的知見,是迷昧的),為佛的知見.所以所有的行為要戒慎恐懼. (3) 衛靈公篇23.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4) 聽道理不是好不好聽,是要_「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ㄓㄨˋ)乎心,布乎四體,行乎動靜。端而言,蠕(ㄖㄨˊ)而動,一可以為法則。」(荀子勸學篇) 註1: 菩薩有三: 一 果地菩薩。已經證得佛果,為了引度眾生,應化為菩薩身者;如觀世音、地藏王、彌勒。 二 因地菩薩。因地菩薩者,依修行而得菩薩果位者。 三 願地菩薩。願地菩薩者,謂發願願行菩薩道者。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面菩薩指願地菩薩(即正在修菩薩行,但還未修成菩薩果位者),後面菩薩指因地菩薩(已經修到菩薩果位者)。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註2: 虛雲老和尚:五十歲南行,經拉噶、亞東、入印度,經不丹國翻越喜馬拉雅山,至揚甫城朝佛古跡;由孟加搖渡錫蘭,朝聖地,入緬甸,參大金塔;七月起程返國,由臘戍過漢龍關,至大理,朝雞足山,禮迦葉尊者入定處,忽聞大鐘自鳴三聲,土人一一歡呼禮拜。 有人問:「大迦葉尊者入滅盡定處是在印度的雞足山?還是在雲南雞足山?」 彼雞非此雞,此足非彼足。印度雞足山早於2500年前已存在,此山在摩揭陀國。玄奘大師亦云:莫訶河,相去百餘里梵語屈屈吒播陀山Kukkutap2da,此云雞足山,因後尊者居中寂滅,不敢指言故,又改云:尊足山(gurup2da)也。現在您去雞足山朝聖時,若是坐火車就要在一小站Gurpa下車。Gur者古之Guru者尊也,p2da者足也,簡稱就變為Gurpa,實際上還是要讀gurupa,印度人已不這樣讀,而讀gu-r-pa。 《釋迦方志》是唐永徽元年(650),律宗道宣律祖所撰。云:又東度莫訶東大林野行百餘里。至屈屈吒播陀山(Kukku6a pāda言雞足也),亦謂窶盧播陀山(guru p2da,言尊足也),直上三峯狀如雞足,陗絕孤起逈然空表,半下茂林半上蔓草。尊者大迦葉波,於中寂定故因名焉。初佛以姨母織成金縷袈裟,傳付慈氏佛,令度遺法四部弟子。迦葉承旨佛涅槃後第二十年,捧衣入山以待慈氏。上有一塔,靜夜望之明炬自照。雞足山東北百餘里,至佛陀伐那山(buddha vana),北崖大石室,佛止數年,旁有磐石,帝釋摩檀塗佛今猶芬烈。 根據早期的經典記載,包括一切有部律(Sravastavadian Vinaya)和天業譬喻(Divyāvadāna)等都說,大迦葉尊者現今仍然入定於印度的雞足山(Kukku6a p2da giri)內,他要護持佛陀的衣缽,等待彌勒菩薩誕生于婆娑世界,才將衣缽傳承給他。據說無著菩薩也曾為了面見彌勒菩薩住在山中十二年,和精通密法的商那和修Śāna-vāsin也在此居住數年。商那和修又作奢那婆數、舍那波私、舍那和修、舍那婆斯、奢搦迦(Śānaka)、商諾迦縛娑(Śānaka-vāsa)。意譯胎衣、自然衣、麻衣。係阿難之弟子,付法藏之第三祖。 註5: 一生_ 1. 人生=前世 此生(出生到死亡) 來世. 生是死的開始,死是生的延續.生的期間與死後兩者加起來,才是一生的全體.故斷氣不是一了百了,而是沒完沒了. 2. 很重要的是靠自我的修持將死之前的一切罪過要消失,否則會帶往來世.所以活著時要修好脾氣、毛病,不怨天不尤人,否則來世會更痛苦、更悲哀,這就是修道的重要,故要深知生死輪迴及靈魂不滅的道理. 3. 今生適逢大道普傳、祖師鴻持及自身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的助緣,求道、修道、行道,這是上天給我們太好太好的一條人生路,再怎麼辛苦也是這段時間,成道有望,所以「今生明,生生明,今生迷,生生迷」,所以把握今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若忽略了今生,則前述所有助緣均消失,殊為可惜. 4. 生命_天命之謂性,我們生命帶著天命。生(一息尚存)所做的一切在為死打基礎. _ 註6: 六十幾.. 參考:彌勒系經典(網路)資料_˙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劉宋 沮渠京聲譯) ˙佛說彌勒下生經(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後秦 鳩摩羅什譯)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唐 義淨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姚秦 鳩摩羅什譯) 第一章 第3,4集 慈悲勉語: 非常難得的聚會,這個聚會除了前賢們這個向道的心外,冥冥中上天對我們的加靈、對我們的鞭策、對我們的鼓勵,就因為這樣,大家把萬緣放下,直下無心. 壹. 我們的共識: 一、 我們要開發生命智慧的潛能 _ 講師講座_ 1. 我們來世間走一回,不是偶然的.我們是有善因來的,我們是乘愿降世來的.我們有被賦予「天賦之全」,上天實在是給我們完整的本性,來出世在這個世間.所以我們有生命智慧,這個生命智慧就是要證明佛知見,有佛知見的人才有智慧,眾生知見是迷昧的,眾生知見是要吃好、穿好,要名、要利. 2. 希臘名言_ 除非你能掌握人生的最後一點,否則你無法走完這一生. 3. 什麼是人生最後一點? ˙ 我要歸根復命,這個目標好好抓住,一切的一切才會為了歸根復命去做.要有接受『空』、接受『無』的能力,這才是最高智慧. 即相 → 著相,是沒有智慧. 世俗人之見. → 見『性』是有智慧.→ 借相明理 要歸根復命不能離開心性. 聞聲 → 知『心』. ˙ 「理」: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是『空、無』的,卻是實有的. ˙ 一切經典的闡述,若離開心性,則落入邪說. 二、 突破自我生命的限制 _ 誰讓你痛苦、悲哀、煩惱_ 你自己. 如何突破?_ 直下無心(一切的煩惱都放下) → 自然見性 修道的三句話_ 當下頓悟 ð 放下 若佛堂前面無任何擺飾,只有一面鏡子,其涵義: (1) 參辭駕時,面對自我,顯示自性是佛. (2) 鏡子是物來應物,物去不留._ 修道要放下,直下無心. 講師懇求各位前賢: 今天要是不把這三項覺悟,一佛二佛三佛,你不可能成佛的. 回頭 若不回頭,誰能替你救苦救難. 轉念 若能轉念,何須我對你大慈大悲.轉眾生知見為佛知見. 把執、欲念、妄、我……通通放下,達到直下無心,此時自然見性。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把所有的念頭放下,會感到自性顯露,因自性是被自己所束縛住的. 三、 藉著經典的闡述,我們要踏入創造修道的人生 _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的修道士,一舉手、一投足,能讓人感覺出你是在修道,表示你成功了. 彌勒應運是證果不是修因,所謂善惡分班、玉石分判、定盤、最後審判,所以這次眾生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上升,第二條路下墜,已經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要好好修道。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敬畏.(非常尊重,唯命是從) 聖人之言― 經典。聖人是真理的代言者. 「經」是啟發自性,讀經典不離心性,就如打鐵不離砧(ㄓㄣ). 四、 輔助資料 1. 宇宙的萬象 _ 萬法. 萬法歸一,一歸萬法。 一理散萬殊,萬殊歸一理。 五教 歸一: ˙ 故五教不離心性。所以今天修道也不離開心性,要歸根復命、返本還原。要發露出智慧來,才能成佛. o 一粒種子埋入土中,須陽光空氣水、日月星辰、水火風土、風霜雨露。佛家謂:一朵花等於一虛空,一朵花的成長需天地的精華滋養. 人之生活所需_ 食衣住行育樂 (1)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 (2)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樣事物的成就,需要包含很多很多的助緣). (3) 人與宇宙、天地,息息相通.即人不能離開天地、宇宙,所以放大來看,人就是天地、宇宙。我們要靠天地很多很多的照臨,既然天地能照臨我們,所以研究道德就可以由人的角度來開展天地,開展宇宙。 道德經是由宇宙、天地,說到人。若人與宇宙、天地,無息息相關,請問如何超生了死,如何回理天. o 永嘉禪師: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水月一月攝) 第一章(定義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ㄐㄧㄠˋ)。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貳. 定義章_ 一. 由宇宙道德原相來說道的第一個定義,由下列兩種詮釋_ (一) 以自然界的立場來闡述道德. (二) 以自性的立場來闡述道德. 任何宇宙物質,均有其主宰。如杯子的主宰定義是其空間,空間大的是大杯子,其外觀為不同材質.如買衣褲,先決定尺寸,再決定材質.所以主宰是看不到的。 道:宇宙的主宰、真理.是空的、無的.道這個字無對待、無比較,最接近真理.道的力量在運轉宇宙.道無形相、無言說. 可道: 有形相可言說. 道以自然界來說_ 有 宇宙、天地、人身 道以人性界來說_ 有 性、心、身. 非: 就不是. 常道: 永遠不變的真理. 講師講座: (1) 道,宇宙的真理主宰,這個運行的力量主體,如果能夠讓你說的出來、看得到,就不是永遠不變的道. (2) 以自性來說,自性是虛靈不昧.人不可離開天地宇宙,宇宙如何照顧我們,我們就要如何效法宇宙.我們有宇宙為主宰,沒有宇宙就沒有天地,沒有天地就沒有人。 (3) 宇宙是我們萬物的最高主宰,宇宙如何運作,我們就如何運作。因為宇宙、天地、人,是一體的,我們效法宇宙的運作,將來息息相通,我們才可回到理天,要是沒有宇宙、天地,請問我們何去何從。 (4) 宇宙的真主宰,默默的運行,絕對沒有形相、沒有言說,也看不出來,但是他在運轉.能說的出來,就不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 建德若偷.(參閱第41章) _ 為善不欲人知,才是真善。 ˙ 名是道運作所產生出來的德.為善若欲人知,則沽名釣譽. - - - - - - - - - - - -第3集結束(67分鐘)- - - - - - - - - - - - - - - - - - 二. 由天地來闡述道德的第二個定義_ o 當我們人遇到沒有辦法克服的時候,會求天求地.另外還有拜天拜地、謝天謝地、效天法地,所以天地跟我們最親近. (1) 無,名天地之始_ 天地開始之時,一團混沌之炁(),輕清上升為天_陽;重濁下凝為地_ 陰. (2) 有,名萬物之母_ 空無(真空生妙有)_ 有天地→ 有萬物. > ! ! ! ! : 心,要『一念不生、放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思善不思惡→是良心的開始。 身者心之器_ 身體是心的工具. o [所有經典,最深奧的都是第一篇.] o 講師講座: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有,名萬物之母。這個有是從無發露出來的有。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人性) (1) 無欲:無所思欲,無起心動念.靜. (2) 觀:不是用眼睛看,是將心念集中在一起. 集中在什麼地方?集中在「妙」. (3) 妙:(a)人身上佛的居處,妙不可言的地方.佛曰妙在正法眼藏這個地方. (b)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的地方. (4) 動物具有生物磁,生物磁有磁性,與天地磁的磁性,會產生感應.如鴿、燕、雁. ▲講師講座: 所以今天我們修道,就是天命在開發我們的生物磁.故無欲以觀其妙,我們將心念集中在這個地方,會開智慧.這是人性的智慧點,觀其妙才會開智慧,要好好守住這個有佛性的地方、有生物磁的地方,你的心念集中在這個地方,將會放光芒.故明師一指,常無欲以觀其妙,在靜的時候,守住佛性的地方,會開智慧,會放光芒.當修至非常圓滿時,則達到五眼六通.所以這個地方好好呵護,不要受到任何傷害,這是人性上的道,也是我們佛性的地方.但世俗之人,是無法開發這個生物磁的地方.觀其妙,常常守住,這個地方會發光,會與天地感應。「守中」,放靈光.好好修這個地方,會改變命運,很多的病痛可克服,因這個地方一理散萬殊,萬殊歸一理,好好守住好好修,不要受到任何的傷害,這個地方越呵護好,佛性就越強。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三. 由人身來闡述道德的第三個定義_ 徼:在應事上不偏不倚的合理的行為.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講師講座: (1) 我們人的生存,要是沒有宇宙就沒有天地,沒有天地就沒有人.但是我們人與天地、宇宙斷層,與天地、宇宙沒有連在一起,所以我行我素,忘記了上面還有天地,天地上面還有宇宙.天地、宇宙、人是一體的,所以性、心、身要連在一起,否則人的行為會有偏差. (2) 故「徼」是由道所發露出來的行為才會合理,簡單的說,做事情憑良心,憑自性、佛性,做事情不要違背自性佛、違背良心,良心的不安會很痛苦的. (3) 常,有欲以觀其徼。我們今天做事、行為、說話是否合佛性、良心.我們人有佛性在主宰,若我們念頭有偏差,則會心神不寧,因自性佛主宰給我們提出警訊.因為你的徼沒有照妙來發露,你的行為沒有照佛性發露.因為有這個佛性,故我們的德 ― 行為,無論如何要符合自性佛. * (陽貨篇19.)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此兩者(道與德):(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不可道之道 不可名之德 天地之始之道 萬物之母之德 無欲之道 有欲之德 (1) 同出而異名:同一個地方發露出來,一個說道,一個說德;一個說靜,一個說動;一個說內,一個說外. 道_ 內、靜。(體). {德依道生, 道依德顯} 德_ 外、動。(用). (2) 德是表露在外的行為,這個行為要根據良心去發露.內心的道,是由你的行為發露出來.德要對道負責任,看行為就知道你的內心. 道德的功用與絕對性_ (1) 玄:(不能讓你看到、不能意會到、讓你說不出來).奧妙莫測,不可窮知. (2) 玄之又玄:(不是學識、知識能知曉的).不能窺其極,不能窮其大. (3) 眾妙之門:一本散萬殊之始. 講師講座: (01) 從德依道生,道依德顯.憑「道德」來講,以後成佛成祖、人生的價值、智慧、妙智慧,通通都從這裡發露出來.做佛祖、做菩薩、成聖成賢、歸根復命,都要經過道德來發露,妙不可言,眾妙之門. (02) 言說愈多,離道愈遠,但是因為眾生要求知、要了解,不得不用言說來講. (03) 同出而異名,道是未發露的內心,德是已顯露的行為,但是行為要對內心負責.有沒有良心,用你的行為顯露出來. (04) 求道到現在,上天對我們很慈悲,雖然無形無相,但是能感悟、感覺得出來,上天默默的照顧,才是永恆的照顧. (4) 實相無相,無相實相.所以道與德是離開言說.行功立德,默默的做。 ˙ 「雖有非實,並無功德」,因為實相無相. (疑問品第三)【釋品題】達摩祖師曾說梁武帝三里一庵,五里一寺之佈施是無功德,韋刺使大惑不解,又對往生西方之道理不得全悉,故提出向六祖請教,故稱為疑問品。 1.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然再拜,問曰:「弟子聞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 2.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3.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 (為政篇第二.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 (顏淵篇第十二.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老師啊!你教我的,我會用心好好去做) ˙ (雍也篇第六.9.)子曰:「賢哉回也!」(了不起的顏回,默默的做,默默的修,實相無相) _ 終成復聖 講師講座: 1. 大部分求道後,都在行外功,行外功如似在製作蓮台座,要是修道修的不好,是無法進果位去坐的,那製作這個蓮台座是沒有用的、沒有意義的. 2. 今天我們研讀道德經,是來開發我們生命智慧的潛能,照這個方法來做。「道,可道,非,常道」,我們若是做的好,但說出來就不適當,「名,可名,非,常名」.真正的功德在自己內心上實實在在的修,靜靜的修,不要顯露出來.不要像梁武帝雖有非實. 3. 「實相無相」.今天這堂課講宇宙、天地、自性,無非是要效法天地,效法自性佛,來發露我們的行為.一點一滴的做,默默的做,把心放下,「無」才是天地之始,才是心做事情的開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妙行無住,無住才是妙行.無任何執著所做出來的事情,才是正確的,有所執就有所錯. 4. 經典是講心性,在啟發良心的發露. 虛靈 #虛,虛靜(虛無寂靜);靈,敏覺。指心靈。謂其明德靈妙。 #指心的虛靜靈活。《朱子語類》卷五:「虛靈,自是心之本體。」 《中庸章句.序》:「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 ˙『明德』:天賦靈明的德性。 ˙『明明德』:朱熹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虛靈不昧』:指心中無私,便能靈明而了知萬理。 #虛是有之本,靜是動之根,故凡有必起於虛,動必生於靜,而最後必反於虛,必歸於靜_此即所謂的「復」。人的心靈本來是虛明寧靜的。 人得乎天一點虛靈真空妙性,主宰全身,萬理俱備,妙應無窮,如如實心的真空,真空能生妙有,雖應現妙有而其實體本空。處靜時,所謂至虛_曰真空;處動時,所謂至靈_曰妙有。昭昭靈明,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性命圭旨-亨集_ *常有欲以觀其徼者,觀此竅也。常無欲以觀其妙者,觀此竅中之妙也。 *觀經觀心品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 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畢竟沉淪。 *觀心非易,止念尤難。是以念頭起處,系人生死之根。古仙云: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徒然。 第二章 第5,6集 石點傳師慈悲勉語: 我們懷著同樣的心態,就是非常的感恩,感謝天恩師德.我們這次的道,要不是所有的諸佛來給我們照臨,諸天仙佛給我們護佑,彌勒祖師宏願的加持,我們是很不容易進入聖人的門、進入佛的門,所以我們能進入佛的門,就要了佛的愿.所以道是很深奧的,道也不容易了解,故第一章講「道,可道,非,常道」,道是無法闡述的,完全要靠我們內心的知覺、內心的發露出來,那種感受才會深. 今天上天慈悲,使我們再次的聚會,這是不容易的聚會,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珍惜這個聚會.我們都是同修,是一體的,後學的過失,除了上天會赦罪外,在座各位前賢也一定會給後學包容及指正. 第二章(體用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ㄨˋ)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ㄏㄜˋ),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ㄕˋ),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壹. 前言_(體用章) 一、 一貫道_ 一貫:「一」是所有仙佛所追求的最高準則. 先修: 後得: 儒 _ 存心養性, 執中貫一。 ð 五教最後的究竟. 道 _ 修心煉性, 抱元守一。 佛 _ 明心見性, 萬法歸一。 耶 _ 洗心移性, 默禱親一。 回 _ 堅心定性, 清真返一。 「一」是天賦於人的本體. (1) 今天不論如何修行,最後一定要找到這個本體,如此才能與老同心,與佛同靈,與神同氣. 「一」也可以說是宇宙、天地、人的主宰. (2) 以一貫之,此生何幸,在濛濛渺渺中踏入佛堂,讓你得到與老同心、與佛同靈、與神同氣,並且找到宇宙、天地、人的主宰. (3) 貫是要將佛性貫於根(六根),我們修道後,我們的心已經與老的心一體,與佛的心是一樣的.所以懇求大家不要踐踏自我,不要說自己沒有什麼用,你是非常厲害的,因為明師一指,已經達到佛、達到老的心,我們「用佛心」、「用一」貫在六根,來主宰六根 → 佛眼(慈眉善眼)、佛口(說的話是佛之言)、佛耳、佛身、佛心. (4) 我們常說要忘我(我相),若是不忘我,就會變成自命不凡,自命不凡的人 ── 最俗. (5) 身者心之器,軀體只是心的工具,不是你的,要忘我,所以性與心合的人是最真的. (6) 不要說自己沒什麼用,你是最厲害的.希望各位前賢當下頓悟,現在開始忘了自我,用佛的心來主宰六根. 用明師一指的佛心來主宰來指揮眼、指揮身,無我的存在. →當下 口:佛口,講佛言。 耳:佛耳,聽佛音。 手:佛手,做佛事。 眼:佛眼,看佛景。 (7) 一是本源、本體,五教最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本體,是先修後得.今日求道後,一以貫之,讓你先了解本體、佛性、佛心、主宰,貫在六根,忘我的存在,用佛心來指揮六根,用主宰來指揮六根. (8) 今天修道很重要的一句話,起心動念不要用自己的好惡去做事,要是如此做事,那就全錯了.不要起心動念,求道受明師一指,讓我的自性、我的心是佛的心、老的心,來指揮我的六根. (9) 德依道生_ 發露在外的行為,要經過本性、良心、天理去生出來. (10) 道在內心,沒人知道,但道依德顯.用你的行為,來顯露你內心的修持. (11) (0:20:40)我們的體、自性、一,是宇宙、天地、人的主宰,這是老的心、佛的靈、神的氣,不可以些許的離開.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離開道,你就沒道了,所以我們今天修了體,萬事皆用佛心來顯露、來用. ˙貫_ 一:求道. 貫:修道.所以一貫含求道及修道. 有些前賢 ð 一而不貫:表示得而未修. 貫而不一:表示不明本體. 沒有求道, 不可能「一」. ˙ 一而不貫_得了一未貫在六根顯露出來,所以貫的工夫很重要. ˙ 一貫,得了一要貫在六根,表示你的一切行為代表佛、代表老. ˙ 貫而不一_未將「一」做為行為標準,只知心好即可. 二、 體用 _ ˙體:自性是佛.是天理、良心、根本. (1) 如用眼看,要經過本、經過體來看,否則這個看會有偏差,如眼白看人,是不對的. (2) 譬如同樣的笑_有由本體發露出來佛心的笑;有內心的歡笑、冷笑、嘲笑、譏笑. 用這個體,體是人的根本,用這個根本(內心的佛心),所發露出來的用. ˙用:顯露在外的行為.(含六根) 講師講座: (1) 所以我們今天修道要修做佛,假使這個體沒有定位於佛,那你用出來的行為都是錯誤的.故我們如何來自我定位?要了解我們的本體_自性是佛.我們本心是佛,用佛的體所發露出來的用,不管是一舉手、一投足、行住坐臥、一頻一笑,流露出來的都是佛(參閱一、2.(6)).因為你用佛的體所流露出來,這就是所謂的「體用」. (2) 經過明師一指後,我得到一,就要拳拳服膺,把佛性好好呵護,不要讓佛性迷失了. 貳. 課文 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ㄨˋ)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_ 講師講座: 世人不知本體是佛,子曰:「仁者人也」.這個仁是看不到的,用仁做人.老子:用道做人.用道體、佛心來指揮你的六根,我們人的五官百骸無罪,罪在其心.要五官百骸聽佛心來指揮,這就是體用. 本文第一段是無體有用之害,亦是本末倒置. ˙ 美醜是用眼睛看出來的,由眼睛來指揮心,耳朵聽到的事物,覺得不錯,結果自性被眼、耳指揮.心要聽從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去做,這樣就大大的糟糕了.因為世間人不知有本體. 天下皆知_「知」:由耳目所攝. 世人的心受環境支配、左右,由耳目所攝,被六根主宰,變成牆頭草,沒主宰,自性被六根指揮. 盼望我們大家定位自我,我的自性是佛,我要看佛的事、聽佛的話、說佛的言,其他的不要去說、去看.因為我用自性、天理、良心來主宰我,所以我所說、所看、所聽、所做,都合乎天理、合乎佛,那你將來才能成佛. 世間人為什麼死後會墜落地府,也活的悽慘,有錢人也是一樣活的空虛、痛苦.要如何活的快樂?找到主宰、佛性,自然活的坦然,一切事物都不會違背天理良心.君子坦蕩蕩,沒有一點罣礙,照天理、照良心做,因為有主體在支配,合乎佛的事才做,自然快樂. . 道_ 直言. 直接講道的本體,以道的標準來做. 儒_ 證言. 儒家思想不離開人生,五倫、八德,由人生的體驗實在的做出來. 佛_ 密言. 如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祇有行動,沒有言語. 受到外界的影響,大家說是善的才跟著來做,不是你佛性的發露,受到耳目所攝的影響才去做,表示你沒有主宰.本章的主旨首要在了解體,不要受環境支配、受外界來影響本體. 二.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本段是說世間萬物都是體用兼賅,由體來發露用. . 有無相生_ (由無所發露出來的有,這個有才會完美、圓滿) : ↑ ↑ ↑ = 無:真空、真無. (體)(性、心)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是由內心發露的.為「無」做事,做真的;為有做事,作假的.「無」為一切有的根本,由無生出來的有,這個有才是從無的心性發露出來的有. → 有:用.完美. .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1) 為道:真正的在修道. (2) 損我的脾氣、毛病、貪嗔痴,損本性所沒有的.損三毒、七情六慾. (3) 內心無為,沒有任何企圖,用體去做,所以發露出來的有_這個有就是用,才能做到完美.由自性本體自然流露,說的做的都會圓滿. (4) 世間上的有要有到完美,就要憑這個「無」所發露出來,看不到的自性、良心所發露出來.照你的道心發露,這個「有」― 說的做的都完美.這即是所謂有無相生.故要「有」的圓滿,要達到由「無」所發露出來. 難易相成_ (簡單是困難的根本) 易 _ 修身、齊家 (體) 修身養性 難 _ 治國、平天下 (用) 成佛作祖 在道中先要 脫胎換骨 →進而 移風易俗 才能改變他人. 明明德 新民. 明明德:先將自性光明起來. (明德:自性) (1) 有無相生_要做有的事,要憑看不到的自性、良心去發露出來,才會圓滿. (2) 難易相成_若要開荒渡人、行功立德,要從本身簡單的修道去修好,對人事物,要有禮貌,要低心下氣.(第5集 1:10: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集) (3) 在道中最深切的一句話「見道成道」.道務要宏展,必須難易相成,我們本身要修好,慈悲為懷,要了解體用,用佛性來說話.在道場中說話若離開自性,就是可憐的眾生.難易相成,好好對自己自性修好,說話憑良心說,不要患口業,本心都修不好,如何去渡眾.(自修易,渡眾難) 長短相形_ (短_體 ; 長_用)) (1) 有短的累積,才有長的功用.有房子的功用,是一塊磚一塊磚砌起來的. (2) (子張篇5.)日知其所亡(ㄨˊ). ── 勿以善小而不為. (3) 要做完美的人,是一點點學習,一點點累積起來的.點滴的功德,才會功德無量. 高下相傾_ (第39章)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 (下&賤_ 本.體) ˙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把本體守好 ―「無、易、短、下」,才是真修道者,將來無限好. (1) 要被人尊重,本身要低心下氣,自我檢討. (2) 以輪迴來說,現在你的晚輩,於一世二世三世…,亦可能是你的長輩. (3) 在道場中,是尊重你的道高德重,並不是你的名相、頭銜. (4) 有無相生,你要「有」的完美,你的心性要修的很好.你的「有」要被人尊重,你的「無」― 心性,要非常完美,你的「有」才會完美.作揖跪一叩再叩,是要我們低心下氣,越低下,成就越大. (0:20:04)聲音相和_ (音_ 本.體) ˙ 聲:聲譽. 音:人格. 人格要很高超,才能被人讚美. 前後相隨_ (後_ 本.體) ˙ 要做人家的前人,要時時照顧好後學.沒有後學,哪裡來的前人. n 無、易、短、下、音、後,這些是本體,要好好守住,才能長久、圓滿. 三.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o 是以聖人:我們修道士如何做,才能達成聖人之境. 處無為之事:做任何事要無為. (1) 無為 _ 無造作,無私妄,無企圖. (2) 無為而無不為_ 做上天的事最無為. (3) 母愛 _ 偉大. (無為,不求回報) (4)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_ 我要發露這個心時,不求好處,無所住. (5) 處無為之事,達妙行要無住(_你要做出很偉大的行為,你一定要無執著,要無住,內心沒有執著,做出來的事情一定非常好),無住才能妙行. (內心無為) (6) 我們今天修道,以後做聖人的第一個條件 ― 「處無為之事」.什麼上天給我記功,老給我嘉獎,這些統統要無,無相才是實相,無任何痕跡,這個相才實在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妙行無住. 行不言之教_ (1) 道非理論的認知,是在默默地踐行. (2) 道不是言說.道可道,非常道.出言便差. [處無為之事,點點滴滴天記全] (3) 子曰:「身教者從,言教者訟。」以身作則去教,要行不言之教. (4)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分高低則有對待.道無對待,無比較. 萬物作焉而不辭_ {每樣事都做,盡量做,不推辭,沒人做,我來做.} (1) 君子不器:修道君子,不能固定只會做某一種事情. (2) 道是大家的,在道場每樣事都要會做,扶圓補缺. (3) 對方說:感謝慈悲. 要回答說:上天慈悲. 生而不有_ (1) 生 _ 有後學、設壇、開荒、功德. ˙ 有後學、設壇、開荒、功德,這些都是老的. [ 三官大帝_堯、舜、禹] (2) 不有 _ 不執著、不占有. (3) 表文內有引師、保師、求道者名字,沒有點傳師名字.表文最後由點傳師註明日期,並替師母代簽,以示負責.(0:52:17~0:55:00) 為而不恃,是以不去_ (1) 為:行功立德,成全後學. (2) 不恃:不仗恃. (3) 有就是不實、虛妄. 無才是實相、永恆.[達到無,才能永恆] (4) 為而不恃_ 不論做多少事,多少功德,都不要記住,不要說.所謂「出言便差」. 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_ (1) 功成:有成就、有功德. (2) 弗居:不存於心. (3) 不去:不消失.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_ 不存,才會永遠存] ˙ 無相實相,實相無相,達到無,才實在.要永遠存在,勿留痕跡. → 歲月無痕,表示時光無限. (時間過去不留痕跡,才能永遠源源不斷.) ˙ 不留有一點功德之心、不留有一點執著心,將會功德無量. 參考_天地之運无他.惟氣與化而已.人與天地相通達.无他.惟氣感與誠心而已.人體天地之氣以為氣.故其氣常相通達.无一時之或間.惟有誠有不誠之別.誠者无有一時一刻其氣不相感通.不誠者則時通而時塞.其甚者則相隔閡而不能相通.惟大聖人能與天地一體.故乾之辭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所以天人一致.而无或有間.而世乃太平也.自大聖以下.則必須『自修以成其德』.『自定以明其性』.清靜以識其機焉. _ 第三章 第7,8集 慈悲勉語: 一個聚會,除了我們的心以外,就是我們人所發出來的因.冥冥中一定有看不到的一股力量,就是緣分,來給我們助緣.因為世間的萬事一定有因與有緣的結合,所以我們在這裡首先要感謝天恩師德,其次任何法會也要感謝大家的參與. 第三章(窮源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壹. 前言_(窮源章) 一.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聖人立教的究竟_ 開悟 ˙聖人說法的作用_ 轉迷 講師講座: (1) 我們迷昧著世間的萬物,世人迷昧,執相著相。相是在外面的,相都是假的.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世間人活在虛妄中,被相所騙。 (2) 道本平實,實實在在,是我們本然的行為,但受世人的知見所扭曲.今天做人若是失去道、失去真理,則無道無真理.人一旦失去了道,就成為沒有靈性的白痴.(請問誰在主宰你) (3) 我們經常哀怨,世路多歧,歧中有歧,越走岔路越多,但智者還源(回歸本源、找到本源). (4) 第三章在闡述世人心理的病源(煩惱、痛苦)及治法. 不尚賢,使民不爭:(賢,名也) (1) 賢:(此處的賢是外表的、虛假的,要人讚美的)假賢.沽名釣譽(提高自我身份).不實在.假名(外相的名). (2) (0:11)名心盛者,必作偽.(名心盛者不是本性的流露) (3) 實相無相,無相實相,我們今天修道在修自身本性,上天賦給我們完美的自性,不要弄壞了. (4) 如何認理歸真,求道後,要反求諸己,不受外相名聲的影響.道高者是不要外相的.假的名是虛妄,不能永久存在.要修本性,不要注重外相. (5) 才忌露,氣忌盛.君子最大的病痛是露才. (6) 看任何人要大、崇高(尊重別人),自己要渺小,心要圓(不要傷到別人),肚量要寬廣,氣要長(註4). (7) 不尚賢,不要將自己展露出來,要低心下氣,不要想出名,名心盛者,必作偽.名是假名,真實的名是無相實相,真的名是道德的力量. (8) 不要去爭,盡量找時間來修持我的內性,真正賢的名,是我們看不到的很高的道德力量,好好去修道,好好去修為自己.修持好的人是不會被人說閒話的,在高位的人是經常會被指責的. (9) 名_ 是爭之端. 刀筆為官四十年 是是非非有萬千 一家飽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冤 (註1) ˙ 世間很短,我們要留什麼回去,留我們自性的完美. ˙ 政治哲學_推倒別人,建立自己. ˙ 修道修至修為很好時,則慈悲、博愛、忠恕.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_ (1) 貨_ 盜之始. (貨 — 利) (2) 子罕言利(孔子很不喜歡言利),因為上下交征利,國家將敗壞.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庶乎_所作所為合於道) (註2) (屢空_家徒四壁,很窮,什麼都沒有) ˙子路:天賜顏回一錠金. 修道人錢財要取之有道. ˙顏回:外財不富命窮人. (3) 大學_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清茶淡飯中有甘美的妙味. ˙粗布衣單中有無限的莊嚴. 修道修心 錢 可以買到山珍海味,不能買到健康的食慾. 可以買到名貴的化粧品,不能買到優雅的氣質. 可以買到高貴的床褥,不能買到安心的睡眠. 可以買到成千的書本,不能買到了不起的智慧. 可以堆砌權位,不能買到別人對你的敬重. (4) 今天修道很要緊的是安貧樂道,我們要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_ (1) 欲_ 亂之源.(世俗) (2) 修道士之欲_ 改脾氣、去毛病、脫胎換骨. (3) 今日社會已達物質飽和、人倫真空,貪圖物質享受. (4) 今天被人最尊重的是那『無相實相』,所以我們若修持好 → 自然心安茅屋穩,心靜菜根香. (5) 一個人的幸福並不是在名、利、相,而是在看不到的內心修持. (6) 不見:不表露出來. 欲 _ 貪欲. [心要靜,無欲德自生]. 蘇東坡的前身是五祖院的師戒禪師. (註3) 海峯石上金山寺 白髮東坡又到來 前世德慧今我身 依稀猶記妙高台 ˙ 蘇東坡拜完六祖金身後_ 曰:我本修行人 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 受此百年譴. (三世認真修煉)(念_欲念) ˙ 在修道的時候,名利欲要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修道修到無欲德自生,不要有欲念,德就顯露出來. (不貪名、不貪利,心不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集 ) 二.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是以聖人之治_ ˙ 修道的人要如何自我治理. 治_ 自我約束與定位.(自我體認、自我肯定) 虛其心_ 與世俗相爭之心、爭名之心,要放空、要放下. (1) 修道很重要的是往內修,反求諸己,自我指責. ˙ 能常見己過,與道即相當.(相當:接近) 以虛養心 以德養身 以善養人 以仁養天下萬物 以道養萬世 (2) 修心以虛養心,忘記自己的能力、地位、財產、學歷,通通忘光光,那你修道已修的很好. (3) 道理無限的好,心越空者得到的越多,心虛者獲益最大. 外相沒什麼好比的,外相都是假的,內性才是真的. 功德很大_ _慈悲,後學無功德. 能力很強_ _正在學. 做很多_ _在了愿. 事業很大_ _三餐溫飽而已. 實其腹_ 內性的修持要實際. (1) 內性修持的方法 _ 日知其所亡(ㄨˊ),月無忘其所能. (道在日常生活中,要低心下氣) (2) 功德在自性中,見性是功,平等是德.真正的功德是由內性發露出來對別人的照顧. (無相才是實相,自性的流露才是真的) (3) 實其腹:充實自己的內性,使自性發光,流露出很高、很好的慈悲心,且低心下氣及去照顧人. 弱其志,強其骨_ ˙ 弱其志_ 不要有爭世間利益之心. 強其骨_ 道骨要堅強. 貧不足修,可羞的是貧而無志. ˙ 自得其樂,讓自性活的實在,粗布衣單中有無限的莊嚴,清茶淡飯中有甘美的妙味. 三.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常使民無知無欲_ (1) 無欲心自靜. (2) 今天修道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肯定自己?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 (3) 無知:不必要知道的,不須去知道. ˙ 一切時中無心 _ 沒有人的心、沒有自我,但有道的心. ˙ 一切處所無欲 _ 心量最大. ◎ 來佛堂會有「一心不亂」的感覺,沒煩惱,煩惱忘光光,再從一心不亂,達到直下無心.修道若不將心放下,而常有欲、有利、有名,則累劫修持,終不成道,所以修道要直下無心.不要我我我、你你你的,不要跟人家比較.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_ (不要拿出來跟別人爭長短.) (1) 智:此處的智是機智,是爭名、爭利、爭欲的俗智. ˙大智若愚 虎行若病 鷹立若睡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大智若愚) ˙修道要越修越損,損是損自己的脾氣、毛病、七情六欲. ˙真正修持很高的人,絕對不會表露機智,機智不外用. 為無為,則無不治_ (1) 無為:無造作、無企圖、無比較. (2) 無為去做,該做的就笨笨的去做,不管會被別人批評或稱讚,這就是率性而為. (3) 無為的愛就是偉大的率性,疼子女的母愛是無為. (4) 無不治 _ 每一項都做的很好. (5) 在道場道務率性而做,那修道會修得很好. 順治皇帝_ (衲子:穿袈裟的修道士) 我本西方一衲子 因何流浪帝王家 黃金白玉非為貴 唯有袈裟披肩難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求道後,每一位道親均穿一件無形袈裟,我們ð 現凡夫相,在家修. ˙ 閒 _ 不與人爭,心情不亂. ˙ 自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爭名、不爭利,名是爭之端,貨是盜之始,欲是亂之源.不要想享受,心無罣礙,這就是半日閒. ˙ 今天修道,我們要感受到名、利、欲都不要,且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不要有爭有欲,欲越大,心越亂. ˙ 捨得捨得,大捨大得,捨出愛心、捨出時間.譬如開班,坐在台下認真聽課,邊聽邊微笑邊點頭,不要看錶,不要搖頭,就是給講師的佈施,也是很好的功德. ˙ 我們是同修,修道是一體的,互相都有關聯,都是為眾生好. ˙ 我們今天什麼都沒有,不與人爭,我們活得很實在,世俗的名利都不要,我們只要道與德,萬緣放下,好好修持. (6) 人善人欺,天不欺.上天給我們肯定,仙佛給我們肯定.踏入道中,真修實煉,你的一生一定會改變.將心獻出來,與佛祖的心連在一起,用佛的心來主宰你,佛的心在我們內心. →佛口、佛眼、佛耳、佛手. (7) 與世無爭,無知德自清,無欲心自清. (8) 將聖人所講的道理,來給我們開悟、給我們轉迷. . 參考 _ 我們得了明師ㄧ指最殊勝的上乘法,仍需行功立德,自性自渡,自修自證,實修實證,才可以獲得九五至尊至貴的上品上生.法雖殊勝,你得之真,修之不真,沒有真修實煉,談什麼九五至尊、九葉金蓮?就好像空數他人珍寶一樣!他人已證九品之位,而我們每天看他人的九品蓮台,那個九品蓮台不是我的,要自己證得方為貴. (資料來源:彌勒真經衍義) 註1: 詩人白居易~前世今生 ˙ 佛法中,有所謂「信、願、行」三資糧,無論信、願或行,都必須先有決心。佛法上說:「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終目標,必須有決心去求;度化眾生是行菩薩道的必經過程,雖然眾生根機不同,教化不易,必須要有決心和耐心。不僅修行學佛如此,做任何一件事情,也都會有困難,如果我們因為害怕困難而畏縮不前,就落入一般人所謂「畏首畏尾」、「瞻前顧後」的弊病,那麼,任何事都做不好。 唐朝有一位白居易,人稱白侍郎,任錢塘太守時,有一次經過秦望嶺下的綠水橋,看到橋旁有很多人圍著一位禪師請法,白居易覺得很奇怪,在這深山野外,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聽聞佛法?心想,這位和尚可能很有修持。於是,白居易騎著馬往人群當中走去,問道:「禪師,你坐在這個地方,相當危險!」這位禪師就是鳥窠禪師,鳥窠禪師一看,知道白居易是個自大、傲慢的達官顯貴,於是說:「太守,你的位子,才是危險啊!」白居易一聽,覺得很奇怪:「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呢?」禪師回答:「薪火相交,識性不停,身心都不得安穩,那裡不危險?」白侍郎接著又問:「請問禪師,什麼是佛法最主要的含意?」這時鳥窠禪師針對白侍郎開示:「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白侍郎對佛法也有一些研究,馬上說:「這個法,我老早就知道,不但我知道,連三歲小孩都知道。」鳥窠禪師知道白侍郎輕慢佛法,立刻又開示了兩句話:「三歲小孩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聽了,心生慚愧,覺得禪師說法深入淺出,非常有理。於是對禪師說:「我現在已經有所了悟,想跟師父修行學佛,將來一定會來親近師父。」然後就離開了。 鳥窠禪師知道白居易很有善根,但等了將近一年,白居易卻一直沒有回來聽法?於是,鳥窠禪師來到白居易的公館,剛好白居易在外應酬,鳥窠禪師便提筆寫了一首詩:「筆刀為官四十年,是是非非有萬千;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寫完就走了。 不久,白侍郎回來,看到壁上的詩,忽然有所感悟,覺得自己這幾十年來一直想修行,卻因為看不破人情事故,放不下是是非非,於是恩恩怨怨沒完沒了。看了這首詩後,他馬上下定決心,發了大願,辭官跟著鳥窠禪師修行。 世間人都是因為心有疑慮、放不下,故不能知而立行,所以,我們若能看破、放下,必能有勇氣、有決心地實際去執行。 註2: 三省四勿真功夫_ 當初十五代祖師云:「現今修道不參禪,不打坐、三省四勿真功夫。」什麼是四勿呢?古時候復聖顏回,有一日問孔子,孔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曰:「願聞其詳。」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得夫子所示,終生行之,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所以顏回品格最高,孔夫子每次讚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屢蒙夫子之誇獎,致引子路不滿,就用一塊金刻著:「天賜顏回一錠金」放在顏回門口,用以試之,顏回一早起來開門,看外面有一錠金,拿起來一看,刻有「天賜顏回一錠金」,相信在座各位,如有類似之事,相信是把金子收起來,因是上天所賜的啊!但顏回到底是清高的,他就刻了:「外財不富命窮人」放在原位,從此子路就不敢不服矣。 現在咱想修道,亦應效法顏子之安貧樂道,那樣的清高,還有孔子弟子曾參之一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此乃省察慎獨之美德。 註3: 悟境高而惑未斷 蘇東坡的前身是在五祖寺修禪而大徹大悟的師戒禪師,雖然悟境甚高,但因煩惱絲毫未斷,故仍舊流轉生死,憑藉著在佛門的修持之功,死後投胎成了大文豪蘇東坡。東坡聰明蓋世,個性不拘小節,常常出入妓館淫坊,道業與前世相比,已是天淵之隔。因此印祖感嘆道:「宋朝大名鼎鼎之宗匠,來生尚退步於前生,再一來生,又不知作何行狀乎?」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今生與前世相比尚且退轉如此之多,很難想像再下一生,他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五祖寺,原名東山寺,或東禪寺,後世改稱五祖寺,位於湖北省黃梅縣東12公里的五祖鎮東山之上,地處大別山主脈東端南沿,與九江隔江而望。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大師的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大師得法受衣缽之聖地,被御賜為“天下祖庭”。 註4: 氣要長_ 第四章 第9,10集 前人大德慈悲勉語: 除了人的因以外,還要有諸天仙佛的緣的結合,才能開班,開好法會. 第四章(功用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ㄐㄧㄝˋ)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ㄓㄢˋ)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 三教經典_ 儒: 證言;入世法;性理。儒家思想,關懷人生,不離開世間,在世間所做所為,你去悟出來的、覺出來的、所發露出來的,這叫證言. (四書五經都沒有離開世間,在實際生活中印證出來的入世法,屬性理) (天道講的是入世法) 道: 直言;超世、超俗;玄理。 佛: 密言;出世法;空理。 (言在此,意在彼) 講師講座: (1) 今天一貫道白陽應運(儒家應運),我們要有一個體認,儒家是入世法,白陽期的修持法是在家修,在世間修,而佛教是出世法. (2) (0:07)在世間很重要的就是如何在這個短時間內,求得返天之路,以後離開這個世間能夠給我一個很好的歸宿. (3) 三教都是講「理」,所有的理都要認理歸真,一貫道才是認理歸真的最高法門. (4) 首先要了解,佛重時節因緣,即不是一成不變.三教都在講理講法,但這個時的因緣是在家修,是半聖半凡的修持法. (5) 道德經是直言,提醒我們很超然的立場,句句都在提醒、導正我們修心養性,不要修偏了. 二、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道_ 是 (0:12:15) 宇宙之真宰 沖_是用(0:27:11) :日月的運行(晝夜的循環),四時的更替. 天地之母 :萬物才會生生不息. 人身的本來面目 :發露至善至真至美的德行流露. n 明師一指求了道,要讓道心顯現出來.所以各位求道後,要修道、要行道.『用道來主宰你的六根,行住坐臥、舉手投足,要憑天理良心去做,好好投入道中.』_道沖而用之.(0:30) 佛家很強調「一即一切」_ (1) 一粒種子埋入土中,生根至萌芽、開花、結果,須水火風土、日月星辰、風霜雨露…的滋潤,所以一朵花等於一虛空. (2) 佛陀曰:一粒沙等於一宇宙. (3) 再看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其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所以一等於無限. (4) 研究道要是不透過宇宙,經過天地,而來到人身,這個道是修不好的.所以今天修道,要是離開天地、宇宙,只有我自己修就好,那是錯誤的.所以修道是與天地、宇宙連在一起,故我心就是天地,我的心與天地一樣,天地對良心,修道不能與天地斷絕. (5) 道是本性、良心,大家都有. (註1) (6) . 道「沖」_ 就是我們求了道 → 使自性復活,發露出來 → 使良心顯現 → 將道佈乎四體 → 將道來主宰六根. (1) 大家都有道,要沖出來.(茶葉用開水沖開,散發出滋味,才能滲入水中,才好喝) (2) 身者心之器.我的這個身體是內心「道」的一個工具.(器:工具) 用:實踐於日常生活中.(將道顯露出來) (1) 德依道生.你在外所表露的行為,要經過你的本性、良心所發露出來,才是德,德是道的作用. (2) (0:25:56) n 道沖而用之_求了道後要修道、要行道,才是真正的道沖而用之.要是沒求道,道在哪裏不知道,佛性在哪裏也不知道.求了道才知道「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將自己的自性守住守好,道不要有缺陷,要圓滿,說話做事一定要照天理良心去發露. (0:30:22)或不盈_ 不要自滿、盈滿.在行道中不要有我執、我欲、我念. (1) 今天在道場做事,沒什麼功德,這只是人生的責任―志於道(註2). (2) 我們的行為要投入道中,但道是很柔弱的,不可以剛強,不要自滿,不要有我執、我欲、我念.所以道場中都是請慈悲後學過失,通通在了愿、在學習,沒有說在道場中有多少功德.所以 → 在道場中有兩句重要的話: 正其誼, 不謀其利. 因為滿招損、謙受益,所以在道場中要低心下氣,道在低處.自己永遠是後學,我們將道心發露出來,充滿在我們生活中. 明其道, 不計其功. (3) 儒學:研究孔孟學說的專家、學者,與私人修養無關. 儒教:有授受關係,是行為上的改變. 儒道:要反求諸己,不在講課的好不好,在講求修持上的工夫. (4) 或不盈,時時刻刻自感不足,才會進步,所以我們不能常在順境中. 淵兮似萬物之宗_ (1) 淵兮:道深不可識. (修道是很深的學問) 道無形,能生育天地,非人力可及,非智力可窮知. (2) 道理無窮,修道人對道不可自足、自滿. (道可道,非常道) > 悟_ 當下頓「悟」. 9 五五心_ 上天的五形(行)、人的五常,都在我心中. 9 十心_ 心與道均與我不離開,時時刻刻與道在一起,而能當下頓悟. (五 五) 講師講座:(46:44) (1) 道沖而用之,布乎四體,今天修道要是沒有將道發露在你的生活中、你的行為中,沒有達到脫胎換骨,這是非常辜負上天,所以道沖而用之,要低心下氣. (2) 或不盈,不管如何用心去做、去發露,都覺得做的不夠好,這才是真的修道君子.他所發露出來的一舉一動,都照天理良心去做,但是仍感到不足,這才是真的修道士. 三、 道對人的功用_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ㄓㄢˋ)兮似或存. 挫其銳:其目的在脫胎換骨. (參考:脫凡胎,換仙骨) 挫:挫平、去除. 其:一切. 銳:不合道的、不合理的.[如三毒(貪嗔痴)、七情六慾] ˙ 挫其銳_ 去掉貪嗔痴.(道才能改變你的貪嗔痴)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_ 求道後,要挫其銳,改脾氣毛病,去掉貪嗔痴、七情六慾.所以在道中要損之又損,道由內心發露出來的力量是很大的. 求道是在做自我的反觀,自己去照鏡子,求道後是否有挫其銳,挫其銳的目的在脫胎換骨,求了道要自我徹底改變.心變相變,心變命變. (59:20) (1) 人生很短,什麼時候會結束不知道,好好在這短時間內趕快去改變自己,去挫其銳,人身上還有很多銳氣要去改變.用道心改,才能徹底改,所以道是真理、主宰.最超然的力量―本性、良心,來改變自己. - - - - - - - - - - - - - (第9集 1:03:20) 解(ㄐㄧㄝˋ)其紛_ 解:統御,領導. 其:一切. 紛:一理所發的萬殊. ˙ 天理在你身上,由你所發露出來真善的行為.?? 道 所 發 露 出 來 ð ˙三綱_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 ˙五常_ 仁義禮智信.(要由內心發露出來) ˙五倫 _ 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八德 _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1)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ㄩㄝˋ)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 禮要是沒有內心的尊敬,只有外表禮物上的往來,那這個禮是假的. (2) 解其紛,用道來統御禮樂,用道來統御孝順. ˙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ㄧㄤˋ)。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3) (0:15:14)道對我們一定要發露在行為中,道在日常生活中,「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不要讓道些許的時間離開我們,用佛心、道心來處理一切事物. (4) 解其紛,用道來統御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好的行為,用道心去做,不是用應付的.[參閱第(1)項] (5) 在世間行為若沒有與內心結合,這個行為是假的,是虛偽造作的. (6) 一理所散出來的萬殊,要好上加好,就是將你的道心發露出來去做. 和其光_ (0:19:25) 和:效法,圓融. 其:一切. 光:人的善、美. (1) 日知其所亡(ㄨˊ). (亡=無) ˙ 因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一直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 見賢思齊→今天修道,要處處去學習比我們修持更好的前賢. ˙ 現今的教育偏差,老師都在教書,而沒有教人;在家庭,父母懂得升學,不懂教育。 (0:30:55) 同其塵_ (1) 不要看不起世間人,所有的佛、聖人,都是在人間修成的. (2) 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 修道不離塵間. (蓮花果位、蓮花座) (3) 修道人最怕自命清高、憤世嫉俗,要在塵離塵(離:不染),同流不合污.不要站在雲端空喊救世,同其塵是親民的工夫. ˙ 安分守己,不與人計較,慈悲心的流露,認真修道,成聖成佛. (4) 和其光,要低心下氣,好好去學習、去效法、去圓融,見賢思齊,見不善則內自省. 湛兮似若存_ (1) 道不輕洩,真道不輕傳.今日若不是天道降世,應時應運,道還在單傳獨授. (2) (0:41:57)道是暗傳,公開後,道漸漸收回而無天命,變為教化. (3) 道是諸佛心印,是三寶心法,道的珍貴在天命.道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拈花微笑,單傳獨授,摩訶迦葉,道之傳是心印心. ˙ 三寶心法 _ 天命真傳、道統真傳、心法真傳. ˙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參考:三六日西墜,(民國36年,師尊在四川成都)(辦道17年) 六四月無光,(民國64年,師母在台灣台中)(辦道28年)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_ 吾不知:意思表示道無形無相.(道不輕傳、不輕洩) 象帝:主宰天象之五帝. 東方_ 青帝 南_ 赤帝 北_ 黑帝 西_ 白帝 中央_ 黃帝 (1) 表示道在天地之先,象帝之先,所以最大的主宰是道.天地萬物,道生之,德畜之. 正氣歌 _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ㄙㄜˋ)蒼冥。(蒼冥_ 蒼天幽冥。 蒼-天,冥-地) ˙ 正氣:是道所發露出來的,在天為太和之氣,在人為浩然之氣. ˙ 雜然賦流形:分布很廣,每樣事物都有正氣、都有道. (2) 求道後,道沖而用之,道要發露出來,徹底從內心改變.(0:56:20) (3) 開班就是加減聽一些,自性發露出來,改變自己,使自性的光發出來,這才是真正聽經的目的. (4) 以凡人的身分,來講述聖人的道理,是非常非常的難,不圓滿的地方,請各為前賢多多包涵、原諒. 註1: 註2: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第五章 第11集 石點傳師慈悲勉語: 每一法會一定有天賜的妙機潛藏其中。今天的道要人賴天助,天借人辦,所以一個法會的促成不是偶然的. 第五章(守中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ㄔㄨˊ)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ㄊㄨㄛˊ ㄩㄝˋ)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一、 守中_ 道生萬物,道是萬物的中體. 人的外相是由物質構成 _ (1) 沒有求道的人,以為肉體代表人的全部,所以認為肉體死後,一了百了.但以道來說則沒完沒了.因為道才是人的中體,人的主宰. (2) 有形的肉體,由有形的物質來補充. (3) 無形的天性,要由無形的道德來補充. 修道最大課題是如何將老、佛、上帝、神放在內心,做我們的主宰.所以求道後要把「我」給放空,因為身者心之器. 基督教最大的哲理,是上帝與我同在. (伯29:5 全能者仍與我同在;我的兒女都環繞我。). 現象、外相、情緒、環境,這些是動態的變,但要守中,自性要好好守住,富貧美醜都是外相. (閩南語諺語:樹頭立乎在,不驚樹尾做風颱.) (1) 不被環境所左右. (2) 不被順逆擾心機. (3) 不被得失奪心志. 時時刻刻不離自性,不管環境如何改變,要守中. 大學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二、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不仁;聖人不仁」,若依文解義,則三世佛冤. 進入經典的三個條件,要靜、要悟、要入,然後存乎心,佈乎四體,將聖人的道理在你的行為中發露出來. 芻狗_ 用草紮成的狗,古時的祭品. (1) 芻狗在未用之前,非常的珍惜、保護、精製漂亮,不可隨便碰觸.用完後,可燒掉、可拆散. (2) 天地對萬物,如同對芻狗一樣生(珍惜、保護)、殺. ˙ 天地有四時的運轉 _ 春風夏雨,春生夏長 _ 生. 長(養育) 秋霜冬雪,秋收冬藏 _ 殺. 成(收成) 天地不仁(_殺),才是大仁,因有殺(如割稻),才有收成. 聖人是生道義、立綱常的責任者. {忠孝節義} ˙ 聖人是真理的代言者.(天不言,地不語) 經典可說是聖人之言,代天宣化. 講師說岳飛的故事_ (1) 聖人不仁,「忠」、孝是聖人所立綱常,岳飛的盡忠,被秦檜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在風波亭(註1). (北宋抗金) (2) 因聖人之不仁,岳飛得以萬古流芳、彪炳史冊、萬人敬仰、永垂不朽. 對初求道者,要讚美他有祖德、根基好、佛緣深、有智慧. . 院長大人慈悲:困窮與患難是上天磨煉一個人品格的最高學府,此學府非盡人皆能入.幸遇者,乃上天厚我之甚也.若不於此,求得精益與自性受用者,乃辜負天恩. ˙若不於此,求得精益與自性受用者:認真學習,就在這個時候好好磨煉、成長.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三、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其:一切. 猶:像. 橐籥(註2):順境(吸風) 逆境(推) →助道,(助燃怍用). 助道_ 對道了解後,在道場要做出對道有幫助的力量(_如三施). 逆境_ 常在逆境中,進步較快,因為產生憂患意識. 補充_ 鼓風機的動作有助燃的作用,如同生、殺,才會成長、明理. 自以為是_最錯. 自命不凡_最俗. 自作多情_最苦.→所以修道不可自滿,常常感到對道的不足,修道才會進步. 四、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虛而不屈_ 天地間的生殺二機(何時考驗、何時成全),無形無象,且不中斷. 動而愈出_ 在道場中越誠心、越投入,感受越深. 五、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別人怎麼說,隨便他,再多的批評、毀謗,不要放在心上,閒話再怎麼講,也是人在講.而修道最重要的是守中,守住自性,我的良心對得起天地. 憲問篇(36.)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註3) 註1: 風波亭,原是南宋時杭州大理寺(最高審判機關)獄中的亭名。西元1142年1月27日 ,在這裏留下震驚世人的大陰謀:宋高宗趙構暗旨秦檜和其夫人合謀,誣陷嶽飛謀反,因無確切證據,故以著名的“莫須有”的罪名將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嶽雲、部將張憲在風波亭內被殺害。(資料來源:百度) 註2: 橐籥: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吳澄 注:“橐籥,冶鑄所以吹風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扁於內者,籥也。”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圓空鏡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騰為煙雲,盤旋氤氳,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動而生風,是虛能於無生有,變幻無窮;而氣不鼓動則無,是有限矣。然則孰鼓其橐籥令生氣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晉 陸機 《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 唐 陳九流 《賦得春風扇微和》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