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產品搜尋「逆止閥」在 "高雄" 與 "清潔用品" 分類 共有 6 筆結果:
一般從自來水廠淨化後的自來水皆能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但卻很少能直接從家中水龍頭中飲用。這是因為水塔維護大都不理想,是水質污染最容易發生問題的一環,可見水塔清洗仍有改善的空間。根據檢驗報告,由於常久不曾清洗,自來水管藏有大量大腸桿菌和砷、汞、鐵、錳等重金屬,隨著水流危害人體健康。蓄水池、水塔常見污染原因,如長期未清洗,淤積污垢鐵鏽、甚至產生綠藻發生臭味,這樣的水您敢喝嗎?。飲用水與消防並用,因逆止閥故障使 地下消防水池進入水塔造成水池污染。馬達直接由自來水配水管網抽水,若停止時,因虹吸作用容易吸入外部污染物質。因此必須定期清洗水塔以維持飲用水的品質。【水塔清洗】 1. 食用或冷卻水塔定期清洗保養規劃。 2. 水塔清洗類型:食用或冷卻水塔,食用水塔內裝材質…水泥、不銹鋼、磁磚…等清洗。3. 清洗養護類型:人工搭配機具清洗方式。 4. 依水質與內裝材質概分:季/年不同週期頻率之定期清洗工作。 ※水塔、蓄水池、不銹鋼水塔之清洗為建築物用水設備最重要的維護工作,建議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
一般從自來水廠淨化後的自來水皆能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但卻很少能直接從家中水龍頭中飲用。這是因為水塔維護大都不理想,是水質污染最容易發生問題的一環,可見水塔清洗仍有改善的空間。根據檢驗報告,由於常久不曾清洗,自來水管藏有大量大腸桿菌和砷、汞、鐵、錳等重金屬,隨著水流危害人體健康。蓄水池、水塔常見污染原因,如長期未清洗,淤積污垢鐵鏽、甚至產生綠藻發生臭味,這樣的水您敢喝嗎?。飲用水與消防並用,因逆止閥故障使 地下消防水池進入水塔造成水池污染。馬達直接由自來水配水管網抽水,若停止時,因虹吸作用容易吸入外部污染物質。因此必須定期清洗水塔以維持飲用水的品質。【水塔清洗】1.食用或冷卻水塔定期清洗保養規劃。 2.水塔清洗類型:食用或冷卻水塔,食用水塔內裝材質…水泥、不銹鋼、磁磚…等清洗。3.清洗養護類型:人工搭配機具清洗方式。 4.依水質與內裝材質概分:季/年不同週期頻率之定期清洗工作。免費到府現場估價,估價滿意再做~ 為什麼需要現場估價? 一、勘查現場,並與屋主溝通~ 每ㄧ件新案件承接時,我們都希望可以到府先估價!!除了可以先認識彼此之外,我們有經驗的估價人員可以由現場狀況,先了解房屋清潔項目的外在狀況,如:樓層、坪數、房間數、廁所數、玻璃總數量、各部份裝潢情況、髒亂程度、各項建材材質...等等,甚至是水力、動線也是觀察的重點,在在影響清潔作業的流暢度及清潔時間!二、評估工時、回覆報價,價格滿意才服務! 有經驗的估價人員有了以上資料,才能清楚知道清潔當時所需安排之人力、時間、所需準備之清潔用品工具、及清潔時需注意項目...等等。再來~我們會了解客戶清潔的需求及項目,進而跟客戶解釋溝通我們清潔流程,並報以正確合理之清潔費用!所以~我們不會為了省去到現場估價之麻煩先以低價吸引客戶,最後在草草了事或跟客戶追加費用!我們用心~你們放心~
蓄水池水塔每半年至少清洗一次 環保署與保局邀請地區的各級學校、托兒所、飯店、民宿以及機場、醫療院所及集合住宅等單位代表在環保局會議室舉辦「自來水用戶蓄水池、水塔清潔維護宣導說明會」,邀請國立台灣大學公衛所教授王根樹教導大家如何清潔維護管理蓄水池、水塔及對飲水安全之認識;蓄水池、水塔至少每半年要清洗一次,落實定期檢查,共同提升自來水之飲用品質。 為宣導蓄水池、水塔清洗的重要性,環保署與環保局特別辦理是項講習,不論是機關、學校、公共場所等單位,或是家庭中的蓄水池、水塔,久未清洗,都會影響水質,要提升飲水品質,蓄水池、水塔必需定期清洗,至少每半年要清洗一次,同時要落實定期自我檢查,才能確保飲水水質不會遭受污染。 環保署毒管處專員指出,根據環保機關針對自來水質抽驗結果,自來水在進入用戶水錶前其水質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合格的,何以民眾抱怨、不敢喝、對自來水質沒有信心?根據環保署在台灣北、中、南的調查資料顯示,自來水經過蓄水池、水塔後水質不合格率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五,這顯示蓄水池、水塔的清潔維護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民眾平日應該定期清許蓄水池、水塔,才能喝得安心。 為防止因蓄水池、水塔清潔維護或設置不當引起水質污染,環保署訂定「自來水用戶蓄水池、水塔清潔維護計畫」,自九十三年起分階段宣導,九十五年起並增加交通據點、觀光景點、飯店民宿、百貨市場、集合住宅等單位,在實際作法上,除召開說明會,並分送餘氯檢測劑檢驗經蓄水池、水塔後自來水之餘氯量,由上述單位上網登錄填報結果,環保單位及自來水單位並接受詢問及解答,必要時並協助檢驗蓄水池、水塔及輔導改善設備。 教導大家如何清潔維護管理蓄水池、水塔及對飲水安全之認識,餘氯是自來水新鮮度的指標,自來水中適量餘氯存在可確保用水安全。 並以許多案例說明蓄水池、水塔常見污染原因,如長期未清洗,淤積污垢鐵鏽、甚至產生綠藻發生臭味。飲用水與消防並用,因逆止閥故障使地下消防水池進入水塔造成水池污染。馬達直接由自來水配水管網抽水,若停止時,因虹吸作用容易吸入外部污染物質。進水管更新後舊水管未拆除,造成水池污染。學校、醫院、公共場所蓄水池設於地下,易引起污染。 也提出日常檢查時必須注意的重點,如水池缺少人孔蓋或未密蓋常使蟑螂、老鼠及其他雜物掉入,而造成水質污染。水池未定期清洗會造成水質惡化等等,嚴重影響水質的安全;另水塔清洗方式欠妥或不當也很容易造成水塔的再度污染。提醒與會人員,水塔、蓄水池清洗時,應徹底清除當中之沈澱物與雜質,且同時檢修各項有關設備,亦可委託合格之專業清洗業者來辦理。 「簡易餘氯檢驗藥劑」,可檢查蓄水池、水塔設備及檢測自來水水質餘氯情形,環保局說,如果檢測結果餘氯低於0.2ppm情形,可能是蓄水池、水塔設備不足或清潔維護不當所引起,應進行改善。 環保局指出,今後將追蹤各單位蓄水池、水塔清潔維護及檢驗情形外,亦將抽驗各單位水樣進行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之檢測,如檢驗有不合格者,將請自來水單位檢查設備,以確保民眾飲水安全及衛生。 目前是無法令明文規定.但是.保持住戶飲水品質可是很重要的唷!!病重口入!!要注意身體健康.重飲水做起呢
家戶蓄水池、水塔的清洗消毒方法 壹、清洗方法 水塔、水池之清洗為建築物用水設備重要的維護工作,至少應每半年清洗一次(得視水質情況彈性調整)。清洗時應澈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與雜質,且同時檢修各項有關設備;另亦可委託合格之專業清洗業者來辦理。其清洗方法說明如下: 1. 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2. 利用高壓洗淨機依出入口周圍、管線、頂板、壁面、底部順序洗淨。 3. 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 4. 最後採取水樣進行檢驗,若符合自來水水質標準,始告完成。 -------------------------------------------------------------------------------- 下表所列為蓄水池、水塔、抽水機及給水器具之檢查項目、重點及頻率, 可作為用戶在清洗與維護管理上之參考。 地點 檢查項目 檢查重點 檢查頻率 蓄水池1.溢流管2.通氣管、人孔(及溢流管)3.水位計警報裝置4.水池污染等之檢查 1.檢查有無溢流,若發生溢流時檢查水位計,浮球閥。2.檢查是否有昆蟲、污物、污水進入,必要時更換防蟲網、人孔蓋。3.手動檢查水位警報裝置。4.每半年執行清洗。 1.每日一次2.每月一次3.每月二次4.每年二次 高置水塔1.溢流管2.通氣管、人孔(及溢流管)3.水位計警報裝置4.水池污染等之檢查 1.檢查有無溢流,若發生溢流時檢查浮球閥。2.檢查是否有昆蟲、污物、污水進入,必要時更換防蟲網、人孔蓋。3.手動檢查水位警報裝置。4.每半年執行清洗。 1.每日一次2.每週一次3.每週二次4.每年二次 抽水機1.壓力、電流、聲音、振動2.潤滑油、軸承、外部清潔3.起動開關4.清洗水池時檢查底閥 1.檢查是否正常。2.檢查是否異常噪音振動。3.手動檢查動作情形。4.檢查底閥避免抽水機空轉,必要時更換壂片。 1.每日一次2.每週二次3.每週二次4.每年二次 給水器具動作測試 檢查漏水,必要時更換。 每日一次 -------------------------------------------------------------------------------- 貳、消毒方法 正確的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清水(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氯含量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可達良好之消毒效果。若以含有濁度之水進行洗淨工作時,消毒效果將減低。 一、 消毒液之配製 (一) 注意事項 次氯酸鈉溶液直接接觸到皮膚時會有刺痛之感覺。使用時需特別注意,如碰到眼睛應立即以清水沖洗,並且馬上送醫院作適當之處理。衣服、鞋子等接觸到次氯酸鈉溶液時會導致褪色或破洞。該溶液可能損傷機械器材。所以在使用時應特別小心,操作時最好戴橡皮手套。 (二) 次氯酸鈉溶液 此溶液為鹼性,初製成時有效氯之含量為15%左右,貯存3至4個月後,濃度可能減半。市面上出售之次氯酸鈉溶液,廠牌及名稱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應貯存於冷暗之處。 (三) 五○至一○○ppm濃度消毒液之配製 配製消毒液時應考慮所使用之水量及藥劑之有效氯濃度。 次氯酸鹽溶液之配製,可以下式簡單表示: Q=(V×D)/(10×A) Q:次氯酸鈉溶液之需要量(公克) V:欲配製之溶液體積(公升) D:欲配製溶液之有效氯濃度(PPM) A:所使用次氯酸鈉溶液之濃度(%) 例一: 試以有效氯濃度5%之次氯酸鈉溶液,配製1000公升50 ppm之氯液。 Q=[V(1000)×D(50 ppm)]/[10×A(5)]=1000(g) 即需要次氯酸鈉溶液1000g。 例二: 試以5%之次氯酸鈉溶液配製100 ppm之氯液30公升。 Q=[V(30)×D(100 ppm)]/[10×A(5)]=60(g) 即需要次氯酸鈉溶液60g。 實際使用時,可參考以下之換算表。 表 配置消毒液時,次氯酸鈉溶液之需求量換算 液氯總量(水+次氯酸鈉溶液) 氯液濃度 50ppm 100ppm 110公升 10g 20g 30公升 30g 60g 50公升 50g 100g 100公升 100g 200g 註:本表次氯酸鈉溶液之有效氯濃度以5%計算。 (四) 有效氯 氯劑之強度、處理能力等,可以有效氯濃度表示。加藥量及殘餘量之有效氯濃度可以ppm表示,而所使用氯劑之有效氯濃度則以%表示。 一公斤氯氣相當於下列藥品之量: 強效漂白粉 (有效氯65-75%) 1.5 kg 漂白粉 (有效氯30-35%) 3.0kg 次氯酸鈉溶液 (有效氯 15%) 5.0L 次氯酸鈉溶液 (有效氯 10%) 10.0L 次氯酸鈉溶液 (有效氯 5%) 15.0L 二、 槽內消毒 消毒時應特別注意工作人員之安全與衛生。為防止工作人員攜帶病菌進入槽內,應使工作人員穿著乾淨之衣服,所使用之長靴、手套、雨衣等,應預先以50~100ppm之氯液消毒。 (一) 使用高壓洗淨機以50~100ppm之氯液消毒水池 以清水洗淨後,再以氯水噴霧消毒,為保障工作安全,從事消毒工作時應著雨衣、頭盔,並使用口罩、護目鏡。消毒之順序,依次為人孔周圍、頂板、壁面,最後才是水池底部。 (二) 消毒工作應實施兩次 第一次消毒後,放置三十分鐘以上進行第二次消毒,再放置三十至六十分鐘。消毒工作完成後,不得再進入貯水槽內。 貯水槽內部之塗襯,不僅可防蝕、防銹、延長使用年限,而且可以防止細菌附著於內壁,確保水質安全。 -------------------------------------------------------------------------------- 參、清洗步驟 清洗時,應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沉澱物、雜質,並檢修有關各項設備。 3-1工作計畫 貯水槽清洗工作之內容隨著槽之容量、形狀、設置場所、建築物之種類而有差異,應於事前進行調查,確實掌握現場狀況,並且和有關人員詳細討論、協調,擬訂妥善之工作計畫,作為工作進行之方針。 3-2工作之進行 3-2-1準備工作 1.決定實際作業及監督人員,明確劃分其責任與權限。 2.準備計畫表,於清洗工作進行前四、五天,對用戶及所有相關人員發出停水通知。 3.向自來水公司所在地營運(服務)所提出申報。 4.檢查工作人員健康狀況準備更新、塗裝及其它工事所必須之機械器材及各項消耗品。 5.消毒所需使用之機械、器具及衣物。 6.考慮停水時間,預先關閉蓄水池之進水閥,以儘量避免水量之浪費。 貯水槽之清洗工作看起來很簡單,所以在作進行時,經常容易掉以輕心,因此而導致意外事件發生之例屢見不鮮。 所以,在工作時必須注意安全,充分作好準備工作。 3-2-2工作要領 1. 關閉進水閥事先計算進水量及用水量,決定進水閥關閉之時間,以避免水量浪費。 14. 洗淨(1)以高壓洗淨機或人工刷洗。(2)清洗之順序依次為出入口周圍、進水管等水管部份、頂板、壁面極底部。 2. 環境整理整理抽水機、貯水槽周圍(尤其是人孔、控制盤附近)之環境。 15 機器設備之檢查應檢查下列事項(1)內部支撐狀況。(2)浮球開閉。(3)水位警報裝置。(4)吸水管及逆止閥。(5)通氣管。(6)各水閥(7)溢流管及排放口之間隙。(8)排水管(9)電器配線(10)除給水管外,是否有其他管線相通。(11)其他。 3. 消毒機械器具現場所使用之各種機械、器材應先經過消毒(50~100ppm 氯液)。 4. 清洗過程中電源之使用電源之使用,必須確定其安全性。 5. 排水查看排水口附近之情形,確定其安全、暢通時方可排水。(1)蓄水池水排放於為於地下之排水槽時,應避免溢出,若排放於屋外之排水溝時,應注意不要使水溢出於附近道路。(2)水塔注意雨水排水口是否有淤積情形,雨水排水管是否有溢出之情勢。 6. 抽風機之裝置安裝抽風機,以保障工作安全。 16 清點所有使用之各類機械器具。確定未遺留任何器具於槽內。 7. 消毒液在蓄水池及水塔前額預備濃度50~100ppm之次氯酸鈉溶液。 17 貯水設備(水池、水塔........)之消毒消毒工作為水池、水塔清洗過程中不可或缺之步驟,其目的在殺死貯水設備內之細菌,以確保水質之安全與衛生。正確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清水(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注入約8~9分滿,經半小時後排掉。消毒工作完成後,不得再進入貯水內。 8. 槽內之照明照明器具應為防水防爆型,且亮度應適合工作需要。 9. 排水使用抽水機迅速抽除殘留於槽內之積水。 18 進水記錄水錶指針後,開啟進水閥。 10. 進水口(浮球開關等)之檢修排出殘餘積水時,同時檢修浮球開關。清洗工作完成後,將進水閥開關兩、三次,以排出積存其間之紅水。 19 水塔之清洗清洗原則與蓄水池相同。 11. 入口處之清掃清除人孔及人孔蓋之鐵銹。 20. 清洗完畢洗淨、消毒後,蓄水池及水塔開始進水,應檢查槽內及給水龍頭處之水質。(自由餘氯應在0.2ppm以上,色度應在15度以下,濁度應在4度以下,且不得有異常之臭味)。備註︰水質須應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 12. 清洗前,檢查槽內壁是否龜裂、損壞及是否有污水流入等異常情形。 21 清洗後之善後處理確定人孔蓋已上鎖,由各水龍頭排出空氣及紅水。 13. 管線、水閥及電極棒等清掃清洗槽內各管線、水閥及電極棒之鐵銹,在清除電極棒之鐵銹時,須特別小心以避免損壞,除銹工作完成後,須確定各電極之功能是否正常。
水池水塔清洗 水池水塔清洗作業流程 一、目的 為使水池水塔清洗業者清洗水池水塔時有所依循,俾能徹底清除水池水塔之沈澱物及雜質,趁機檢視平時不易察覺之水池水塔內部設施、對有礙用水安全事項提供改善建議,以確保用戶用水品質。 二、清洗作業流程 【步驟1】清洗前規劃:先規劃最省水的作業方式,並以抽水機迅速排除積水。 【步驟2】設備檢查:仔細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 【步驟3】高壓清洗:使用高壓洗淨機清洗,維持良好清洗效果。 【步驟4】殘水處理:使用殘水處理機抽除池底殘水。 【步驟5】清洗後消毒:以高濃度氯溶液噴霧消毒,充分消毒後,再徹底沖洗乾淨。 【步驟6】水質檢驗:完成沖洗及排水後,才開始進水;進水完成後,再進行洗淨後之水質檢驗。 【步驟7】提供清洗紀錄: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記錄及水質檢驗報告,清洗作業至此全部完成。 三、各清洗步驟要點說明 【步驟1】清洗前規劃 1.向自來水處通報 清洗前依規定時間向水處通報清洗時間、地點及清洗人員等資料 2.與用戶溝通 對用戶說明清洗流程、步驟及相關細節,用戶如要求更改清洗程序或作業方式時,清洗 廠商應先通知本處預為因應。 考慮停水時間,預先關閉蓄水池之進水閥,並先清洗蓄水池,再洗水塔,以儘量避免水 量之浪費。 3.清洗人員及設備 工作人員需有工作證,且健康狀況良好。 至少1名工作人員領有水池水塔清洗教育訓練合格證。 工作人員應著工作服及配戴安全帽,並注意週遭環境狀況及安全。 準備清洗設備並完成消毒。準備採樣設備及容器、校正檢驗儀器,並於水池水塔清洗、排水前,實施水質採樣檢驗,以了解該用戶平時之水質狀況。 準備抽風機等抽換氣裝置(尤其使用柴油發電機易產生無色無味之一氧化碳及北投等產生硫磺氣之地區),以保障工作安全。 【步驟2】設備檢查 1.本步驟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水池水塔內積水排除同時,順便檢查平日不易查看的用水設備。 2.清洗人員依「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逐項勾選檢查,並記錄結果及提改善建議。 3.填表時應注意事項說明如下: 每一個清洗之水池水塔皆應填寫檢查記錄表。每張檢查記錄表可供同一地址之1個水池及水塔檢查使用,若同時有2個(含)以上之水池水塔,應分開填寫,並加編號(用阿拉伯數字)及註明位置以資區別,以便事後追蹤。 容量依內部尺寸丈量計算而得,其中高度為丈量進水管至底部之距離。 水池設於地面下,因池壁與土壤直接接觸,若水密性不佳或有裂縫,外界污水極易滲入水池造成污染,列為建議改善之缺失。 水池水塔四周牆面應與其他構造物距離45cm 以上,若有牆面與其他構物緊貼或共用牆面,易因污水滲入而無法察覺,應列為建議改善之缺失。 三極棒大都為水池水塔完工後才鑽設,一般皆未予密閉,故常造成雨水及污水滲入,應予改善。 人孔蓋孔緣未提高,易使雨水由人孔蓋與水池水塔邊緣滲入。 溢排管未設防蟲網,易使昆蟲由此進入,污染水池水塔。 其他需述明部分可於「廠商建議改善事項」欄位中填寫,並由用戶或業主簽章確認。 4.其他檢查事項: 檢查進水閥:先關閉蓄水池前之開關,再觀察水表指針是否有轉動,以判定蓄水池前管線是否有漏水現象。 排水狀況檢查:查看排水口附近洩水情形,確定其是否堵塞,暢通時方可排水,若排放於屋外之排水溝時,應注意不要使水溢出於附近及道路上。 環境與附屬設備檢查: 1)抽水機、貯水槽周圍(尤其是人孔,控制盤附近)之環境。 2)清除人孔框,人孔蓋之鐵銹;如人孔蓋銹蝕嚴重,應建議用戶改善。 3)管線、沈水式泵浦、水閥及電極棒等在清除鐵銹時,須特別小心以避免損壞,若遇鏽蝕特別嚴重時,應通知用戶更新,除銹工作完成後,需確定各功能是否正常。 4)內部支撐狀況 5)浮球開關 6)水位警報裝置 7)吸水管及逆止閥 8)通氣管、排水管 9)各水閥 10)溢流管與排放口之間隙 11)電氣配線 12)除給水管外,是否有其他管線相通 【步驟3】高壓清洗 1.使用高壓洗淨機可達迅速且衛生之目的。 2.為避免高壓洗淨機水壓損及老舊水池牆面,得經用戶同意改以其他適當方式清洗。 3.其他注意事項: 為達到良好之清洗效果,應依洗淨機之種類決定噴洗之角度及與壁面之距離。 清洗之順序依次為出入口周圍、進水管等水管部份、頂板、壁面及底部。 清洗水池時,應事先預備所需之清洗水量 調整洗淨機V型皮帶之張度 檢查馬達曲軸箱部份機油之量及是否潔淨 定期調整,保養性能 使用時應注意不要直接噴射到人體 【步驟4】殘水處理 1.洗淨後殘留於池中無法完全排出之水,以抽水機抽除。 2.抽除殘留於槽內之水。可依現場情形選擇合適之機型使用,放下或拉上抽水機時,必須使用繩索,絕對不可使電線曲折,絞扭而致斷裂。 【步驟5】清洗後消毒 正確的消毒方法,才能有效地達到消毒之目的,以自來水洗淨後,再以高濃度之氯溶液(餘氯50~100ppm)進行噴霧消毒,再以自來水沖洗,可達良好之消毒效果。 槽內消毒 消毒時應特別注意工作人員之安全與衛生。為防止工作人員攜帶病菌進入槽內,應使工作人員穿著乾淨之衣服,所使用之長靴、手套、雨衣等,應預50~100ppm之次氯酸鈉液消毒。 (1)高壓洗淨機 使用高壓洗淨機以50~100ppm之次氯酸鈉消毒液噴霧消毒,為保障工作安全,從事消毒工作時應著雨衣、頭盔,並使用口罩、護目鏡。消毒之順序,依次為人孔周圍→頂板→壁面→底部。 (2)消毒工作應實施一次 a.消毒後,放置10分鐘以上。 b.貯水槽內部之塗襯,不僅可防蝕、防銹、延長使用年限,而且可以防止細菌附著於內壁,確保水質安全。 3.消毒後之沖洗 消毒後使用高壓洗淨機以清水進行沖洗洗淨,避免因消毒液沖洗不徹底,造成進水後餘氯過高。 【步驟6】水質檢驗 1.採樣人員 採樣應由經本處訓練合格並持有「教育訓練合格證」之人員為之,或基於安全理由,在前述人員監督下,由其他人員進行。 2.採樣時間 採樣應於欲清洗之水池水塔未排水前及清洗消毒完畢充份進水後各進行乙次,以掌握清洗效果。 3.採樣地點 樣品採取地點應儘量靠近蓄水池水塔之中心點。 4.採樣方法 採樣容器應為充份洗淨之塑膠瓶或玻璃瓶,並儘可能使用長柄採樣設備進行採樣,以便採取中間深度之水樣。 5.檢驗 採取之水樣立即於現場適當地點進行檢驗為原則(餘氯應當場檢測),使用之儀器應為攜帶型或實驗室桌上型,能以數字顯示測值之機種為原則,檢驗應留有紀錄備查。要求檢驗項目包括濁度、餘氯、氫離子濃度指數、總溶解固體量及氨氮等五項,各項檢驗之校正要求如下: 濁度:每半年應使用濁度標準液至少校正乙次,並留有紀錄。 餘氯:每半年應至少使用餘氯標準液進行測定比對乙次,並留有紀錄。 氫離子濃度指數:每半年應至少使用兩種(含)以上標準緩衝溶液進行校正,並留有紀錄。 總溶解固體量:應依所購儀器操作手冊之指示每半年進行至少校正乙次。 6.檢驗報告之繕製: 依規定之「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格式繕製。 繕打每棟大樓詳列每一座水池、水塔清洗前後之水質檢驗數據。 水質檢驗紀錄表經清洗廠商用印,完成水質檢驗紀錄表之繕製。 7.各檢驗項目之水質標準如下: 檢驗項目 飲用水水質標準限值 濁度2.0 NTU 自由有效餘氯0.2~1.0 mg/L 氫離子濃度指數6.0~8.5 總溶解固體量500 mg/L 氨氮0.1 mg/L 8.水質異常之處理及回報 水池或水塔清洗後水質濁度>1.0 NTU ,應比對進水濁度,倘濁度值大於(進水濁度+0.3 NTU)應排水再清洗。 水池水塔清洗後水質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時,應依前(1)項處置,若仍不符合水質標準應立即報水質科。 9.水質檢驗之查核 依「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推薦優良水池水塔清洗廠商水質檢驗技術比對相關注意事項」辦理。 【步驟7】提供清洗紀錄 清洗完成後應儘速復原現場,並提供提供用戶清洗照片、設備檢查記錄及水質檢驗報告,如下: 1.現場復原:確定人孔蓋已上鎖,並清點清洗用具數量,避免遺留餘水池水塔中。 2.通知住戶排水:清洗工作完成後,應張貼公告通知住戶自水龍頭排除清洗時內線所蓄積之空氣及殘水,以確保用戶用水安全。 3.3.提供用戶資料:提供經教育訓練合格人員簽章之「水池水塔清洗設備檢查及水質檢驗紀錄表」及清洗前後之照片,以供用戶了解參考。